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10 生态专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1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10 生态专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10 生态专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十 生态专题【高考考点】一、影响种群数量变化因素的分析 1种群密度的变化预测 影响种群密度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它们的相互关系如下图: 分析:(1)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变化的因素。 (2)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首先依据的应该是年龄结构情况,其次是性比率,由此推导预测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关系,从而确定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如:年龄 种群结构 密度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增大稳定型出生率死亡率基本不变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减小相同的年龄结构情况下,如假设增长型的性比率为 种群密度预测一个国家的人口变化情况也基本如此。 所以,年龄结构和性比率是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间接因素,是预测种
2、群密度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 雌多于雄增长快雌等于雄相对稳定雌少于雄增长慢2种间关系与种群数量变化 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随着某一种群密度的增大,除种内斗争加剧以外,还会导致一系列种间关系的变化,如该种群的捕食者数量随之增加,被捕食者数量相对减少;传染病在密度大的种群中更容易传播,种群密度增大,使传染病的传播概率大大增加,等等。这一切均使该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种群数量减少。这种调节机制也属于反馈调节。 3非生物因素与种群数量变化 阳光、温度、风、雨、雪等气候因素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种群的数量,如温度适宜、阳光充足、雨水充沛则草木繁茂,草食动物食物充足(如野兔),种群
3、数量增多。4.人为因素与种群数量变化 现代社会,人类活动对自然界中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随着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受人工控制的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砍伐森林、围湖造田、过度放牧、猎捕动物及环境污染等人为因素,使许多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锐减,甚至灭绝。二、食物链、食物网相关知识及解题要点分析1三种食物链 (1)捕食链:生物之间因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其第一营养级(开端)一定是生产者,第二营养级一定是植食性动物。例如:草鼠蛇猫头鹰。高中生物通常意义上的食物链就是捕食链。 (2)寄生链:生物间因寄生关系形成的食物链。例如:鸟类跳蚤细菌噬菌体。 (3)腐生链:某些生物专以动植物遗
4、体为食物而形成的食物链。例如:植物残枝败叶蚯蚓线虫类节肢动物。 2捕食链中生态系统的成分、营养级的划分(举例如下): 草草鼠鼠蛇蛇猫头鹰猫头鹰成分成分生产者生产者初级初级消费者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营养级营养级第一第一营养级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四营养级第四营养级特别注意: (1)食物链(捕食链)由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组成,分解者不能参与食物链。 (2)食物链中的营养级是从食物链的起点(生产者)数起的,即生产者永远是第一营养级;消费者是从第二营养级(即植食性动物)开始的。 (3)在食物网中数食物链条数,一定是从生产者开始,一直到具有食物关系的最高
5、营养级为止,中间不能断开。 3食物网的形成原因及解题要点 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而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吃多种植物,也可能成为多种肉食性动物的捕食对象,从而使各种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食物网。如图为简化的草原食物网: (1)此食物网有三条食物链,最高营养级均为鹰,鹰在此食物网中占有两个营养级(第三、笫四营养级)。(2)鹰与鼠、蛇与鼠、鹰与蛇均为捕食关系,但鹰与蛇均以鼠为食,说明鹰与蛇还有竞争关系。(3)假如鹰的食物有来自兔, 来自鼠, 来自蛇,那么,鹰若增重20 g,最多消耗多少克植物?最少消耗多少克植物? 因为已知条件是最高营养级增加重量,及鹰捕食兔、鼠、蛇的能量系数,最多消耗多
6、少植物应按10%(最低能量传递率)来计算。“植物兔鹰”这条食物链中,最多消耗植物为:( 20) 10% 10%=800(g) 252525 同理,“植物鼠鹰”、“植物鼠蛇鹰”两条食物链中,最多消耗植物分别为:( 20) 10% 10%=800(g) ( 20) 10% 10% 10%=4000(g) 共计5600 g。 同理,“最少消耗多少植物”应按20%(最高能量传递率)来计算:( 2 0 ) 5 5 + ( 2 0 ) 5 5 + ( 2 0 ) 555=900(g) 2515252515三、环保热点1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可以影响热量的辐射。在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并阻挡红外辐射的通过
7、,就像温室的玻璃顶罩一样。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越多,热外流越受阻,从而地球温度也就升得越高,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十分严重。要解决二氧化碳大量增加这一问题,一是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是要提倡植树种草,增强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2酸雨 大气中的二氧化硫随雨水降落到地面成为酸雨,一般称pH小于5.6的雨水为酸雨。酸雨对土壤、江河、湖泊、森林、农作物、建筑等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1)成因:酸雨中的酸主要是二氧化硫转化而来的硫酸和一氧化氮转化而来的硝酸。污染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烟尘和汽车尾气。我国通常是硫酸酸雨。(2)危害: 酸雨可直接危害植物,造成森林受害和农作物减产;还能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10 生态专题课件 新人教版 2011 年高 生物 二轮 复习 专题 10 生态 课件 新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