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孔雀东南飞并序【孔雀东南飞(并序)(网友来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孔雀东南飞并序【孔雀东南飞(并序)(网友来稿)】.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孔雀东南飞并序【孔雀东南飞(并序)(网友来稿)】李士建学习设计:1、课文背景介绍2、故事情节简介3、听读全文4、重点词语解析5、情节结构划分6、主体情节分析7、听梁祝8、文学评论一、课文说明1文体知识乐府诗一种合乐的古诗,因传自乐府官署而得名,乐府府原为汉武帝刘彻设置的音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和歌辞,分别用于朝廷典礼和宴会时演唱。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成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历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乐府诗的范围逐渐扩大,一些虽未合乐而袭用古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的作品,也统称乐府。乐府诗根据入乐情况和所配曲调的不同,习惯上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
2、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杂曲歌辞、杂歌谣辞等类别。郊庙歌、燕射歌都是贵族特制的朝会祭祀乐章,歌辞专事歌功颂德,文学价值不大。鼓吹曲、横吹曲是从西域和北方传人的少数民族音乐,多用于军旅征伐和田猎、出巡。相和歌、清商曲、杂曲是汉族各地的俗乐,歌辞多是民间的里巷歌谣,数量众多,题材广泛,艺术性也最高。以民歌俗曲为主体的乐府诗,形式上有鲜明的特点,从结构体制看,有专用的诗题,常见的有“歌”“行”“吟”“曲”等,如陇头歌、蒿里行、白头吟、西洲曲,后人称为“乐府歌行体”。还有“艳”“解”、“乱、“趋”等名目,“艳”多用于乐歌前奏,“解”用于乐歌分段,“乱”是乐歌的尾声,“趋”是正曲以外,和所加套
3、语,和诗义无关。如曹操的步出夏门行前边是“艳”,以下分“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龟虽寿”四解;每解末尾都有“幸至甚哉,歌以永志”的套语。从语言句世看,大多篇无定句,句无定字,以杂言为主,语词多口语化,通俗生动。南朝乐府且多用谐音双关的隐语,如“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莲”谐“怜”,显示民歌的特色。从音韵节奏看,押韵比较自由多样,五言多隔句韵,七言多连句韵,四言的观沧海四句才押一韵。更不讲究平仄、对仗,纯粹是一种朴素、自然是节奏美。从表现方法看,除一般的比兴手法外,多用排比铺陈,叙事曲折淋漓,长于用对话和细节来刻划人物,如陌上桑、木兰辞、孔雀东南飞等。乐府从汉魏至隋唐有一个发展、
4、演变的过程。汉代乐府,大多入乐,每一个篇名各有传统的内容。魏晋以后,文人拟作,或依旧曲填新词,或用古题颂时事,有的入乐,有的不入乐;内容上突破原来传统,如蒿里行本为送葬挽歌,曹操却用来写战乱;在音韵、节奏上则逐渐趋向整齐化,给五言、七言诗的成立和发展以巨大推动,唐代文人进一步冲破古题、古调藩篱,另立新题,抒写新事,“即事名篇,无复倚傍”(元稹乐府古题序),形成一种“新题乐府”,如杜甫的“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等。到中唐白居易、元稹等人,更大力提倡,一时作者众多,形成一个“新乐府运动”,成为宣传政治改革的有力武器。白居易所作新乐府五十首,因事立题,内容多为讽喻朝政,针泛时弊,体制上“首
5、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新乐府序),三、五、七言错综运用,活泼自由,通俗易懂,在当时和后世都有重大影响。五言诗:中国古代诗歌体裁。全篇以五字句构成。最早产生于汉代民谣和乐府民歌。到了东汉时期的乐府民歌,其五言形式已臻于成熟,如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文人五言诗是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出现的。标志着文人五言诗达到最高成就的,是东汉末年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刘勰的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建安以后,五言诗创作日趋繁盛。唐代以后,五言诗更为发展,出现了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由于五言诗可以容纳更多的词汇,从而扩展了诗歌的内容,更灵活细致地抒情和叙事,因此,它适应汉以后发展了的社会生活,逐步取代了四言诗的正统
6、地位,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唐以前的五言诗遂通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了。2作家徐陵(一)字孝穆。今山东郯城人。南朝陈文学家。少好学,八岁即能文,博涉经史,纵横有口辩。梁时,官东宫学士,并两次出使北朝。入陈,历仕尚书左仆射、丹阳尹、中书监等,主持朝廷重要.文书的草拟。其诗赋皆淫靡绮艳,与庾信同为官体诗代表作家,时人称为“徐庾体”。曾编选玉台新咏十卷,是现存我国较早的诗歌总集之一。原有集三十卷,已散佚,明人辑有徐孝穆集。玉台新咏南朝,陈徐陵编选。十卷。书成于梁代。是诗经楚辞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诗总集。所收诗歌上自汉魏,下迄梁代,共七百九十六篇,其中为文选所收者六十九篇。选诗范围较狭窄,多
7、叙男女闺情,但也不乏杰作,如具有反封建礼教的积极主题和高度艺术成就的我国第一首成熟的长篇叙事诗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后世或题作孔雀东南飞)即最先见于此书。3作品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开头一篇小序,叙述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以及成诗的经过。故事发生在汉未建安中,但成诗时间可能稍后一些。全诗句,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因此它也被称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是格萨尔王,英雄史诗,一千万字。)孔雀东南飞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最早见于南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它是继诗经楚辞以后较早的一部古诗总集。如果说陌上桑是汉乐府民歌中虚构性叙事诗的代
8、表作,那么孔雀东南飞就是汉乐府民歌中纪实性叙事诗的代表作。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并且前两者又被称为“乐府双璧”。诗前小序说: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一本“时”下有“人”字)伤之。为诗云尔。此序是汉以后人的语气,倘作序者并非诗的作者,则此诗很可能原是民间创作,后来又经过文人的加工,才成为徐陵所录的定本的,而作序的人,也可能就是加工者。全诗长达三百五十三句、一千七百六十五字,不仅是汉乐府民歌中,也是中国诗歌中罕见的长篇叙事诗。二、情节简介孔雀东南飞写一个封建社会中常见
9、的家庭悲剧。男主人公焦仲卿是庐江府小吏,与其妻刘兰芝感情甚笃。但焦仲卿的母亲却不喜欢儿媳,焦仲卿又常因公不在家,在此期间婆媳矛盾颇为激烈。刘兰芝向丈夫诉苦,说自己忍受不了婆婆的苛刻,焦仲卿去劝说母亲,却反被母亲骂了一通,并逼他休妻再娶。焦仲卿依违于母亲与妻子之间,不免进退维谷,于是他劝刘兰芝回娘家住一段时间,等他办完公事后再来接她。刘兰芝含泪而别,回到娘家。过了一段日子,县令和太守相继遣媒为子求婚,刘兰芝的哥哥逼迫她答应,刘兰芝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暗暗下了死的决心。婚期前一天,刘兰芝与闻讯赶来的焦仲卿抱头痛哭,约定“黄泉下相见”。在太守家迎亲之夕,刘兰芝与焦仲卿双双自杀,两家将他俩合葬在一起。
10、三、听读课文。要求:1、给每个自然节加上序号2、给每个生字词加上读音3、大体划分情节结构,并给每一部分拟一个简短的标题。四、重点词语(学生听录音的过程中老师归纳板书)1、本诗中“相”字出现比较多,而且用法不同,请试作区别。按:“相”,是一个会意字,本意是用“目”看“木”,即察看。引申为“单相”,表示一方对一方有所动作之词,如:“相信(信之)”“相知(知之)”等。其次表示互相、交相的意思,如:“相识”“相同”等。此外,还可作名词、动词,如“相貌”“辅助”等。本诗中“相”字出现过十九处,大致可分三类:1)副词,表示一方对一方有所动作之词,偏指一方,有称代作用,可代“你”“我”“他”“它”等等。如:
11、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代“你”)及时相遣归(代“我”)还必相迎取(代“你”)好自相扶将(代“她”)嬉戏莫相忘(代“我”)誓天不相负(代“你”)不得便相许(代“你”)登即相许和(代“它”)蹑履相逢迎(代“他”)怅然遥相望(代“他”)誓不相隔卿(代“你”,与“卿”复指。)副词,表示互相,彼此。如:相见常日稀久久莫相忘六合正相应叶叶相交通盖覆相枝枝仰头相向鸣黄泉下相见)名词,相貌。如:儿已薄禄相总之,“相”字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使用是很普遍的,用法也很多。只要结合语言环境,就不难分辨。2、偏义复词。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单词使用,实际上只取其中一个词的含义,另一词作陪衬。这种用法“一直沿用到今天。例如口语中:“有个好歹”(偏在“歹”)“吉凶未卜”(偏在“凶”)等。孔诗中出现很多,应结合上下文进行判断。如:“昼夜勤作息”(偏在“作”)“勤心养公姥”(偏在“姥”)“我有亲父兄”(偏在“兄”)“我有亲父母”(偏在“母”)“逼迫有弟兄”(偏在“兄”)“其日牛马嘶”(偏在“马”)“否泰如天地”(偏在“否”)3、本诗中“自”字出现多次,按“自”字除作“自己”讲外,还可作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用。本诗中用“自”的处数较多,可作如下解释:Copyright © 2020 雨月范文网 版权所有第 7 页 共 7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