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物理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一).docx
《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物理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物理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一).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物理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一)第二节 物理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江南博哥)1 简答题下面是某位同学对一练习题的解答在大烧杯中放入水,再将一个装水的试管放在烧杯中,然后给烧杯加热,使烧杯中的水沸腾如图5所示。如果继续加热,则()。A试管中的水温可达到沸点但不沸腾B试管中的水将会沸腾C上述A和B所述情况都有可能发生D烧杯中的水沸腾需要大量吸热,所以试管中的水达不到沸点,也不可能沸腾解:持续给烧杯中的水加热,试管中的水会达到沸点,且持续吸热,故本题选B。问题:(1)简述该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哪些知识点?(2)指出该生解题中的错误之处,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并
2、给出正确解法。(3)给出一个教学思路,帮助该生正确解答此类问题。 参考解析:(1)本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沸腾和沸腾的条件。(2)该生的错误主要在于没有理解试管中的水不断吸热的前提是有温度差。错误的原因是没有深入理解“水沸腾的条件”。正确解答:水沸腾的两个必要条件:水温达到沸点,不断吸热。本题中烧杯中的水通过热传递可使试管中的水达到沸点,但是,由于两者都达到沸点时,没有温度差,试管中的水无法持续吸热,因此试管中的水只能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故本题选A。(3)教学思路:结合例题,强调:学习了汽化的两种形式,学生应该熟练掌握沸腾和蒸发的条件,其中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和持续吸热,两者缺一不可。液体沸腾的
3、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并且不断吸热。当大烧杯中的水沸腾时,温度达到沸点,尽管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小试管中的水从大烧杯中吸热,温度达到沸点后,就和大烧杯中的水温保持一致,因此。小试管不能继续从大烧杯中吸收热量。这说明,小试管中的水虽然达到沸点,但却无法继续吸热,不满足沸腾的条件。2 简答题下面是某位同学对一道习题的解答。题目:如图7所示,甲、乙是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容器,其中一个是正放,另一个倒放里面装有等质量的同种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分别问题:(1)指出这道作业题检测、巩固了学生所学的哪些知识点?(2)指出该生解题中的错误之处,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
4、并给出正确解法。(3)给出一个教学思路,帮助该生正确解答此类问题。 参考解析:(1)本题考查了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公式及其应用。(2)该生的错误在于:没有考虑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的区别,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为本题应根据压强判断压力,而非根据压力判断压强。正确解答:3 简答题下面是某教师在讲授“浮力”时的片段,教师已经讲完浮力产生的原因,开始讲授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师:大家知道了浮力产生原因,那么大家认为浮力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呢?生:可能跟物体的密度有关。师:不对。浮力的大小跟物体的密度没有关系,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系。还有什么呢?生:跟在水中的深度有关。师:不对,怎么会跟深度有关呢?来,我告诉大家
5、问题:(1)对上述课堂实录进行评析。(15分)(2)请设计一个新的教学片段,以改进上述问题。(15分) 参考解析:(1)教师回答学生提问的方式是不可取的,教学语言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评价和激励。该教师的教学只是一味地否定,既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没有引导学生思考和发言,对学生的发展没有起到促进作用。在课堂中,教师的“专制”行为,极大地体现了教师权威,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不利于充分发挥学习个性。只有在各抒己见、相互争论的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下才更容易产生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该教师没有强调控制变量法在实验过程中的应用,忽略了方法性知识的传授,可能影响学生对实验的整体把握。(2
6、)教学片段:师:大家已经学习了浮力产生的原因,现在老师组织一次头脑风暴,大家尽可能多地说出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并想出验证的方法。下面分组讨论,谁有想法就立刻举手回答。生1:老师可能跟物体的密度有关。师:很好。那么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生1:我们打算用两个体积相同但是密度不同的物体,分别测量在水中的浮力大小。师:这一组同学想得非常周到,在验证某一个量对于浮力的影响时,要尽量排除其他量的干扰,这种实验方法称作控制变量法,它广泛应用于各种物理实验中。今天,我们也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操作。生2:老师,我们认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师:那么怎样验证呢?生2:我们打算用几个大小不同的同种物质
7、,测量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师:想法很好,但是你们如何才能测量这几个大小不同的物体的体积呢?生:嗯师:我给你们一个建议,你们不如使用圆柱形,在圆柱上画出刻度,这样就能轻易定量分析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体积的关系了。其他小组有不同意见吗?生:老师,我们打算换一种液体,测量两种不同液体中,同一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是否有变化?师:非常好,这组同学想到了液体上,不再局限于物体的密度与体积这两个因素。大家要向他们学习,运用发散思维,找出各种相关因素进行验证。最终我们将各组同学的实验结论汇总,分析出浮力大小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4 简答题下面是某位同学对一道习题的解答。问题:(1)简述该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的知识点及
8、其要点?(2)指出该生解题中的错误之处,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并给出正确解法。(3)给出一个教学思路或教学片段,帮助该生正确解答此类问题。 参考解析:(1)该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的知识点及其要点是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2)该生的错误是把露出液体的体积错当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代入公式计算。错误的原因是没有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5 简答题下面是教师在“磁现象”授课过程的教学片段。教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都玩过“吸铁石”吧,为什么它能吸住铁呢?大家肯定都想知道这其中的奥妙吧,学完这节课我们就可以解释了。大家先阅读课本,画出磁极。学生:老师,我知道什么是磁极了。教师:继续画,看什么是南极和北
9、极。学生:磁针静止时指向南的磁极叫南极,指向北的磁极叫北极。教师:再继续画,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什么?学生: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教师:好,磁化的概念下去自己了解就可以了。我们接着学习磁场。学生:我看课本上对磁极的概念是磁铁上吸引能力最强的两个部位,这个怎么理解?教师:这个不重要,你知道就可以了。学生:问题:(1)对上述课堂实录进行评析。(2)请设计一个新的教学片段,以改进上述问题。 参考解析:(1)该教师在讲解新知识点之前,结合生活实例导入是可取的,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但该教师的教学行为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不恰当。以前人们认为教学内容就是教材中规定的内容。但在新课改之后,赋予了教
10、师更大地参与课程决策的权利,其中就包括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因此,新课程下,课堂教学内容不仅仅是教材呈现的内容,也包含生活中与教学目标相关的被纳入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资源,以及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该教师没有注重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接受学习”依然是中小学课堂常用的学习方式,学生一贯死记硬背、机械学习。因此,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开展以“探究”为特征的“发现学习”,使“接受”和“发现”相辅相成。该教师的“专制”行为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平等、互动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应该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提供必要的启发式帮助,为学生成功学习创造条件。对于学生提出的
11、问题,教师不仅没有给予启发性的回答,还说“这不重要,你知道这可以了”。这样的教学引导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会直接影响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导致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再发问,从而缺乏创造性思维。(2)教学片段:教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都玩过“吸铁石”吧,为什么它能吸住铁呢?大家肯定都想知道这其中的奥妙吧,学完这节课我们就可以解释了。大家先阅读课本,思考磁极的概念。学生:阅读教材我知道磁极是磁铁吸引能力最强的两个部位。教师:很好这个概念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学生:怎样才能证明磁铁的两极吸引能力最强呢?教师:那我们来观察一个“小磁铁吸引碎铁屑”的演示实验。首先将铁屑均匀地撒在塑料片上,然后再将小
12、磁铁靠近碎铁屑。大家仔细观察小磁铁的哪个部位吸引的碎铁屑最多。学生:我发现磁铁的两端吸引的碎铁屑最多。教师: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学生:这说明磁铁的两极吸引能力最强。教师:恩,很好,那么磁铁的两极分别称为什么呢?学生:南极和北极。教师:看来大家都进行了有效的预习。咱们玩磁铁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两个磁铁放在一起会怎样?学生:会相互排斥或者相互吸引。教师:大家能对此做出解释吗?学生: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这是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教师:好,通过学习我们都知道磁铁能够吸引小螺丝钉。那么同学们觉得老师手中的这根铁棒能吸引小螺丝钉吗?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有的觉得可以,有的觉得不可能。教师:
1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咱们试试看,说着将铁棒伸向小螺丝钉:结果铁棒并没有吸引起任何小螺丝钉。(有的学生洋洋自得,有的满脸疑惑并喊着老师再来一次)教师:那就再来一次教师一边说着一边拿起铁棒和磁铁来回摩擦,接着将与磁铁摩擦过的铁棒伸向小螺丝钉。学生:(聚精会神地等待实验结果)铁棒吸起了小螺丝钉。教师:同学们发现了这其中的奥秘吗?同一根铁棒,第一次没有吸引起任何小螺丝钉,而第二次却能够吸引起小螺丝钉。学生:奥秘就是铁棒与磁铁摩擦后,就能吸引小螺丝钉啦。教师:是的,这种现象在物理学中叫作磁化。大家阅读教材再了解一下磁化的相关知识。这部分内容还有不理解的吗?学生:没有了。教师:接下来,我们学习有关磁
14、场的相关知识。6 简答题案例:下面是在完成“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后,教师对实验进行改进的教学片段:教师:对摩擦力现象,同学们已经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经过此节实验课,同学们也知道了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这次实验中还存在哪些不足呢?学生: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教师:对,这是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接触面光滑程度不一样,能不能改进?教师:根本就没有粗糙程度一样的木板。我们可以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木块固定相连,将它们放置在长木板上,拉动长木板,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这样可以有效减小弹簧晃动带来的误差。经过教师的改进,学生们重新设计了实验,并得到更接近真实值的结
15、果。问题:(1)对上述课堂实录进行评析。(2)请设计一个新的教学片段,以改进上述问题。 参考解析:(1)首先,当学生总结出“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这一问题时,教师没有及时给予赞美和鼓励。适当的赞美和鼓励有利于调动学生进一步发问、探索的积极性:第二,当学生提出“接触面光滑程度不一样,能不能改进?”的问题后,教师的应对方式简单、粗暴,缺乏引导。这无疑给勇于发问的学生浇来一盆冷水,扑灭了学生质疑的火花。第三,实验教学鼓励学生亲历提问、猜想、假设、制定计划等过程,通过科学的探究得到实验结论。此教学片段中,教师跳过了以上探究过程,直接给出实验结论的做法不仅忽略了学生探索的欲望,而且不利于培
16、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教学片段:师:对摩擦力现象,同学们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经过此节实验课,也知道了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这次实验中还存在哪些不足呢?生1:拉动木块的过程中,不能保证木块完全做匀速直线运动。生2: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生3:木块在运动时,有时会被绊住,导致读数不准确。教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下面给大家几分钟,讨论下如何改进这些问题。学生分组讨论。生:根据相对运动的原理,可以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木块固定相连,将它们放置在长木板上,拉动长木板,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师:大家认为这个方案可行吗?如果可行,好在哪里?学生讨论。生1:这个方案比之前做实验用的方法好,优点
17、在于如果拉动长木板,木块会保持相对静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较稳定。便于读数。生2:用这种方法读出的结果更接近真实值。生3:用这种方法还可以得出摩擦力的大小与拉动长木板的速度无关的结论。7 简答题案例:初中物理“声音”的一段课堂教学实录如下:师:请大家把手放在自己的声带上,说一句话,看看有什么感觉?生:感觉到声带在振动。师:大家敲打一下桌上的音叉。看看有什么现象?生:音叉在抖动。师:通过上面的亲身体会,我们能够很容易发现,当有声音发出时,肯定会伴随着物体的振动,也就是说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问题:(1)对上述课堂实录进行评述。(2)针对存在的问题
18、,设计一个改进的教学方案(形式不限,可以是教学思路、教学活动等)。 参考解析:(1)该教学片段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教师虽然引导学生思考利用身边的工具作为自己的实验教材进行实验,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引导,仅仅是简单的体验,没有起到实验应有的探究性目的,对于刚刚接触物理的初中学生来说,不利于其建立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不利于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内容过多,属于灌输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不利于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应该予以摒弃。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未做出及时有效正确的反馈,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不利于学生养成热爱物理的习惯。(2)师:请同学们自己动
19、手做一做:怎样利用桌上的器材,如:直尺、橡皮筋、气球、玻璃杯、纸、笔、音叉等,让它们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谁的发声方法有创意?可能出现的方法:用直尺打桌子,再把尺放在桌边用手拨动。把橡皮筋夹在两手上拨动。吹气球,弹动、放气听声。用笔敲打玻璃杯。敲打音叉。师:请大家说出刚才发出的声音各是由什么物体在发声?有什么共同特征?生:尺子、橡皮筋、气球、玻璃杯、音叉等,它们发声时都在振动。师:请观察实验:击鼓。鼓面在振动吗?如果在振动,你如何证明?能够让人感受到它的振动?请说出你的方法。生1:鼓在振动,在鼓上放纸屑,看到纸屑在跳。生2:把手放在鼓上感觉它在抖动。生3:把乒乓球放在鼓上被弹起很高。师
20、:请同学们摸自己的声带,说一句话,体会手上的感觉,说出感受。生:说话时感觉手在抖动,是声带在振动;不说话就不动。师:大家能总结一下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吗?生: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8 简答题某教师为了检验学生对欧姆定律的掌握情况布置了若干习题,下面是某同学对于其中一题的解答过程:题目:两只电阻,一个标有“10,1 A”另一个标有“15 ,0.6 A”把它们串联在电路,允许接入最大电压是多少?解:由欧姆定律可以得到:通过第一个的最大电压为:U1=1R1=10 V通过第二个的最大电压为:U2=2R2=9 V所以整个电路通过的最
21、大电压是:U=U1U2=19 V。问题:(1)简述该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的知识点及其要点。(2)指出学生解答过程中的错误,分析错误可能产生的原因,给出正确的解法。 参考解析:(1)知识点: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2)错误之处:学生把两个电阻承受的最大电压相加。错误原因:没有考虑到两个电阻串联接入电路时,通过它们的电流是相同的,即通过该电路的最大电流是相同的,为06A,若超过该数值则第二个电阻烧坏,也就是说第一只电阻达不到最大电压。正确解法:两个电阻串联到电路中,通过它们的电流是相同的,所以通过两个电阻的最大电流不能超过06A,即U=I2R1+I2R2=15V所以通过的最大电压为15V。(3)教学
22、思路:针对学生的错误,教师不能全盘否定,应该设计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意识到错误,改正错误。如教师可以这样设置疑问:两个电阻是怎样连接的?能否画出电路图?串联电路有什么特点?并联电路有什么特点?在这个串联电路中能否让第一个电阻通过的电流为1A,第二个为06A?通过这个电路的最大电流是多少?9 简答题案例:下面是某学生对一道习题的解答。题目,如图8所示,开关S闭合时,电路可能发生的情况是()。A灯L1发光,灯L2不发光B两灯都不亮CL1灯丝被烧坏DL1和电池被烧坏【答案】A。解析:当S闭合时,灯L2短路,电流不流经L2,主要流经灯L1,因而灯L1发光,灯L2不发光,故本题选A。问题:(1)简
23、述该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的知识点及其要点。(4分)(2)指出该同学解答中的错误,给出练习题的正确解答。(6分) 参考解析:(1)知识点:电路的状态短路。(2)该同学对并联电路中电路短路时的电流走向分析有误,没有意识到该电路中局部短路可导致电路短路。正确分析:该电路中两灯是并联的,当S闭合后L2被局部短路的同时,灯L1和电源也被短路,所以,整个电路会被短路,电流直接从电源正极流向电源负极,中间没有经过用电器,电源和导线会因发热过多而被烧坏。而两灯没有电流通过,不会发光也不会被烧坏。故本题选B。(3)教学思路:首先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是串联还是并联,然后再根据各支路的阻值情况判断流经电路的电流大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 资格证 考试 物理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初级中学 设计 案例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