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深化基层政府政务公开建设构建民主法治社会]基层政府政务公开.doc
《最新[深化基层政府政务公开建设构建民主法治社会]基层政府政务公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深化基层政府政务公开建设构建民主法治社会]基层政府政务公开.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深化基层政府政务公开建设构建民主法治社会基层政府政务公开推行政务公开是落实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举措;是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形成公正、廉洁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的政务公开始于村务公开,80年代后期推行的“两公开一监督(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结果、群众监督行政)”制度,是我国政务公开的萌芽和雏形。2005年3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政务公开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2007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政务公开工作进入了有法可依的时代,保障和促使
2、了政务公开的全面深入推进。由于我国的政务公开起步晚,且发展缓慢,不可避免存在着诸多问题,特别是县、镇基层政府的政务公开,既受制于基层政治经济条件以及民众文化程度的限制,又没有现成的成功模式可循,存着相关制度不够完善、公开内容范围狭窄、公开形式手段不全面等问题。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社会化的大背景下,为加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研究基层政府政务公开意义重大。一、推行基层政务公开的意义政务公开是在行政改革过程中,为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而实施的一项制度。其基本内容是将政府行政管理的重大决策和涉及公共事务、公共服务、公众利益的信息依法进行公开,并采取一定方式让公众参与,
3、从而达到保障公众权利和利益、加强对公权力的监督目的。由此可见,推行政务公开对我国民主法治建设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一)推行基层政务公开是完善民主政治的具体实现形式公民权利是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基础,只有最大程度最有效的实现政务公开,实现公民的知情权和参政议政权,才能真正使人民成为权力的主人。因此,要实现民主,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表达权等各项权利,离不开政务公开制度的实践。(二)推行基层政务公开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依法治国首先要依法行使国家权力,而法治对于国家权力的监督必须要求权力公开、规范。实行基层政府的政务公开制度,一方面可以使基层人民能够知晓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制度的具体内容
4、,行使和保障自己的权利;另一方面,也能督促地方政府机关及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增强法制观念,在法律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制约下更好地依法行政、依法履行职责。(三)推行基层政务公开是遏制腐败、促进廉政建设的有效途径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众多的,而权力主体独立享有操作信息,暗箱操作权力是重要的因素之一。要预防杜绝腐败,搞好廉政建设,就必须实行政务公开。政务公开,一方面满足了民众的知情权,使民众对政治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价和监督;另一方面使各种公权力的运作程序公开化,消除了腐败滋生的暗箱土壤,从而抑制腐败的产生。(四)推行基层政务公开是引导人民群众积极、有效参与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手段由于基层政务公开直接面向广泛群众
5、,故具有直接性、群体性、涉及面广等特点。完善基层政府政务公开,有利于引导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到政务监督中来,既保障了公民民主权利的实现,也促使政府面对群众最直接的诉求服务民众、依法行政,由下而上地畅通民主监督渠道,真正让广泛群众共同参与到民主法治建设中来。二、我国基层政府政务公开的实践探索(一)基层政府政务公开制度建设1、责任制度当前我国大多基层政府已经建立了政务公开责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明确规定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作为政务公开的责任主体,建立了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制,并成立专门的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具体责任人的责任范围以及违反政务公开的责任追究处理办法等。2、考核
6、制度我国正逐步实施并完善政务公开工作的考核制度,对政务公开工作的考核内容、考核标准以及考核程序等各方面都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并采用网上评议、测评和综合评议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3、依申请公开制度目前政务公开明确了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除了主动公开的方式,依申请公开制度也逐步得到了实施。各级政府根据合法、及时、准确和便民的原则,规定了依申请公开的信息内容、申请程序、审核和处理方式以及政府的答复方式和权限。4、反馈制度公开反馈制度的建立是检验政务公开工作落实力度的一面镜子,当前许多政府部门建立了不同渠道的信息反馈制度,如设立政务公开意见箱、开设热线电话、开设网上咨询投诉专栏等方式来听取民意,广泛征
7、求民众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二)当前政务公开实践取得的成效虽然我国政务公开起步较晚,但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政务公开已迈出了坚实的脚步,取得了一定成效。以往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有:开设政务公开栏、创办政府公报、建立政务公开大厅(行政服务中心)。如今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政府网站逐步成为政务公开的基础平台和重要载体,这种打破传统的方式,不仅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而且大大方便群众及时了解方针政策、政府快速获取民众意见。与此同时,新闻发言人制度、政务微博等多种新兴公开方式正逐步发展起来,公开方式的多元化发展为政务公开注入新的活力。政务公开的核心是公开内容,中国人民共和国政府信
8、息公开条例第二章第十条规定了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依职权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确定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具体内容,形成了以公开“权、钱、人、物”为重点内容的政务公开制度,基本涵盖了政府活动的主要领域。政府网站的依申请公开栏目的创设,也为公众提供了咨询投诉的途径。三、当前我国基层政府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我国在政务公开工作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受历史、文化、经济等条件的制约,当前尤其是基层政务公开工作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如下:(一)公开范围、途径狭窄,程序不规范。目前公开的主要是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所要求的一般性内容和行政行为的结果,内容空洞,有的公开栏虽然公开了“财务支出”等内容,但公开的数据太
9、笼统,只写总收入、总支出,让群众“雾里看花,难见其详”。诸如网上公开、新闻发言人这类新型的公开方式应用并不广泛,致使民众了解政府信息的渠道不够通畅。政务公开大都采取主动公开方式,依申请公开的范围还不能充分满足群众需求,公开的程序也没有法律保障。(二)法律制度不健全,责任落实不到位。一方面,缺乏完善的配套法律制度。我国至今还没有一部政务公开方面的法律,主要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关于县级政务公开的一系列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来促进政务公开的推广落实,其法律效力比较低。另一方面,制度落实的情况不够理想。政务公开的考核、监督和责任追究方面制度建设的薄弱,导致在基层级政府公开推进过程中,具体落实情况并不是很理想,
10、不能够完全的保障民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三)缺少民众互动,民众监督权无法全面落实。政务公开工作要想真正取得实效,离不开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互动,而目前基层政府政务公开大多采用传统政府公报或政务公开大厅这类单向的公开方式,较少采用听证会、新闻发言人制度和公众评议等双向互动的公开方式,或者有了网上“公众参与”平台,却因为反馈达不到实效而未能发挥其作用;再者,很多基层政府政务公开仅仅停留在公开的层面,不注重公开之后应该如何听取群众的反馈意见从而改进各项工作,挫伤了公众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导致了政务公开形式化,有碍于民众行使监督权。(四)司法救济制度不健全。“一项不能被主张、被要求、或请求享
11、有形式的权利,不仅是有缺陷的,而且是一个空洞的规定。”1尽管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和救济制度,赋予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但是有关规定还是过于简单、笼统,如救济缺乏直接的宪法依据,救济渠道不畅,原告资格、举证、管辖、审理规则等具体问题均没有细化,再加上我国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自身在政务公开救济方面的欠缺等诸多不利因素,使得我国政务公开救济制度的实践现状并不容乐观。四、基层政务公开存在问题的原因探究(一)部分政府工作人员思想上受利益驱动影响,不主动积极公开。具体表现在: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深化基层政府政务公开建设构建民主法治社会 最新 深化 基层 政府 政务 公开 建设 构建 民主 法治 社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