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翻译.doc





《最新[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翻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翻译.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翻译季氏将伐颛臾教学目标 1.理解孔子“修文德以来远人”的政治主张。 2.了解语录体的论述方式。 3.了解本文语言高度精炼的特点。教学重点 实词、诵读。教学课时 两课时。预习安排 1.仔细阅读这篇课文和注释。 2.朗读课文一遍,不会读的字在字边注音。 3.回答下边的问题: 孔子反对伐颛臾有哪些理由?他所说的“远人”是指什么人?;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由旧课导入新课。 1.要求学生从初中课文论语六章任选两章背诵。 2.让学生将该课与本课作比较,谈谈初步印象。 (篇幅大小不一,内容不同。)二、论语简介。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2、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语的内容很广泛,涉及哲学、政治、教育、时事等方面。全书共20篇,后人用每篇首句中的两个字做篇名;每一篇又分若干章,章的长短不一(短的只有一句话,长的达数百字,如季氏将伐颛臾),前后章之间不一定有什么联系,有些章还有重出现象,可见它是一个片断的集合体,并非出自一人之手。 论语记录孔子的言论大致上有四种体式:(1)用“子曰”开头直录其言论,可称格言体,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君子乎?”(2)先指出问者和问题,再录孔子的回答,可称答问体,如“子贡问曰:“孔文子何
3、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3)跟特定的对象展开谈话,超出一问一答的模式,可称对话体,如孔见师冕。(4)就一件事比较详细地阐述自己的意见,可称议事体,如季氏将伐颛臾这一章。三、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先祖原是宋国的贵族,在一场政治斗争中失败后逃到鲁国,但到孔子出生的时候,已下降为平民。孔子年轻时因家境贫寒给季氏做过委吏(管理粮仓)和司职吏(管理性畜),工作得很出色。孔子很注重学习,相传他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50岁以前,他的大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季氏将伐颛臾 最新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翻译 最新 翻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