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教案晚春教案一等奖 .doc
《晚春教案晚春教案一等奖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晚春教案晚春教案一等奖 .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晚春教案 晚春教案一等奖 晚春的景色想必大家都观赏过,但是你知道怎么学好这首古诗吗?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篇晚春教案,一块来学习下吧。【教学目标】1.弄清诗意,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背诵全诗,做到能当堂背诵。2.揣摩诗的主旨。【教学重点】1.通过停顿、重音、语速、语气、语调的朗读训练,提升诗歌的阅读能力与水平。2.背诵全诗。【教学难点】揣摩诗的写作手法,体会其中蕴含的哲理,懂得珍惜光阴,树立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的未来。【教学方式】探究交流。采用师生同读同背同讲的方式,掌握全诗.【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春天是万紫千红的,春天是千姿百态的,古往今来,无
2、数诗人用饱含深情的诗句描写、赞美春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有关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二、资料助读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阅读诗歌之前,了解作者、作品的创作背景,有利于学生快速背诵,加深对文本的印象。【课件出示关于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1.关于作者: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 文 ,又称韩文公, 唐宋八大家 之一。2.关于背景:此诗是游城南十六首组诗的第三首,作于元和十一年,此时作者已年近半百。此诗估计是作者在晚春时候游城南时所见后感悟而作,同时又是作者年龄已进入 晚春 时期,正好又是在官场上不得
3、志的时候。三、朗读诗歌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认识,并较熟练地朗读全诗,为下面的了解诗意奠定基础。1.提出朗读要求。(1)读准字音,芳菲(fi) 榆荚(ji ) 解(ji)(2)读出节奏,注意停顿。(按音节停顿或按意义停顿)2.方法指导:读出节奏,前提是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 意义 划分停顿为主。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3.朗读诗歌(1)生自由读。(2)齐读(3)小组朗读,小组朗读竞赛(4)齐读四、疏通诗意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方法引领、指导自读自译、梳理诗意等步骤,指导学生快速疏通文意,培养学生自读自译的能力。1.
4、方法引领:结合诗后的主题,写作技巧的诠释,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翻译全诗,画出疑难语句,师生共同解决。2.师强调,生做好记录,并记住重点词语。草树:指草本和木本的各类花木,即花草树木。久不归:意为春天很快将要过去了。斗:竞争, 比赛。杨花:指柳絮。榆荚:指榆钱。才思:才气,才华。惟解:只知道。漫天:遍布天空。3.合作交流,理解诗人描绘的内容。哪位同学愿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所描绘的内容?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五、抓住意象,感悟情志设计意图 此环节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感悟诗歌主旨,学会欣赏诗歌的能力。1.请同学们再次大声读一读这首诗,借助文后 赏析 ,大胆展开想象的翅膀,你看到了什么画面?又想到了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晚春教案 晚春教案一等奖 晚春 教案 一等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