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所见教学设计] 画杨桃一等奖教学设计.doc





《最新[所见教学设计] 画杨桃一等奖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所见教学设计] 画杨桃一等奖教学设计.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所见教学设计 画杨桃一等奖教学设计所见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一、由画入诗,理解诗题:1、师:在一个炎热的夏天中午,诗人袁枚走在乡野的林阴小路上,不觉一幅画面进入他的视线。(板书:画播放牧童骑牛图)2、师:谁说一说,怎样的画面?3、(好一幅牧童骑牛图、蝉儿鸣叫图、歌声响林图、乡野风光图)4、师:正是这一幅普通的生活画面被诗人袁枚瞬间定格,从而演绎成一首诗(板书:诗),题目是所见(生齐读)5、师:你对诗题是怎么理解的?二、由诗入画,体会内蕴:(一)、赏牧童骑牛图:1、师:诗人究竟如何表现所见的?请大家自由读23遍,字音正确,停顿得当。(播放古诗)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3、指名读。(字正腔圆,
2、推荐给大家一种读诗的好方法缓缓地读)4、谁再一试?(在或急或缓中体味到古诗的节奏美)5、最后一位。(在抑扬顿挫中感受到古诗的韵律美)6、齐读一遍,共同感受一下。7、师:诗人所见是怎样的牧童呢?(课件呈现前两句)同桌间相互议一议,括号中可填什么字,放入句中怎样理解?(师进入学生讨论间倾听指导)8、指名分句回答,并请学生板书。9、诗中的留白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此时,一个什么样的牧童豁然呈现于眼前?10、指名说。11、用朗读表现出来。谁读前两句?(你离诗人不远了,陶醉是读诗的一种境界。)(二)鉴牧童捕蝉图:1、师:就在这旷野中,林阴下,小小牧童骑着牛,就这样旁若无人地唱着,就这样陶然自在地唱着,如云
3、行天际,如水流山野。忽然歌声停止,这是为何呢?(播放后两句)2、齐读后两句。3、师:其中你最欣赏诗人用的哪个字或词?为什么?(由所见猜测内心、打破了牧童原来的平和的环境,气氛紧张、犹如听到蝉鸣、表现出牧童的反应机灵、写出了牧童怕惊跑了蝉儿,体现出牧童站在那儿仔细察看蝉儿的确切位置,想一下子捉住它。)4、师:区区10个字,竟被大家品出了如此丰富的意蕴,让我们一起细嚼慢品,女声读(小荷已露尖尖角)男生读(一山更比一山高)5、师:学到这里你是否会有这样的疑问:诗人写就此诗,想表现或表达什么?6、指名说。(你已经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你品到了诗的精髓,你捕捉到诗的灵魂)7、师:请大家闭上眼睛,齐背古诗,由
4、此诗再现诗人所见的清新画面。(标出箭头)(播放全诗,播放音乐)三、同题拓展,积累古诗:师:可见画中的画境可以入诗,诗中的意境可以入画,诗和画的关系是何等的亲密,(板书:入)袁枚的随园诗话中有一百四十余首为画而题写的诗,题画就是其中的一首。(播放题画)请大家参看译文,自由诵读,看谁最先会背。指名背诵。师:你还积累过哪些表现儿童生活的诗句?指名说。四、创作实践,提升表达:1、其实,我们多彩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画面可以入诗,请你做回小诗人,以观察到的儿童生活的某个画面为内容,创作一首小诗。(播放课件,播放背景音乐)2、学生创作诗歌。3、诗歌展示。4、师评:五、结语:本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在画与诗、诗与画
5、之间走了个来回,感受到极平常极普通的字词,带给我们的无穷新意、无穷妙趣,课后把你创作的诗歌与你的亲朋好友一同分享,好吗?教学反思:浏览了很多教案,我最终选择了这篇,原因是此教案的问题设计有深度,可以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而不是简单的来理解古诗的意思。问题一:从诗中你感受到一个怎样的牧童?学生交流后得出结论:他生活的很悠闲,很潇洒,无拘无束,他是一个机灵的小男孩,他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小男孩!通过他们的回答我感受到学生能够透过文字,体会到文字背后的东西。问题二:后两句,其中你最欣赏诗人用的哪个字或词?为什么?学生对于每个字都有自己的体会,如:“捕”体会到牧童可能在思考:我要想个办法把知了给逮住,如果用捉
6、就不能表现他的机灵。“忽然”也可以看出牧童的机灵。在学生充分感受到诗的意境之后,我问:“想象一下:牧童是怎样捕知了的?”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回答得很好!生1:他可能轻轻地从牛背上下来,跑回家拿个网兜子,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到知了附近,用网兜子把知了捕到。生2:他可能站在牛背上,让牛走到知了附近,然后轻轻用手去捉知了。生3:他可能把有知了的树枝轻轻地拿下来,准备用手去抓,可知了却忽得一下飞走了。最后,我出示一些关于描写儿童的古诗,让学生读一读,多做一些积累!所见教学设计(二)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二册第四组教材:所见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7、图文结合,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可爱。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学情分析内容中情景交融,动静相宜,从不同侧面表现夏天的情趣。教学中应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的编写意图,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进面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谈话:温暖的春天即将过去,我们就要迎来好玩的夏天了。在夏天的时候,小朋友都喜欢玩些什么呀?(生自由发表意见)2、你们的夏天可真有趣。可以放牛、可以捉虫子呀!古时候有个叫袁枚的诗人,他特别喜欢走动。有一天呀,他来到一
8、片树林里,看到一幅非常有趣的画面,于是呀,他把看到的写成了一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首所见。(板书课题)配乐指名读,谁认识这两个字?你怎么认识的呢?指名读课题。释题:“见”什么意思?“所见”就是所看见的。3、出示课文插图投影:所见这首诗,写的就是诗人所看到的图上的景物。让我们也来看看图。你能用几句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1、诗人袁枚看到的和你们所说的一样吗?轻轻打开我们的课本,听老师读这首诗。录音范读、学生听教师范读古诗、(学生一边听一边注意生字的读音)2、听出来了吗?袁枚看见了些什么?(小牧童、树上有一只蝉、一片小树林,小牧童骑着黄牛在小树林里唱歌)3、原来他看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所见教学设计 最新所见教学设计 画杨桃一等奖教学设计 最新 见教 设计 杨桃 一等奖 教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