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三轮冲刺复习:病句辨析技巧课件(39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三轮冲刺复习:病句辨析技巧课件(39张).pptx(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病句辨析病句辨析1:语序不当2:搭配不当3:成分残缺和赘余4:结构混乱5:表意不明6:不合逻辑类型类型1:语序不当1.多项定语语序不当2多项状语语序不当3定语、状语错位4虚词位置不当5主客体颠倒6修饰语和中心词位置不当7并列词语排列顺序不当8分句间次序不当9前后对应的词语位置不当1.多项定语语序不当多项定语一般按下列顺序依次排列:(1)表示领属或时间、处所的定语;(2)表名称或数量的定语;(3)动词或动词短语;(4)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5)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要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如“张怡宁是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十几年国际大赛经验的(动词短语)最优秀的(形容
2、词短语)乒乓球(名词)女(名词)运动员”。语序不当主要情况示例1 1、一位优秀的有、一位优秀的有3030多年教龄的北京大学中文多年教龄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系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一位有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一位有30多年教龄的优秀的教授。多年教龄的优秀的教授。 2多项状语语序不当多项状语一般按下列顺序依次排列:(1)表目的或原因的介词短语;(2)表时间的名词或介词短语;(3)表处所的名词或介词短语;(4)副词(表范围、程度、频率);(5)形容词或动词(表情态);(6)表对象的介词短语。如“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地(情态)同他(对象)交谈”。语序不当主要情况示例2 2、
3、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在阅览室里许多同学近几、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在阅览室里许多同学近几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许多同学近几天许多同学近几天(时间时间)在阅览室里在阅览室里(处所处所)如饥似如饥似渴地阅读着。渴地阅读着。 3定语、状语错位 (1)定语误放在状语的位置。 一筐一筐地抬着鲜鱼。 改为 抬着一筐一筐的鲜鱼 (2)状语误放在定语的位置。 大家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改为 大家广泛地交换了意见。4虚词位置不当(1)关联词的位置不当。复句中,两个分句同一个主语时,关联词在主语后边;两个分句不同一个主语时,关联词在主语前边。小李因为睡眠不好,所以父母很为他担心前后主语不同,
4、“因为”应放在“小李”之前。(2)副词的位置不当。美国把世界不放在眼里。改为美国不把世界放在眼里。5主客体颠倒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阿凡达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改为中国青年对于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阿凡达是不陌生的。6修饰语和中心词位置不当病句:我认为青少年的大多数是好的。改为:我认为大多数的青少年是好的。病句:作为一种助学贷款的消费信贷,市场需求的潜力很大。改为:作为一种消费信贷的助学贷款,市场需求的潜力很大。7并列词语排列顺序不当并列词语的各项,要注意其轻重、先后、大小的关系,否则容易出现错误。依时间先后排序秋耕、秋收、秋种,都要忙完了。(秋季劳作的先后顺序)依空间距离排序牧女们骑着骏马,健美
5、的身姿映衬在雪山和蓝天、绿草之间。依范围大小排序至少,也当浸渍了师友、亲族、爱人的心。依程度轻重排序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憎恶他们,怀恨他们,咒骂他们。依情感流程排序她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了解她,认识她,爱她,娶她。依时局变化排序和谈失败了,战争揭幕了,欺骗不行了。依数目常规排序用墨如泼,汩汩滔滔,虽千、百、十字亦在所不惜。依成绩名次排序中国、乌克兰和俄罗斯分获第二十七届奥运会男子体操团体总分前三名。依法定位置排序党委、人大、政府和政协四大家齐心合力抓经济,带领人民奔小康。依对应承接排序小琳的爸爸是医生,妈妈是教师,哥哥是军人。他们分别在自己的岗位上教书育人,救死扶伤,站岗放哨。8分句间
6、次序不当在承接复句、递进复句中,分句之间的次序分别有先后和轻重关系,如果颠倒了,就会造成分句间次序不当。如:病句:“他跳下池塘,来到池边,很快就游过去了”修改:应将“跳下池塘”与“来到池边”互换位置,因为这两个分句的动作有先后关系,不能颠倒。病句:“闻一多先生,是大勇的革命烈士,是热情的优秀诗人,是卓越的学者”修改:“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是热情的优秀诗人,是大勇的革命烈士”。9前后对应的词语位置不当病句:“电影非诚勿扰中的男女主人公是人们熟悉的舒淇和葛优”修改:“电影非诚勿扰中的男女主人公是人们熟悉的葛优和舒淇”。2: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2动宾搭配不当3主宾搭配不当4定中搭配不当5一面
7、与两面搭配不当6关联词语搭配不当7、状语与中心词(谓语)搭配不当8、动补搭配不当9介宾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如:由于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控,该基地每年的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量,除供应本省主要市场外,还销往河南、河北等省。(主语“生产量”与谓语“供应”“销往”搭配不当,可改为“该基地每年生产的无公害蔬菜”。)2动宾搭配不当如: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谓语动词“看到”与宾语“乡音”搭配不当,可在“那熟悉”前加上谓语动词“听到了”。)3主宾搭配不当如:李明德同志在担任营长、团长期间,多次被评为训练先进单位和后勤保障模范单位。(主语“李明德”和宾语“单
8、位”搭配不当。)搭配搭配不当的情况不当的情况4定中搭配不当如: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需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50万朵的花粉”搭配不当,应改为“50万朵花的花粉”。)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如: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这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两面对一面,去掉两个“否”字。)6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如:人们认为,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只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而是能使队员行动一致、互相配合的团队协作技能。(“不只是”不能与“而是”搭配,应将“不只是”改为“不是”。)例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例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
9、整齐齐。齐。 8、动补搭配不当、动补搭配不当7、状语与中心词(谓语)搭配不当、状语与中心词(谓语)搭配不当例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例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可改为可改为“认真认真”、“慎重慎重”等等 7介宾搭配不当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在中”搭配不当,应为“从中”。)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搭配不当,介词“关于”使用不当,应为“对”。)考点3:成分残缺和赘余成分残缺
10、(1)主语残缺(2)谓语残缺(3)宾语残缺修饰语残缺句子成分的省略与句子成分的残缺不是一回事。在省略句中,省略成分不用补出来,句子仍表意明确;成分残缺的句子读起来别扭,给人以不完整感。(1)主语残缺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例句: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小。滥用介词结构“在中”,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句首滥用的介词常有“在、当、从、对于、为了”等,修改这类病句一般是将介词及介词连带的方位词删去,或者保留介词短语让它作状语并给后半句加上适当的主语。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例句:王老虎抢亲中江南才子周文宾男扮女装,被王老虎抢回家,把他送到妹妹
11、王秀英房中。此句共三个分句,前两个分句的主语是“周文宾”,而第三个分句的主语暗中转换为“王老虎”,因而出错,应在“把他送到”前加上“王老虎”这一主语。主要情况主要情况误把偏正短语中的修饰语理解为中心语,造成主语残缺例句: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多次受到市教委的表彰。此句的前一分句主语是“成绩”,而后一分句把前一分句的主语误解为“学校”,错误地承前省略了主语,应在第二个分句前加主语“学校”。滥用省略,使分句中的主语残缺例句:抢险突击队的小李,搁下刚满周岁的儿子,参加抗洪斗争,第二天就晕倒了,把她送回家休息,但苏醒后又偷偷上了大堤。“把她送回家休息”的主语应是“大家”,此处是不能省的,最后一个分句
12、应在“苏醒”之前加上“她”。(2)谓语残缺因句子较长,说(或写)到后面忽略前面的结构而致使句子缺谓语,造成谓语残缺。例句:发射试验通讯卫星取得圆满成功,表明我国已经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成研制、发射、跟踪、测控和试验地球同步通讯卫星工程体系的能力。应该在“独立”前加上“具备”一词。(3)宾语残缺句子稍长,说(或写)到后面忽略了与前面成分的呼应,易造成句子宾语残缺。近几年中考病句考查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是介词宾语残缺。例句: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纷纷增加了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针对”的宾语残缺,应在“攀升”后加“的情况”。1010、要想取得优异成绩,
13、必须付出劳动。、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必须付出劳动。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就会造成表意不严密等情况。应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就会造成表意不严密等情况。应在在“劳动劳动”前加前加“艰苦且有效的艰苦且有效的”限制语限制语修饰语残缺成分赘余(1)堆砌(2)重复(3)可有可无(4)多余“的”字(5)习惯性赘余2成分赘余成分赘余是指句子的语法成分重复,使整个句子不够简洁。成分赘余主要有下列类型:堆砌、重复、可有可无、应删去“的”字、习惯性赘余词语。(1)堆砌。如:要考虑我国政治环境与文化环境的需要,发展我们的出版业。(前“环境”应删去。)(2)重复。如: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14、(第二、第三个“工作”应删去。)(3)可有可无。如: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删去“的距离”)(4)应删去“的”字。如:出人意料,今年三月,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地稳定了。(加“的”,句子转为短语,不是物价稳定,而是“下跌”稳定了)(5)习惯性赘余词语。 “厮”已含有“互相”的意思,应删去“互相” “其”即“这”,应删去“这”。 “诸”是文言中的一个兼词,是“之于”的合音,应删去“于”。“目睹”即“亲眼看到”,故应删去“亲眼”。“协”意思是“共同合作”,因此,应删去“共同”。“嗜好”即“极度爱好”,故应删去“非常”。“酗”已包含“无节制”之意,应删去“过度”。“公”即“共同的”,“一致”
15、意思为“相同无分歧”,两者重复,应删去“一致”。“顾”就是“到来”的意思,应删去“前来”。“启动”指(仪器仪表等)开始工作,不必再用“开始”修饰。“旷课”即“无故缺课”,再以“无故”限制,实属多余。类似的还有“多余的废话”。“渴望”就是“迫切地希望”,应删去“热切”。“悬殊”即“相差很大”,故应删去“很大”。“夙”的意思是“一向有的,旧有的”,删去“多年的”。“莘莘”即“众多”,应删去“无数”。“堪”已有“可以,能够”之意,应删去“可”。“致”已有“给”之意,应删去“给”。“生灵涂炭”的意思是使百姓陷入泥沼,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已含“使人民”的意思,故删去“使人民”。“遗毒”中的“遗”
16、已有“留下”之意,连用累赘。“至少”含有“最低”的意思,后面搭配的应是确数。“切忌”“不要”均表示否定,同时修饰“贪睡”不当,删去其中一个。“涉及”中的“及”就是“到”的意思,删去“到”。文言句式“为所”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被”。句中用了“被”字后,再用“所”字,多余。“小伙子”岂不是年轻人?用“年轻”修饰“小伙子”,纯属多此一举。“非”是书面语色彩较浓的一个词,是“不是”的意思,因此,其后不必再加“是”。“遍体”与“全身”重复。“将近”与“以上”两个模糊量词矛盾,保留一个即可。“囊括”已含“全部”的意思。“楷模”本身就是“先进的”,故删去“先进”。“恍然”指“突然清醒的样子”,故应删去“突
17、然”。“个中”的意思是“这其中”,已含“这”,故应删去“这”。 1 1、两种不同句式杂糅、两种不同句式杂糅 2 2、反客为主、反客为主 3 3、中途易辙、中途易辙 1 1、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或改为或改为“是党风不正在作怪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2 2、就学生的课业负担而言,老师们一年四、就学生的课业负担而言,老师们一年四季埋在作业堆里,太辛苦了。季埋在作业堆里,太辛苦了。反客为主。前一句没有说完,就被第二句反客为主。前一句没有说完,就被第二句打断了,换成了另一个话题。打断
18、了,换成了另一个话题。考点4:结构混乱1请熟记常见的句式杂糅类型。(括号内为正确形式)(是由决定的/是由于)(是为了/是以为目的的)(他的死是为了/他是为了而死的)(的原因是/是因为)(的原因是/是由于)(是因为/是的原因)【积累】结构混乱的【积累】结构混乱的主要情况主要情况(原因是/是由造成的)(的原因主要是/主要是所致)(其根本原因是/是在作怪)(是由于/是的结果)(关键的问题是/是在起决定作用)(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经过/在下)(由于/在下)(由于领导/在领导下)(对于问题/在问题上)(大多是/以为主)以为宜/即可)(有/由组成)(成分是/是由配制而成的)(靠的是/是靠取得的)(本
19、着原则/以为原则)(借口是/以为名)(打着的幌子/以为幌子)(并非/并不是)(听到的噩耗/的噩耗传来)(深受欢迎/为所欢迎)(变得分外/变得多了)(比去年同期/跟去年同期相比)(的特点是/有的独到之处)5:表意不明1一词多义表达不明引歧义2词语的词性不明引歧义3结构不清引歧义4修饰两可引歧义5指代不明引歧义6成分省略造成表意不明1 1一词多义表达不明引歧义一词多义表达不明引歧义 特点特点 一个句子里的某个词是多义的,或某个词组一个句子里的某个词是多义的,或某个词组( (短语短语) )的意义不确定,就可的意义不确定,就可能引起歧义。能引起歧义。误例误例 这本书是黄色的。这本书是黄色的。 分析分析
20、“黄色黄色”既可指颜色,也可指内容含色情成分。既可指颜色,也可指内容含色情成分。2 2词语的词性不明引歧义词语的词性不明引歧义 特点特点 词性不同,词的意义也不同。句中某个词的词性存在不确定性,句子就词性不同,词的意义也不同。句中某个词的词性存在不确定性,句子就容易产生歧义。容易产生歧义。 误例误例 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更好。可以发挥得更好。 分析分析“和和”可以是连词,说服的是可以是连词,说服的是“老师和你老师和你”去;也可以是介词,被说服去;也可以是介词,被说服的是的是“老师老
21、师”,跟,跟“你一起去的你一起去的”是是“我我”。表意不明的表意不明的主要情况主要情况3 3结构不清引歧义结构不清引歧义 特点特点 同样的一个句子或短语,在语法结构上的层次划分不同,其语意也不同样的一个句子或短语,在语法结构上的层次划分不同,其语意也不同,由此也可能产生歧义。同,由此也可能产生歧义。 误例误例 今年今年4 4月底,墨西哥和美国的部分地区相继爆发了甲型月底,墨西哥和美国的部分地区相继爆发了甲型H1N1H1N1流感,世流感,世界卫生组织对此高度重视,并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紧急应对措施。界卫生组织对此高度重视,并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紧急应对措施。 分析分析“部分地区部分地区”是是“墨西哥和美
22、国的墨西哥和美国的”还是只指还是只指“美国的美国的”,不明确。,不明确。4 4修饰两可引歧义修饰两可引歧义 特点特点 句子中的定语,因其修饰、限制的对象不确定,也会引起歧义。句子中的定语,因其修饰、限制的对象不确定,也会引起歧义。 误例误例 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中考的孤儿合影留念。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中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分析分析“部分部分”可修饰可修饰“福利院福利院”也可以修饰也可以修饰“参加中考的孤儿参加中考的孤儿”。5 5指代不明引歧义指代不明引歧义 特点特点 有些
23、句子因代词或名词性短语指代不明而造成歧义。有些句子因代词或名词性短语指代不明而造成歧义。 误例误例 湖南省某市政府证实,网上举报反映的几个县领导子女在本地和异地湖南省某市政府证实,网上举报反映的几个县领导子女在本地和异地调动中存在违规行为的问题属实,决定予以清退。调动中存在违规行为的问题属实,决定予以清退。 分析分析“几个几个”既可以指人,又可以指物,因此既可以指人,又可以指物,因此“几个县领导子女几个县领导子女”既可理既可理解为解为“县领导的几个子女县领导的几个子女”,又可理解为,又可理解为“几个县的领导几个县的领导的子女的子女”,指代,指代不明,造成歧义。不明,造成歧义。6 6成分省略造成
24、表意不明成分省略造成表意不明 特点特点 有些句子因省略了主语等造成语意不明。有些句子因省略了主语等造成语意不明。 误例误例 我看到你那年才十多岁。我看到你那年才十多岁。 分析分析 谁十多岁?是谁十多岁?是“我我”还是还是“你你”?因为?因为“才才”前缺少主语而造成表意前缺少主语而造成表意不明。不明。6:不合逻辑1自相矛盾2强加因果3主客倒置4两面失衡5否定失当6不合事理7概念混乱1 1自相矛盾自相矛盾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2 2强加因果强加因果如: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如: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
25、依然如故。3 3主客倒置主客倒置如:在那个时候,报纸和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如:在那个时候,报纸和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4 4两面失衡两面失衡如:学校抓不抓青年理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如:学校抓不抓青年理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逻辑逻辑不当主要情况不当主要情况5 5否定失当否定失当近几年来,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近几年来,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6 6不合事理不合事理指语句陈述的事实或表述的观点不符合生活的常理或人们普遍认同的事理。指语句陈述的事实或表述的观点不符合生活的常理或人们普遍认同的事理。如:二百多救援战士,几千条胳膊,同暴雨洪水搏斗了一天一夜。如:二百多救援战士,几千条胳膊,同暴雨洪水搏斗了一天一夜。7 7概念混乱概念混乱互相并列的概念,应该是按同一标准划分的种概念,如果标准混乱,就会造互相并列的概念,应该是按同一标准划分的种概念,如果标准混乱,就会造成属成属( (大大) )种种( (小小) )概念并列的错误。概念并列的错误。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再见再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