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定律说课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顿第一定律说课PPT.ppt(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高中物理(共同必修1)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法分析教学法分析教学流程教学流程3145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2 说课流程说课流程 内容、地位及作用内容、地位及作用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2重点与难点重点与难点3 内容内容 地位作用地位作用 特点特点 内容、地位及作用内容、地位及作用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2 重点与难点重点与难点3借助伽利略的理借助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理解力和想实验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运动的关系 ;理理解牛顿第一定律,解牛顿第一定律,并理解其意义。并理解其意义。理解惯性的概念,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
2、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大小的量度。 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通过伽利略理通过伽利略理想实验,使学想实验,使学生受到科学方生受到科学方法论的教育通法论的教育通过对惯性现象过对惯性现象的解释,培养的解释,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所学知识的能力。力。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通 过 物 理 学 史通 过 物 理 学 史的 简 介 , 对 学的 简 介 , 对 学生 进 行 严 密 的生 进 行 严 密 的科学态度教育,科学态度教育,培 养 学 生 敢 于培 养 学 生 敢 于坚 持 真 理 , 不坚 持 真 理 , 不迷 信 群 为 的 精迷 信 群 为 的 精神 和 科 学 探 究
3、神 和 科 学 探 究精神。精神。 情感态度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价值观教材的内容、地位及作用教材的内容、地位及作用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2重点与难点重点与难点3重点与难点重点与难点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法分析教学法分析教学流程教学流程教材分析教材分析1234 说课流程说课流程5板书设计板书设计6高中阶段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在学习习惯方面,多数学生主动性不强。已有的知识已有的知识物理史实为线索,列举生活例子,借助演示实验,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和启发引导。 解决方案解决方案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力和运动到底 有 什 么 关系?”;“怎么分析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二、学情分析二、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4、学情分析教学法分析教学法分析教学程序教学程序教材分析教材分析1234 说课流程说课流程5板书设计板书设计8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实验实验法法Text 3启发启发法法讲授讲授法法探究探究法法三、教学法分析三、教学法分析会观会观察察会探会探究究会应会应用用会实会实验验学生学生教师教师双主体学说双主体学说聚焦聚焦完整完整任务任务课后归纳总结,课后归纳总结,提纲挈领提纲挈领设置情境,引设置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入新课,激发兴趣。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引导学生通过对历史的回眸对历史的回眸得出结论,展得出结论,展开教学开教学通过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及时查漏补缺。及时查漏补缺。巩固所学知识。巩固所学知识。激
5、活旧知激活旧知示证新知示证新知 尝试应用尝试应用 融会贯通融会贯通4.1 设置情境设置情境 引入新课引入新课物体为什么会停止呢?4.2 历史回顾历史回顾 重点突破重点突破代表人物代表人物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看法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看法亚里士多德(错误观点)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伽利略 (实验验证)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 笛卡儿(补充完善)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改变原来的方向。 牛顿(归纳总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牛顿(归纳总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 牛
6、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或静止状态。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使学生理解规律的形成过程并形使学生理解规律的形成过程并形成正确的物理史观。成正确的物理史观。4.2 理解惯性理解惯性 重点突破重点突破4.2 理解惯性理解惯性 重点突破重点突破把胖的人和瘦的人推倒哪个更容易?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唯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唯一的量度。质量越大,惯性一的量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越大。4.2 实验探究实验探究 难点处理难点处理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使物理直观化,强化学生物理思维的形成,并增强
7、使物理直观化,强化学生物理思维的形成,并增强动手动脑的探究能力。动手动脑的探究能力。应用的方法:应用的方法:方法一: 讲授法方法二: 启发法方法三: 探究法设计一设计一 伽利略理想实验演示伽利略理想实验演示 亚里士多德: 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如果物体不受力,则物体就会停止运动。即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伽利略: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阻力作用。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两种观点谁是孰非两种观点谁是孰非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ABCDEv 当倾角减小为零时,小球再也达不到原来的高度,当倾角减小为零时,小球再也达不到原来的高度,而沿水平方
8、向匀速运动下去。而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下去。伽利略理想实验说明伽利略理想实验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伽利略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合理外推,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刻的揭示自然规律。 由于伽利略的实验现实中无法直接做出来,是一个理想化过程,因此把这个实验称为理想实验理想实验。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 设计二设计二 伽利略与小球的对话伽利略与小球的对话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动画模拟动画模拟伽利略与小球的对话伽利略与小球的对话.mpg,形象,形象生动并把物理知识蕴含其中。生动并把物理知识蕴含其中。4.3 加强巩固加强巩固随堂训练习题:随堂训练习题
9、:1.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说明( )A.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B.亚里士多德的运动和力的关系是错误的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基本属性 B.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C.物体运动快,惯性就大 D.惯性大小用物体的质量大小来量度4.4 归纳总结归纳总结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本节课你收获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使知识以点成线,以线成面。以史为鉴,着重培设计意图:使知识以点成线,以线成面。以史为鉴,着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五、板书设计五、板书设计 5.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一、力与运动的关系一、力与运动的关系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2.伽利略的研究: 理想实验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 研究方法:实验事实+合理外推 3.笛卡尔的补和完善: 4.牛顿的总结和完善:二、牛顿第一定律内容二、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 态的特性,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三、惯性三、惯性 定义:物体保持原来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副板书副板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