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班幼儿绘画教育活动与创造力的培养.doc
《论中班幼儿绘画教育活动与创造力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中班幼儿绘画教育活动与创造力的培养.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注:毕业论文的正式格式以注:毕业论文的正式格式以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模板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模板为准,下文供参为准,下文供参考论文写作思路考论文写作思路 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开放教育学院(网络教育)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论文题目:论中班幼儿绘画教育活动与创造力的培养专专 业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 年年 级:级: *春级 学学 号:号: *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 学习中心学习中心: *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 完成日期:完成日期: *年*月 目目 录录摘要摘要.3 3导导 言言.4 4(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4(二)本文研究方法 .5一、罗恩菲尔德一、罗恩菲尔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创造
2、与心智的成长的文献研究的文献研究.5 5(一)艺术在教育上的意义 .5(二)4 岁至 7 岁儿童的绘画发展.61.样式化前阶段的意义及启示.62.表现符号的发展及启示.73.空间关系的启示.74.艺术刺激的启示.8(三)儿童创造力培养的启示 .9二、中班幼儿绘画活动的观察与访谈二、中班幼儿绘画活动的观察与访谈.9 9(一)对中班绘画活动中幼儿的观察 .9(二)观察结果分析 .12(三)中班幼儿绘画活动与教师教育策略的访谈 .131.尊重幼儿的年龄和绘画特点.132启发幼儿大胆创造,建立自信.143.创设利于幼儿创造的绘画环境.14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616致致 谢谢.1717论中班幼儿绘画教育
3、活动与创造力的培养论中班幼儿绘画教育活动与创造力的培养摘要摘要儿童是最富有想象力的,而儿童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现行的教育方式限制了儿童的想象力。在现行的情况下,如何更有效的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成为每个幼儿教师的重要任务。20 世纪美国著名的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是进步主义美术教育的核心和领导人物,他主张通过美术教育来发展儿童的创造性。他认为在儿童的绘画作品中,可以窥见儿童的发展是生理的、感情的、社会的等多个领域的整体发展。罗恩菲尔德的美术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是在对罗恩菲尔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的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论述适合研中班年龄段的幼儿绘画活动的创造力的教育策略。本
4、文的研究方法以文献研究为主线,其次分别为访谈研究、观察研究、教育经验总结研究。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通过对文献的研究, 挖掘罗恩菲尔德的教育思想,在借鉴国外理论的基础上,对幼儿园一线教师进行教育访谈和经验总结,进一步总结和归纳出适合中班幼儿创造力发展的的教育策略。关键词:关键词:绘画活动;中班幼儿;创造力;罗恩菲尔德;教育策略导导 言言(一)研究目的和意义一)研究目的和意义20 世纪美国著名的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是进步主义美术教育的核心和领导人物,他主张通过美术教育来发展儿童的创造性。他认为在儿童的绘画作品中,可以窥见儿童的发展是生理的、感情的、社会的等多个领域的整体发展,而创作过程对儿童整体发
5、展最为重要。罗恩菲尔德的美术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美术活动是幼儿比较感兴趣而且经常参与的活动之一,也是幼儿园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而绘画是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最主要的内容。幼儿通过绘画来表达另一种语言,通过创作来表达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和情感。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行) 中提出“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 “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可见,教师应通过“引导”来促进幼儿的发展,帮助幼儿达到比较理想的发展水平。教师如何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成为我思考的问题。在罗恩菲尔德教育思想的背景下,通过教师的教育策略和方法,引导幼儿发现世界、体验世界,在
6、绘画的过程中享受创造的乐趣。幼儿绘画教育活动是教师引导幼儿使用笔、纸等绘画工具和材料,运用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艺术形式语言创造出可视的、有空间的艺术形象,培养幼儿审美创造力的教育活动。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民族要有创新精神,必须要有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而幼儿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美术活动之一的绘画教育,其首要目标就是让幼儿“进行创造性的表现” 、“具有创造的意识” 。中班幼儿对绘画活动一直持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幼儿这种自发的热情和兴趣,多属于浅层兴趣。往往只具有情绪色彩,多半停留在“好玩” 、 “我喜欢”的水平上,容易被外在事物所影响而发生
7、转移和波动。教师如何使这种浅层的兴趣转化为深层的兴趣,并享受创造的乐趣,是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总结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借鉴罗恩菲尔德创造性教育思想的前提下,针对中班幼儿绘画发展的特点:他们的有意注意开始发展,观察逐渐趋向稳定,对一些步骤简单的内容开始思考,创作的目的性明显增强,手部肌肉的力度较小班有明显提高,能又意识地控制笔的走向。探索和总结促进幼儿发展创造力的绘画活动教学方法与教师的教育策略,满足幼儿快乐童年的需要,引导幼儿自由地创造,通过绘画大胆表达内心世界的语言。(二)本文研究方法(二)本文研究方法1采用文献研究法作为研究主线,摘取有关的内容和信息,形成对中班绘画活动与幼儿创造力培养的观点。
8、2采用教育访谈法获得幼儿的绘画水平和教师教育策略。3采用观察法记录幼在儿绘画活动中的表现,选取 22 名幼儿作为被观察对象。4采用经验总结研究法总结教师针对中班幼儿组织和指导绘画活动,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教育经验。一、罗恩菲尔德一、罗恩菲尔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创造与心智的成长的文献研究的文献研究(一)艺术在教育上的意义(一)艺术在教育上的意义创造,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使客观的规律性与自己的目的性相统一,从而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要改造世界的活动。近代十分推崇美通过美术教育来培养人的创造力,美国教育家罗恩菲尔德很早就开始尝试通过美术教育激发儿童的创造力,他的教育思想在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罗
9、恩菲尔德认为,艺术教育只是为了达到目标的一种方法,而不是最终的目的。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身心健康的人。艺术教育如果在学前时期施行的话,就很有可能造就出富有创造力的适应力的人。创造的过程包括了感性、思考和感觉,这些感知觉的统和,影响着创造的过程。罗恩菲尔德是最先提出了艺术教育“工具论”的教育家,他认为艺术就是平衡儿童的智慧与情感所不可或缺的工具。创造性是每一个孩子天生就具有的潜能,为了更好的激发这种潜能,罗恩菲尔德提出了“扩大经验范围重要的原则【1】” ,他认为,扩大经验范围意味着我们以儿童个人的程度为基准,启发儿童的思想、情感和感受力。富有意义的经验能更好地激发儿童的创造力
10、,因此教师应该从儿童已有经验出发,激发和扩大他们有意义的经验范围,使儿童的感知觉在创造过程中得到刺激。在创作的过程中把思想、情感、感官认知和谐地统整起来,鼓励儿童用自己的表达方式探索、调整和实验,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二)(二)4 4 岁至岁至 7 7 岁儿童的绘画发展岁儿童的绘画发展1.样式化前阶段的意义及启示罗恩菲尔德在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一书中,将 4 岁至 7 岁儿童的绘画发展阶段称为“样式化前阶段【2】” 。这一阶段也可解释为首次的表现尝试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逐渐从涂鸦阶段转向样式化前阶段。儿童开始在绘画表现中逐渐建立起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随着他们的对外部世界的发现越来越多,他
11、们在绘画中就越来越需要去充实这些新的发现。样式化阶段就是儿童有意义地创造形体,我们能在这一阶段中见到变化很大的符号来表现一种或同样的物体。儿童的创作过程是自由而富有想象力的,儿童只在创作的过程中表现对他极其重要的东西。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儿童的创作发现儿童关注和认识周遭环境的程度。在样式化前阶段的儿童,教师也可以通过儿童的创作了解儿童对其表现的物体的感情上的意义。比如图一,是某一中班儿童创作的“我妈妈” ,头大身小。儿童在创作时是根据重要性来画的。从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儿童更熟悉和喜欢妈妈的脸。【1】罗恩菲尔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5.【2】罗恩菲尔德.创造与心智的成
12、长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108.图一:我妈妈罗恩菲尔德把儿童在创作过程中对其极为重要的东西称作“主动知识” ,而“被动知识”是儿童具有但还未使用的知识,就比如图一中幼儿对妈妈的形体其实了解的,但他还没有意识到要把这一知识化为自己的主动知识。在这一阶段,儿童易于建立形体的新概念,因而教师应该通过观察儿童的画面了解儿童已有的经验和感情,运用一定的方法来刺激儿童未使用的知识,催化他的被动知识。2.表现符号的发展及启示罗恩菲尔德认为,儿童在画面上的线条、图形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当然这些象征符号不能脱离画面整体,否则将失去儿童赋予其的意义。比如图二为中班幼儿在自己折的房子上创作的外部造型
13、,田字形的几何图形和房子结合成了整体,因为赋予了其“窗户”的意义。罗恩菲尔德认为,象征符号反应了一些儿童性格甚至身体的特征。图二:我家的房子罗恩菲尔德提出儿童绘画符号的发展理论给了我这样的启示: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儿童的画面上象征符号,比如线条和图形,来推断儿童的心理和个性特征。比如下图三:为一中班幼儿创作的“长长的马路” ,我们能够从不确定的线条、拥挤的树木和房子发掘出他的焦虑和犹豫的性格特征。图三:长长的马路3.空间关系的启示在儿童最早的绘画里,物体在空间里的相互关系并没有任何法则,那是因为他们还无法感觉到自己是环境的一部分,他们不能使物体在空间里相互联系。罗恩菲尔德对幼儿表现的符号的发展理论
14、给我们这一启示:教师应该仔细观察幼儿在绘画中表现以及他日常生活中的爱好,发现他感兴趣的事物,并通过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来刺激他关注自己外部环境的关系。比如图四为一中班幼儿创作的“长长的马路” ,这位男孩对公交汽车十分感兴趣,在自由活动时常会玩乘公交车的游戏,教师发现了男孩对公交车的独特爱好。在创作“长长的马路”时,当男孩正踌躇着要画什么的时候,教师建议说:“马路上有什么你喜欢的东西吗?”男孩兴奋地回答:“公交车。 ”教师马上那个回应:“对呀,你可以画上你喜欢的公交车,还可以画写其他的车呀!”图四:“长长的马路”我们从图三中可以看到,男孩对公交车与其他车辆的观察是仔细甚微的,他不仅描绘出了生动而合理
15、的细节,空间关系也安排得合理妥当,他已经能安排公交车和小汽车的大小关系。 “车”是男孩主观的偏爱点,教师通过借用男孩感兴趣的事物刺激他的创作,激发男孩将已有的观察经验创作进了画面。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空间关系受到了儿童的主观的价值判断。4.艺术刺激的启示罗恩菲尔德认为教师给予儿童的刺激是很有价值的,他建议教师可以借强烈的教室题材来代替实际经验,激发幼儿将自身的主动知识转换为被动知识。罗恩菲尔德还建议让儿童做短暂的示范可以获得更有效的效果。图五为一中班幼儿创作的“我的家” ,教师发现幼儿在教室的娃娃家里游戏兴致很高,便以此为取材作为绘画创作的主题,在创作前一天,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了娃娃家里构造。
16、教师问:“娃娃家里有几个房间?” , “房间里有什么?” ,启发了幼儿的积极思考,并引导幼儿回家观察一下自己家里几个房间,房间里有些什么。教师从幼儿的兴趣点入手,取材于教师。并对讨论的最终的目的了然于心,以提问的形式层层推进,成功地对幼儿进行了艺术刺激,在创作“我的家”时,幼儿对家里的环境便有了感性的认识,从图五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幼儿将家分成了客厅、卧室、厨房,房间里的东西也刻画甚微。图五:我的家(三)儿童创造力培养的启示(三)儿童创造力培养的启示罗恩菲尔德认为儿童创造力的成长影响着儿童智慧、感情、社会、知觉、心理、美感的成长。同样的,儿童的智慧、感情、社会、知觉、心理、美感的成长也影响着其创
17、造力的成长。这些因素是相辅相成的,它组成儿童成长的整体,缺一不可。在儿童绘画创作时,为了激发儿童的创造力,教师可以从其智慧、感情、社会、知觉、心理、美感进行观察评估,探索出适合儿童创造的教育方法,关于培养儿童的创造力的方法,我从罗恩菲尔德的理论中总结出了以下的观点:1.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全方位读懂幼儿。2.鼓励儿童观察世界,建立自己与外部环境的联系。3.取材于生活,激发儿童的艺术创造。4.科学评价儿童的创作,建立评价量表记录成长过程。二、中班幼儿绘画活动的观察与访谈二、中班幼儿绘画活动的观察与访谈(一)对中班绘画活动中幼儿的观察(一)对中班绘画活动中幼儿的观察首先笔者采用了量表评定法,在借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班 幼儿 绘画 教育 活动 流动 创造力 培养 培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