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初级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教学知识(一).docx
《教师资格证考试《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初级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教学知识(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初级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教学知识(一).docx(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师资格证考试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初级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教学知识(一)第二章 地理课程标准与教学知识第一节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及解读1 简答题请结合实际谈一谈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理念的理解。 参考解析:地理课程的教学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学会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自然与社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获得可发展的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通过地理学习,既能学到丰富多彩的地理知识,又能获得观察观测技能、实验制作技能以及有关地理信息获取技能。这些知识技能是学生正在构建的现代科学文
2、化基础知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能为日后的生活提供帮助,并且能够提高日后从事社会建设的能力和效率。(2)学会地理思维:地理思维是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等基本思维形式与地理学科内在逻辑融合后,特有的、间接反映地理客观事实的认识过程。学会地理思维,不仅能提高地理学习的效率,扩展知识视野,而且能增强终身学习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地理科学研究能力:研究能力包括:发现地理问题的能力;获取、处理与运用地理信息的能力;领会地理信息的含义并表达出来的能力;把地理研究对象分解成若干部分,以理解其结构的能力:在新的情境下灵活使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把部分结合成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的能力;对有关决
3、策进行评价,对其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判断、预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最佳选择的能力等。(4)养成良好的人文精神与审美情趣:地理知识涉及大自然的美、社会的美,通过地理学习,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审美情趣以及自身内在美的气质。2 简答题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其中综合性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特征。简述你对该学科综合性的理解。 参考解析:(1)地理学科的综合性是由地理学本身的学科性质决定的。地理学研究空间系统在于揭示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在于认识其整体性。这就涉及到地理学的一个关键特征综合性。从研究对象来看,地
4、理学研究范围极其宽泛,上至大气圈对流层顶部,下至岩石圈的表层。从学科跨度来看,地理学从整体上研究人类生存的客观世界,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三大学科体系交叉的产物,体现了学科的综合性。(2)地理学科的综合性是由地理学的发展方向决定的。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与发展趋势来看,地理学的综合性特点更为突出。例如,全球变化及其区域相关研究,研究学科涉及大气、海洋、地质、地球物理、生物、生态、能源、人口、经济等诸多学科;地理学的传统研究领域是发生在地球表层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异和空间组织、理解和把握这种分异和组织规律对于合理布局经济活动,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避免和减轻自然灾害有着重要价值
5、;此外,地球信息科学是地球系统科学、空间技术、信息科学等交叉和整合的产物,能够为地球系统中许多研究领域的综合地学问题的解决提供强有力的支撑。3 简答题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以区域地理为主,展现各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点,阐明不同区域的地理概况、发展差异及区际联系。”如何理解地理课程的区域性特点?为了突出这个特点,应采用哪些措施? 参考解析:地理科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规律,地域性十分显著。地理事物的区域性特点是地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指地理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
6、具有空间分布的不均一性。如果没有区域间的差异刺激和吸引人们去探索自己生活的区域内和区域外的未知世界,那么地理学就不会有今天的发展。现代地理学已经将区域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不只局限于认识世界,而且直接参与指导改造世界的实践。诸如自然地理学中的自然区划、农业区划、土地规划、流域综合开发治理等,经济地理学中的经济规划、城市规划等,都为生产建设做出了贡献。突出地理学科“区域性”特点,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I)重视使用地图,培养区域空间感知能力;(2)突出区域地理要素间的本质联系,提升区域特征的把握能力;(3)重视思维能力训练,提升区域感知能力。4 简答题请简述地理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
7、的关系。 参考解析:地理课程目标是教育部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方针对地理教育提出的总要求,对地理教学提出的基本规范,是全国各地中学地理教学都应遵循的统一标准。地理教学目标是地理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它既是地理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地理教学的归宿或者说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整个教学过程,规定着教学的方向。它是教师在课程目标要求下依据课程内容“标准”,详细定义、描述的课时结束时的预期教学效果,这种预期效果主要是通过学生学习结束后的表现反映出来的。地理教学目标是对地理教学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也就是对地理教学活动后学生应该发展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变化所进行的表达。5 简答题简述当前地理教学中的哪些做法体现了
8、“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 参考解析: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地理课程内容的封闭状态被彻底打破了。许多新的观念、新的科研成就、新的技术、新的研究思路,对地理课程内容的选择均产生了极大影响。地理课程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着力拓宽学习空间,倡导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地理教材趋于多样化“一纲多本”的模式促使教科书的多样性、内容体系结构的多样性。例如:人教版、星球版、北师大版等。课程内容不再拘泥于地理教科书地理教科书是地理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但是我们可以运用课外资源:例如来自学生身边的生活、来自时事新闻、来
9、自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等资源。同时教师还会略去一些教科书中不适合自己学生的内容。课程内容融入开放式论题。现在的地理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固定结论的知识。例如引导学生思考故宫门票价格的问题。目的不是得出权威结论,而是帮助学生学习思考和明辨相关的地理问题。教学中的案例素材可以是多样化的。陈旧的案例不再适应当前的教学要求,实时的案例更新可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6 简答题简述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设计思路中“以区域地理为主的课程内容定位”的理解。 参考解析: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区域地理知识无疑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区域地理的知识是初中系统地理知识的重要落脚点,同时也是
10、新课程高考必然要涉及的内容,这也为以后的地理教学做下铺垫。区域地理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的古老核心,目前仍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区域地理作为主要学习内容,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心理;以区域地理作为主要学习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7 简答题简述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评价建议中“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的理解。 参考解析: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真实表现和发展状况,应着重评价学生:(1)是否具有浓厚的地理学习兴趣,是否对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具有好奇心;(2)是否积极主动地与同伴配合参与探究活动,是否在探究过程中有发现问题的意识并
11、大胆质疑;(3)是否善于提出自己的意见,乐于听取同伴的建议,修正、发展自己的观点;(4)是否关注地理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地理学的应用价值;(5)是否形成初步的人地协调、因地制宜等地理观点;(6)是否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7)是否形成有关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以及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8 简答题简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意义。 参考解析:(1)有利于凸显地理学科的价值。地理学科具有科学的、文化的、生活的诸多价值。突出“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感觉“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
12、从而建立一种对地理学习的需求感与内驱力。(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最大的动因。五彩缤纷的生活景观,多种多样的社会现象与问题,会引起他们的好奇感,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3)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联系生活现象学习地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由于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学生看得到、摸得着,因此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地理,学生容易接受,便于理解。(4)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生活能力。鉴于学生缺乏生活技能的倾向,地理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有关地理技能的操练,有效地帮助学生应对生活中的困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生活能力,提高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更大程
13、度地满足生存的需要。9 简答题简述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选择多种多样的地理教学方式方法”这一教学建议的理解。 参考解析:(1)要选择合适的地理教学方式。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学校条件以及教师自身特质来选择合适的地理教学方式。(2)要注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如地图教学法、“模拟旅游”教学法、学科联系教学法等。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创新更适应教学的方法。(3)由于当今义务教育阶段地理教学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体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逐步掌握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方
14、法。所以在地理教学方式方法上要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提倡探究式学习。10 简答题简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评价建议”中“评价学生地理方法的掌握与运用情况”的内容。 参考解析:在评价学生地理方法的掌握与运用情况时,应注重对学生地理观察、区域分析与综合、地理比较、地理实验等常用地理方法的领悟、掌握状况和运用水平进行评价。例如,要检测学生“通过实例,认识不同地域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的达成度,教师可先提出探究活动要求,让学生根据地图选出几个代表性的区域并举出实例,说明不同地域发展水平的差异。具体让学生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探究:如何选择代表性区域;从哪些方面对所选区域进行比较;从比较中得出什
15、么结论。以上探究活动可以评价学生“地理比较方法”的运用是否合理。为此应当观察学生是否能有效利用地图,是否有条理、有步骤、认真细致地观察地图;要判断学生所选择的比较地域和确定的比较项目是否合理,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通过上述的观察与判断,可以对学生地理观察、比较、区域综合分析等方法的领悟和运用水平做出相应的评价。11 简答题简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中“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的内容。 参考解析:有条件的教师可以从计算机网络上获取各种适用于地理教学的电子资源,如地理文字资料、地理图像、地理视频、地理动画、地理书刊、电子教案等。网络资源的特点是形式多样、数量巨大、
16、获取方便、内容新颖、成本较低,是地理教学极为重要的资源库。教师还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分析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地理。12 简答题简述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注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一教学建议的理解。 参考解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两大重点。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就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具有一种巨大的推动力,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要使学生在将来的地理学领域中有所创新,就必须首先培养学生对地理的浓厚兴趣。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17、。上课适当允许学生随时举手提出问题、讲出思想的火花;允许学生和老师争论;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应着重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让学生思考一些新奇的问题,如“如何开采月球上的矿产资源?”“人类怎样向外星球移民?”等问题,十分有利于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引导学生调查研究身边的地理现象。学生通过对身边地理现象的调查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培养了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上,地理教师要利用各种地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运用地图和
18、地理图表,联系实际,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作为地理教师,应该大力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如组织各类兴趣小组、举办专题讲座、参观调查、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等。13 简答题结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评价建议”,简述“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应关注学生哪些方面的变化。 参考解析: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真实表现和发展状况,应着重评价学生以下几个方面。(1)是否具有浓厚的地理学习兴趣,是否对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具有好奇心。(2)是否积极主动地与同伴配合参与探究活动,是否在探究过程中有发现问题的意识并大胆质疑。(3)是
19、否善于提出自己的意见,乐于听取同伴的建议,修正、发展自己的观点。(4)是否关注地理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地理学的应用价值。(5)是否形成初步的人地协调、因地制宜等地理观点。(6)是否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7)是否形成有关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以及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14 简答题简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容。 参考解析:(1)增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审美情趣。(2)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3)尊重世界不同国家
20、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理解国际合作的意义,初步形成全球意识。(4)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防范自然灾害、保护环境与资源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15 简答题简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评价建议”中“评价的实施”的内容。 参考解析:评价应注重过程性评价,把评价渗透到地理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克服“一张考卷定终身”的弊端。建议对学生的答问、演讲、绘图、读图与分析、观察与观测、调查、制作等各种活动都进行评价,使评价过程变为教育过程。由于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学习形式和学习特点的差异
21、以及各种评价方法存在的不足,因而评价应采取多种方法。要重视多元评价,调动学生自评和互评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评价;要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综合评价,而不是一次性的、部分内容或部分项目的评价。地理学习评价建议采用评语和等级、评分相结合的方式。第二节 地理教学实施1 简答题简述探究式地理教学过程模式。 参考解析: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建构,引导学生自己去认识和发现问题,激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要求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生通过探究学习和实践活动,掌握和运用地理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解决问题,达成学习目标,实现知识的建构。探究式地理教
22、学过程模式的程序是:(1)确定主题。给学生提供需要调查、探究的问题范围及所要使用的方法。(2)制订方案。引导学生确定调查、探究中的困难,并把困难转化为问题,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3)收集资料。学生进行资料收集、分析和整理。(4)提出假设。根据资料分析提出假设,科学探究,验证假设。(5)得出结论。学生初步得出结论,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得出一致结论。(6)迁移运用。教师提供新的课题,要求学生运用结论进行评价或做出新的探究。2 简答题简述观察评价法运用的要点。 参考解析:对于观察评价法的运用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确保观察在自然真实的状态下进行,尽可能不要被观
23、察对象察觉,防止学生有意迎合教师的需要使评价信息失真。(2)观察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如制订观察计划和提纲等。(3)确定观察目的和项目。(4)客观、真实、全面、具体地做好观察记录。3 简答题简述你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建议中“重视地理信息载体的运用”的理解。 参考解析:地理图像以及地理视频、计算机网络都承载了大量的地理信息,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地理信息载体,丰富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活动。教师要重视地理图像的利用,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像和绘制简易地图,帮助学生掌握阅读、观察地理图像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学生从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图像说明地理问题的能力。例如,可以引导学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 教师 资格证 考试 地理 学科 知识 能力 初级中学 课程标准 教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