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数学教案参考范文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范文.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最新小学数学教案参考范文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范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小学数学教案参考范文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范文.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小学数学教案参考范文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范文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的意识,并能与他人互相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不想束缚学生的思维,而是顺从学生的思维规律,鼓励他们大胆猜想,并通过举例、论证等方法小心验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小学数学教案,欢迎查阅!小学数学教案1单元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3、独立自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弧、圆心角和扇形。4、使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的含义,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5、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
2、料,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单元重点:1、 认识圆和轴对称图形;2、 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单元难点:理解圆周率“”;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以及画具有定半径或直径的圆。第一课时 认识圆(1)圆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2、会使使用工具画圆。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圆的认识,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认识圆的特征。教学难点:画圆的方法,认识圆的特征。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规等。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1、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行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简单说说这些图形的特征?长方
3、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梯形3、 出示圆片图形:(1)圆是用什么线围成的?(圆是一种曲线图形)(2)举例:生活中有哪些圆形的物体?(钟面、车轮、水杯、碗口等)二、新知探究(一)认识圆心、直径和半径。1 、教师课件出示自学提纲。(1)生拿出准备好的一个圆纸片。(2)课本第56页动手折一折。折过2次后,你发现了什么?再折出另外两条折痕呢?(3)指出纸片的圆心、直径和半径。2、自学,教师巡回指点,发现难点。3、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让个别学生上台指出。4、小组讨论:(1)什么叫半径?圆上是什么意思?画一画两条半径,量一量它们的长短,发现了什么?(2)什么叫直径?过圆心是什么意思?量一量手上的
4、圆的直径的长短,你发现了什么?(3)小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5、直径与半径的关系。(1)学生独立量出自己手中圆的直径与半径的长度,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讨论测量结果,找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得出结论:在同一个圆里,(2)58页做一做第一题。(二)画圆。1、介绍圆规的各部分名称及使用方法。2、让个别学生说出老师刚才是如何画圆的。学生自学课本第57页并小结出画圆的步骤和方法。3、小组内画r=3cm的圆。组长检查评比,然后全班评比。三、当堂测评1、判断,并说明理由。(40分)(1)半径的长短决定圆的大小。 ( )(2)圆
5、心决定圆的位置。 ( )(3)直径是半径的2倍。 ( )(4)圆的半径都相等。 ( )2、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再画一个直径是5厘米的圆。(30分3、思考题:在操场如何画半径是5米的大圆?(30分)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查看,发现疑难。小组内评比,纠错。组长组织解决存在问题四、谈收获、讲表现。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对自己的课堂表现还有什么提议吗?觉得在哪些地方还需改进。小学数学教案2教学案例:“认识平面图形”背景分析数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数学的结构、图形、布局和形式无不体现数学中美的因素。我们有些学生不能把数学与美联系在一起,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数学美育教学的欠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
6、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很多地方体现了数学的美,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数学教学的美育功能,不仅可以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还可以获取知识,开发智力。认识平面图形这一内容是从现实生活中引出的数学内容,都是来自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物体,学生已有了一些经验,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绘画图形,能够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直观地认识、辨认、区分这些图形的同时获得对简单图形的美的体验,并在合作交流中初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和观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2、在找一找、拼一拼、画一画各种图形,直观而充分感知各种图形的特征,初步建立空间观念。3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与创新
7、意识,以及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进行交流的能力。4、 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1、初步感知体与面的关系,对立体图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2、找出平面图形的共性,区分不同的形状。课堂实录一、创设情境,感受美。(上课一开始,播放优美、轻快的音乐)师:小朋友们,今天早上的空气多新鲜呀。可爱的小鸡们也跟小朋友们一样早早地起床,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寻找食物,瞧!他们找得多高兴啊!(多媒体动态演示)你们看,这幅图漂亮吗?生:漂亮。师:漂亮在哪里呢?为什么觉得它漂亮啊?生:因为它有很多种颜色:有绿色、红色生:因为它画了大树、房子、太阳生:它有很
8、多种形状,有圆圈、有三角形师:小朋友们很会欣赏画,老师也觉得漂亮,这些图画里头有我们的数学朋友,你们想知道它们的样子和名字吗?生:想。二、动手操作,诱导美。师:其实,小朋友的手也可以创造出这些美的图形,先请大家从学具袋里任意拿出一个正方体,把它按在纸上沿着底面画一个图形,看看在你的笔下可以变什么样的图形?(边示范边说明)(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师:小朋友们,现在你能不能告诉大家,从长方体的底面画出来的图形是什么样子的呢?生:四四方方的正方形。师:哦!你知道它叫正方形,那你能不能告诉我们,什么样子的图形是正方形呢?生:四四方方的。师:没错,正方形是四四方方的,但是还有一点这个小朋友没有说,
9、正方形的四条边也都相等。我们就把四四方方的,四条边都相等的图形我们就叫正方形。老师手上是正方形的照片,我们来认一认吧!生:(根据教师拿出不同大小的长方形说出名称,加强记忆)师:大家再拿出任意一个长方体和圆柱,也沿着底面画画看。生:(第二次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师:谁先来说圆柱底面画出了图形?生:圆柱可以画出一个圆圈。师:圆柱画出了一个圆圈,你们同意吗?(同意)在数学课堂上我们不把这种图形叫做圆圈,我们有更好听的叫法,有谁知道吗?生:圆形。师:对了,像这样子很圆滑,没有角的图形我们叫它圆形,你们记住了吗?(全班齐读:圆形)那长方体又画出了什么图形呢?生1:我画出了一个长长的,方方的图形。生2:我
10、画出了正方形。师:我们请这两位小朋友上来展示一下他们画出来的图形好吗?(好)你们看,他们画出的图形一样吗?生:不一样,一个是长长方方的,一个是四四方方的。师:为什么同样是长方体,他们画出的图形不一样呢?我们来看看他们是用什么样的长方体画出来的好吗?(请学生把运用的长方体拿上讲台展示)哦,小朋友们都看一下,原来这个长方体是一个特殊的长方体,它的两头都是正方形的。这位小朋友真棒,找得太好了。那另外这个我们把它取名叫“长方形”,这就是它的照片,我们一起来认一认吧。生:(根据教师拿出不同大小的圆形和正方形说出名称,加强记忆)师:接下来轮到球了,它能画出什么图形呢,小朋友们想试试看吗?(想)(第三次操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小学 数学教案 参考 范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