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基础讲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信基础讲稿.doc(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电信基础简介 - 1电 信 基 础 简 介 ( 第 一 稿 )培 训 中 心 新 业 务 教 研 室 1 9 9 8 / 8 / 4电信基础简介 - 2目录目录第一部分 数字通信基本原理.1 一数字通信系统.1 信号.1 数字系统.1 数字通信的主要特点.2 二语音信号的数字化.2 取样信号在时间上的离散化.3 量化信号在幅值上的离散化.3 a.线性量化.4 b. 非线性量化.4 编码.4 三几种常见码型.5 单极性不归零码(NRZ).5 极性交替反转码(AMI).5 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5 四时分多路复用.6 频分复用.7 时分复用.7 五PCM 帧结构 .8 PCM 的基本原理.8 30/
2、32 系统 PCM 的帧结构 .8 六PCM 高次群 .9 七定时与同步.9 定时.9 同步.10 a.比特同步.10 b.帧同步.10 c.复帧同步.10 网同步.11 a.准同步方式.11 b.主从同步.11 c.相互同步.11 我国同步网.12 习题.12 第二部分 数字程控交换的基本原理.13 一交换机的发展.13 二程控数字交换机的基本结构.13 三数字交换网络.14 时分接线器的原理.14 空分接线器的基本原理.15电信基础简介 - 3习题.16 第三部分 信令方式.17 一信令的基本概念.17 什么是信令.17 信令的分类.17 二中国一号信令.18 中国一号信令.18 线路信令
3、.19 记发器信号.19 a.多频互控信号.19 b.记发器信令.20 c.信令含义.20 d.记发器信号发送顺序举例。.21 在话路中传送随路信令的方式存在一些限制.21 三中国七号信令.21 七号信令网的简介.21 a.公共信道信令.21 b.七号信令网的组成.22 c.中国 No.7 信令网三级结构.22 七号信令系统基本结构.23 a.信号数据链路(第一级).23 b.信号链路控制功能(第二级).24 c.信号网功能(第三级).24 d.电话用户部分(第四级).24 七号信令的有关概念.24 信令单元格式.25 信令传送顺序举例.26 习题.27 附录 1:常见的缩写字母英汉对照.28
4、 附录 2:参考书目.29电信基础简介 - 4第一部分 数字通信基本原理一 数字通信系统信号信号可用来传输信息。信息可用语言、文字、图象等表达,但在很多情况 下,这些表达信息的语言文字不便于直接传输。因此在近代科学技术中,常用 电信号来传送各种信息,即利用一种变换设备把各种信息转换为随时间作相应 变化的电流或电压进行传输。这种随信息作相应变化的电压或电流就是电信号。 由消息转换成的电信号可分为两类: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模拟信号是指时间 和幅度都连续的信号。数字信号是指时间和幅度都离散的信号。如图 1-1电压10 0时间 a.模拟信号 b.数字信号1-1 模拟信号及数字信号的模型数字系统以数字信
5、号的方式来传输消息的通信系统,叫数字通信系统。典型的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如图 1-2。信源非电/电信源编码信道编码信道信道译码信源译码电/非电信宿噪声干扰电信基础简介 - 51-2 典型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 信源即是发信者。通常的信源指电话机、摄象机及各种数字终端设备。 信源编码的作用是对信号进行编码,去除或减少冗余度,把能量集中起来 缩窄占据频带,从而提高数字传输的有效性。例如进行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 号的过程(A/D 转换) ,PCM 编码。 信道编码。由于传输信道上噪声的干扰,数字信号在传输中可能会发生差 错,导致信息传输质量下降。为了在接收端自动检出错码或纠正错码,使差错 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6、,可在信源编码后的数字信号中按一定规律加一定数量的数 字码(监督码) ,形成新的数字信号,这种新的信号间的关系形成较强的规律性, 使收端可检查或纠正差错。信道编码是将信息比特变换为适合于信道传输的数 字信号,它是为了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高数字传输的可靠性,即改善系 统的误码性能。 信道和噪声:信道指传输信号的通道。按传输媒质可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 信道两类。有线信道包括明线、同轴电缆、光缆等。无线信道包括微波中继、 卫星和各种散射等。信道在传输中会受到各种噪声的干扰,通常把所有的噪声 干扰都折合到信道中,成为一个等效噪声源。数字通信的主要特点A、抗干扰能力强,无噪声积累 因数字信号以 0、1
7、 两个数码形式传输,被噪声干扰和经衰减后的数字信号, 在没恶化到不可正确判断之前,可用再生的方法恢复成原来的信号。只要 再生设备设定位置适当,可认为噪声干扰不会对传输信号产生不良影响, 即不会出现噪声积累。因而数字传输适用较远距离传输,也能适应性能差 的信道。 B、保密性强,易于实现检错纠错 数字信号是模拟信号经过信源编码后形成的。它本身已具有一定的保密性, 同时数字信号便于码型转换,进行加密处理,还可通过信道编码实现检错, 纠错功能。 C、便于建立综合通信网 数字传输和数字交换结合,有利于传输和交换多种业务的数字信息,实现 多种业务信息的综合通信。为建立综合业务数字网 ISDN 提供必要条件
8、。 D、设备可集成,微型化 由于设备多数属于数字电路,可采用集成元件,能做到集成度高,体积小, 耗电低和成本低,且便于生产和维护。 E、占用频带宽 数字传输也有缺点,它与模拟信号传输相比,占用传输频带宽,如传输一 路数字化语音信息占 64khz 的带宽,而传输一路模拟信息只需占 4khz 的带 宽。然而随着微波和卫星信道及光线信道的迅速发展(它们有很宽的带宽) , 使占用传输频带宽的矛盾逐渐缩小。因而数字传输的应用日益广泛。电信基础简介 - 6二 语音信号的数字化要将模拟信号在数字传输系统中进行传递,就必须用信源编码器对话音信 号进行模数变换。语音信号模数变换的方法很多,如脉冲编码调制,增量调
9、制 和参数编码等,其中用得较为广泛的是脉冲编码调制。 话音信号(模拟信号)数字化的过程是:取样量化编码。取样信号在时间上的离散化话音信号不仅在幅度取值上是连续的,而且在时间上也是连续的,参见图 1-1(a)。取样就是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T)对在时间上连续的话音信号抽取瞬时 幅值的过程,简称取样或抽样。取样后所得到的一串在时间上离散的序列信号 称为样值序列信号,或取样信号,参见图 1-3。1-3 模拟信号的取样 将话音信号取样后,所得取样信号在信道上占用的时间被压缩了,因而它 为时分复用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数字化提供了条件。但取样信号中必须含有 原始话音信号的信息,并要求在接收端能将取样信号恢复
10、成原始话音信号。为 了达到上述要求,取样的时间间隔 T(取样周期)不能太长,或者说取样频率不能 太低。 由取样定理奈奎斯特定理可知:取样频率(fs)应大于传输信号中最高频 (fm)的两倍。即 fs2fm。 在电话通信系统中,用 3400 赫作为最高频率(fm)已能很好满足用户的要求。 考虑到一定的冗余,目前 PCM 通信规定话音信号的取样频率 fs 为 8000 赫,即 fs8000 赫。 取样周期 T1/fs1/8000125us(微秒)。 为了在取样前把话音信号中大于 fm(fm3400 赫)的频率成分去掉,在取样 器要设置一个上限频率为 3400 赫的低通滤波器,使最高频率限制在 340
11、0 赫。量化信号在幅值上的离散化取样化所得到的取样信号虽在时间上是离散的,但它在幅度取值上仍是连 续的,即它可以是输入模拟信号幅值中的任意幅值,或者说可有无限多种取值, 它不能用有限个数字来表示,它仍属模拟信号。要想使它成为数字信号,还需 把它的取样值进行离散化处理,将幅值为无限多的连续信号,变换成幅值为有 限数目的离散信号,这一幅值上离散化处理的过程称为量化。量化就是“分级” 的意思,量化采用类似“四舍五入”的方法,使每一个取样值用一个相近的幅 值来近似。量化方法可分为线性量化和非线性量化法。电信基础简介 - 7a.线性量化线性量化也称均匀量化,它把输入的取样值的范围划分为若干等距离的小 间
12、隔,每个小间隔叫做一个量化级。当某一输入的取样值落在某一间隔内时, 就用这个间隔内的中间值来近似地表示这个取样值的大小,并以此值输出。这 样大信号和小信号的绝对误差相同,而对小信号来说,相对误差(噪声)很大, 也就是说信噪比小,不能满足语音信号的传输要求。 (注:信噪比为输出的信号 功率与噪声功率之比。信噪比越大,说明通信质量越好)b. 非线性量化非线性量化非线性量化(又称非均匀量化)就是使用不等的量化级差(间隔) ,小信号 分级密,量化级差小;大信号分级疏,量化级差大。或者说量化间隔随着信 号幅值的减小而缩小,使信号幅值在较宽的动态范围内的信噪比都能达到指标 规定的要求。 非线性量化是利用压
13、缩和扩展的方法来实现的。不同幅值的信号经过具有 压缩特性的放大器后对小信号的幅度有较大的放大作用,而对大信号的幅度则 有压缩作用。这样在对经过放大后的取样小信号进行量化时,就使小信号的量 化误差相对减少,信噪比得到改善,如果放大作用大,则改善的程度也大;至 于大信号经压缩、量化后,信噪比将降低,结果使话音信号在整个动态范围内 的信噪比基本上相差不多,且都能满足规定的要求。 国际上允许采用两种折线形压扩特性:13 折线 A 律压扩特性和 15 折线 u 律压扩特性,美采用 u 律,我国与欧洲规定采用 A 律。编码模拟信号经过取样和量化以后,在时间上和幅度取值上都变成了离散的数 字信号。如果量化级
14、数为 N,则信号幅度上有 N 个取值,形成有 N 个电平值的 多电平码。但这种具有 N 个电平值的多电平码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干 扰,并会产生畸变和衰减,接收端难以正确识别和接收。如果信号是二进制码, 则只要接收端能识别出是“1”码还是“0”码即可。所以二进制码具有抗干扰 能力强的优点,且容易产生,在数字通信中,一般都采用二进制码。 量化级为 N 时,则量化离散值共有 N 个。将每个离散值用一组二进制码表 示。这一组二进制码的位数为 L,则有 2LN。L 为码字位数,如:238,将 多电平码变成二进制码的过程称为编码,N 为量化级数。经过量化后,形成128 个数量级,用 8 位码表示,其
15、中第一位码为极性 码,第二、三、四位为段落码,最后四位为段内码,如图 1-4。极性码 段落码 段内码 图 1-4 PCM 码字的分配电信基础简介 - 8三几种常见码型语音信号经过取样、量化、编码后形成的二进制数字信号,一般是单极性 不归“0”码,它只有 0 和 1 码,分别对应正(或负电位)电位和零电位。单极性不归零码(NRZ)NRZ 是简单的二进制数字信号,其频谱包含有直流分量与较多的低频分量, 只能用于设备内部传输及交换,不能作为在电缆信道上进行基带传输的码型。 在电缆信道上的传输码型应不包含直流分量和只允许有少量低频分量。为了适 应电缆信道的传输特性,必须对编码后的单极性数字信号进行码型
16、变换,使变 换后的码型能适应电缆信道传输的要求。极性交替反转码和三阶高密度双极性 码是在电缆信道上进行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极性交替反转码(AMI)极性交替反转码(AMI 码)又称伪三元码,有“0”码, “1”码和 “1”码(三元) ,如图 1-11(b)所示。二进制码中的“0”码对应 AMI 中的 “0”码,而二进制码中的“1”码则对应 AMI 中交替变化的“1”和“1” 。 例如: 二进制码序列: 1 1 0 1 0 0 0 0 1 1 AIMI 码序列: 1 1 0 1 0 0 0 0 1 1 由于 AMI 码中极性码(“1”码)的极性是交替反转的,所以称为极性交 替反转码;又由于极性码是
17、双极性的,所以也称为三元双极性码。AMI 码正、 负极性交替出现,故直流分量为零,低频分量也较少,且便于检查,适用于电 缆信道传输。 AMI 码也有其缺点,主要是在码流若出现连续多个“0”码(称连“0”码) 时,会影响定时时钟信息的提取。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HDB3 码)将连“0”码给予限制,使之不超过 3 个, 它既保持了 AMI 码的优点(无直流分量,低频分量少) ,又克服了 AMI 码的连 “0”码所引起的缺点,因此,在 PCM 中它被广泛采用。 HDB3 码的规律是: a. 连续的“0”码不超过 3 个时,与 AMI 码规律相同: b. 连续的“0”码出现 4 个时,
18、则将 4 个连续的“0”码用被称为“取代节” 的 000V 或 B00V 来代替。V、B 都是附加的极性码(“1”码) ,称为取代码。 取代码 V 和 B 的安排原则: 出现 4 个连续的“0”码时,将第 4 个“0”码变换成极性码 V 码(简 称 V 码) ,此码或为“1” (以 V表示)码,或为“1” (以 V_表示)码。 V 码的安排如图 1-5(c)所示; 各 V 码本身之间极性交替反转(如图 1-5(c)中 V1、V2、V3 之间极性交电信基础简介 - 9替反转) ,以保证 V 码的插入不引起直流分量; V 码必须与前邻的极性码(“1”码)保持同极性,以保证接收端能识别 V 码,例如
19、图 1-5(c)中,V1 与 a4 同极性,V2 与 a9 同极性。由于 V 码破坏了 极性交替反转的规律,所以 V 码在位被称为破坏点; “各 V 码之间极性交替反转的原则”和“V 码与前邻极性码同极性的原 则”必须同时满足。两个原则同时得到满足的条件是:相邻两 V 码之间的原始 极性码的个数为奇。例如,图 1-5(c)中 V2 与 V1 之间只有一个 a9 极性码;但在 V2 与 V3 之间的原始极性码(a14、a15、a19、a22)的个数是偶数(6 个) ,此 时 V3 与 V2 虽然满足极性交替的反转的原则,但 V3 与前邻传 a22 不能满足同 极性的原则。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在相邻
20、 V 码之间的原始极性的个数为偶数时, 需在此相邻 V 码之间被上一个极性码,即将第一个连“0”码变换成“”极 性码,它被称为 B 取代码。B 取代码的极性与后邻 V 码极性查同,如图 1-5(c) 中的 B1 与 V3 均为“1”码。总之,相邻两 V 码之间原始极性码的个数为奇 数时,用 000V 取代 0000,为偶数时,用 B00V 取代 0000。还有一点必须指出, B00V 之后 的原始极性码的极性必须与 V 码极性相反。1 0 1 1 0 0 0 0 1 0 0 0 0 1 1 0 0 0 1 1 1 1 0 0 0 0 0 0 1 0 0(a)NRZ(单极性不归零码)(b)AMI
21、 (极性交替反转码)a11 a4 a8 a14 a19 a21 a23 a26 a2 a5 a6 a7 a10a11a12 a16 a24 a27a3 a9 a13 a15 a20 a22 a29(c)HDB3 (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四时分多路复用通常在通信网中用于传输介质的成本约占 65%左右,而用于设备部分只占 35%左右。可见提高线路的利用率的途径是值得重视的课题之一。如在一条线路 上只传一个话路,线路的利用率不高,我们希望将多个话路信号合成一个多路 信号,在一个信道中传输,在接收端再将这一信号分成多路。这就引用了多路 复用技术。 目前采用的较多的多路复用方式是频分多路复用(FDM:fr
22、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和时分多路复用(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 。电信基础简介 - 10频分复用在频分复用中,把传输频带分割成若干部分,将信号的频率搬移。每个用 户占用的仅仅是其中的一个频段。频分通信又称载波通信,是模拟通信的主要 手段。频分复用原理如图(a)时分复用把一个传输信道按时间分量进行分割。原理如图(b)每个话路占用 一个小的时间段,称为时隙。把多个设备接到一条公共的通道上,按一定的次 序轮流地给各个设备分配一段使用通道时间。当轮到某个设备时,这个设备与 通道接通,执行操作。: 。 。 。: (a)FDM 信道划分 (b
23、) TDM 信道划分图 复用原理 时分复用的原理如下: 各路语音信号加到由电子开关组成的分配器 K1 上,K1 不断地作匀速旋转(实 际是电子开关依次闭合和断开,K2 也如此) ,每旋转一周的周期等于一个取样 周期 T,这样就达到每一路信号每隔 T 时间取样一次的目的。由下图可知,各 路取样后在一个信道上传输,所以发端的分配器 K1 不仅起到取样的作用,还 有复用合路的作用,也称合路门。各路取样信号按时间错开,沿一条传输线传 至接收端。接收端分配器 K2 的旋转开关依次接通各路信号,起到分开话路的 作用,也称分路门。应该注意 K1 与 K2 的旋转速度必须相同(同频) ,而且要 求 K1 与
24、K2 同时接通同一个话路(同相) ,就是说收发双方在时间上保持严格 的同步。第一路第一路第二路 信道第二路合路门 K1 分路门 K2第三路第三路时分复用的原理示意图信道 N信道 1信道 2时间频率时间频率信 道 1 信 道 2 信 道 N 电信基础简介 - 11五 PCM 帧结构1 PCM 的基本原理抽样频率为 8000Hz(周期为 125us) ,对每一话路每抽样一次经过量化可以 编成 8 位码组,占用一个时隙。30/32 路 PCM 系统中,32 路复用 125us。这 32 路时隙构成一个“帧” 。而 16 帧又合成一个复帧。计算几个数据: 11 帧时长为 125S,1 时隙的时长为 1
25、25/32=3.9S,一个复帧占用 2ms。 21 帧的位长:832=256 位。 3信道的速率:256 位/帧 8000 帧/秒 =2048KBPS 4话路的速率:8 位/路 8000 路/秒=64KBPS 一个模拟信号的带宽最大为 4K(3003000HZ).数字信号的优点靠牺牲带宽 获得的。30/32 系统 PCM 的帧结构30/32 系统的帧结构如图: 1 复帧=16 帧(2ms)1 帧=32 时隙(125us)同步时隙 信号标志时隙(偶)F0帧定位码组复帧定位码 复帧对告码(奇)F1帧对告码 第 1 路第 16 路F15第 15 路第 30 路F0 F1 F2 。 。 。 。 。 。 F14 F15TS0 TS1 TS2 。 。 。 。 。 。 TS15 TS16 TS17 。 。 。 。 。 。 TS30 TS311 0 0 1 1 0 1 11 1 0/1 1 1 1 1 10 0 0 0 1 0/1 1 1a b c d a b c da b c d a b c d电信基础简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