颅内和椎管内肿瘤(外科学教材配套PPT).pdf





《颅内和椎管内肿瘤(外科学教材配套PPT).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颅内和椎管内肿瘤(外科学教材配套PPT).pdf(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十九章 颅内和椎管内肿瘤 第 1 页 共 25 页第一节 颅内肿瘤第二节 椎管内肿瘤第 2 页 共 25 页熟悉了解掌握颅内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病理学诊断原则;弥漫性胶质瘤的常见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垂体腺瘤的分类和治疗;脑膜瘤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其他颅内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第 3 页 共 25 页颅内肿瘤第一节第 4 页 共 25 页1.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5%,以胶质瘤最为常见,其次是脑膜瘤和垂体腺瘤.2. 目前总体病因不清.可以是某些遗传综合病症临床表现的一部分和继发于放射治疗;另外,胚胎发育中一些残留细胞或组织也可分化生长成肿瘤,如颅咽管
2、瘤、脊索瘤和畸胎瘤等。外科学(第9版)一、流行病学和病因第 5 页 共 25 页1. 最新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2016)正式将肿瘤分子遗传学特征纳入了病理学分类.2. “整合诊断(integrated diagnosis)” 模式:组织学诊断+分子病理. 例如:“弥漫星形细胞瘤-IDH突变型” “髓母细胞瘤-WNT激活型”等。外科学(第9版)二、病理学诊断第 6 页 共 25 页(一)颅内压增高原因包括肿瘤占位效应、瘤周脑水肿和脑脊液循环受阻所致脑积水.(1)头痛 多表现为晨醒、咳嗽和大便时加重,呕吐后可暂时缓解.(2)呕吐 颅后窝肿瘤常见,多清晨呈喷射状发作。(3)视神经乳头水肿 外
3、科学(第9版)三、临床表现第 7 页 共 25 页(二)定位症状(1)破坏性症状 因肿瘤侵及脑组织,导致相应脑功能障碍.(2)压迫症状 肿瘤或瘤周水肿组织直接压迫重要颅神经或脑结构导致相应功能障碍.外科学(第9版)三、临床表现(三)癫痫 脑肿瘤病人的癫痫(瘤性癫痫)发病率高达30%50% .缓慢生长的脑肿瘤其癫痫发生率明显高于迅速生长的恶性脑肿瘤.第 8 页 共 25 页 包括定位诊断(肿瘤部位和周围结构关系)和定性诊断(肿瘤性质及其生物学特性). 常用诊断手段:(1)影像学诊断 头部CT和MRI增强扫描是常规检查手段.全身PET-CT扫描可诊断脑转移瘤并提示原发灶,鉴别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4、与体部淋巴瘤脑转移.功能MRI可揭示肿瘤与大脑皮层功能区以及皮质下传导纤维束的关系。(2)脑组织活检外科学(第9版)四、诊断第 9 页 共 25 页(一)内科治疗 (1)降低颅内压和减轻脑水肿 常用药物为甘露醇和皮质醇类激素.(2)药物控制癫痫 (二)外科治疗 切除肿瘤是降低颅内压和解除对脑神经的最直接手段.原则是实现病人脑功能最小损伤前提下切除肿瘤。外科学(第9版)五、治疗第 10 页 共 25 页(三)放射治疗 包括普通放射治疗、瘤内放射治疗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四)化学药物治疗是恶性胶质瘤的重要辅助治疗;是生殖细胞瘤和原发性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主要治疗. 外科学(第9版)五、治疗第 11 页
5、 共 25 页1.概述弥漫性胶质瘤(diffuse gliomas)是最为常见的恶性脑肿瘤,包括星形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根据组织学恶性程度分为WHO 级,习惯将WHO 级胶质瘤称为低级别胶质瘤,WHO /级称为高级别胶质瘤.两个重要临床分子病理特征:IDH (isocitrate dehydrogenase)突变和染色体1p/19q缺失。外科学(第9版)(一)弥漫性胶质瘤六、常见颅内肿瘤第 12 页 共 25 页2.低级别星形细胞瘤主要发生于中青年,以额叶、颞叶多见.常以癫痫首发症状.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措施。对于肿瘤未能完整切除或年龄大于40岁病人,术后应辅助性放疗。手术目的:明确组织学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椎管 肿瘤 外科学 教材 配套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