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市检察院查办职务犯罪情况的统计分析-检察院职务犯罪检察部.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最新市检察院查办职务犯罪情况的统计分析-检察院职务犯罪检察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市检察院查办职务犯罪情况的统计分析-检察院职务犯罪检察部.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市检察院查办职务犯罪情况的统计分析|检察院职务犯罪检察部市检察院查办职务犯罪情况的统计分析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逐步深入,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新旧体制的转换、道德意识的危机、个体观念生活方式的转化等等因素,使国家工作人员在生存方式的选择、个体观念的演变等方面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心理和心灵考验,一部分国家工作人员在金钱和物质利益的诱惑下,以手中的权利作筹码,坠入了职务犯罪的泥潭。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愈演愈烈,新的犯罪形式不断出现。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涵盖面非常宽,既有以权钱交易为主要特征的贿赂犯罪,又有以玩忽职守为主要特征的渎职犯罪,既有以枉法包庇为主要特
2、征的徇私舞弊犯罪,又有以野蛮司法为主要特征的侵犯人权犯罪等等。为正确认识新形势下职务犯罪的发展态势,我们对20012005年办理的职务犯罪案件情况作一个轮廓式的描述,就腐败的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作一汇报。一、基本情况2001至2005年,xx市院立查贪污贿赂犯罪案件103件123人(贪污案46件,贿赂案20件,挪用公款案37件),大案80件,大案率为77.7;立查渎职侵权案件21件24人(滥用职权案1件,玩忽职守案3件,徇私舞弊案4件,侵权公民民主权利案13件),大案18件,大案率为85.7。立查贪污贿赂类职务犯罪嫌疑人123人,渎职侵权类职务犯罪嫌疑人24人。二、案件的主要特点1、从涉嫌罪名
3、来看,立案查办的案件犯罪性质集中,贪污贿赂、挪用公款仍然占据职务犯罪的主导地位。查办的124起职务犯罪案件,贪污贿赂类犯罪案件占到83,渎职侵权类案件仅占17。刑法规定的贪污贿赂类罪名有12个,5年来涉及的罪名仅有5个;渎职侵权类罪名将近40个,5年里涉及的罪名仅有8个。由此可见,查办职务犯罪新领域案件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2、从涉案领域来看,发案领域和发案部位增多,涉及面广。由于我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阶段,相应的配套法规建设比较滞后,在某些领域甚至出现法律漏洞,客观地导致了腐败现象在一定时期向各个领域、各个部门蔓延的可能,不但司法、交通、银行、医药等热点行业职务犯罪时有发生,甚至一些所
4、谓的“清水衙门”如教育、卫生等部门,也不再是一片净土,一些级别并不高的实权岗位,如财务、供应、保管、销售等岗位,成为职务犯罪的“高发地带”。通过近年查办的案件来看,国有企业、行政机关、金融系统、教育系统、卫生系统、粮食系统是案件的主发领域,其中国有企业单位发案61件,行政机关24件,金融系统7件,教育系统7件,卫生系统14件,粮食系统5件,通讯系统3件,司法机关1件。由此可以看出,虽然近年来查办行政事业单位案件有所上升,但国有企业仍是反腐败的主攻方向,这并不是说明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何等廉洁,而是表明了我们的反腐视角还有待拓广,反腐力度还有待加大。近年来,人们对执法、司法领域的腐败问题深恶痛
5、绝,然而纵观这些年查办的案件,仅仅查办了一起看守所民警渎职案,医疗卫生领域是这几年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医生吃回扣导致医药价格疯涨更是民众切齿痛恨的,然而查办该领域犯罪却微乎几微。观注并查办热点领域的腐败问题应该成为我们反腐的主要方向。3、涉案嫌疑人年纪轻、学历高是近5年查办案件的显著特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立查的这147名犯罪嫌疑人,从涉案犯罪嫌疑人的年龄来看,年龄在35-50岁之间的有79人,35岁以下的有41人,50岁以上的有27人。由此可见,涉案人员呈现年轻化趋势。从涉案犯罪嫌疑人的文化程度来看,高学历人员犯罪呈上升趋势,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61人,高中文化程度的51人,初中以下文化
6、程度的仅有35人。4、从涉案人员的职级来看,具有一定管理权的中层干部发案不在少数。5年来,担任单位领导或部门领导的嫌疑人共69名,一般人员78名。5、从案件的危害程度来看,重特大案件比例占到全部案件的80。5年来共查办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类案件124件,其中贪污贿赂类大案80件,涉案金额均在10万元以上;渎职侵权类重特大案件18件。6、职务犯罪群体化现象明显,重点部门重点行业职务犯罪案件多呈现为窝串案。5年来,共查办贪污贿赂窝案串案20件37人,发案单位包括金融系统、供电系统、粮食系统、卫生系统和教育系统。这些人“有钱同捞,有利同贪”,少则二、三人,多则四、五人,合伙贪污受贿,彼此心照不宣,常常
7、是查一案挖一“窝”,带一“串”。这种群体性犯罪,较之单人犯罪,社会危害性更为严重,社会影响更为恶劣。三、职务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首要基本特征,也是其本质特征,职务犯罪自然也不例外,其也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但职务犯罪由于其犯罪主体的特殊性具有一定职务、掌握一定权力而表现出其比一;般犯罪更为严重,社会危害性更大的显著特征。具体表现为:(一)危害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职务意味着责任,意味着管理,其对象涉及人数多,涉及面宽,如果职务行为人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或滥用职权,就会损害多数人生命财产的安全。(二)造成公共财产的大量流失贪污、挪用等职务犯罪严重违反国家的财经
8、纪律及有关法律法规,往往造成公共财产的大量流失,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因为贪污、挪用行为人往往掌握有一定职权,掌握着数额较大的公共财产管理权、使用权等,如果他们私心严重,利欲熏心,就会不择手段违法违纪,侵吞、动用公款,就会造成大量公共财产的流失,就会造成比盗窃、抢劫、诈骗等犯罪行为更为严重的公共财产损失。(三)腐蚀国家的肌体,危害国家的长治久安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不仅严重腐蚀国家肌体和人们的灵魂,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降低国家和政府的声誉,严重破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且直接危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削弱国家的职能。同时,职务犯罪还必然阻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步伐,干扰党和国家的方针
9、、政策、法律、法令的贯彻和实施,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危害国家的长治久安。四、探寻我市职务犯罪的成因在论及职务犯罪发生的原因时,有一种观点职务犯罪的蔓延是我国步入现代化必须付出的代价,即所谓的代价论。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经济发展水平本身与犯罪率的升降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一个制度规划良好的国家,完全有可能在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维持低犯罪率,甚至出现犯罪率下降的现象,新加坡就是明证。相反,一个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国家,如果体制问题重重,却倒有可能出现职务犯罪泛滥的局面,不少非洲国家发展情况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我们认为,分析我市职务犯罪形势走高的原因,主要应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检察院 查办 职务犯罪 情况 统计分析 检察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