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以”和“与”的用法.doc
《文言虚词“以”和“与”的用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虚词“以”和“与”的用法.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言虚词“以”和“与”的用法文言虚词 以 和 与 的用法以 一、 以 用作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以八月十三斩
2、于市。 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 以 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以一当十(成语) 夜以继日(成语) 秋以为
3、期(诗经 氓) 7、 以 后接名词或代词构成介宾短语,常译作 把、用、在、凭借、因为、按照等 例:虽董之以严刑。(表手段、工具,用) 8、 以 后接名词性短语构成介宾短语 例:农人告余以春及。( 春及 意即春天到来后的农事,是主谓式名词性短语) 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谈笑 ,动词活用作名词,属名词性短语,谈笑的方式) 9、与疑问词 何、奚等 连用,构成倒装式介宾短语 例:不然,籍何以至此?( 何以 即 以何 ,表依据,凭什么) 奚以知其然也?( 奚以 即 以奚 ,表依
4、据,凭什么) 10、 以 后省略 之 字, 以 常译作 把 ; 之 作代词,共同构成介宾短语 例: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之 代上文的 清流激湍 ) 二、 以 用作动词 1、 以 后接主谓式短语,常译作 认为 例:成以其小,劣之。( 其小 是主谓式短语, 其 作主语, 小 是形容词,作此主谓结构的谓语)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是主谓式短语, 媪 作主语, 为长安君计短也 作此主谓结构的谓语) 2、根据一些文言文句子对仗的规律去推敲 例: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5、( 以 即前句 用 字意,任用) 3 可以 以为 与今义相同时作动词 例:自以为关中之固。(与今义同,以为、认为) 三、 以 用作连词 以 位于动词与动词之间,形容词与动词之间或形容词与形容词之间,大多作 而 字用 1、 表并列,前后文意无主次之分,可译作 而、又、而且、并且等 或不译 例:猥以微贱。( 以 位于两形容词之间,并且) 请息交以绝游。( 以 位于两动词之间,互文可不译) 2、表目的、结果,常译作 来 以致 例: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表目的,来)&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 虚词 用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