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教学设计一.docx
《教师资格证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教学设计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教学设计一.docx(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师资格证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教学设计一第三章 教学设计第一节 教学设计基础知识(江南博哥)1 单选题 “能举例说出动物、植物和人的不同性状及相对性状”是“遗传和变异现象”一节的教学目标之一。关于该目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目标是知识目标,属于了解水平B.该目标是知识目标,属于理解水平C.该目标是技能目标,属于独立操作水平D.该目标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属于反应水平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知识目标分为三个层次,了解水平、理解水平和应用水平。了解水平内容标准的动词主要有描述、简述、识别、列出、列举、说出、举例说出等。理解水平主要是说明、举例说明、概述、评述、区别、解
2、释等。应用水平主要通过分析、得出、设计、拟定、应用、评价、撰写、利用等词来表述。2 单选题 在“昆虫的发育”内容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在互联网上搜索到部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图片、动画和视频。该教师利用的课程资源是( )。A.教师资源B.教材资源C.学生资源D.网络资源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学生物课程资源的选择与应用。教师通过网络搜集与教学相关的资料,利用的是网络资源。3 单选题 “举例说明生物的性质是由基因控制的。”这一教学目标属于( )。A.知识目标的了解水平B.能力目标的模仿水平C.知识目标的理解水平D.能力目标的独立操作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知识目标的了解水平的要求:再认或回
3、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其常用的行为动词有描述、简述、识别、列举、说出、辨别等。知识目标的理解水平的要求: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其常用的行为动词有说明、举例说明、区别、解释、比较、描绘等。能力目标独立操作水平的要求: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与改进;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其常用的行为动词包括运用、使用、制作、操作、测定等。题干使用的行为动词是“举例说明”,要求学生能够把握生物性质与基因的内在逻辑联系,属于知识目标的理解水平。故本题选C。4 单选题 “通过认识常见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认同绿色
4、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是“植物的生殖”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其属于( )A.知识目标B.能力目标C.过程与方法目标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学生对教学中问题的价值取向或看法所达到的目标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5 单选题 在“昆虫的发育”内容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在互联网上搜索到部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图片、动画和视频。该教师利用的课程资源是()。A.教师资源B.教材资源C.学生资源D.网络资源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教师通过网络搜集与教学相关的资料,利用的是网络资源。6 单选题 下列为“人群中双眼皮和单眼皮的遗传情况抽样调查”实践活动的具体教学目标,其中属于知识与能力教学目
5、标的是(),属于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是(),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是()。根据所得数据,简述双眼皮和单眼皮的遗传情况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地探讨生命现象通过实践活动,培养搜集、整合、分析资料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熟悉抽样调查的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并能够利用抽样调查进行其他的探究活动A.;B.;C.;D.;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知识与能力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学科基本知识以及基本能力。基本能力包括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等。过程与方法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体验和科学方
6、法的掌握与内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起其积极的态度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属于知识与能力教学目标,属于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7 单选题 在“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一课的教学中,为了丰富学习资源,教师引导学生使用塑料瓶、气球、塑料管、橡皮膜等制作了膈肌运动的模型。该模型属于()。A.概念模型B.数学模型C.化学模型D.物理模型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概念模型是指以文字表述来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质特征的模型,如对真核细胞结构共同特征的文字描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等。数学模型是指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如种群的“J
7、”型增长。物理模型是指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特征的模型,如人工制作或绘制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等。根据定义判断,题干中的膈肌运动模型是运用实物进行制作的,故属于物理模型。8 单选题 初中生物课堂中,对如“温室效应模拟探究装置”“细胞膜结构模型”等教具、学具制作的研究属于()。A.基础理论研究B.应用性研究C.比较性研究D.开发性研究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应用性研究着重研究如何把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教学技能、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开发性研究涉及教具、学具制作,课程资源的选择与利用等。故题干中所描述的研究属于开发性研究。9 单选题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
8、准(2011年版)中要求发展学生的“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能力。下列属于“制订计划”能力的基本要求的是()。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选出控制变量列出所需要的材料与用具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A.B.C.D.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制订计划”能力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点:拟订探究计划;列出所需要的材料与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综上所述,C项正确。属于“提出问题”能力的基本要求。属于“表达和交流”能力的基本要求。10 单选题 下图所示的“种子的萌发”这节课的板书类型是()。A.表格式B.提纲式C.问答式D.流程式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
9、:提纲式板书是对一节课的内容经过分析和提炼,按顺序归纳出几个要点,提纲挈领地反映在板书里。图中板书围绕种子的萌发,归纳了种子萌发的条件、发芽率及过程三个知识要点,属于提纲式板书。B项正确。A项,表格式板书适用于对有关概念、生物的特点、实验,进行分类、对比,从而认识其异同和联系。C项,问答式板书是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设置系列问题,组织学生回答或由学生经过讨论后回答。有的问答式板书以表格呈现,但与表格式板书不同,其表格中有空白处,表格中的每一个空白处就是一个问题。D项,流程式板书是根据教学内容的某种联系,按照一定的顺序,反映教学主要内容的板书形式。这种板书的特征是能够显示出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能够突
10、出知识形成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11 单选题 某教师设计的关于“昆虫的生殖与发育”一课的结束环节如下。该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结束类型属于()。A.系统归纳B.比较异同C.领悟主题D.拓展延伸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拓展延伸是指教师在总结归纳所学知识的同时,与其他科目或以后将要学到的内容或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将知识向其他方面拓展或延伸的结课方法,以拓宽学生学习、研究新知识的兴趣。该教师结合生活实际来结束课程,运用了拓展延伸的结课方式,D项正确。A项,系统归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动脑、动手,总结知识的规律、结构和主线,及时强化重点,明确关键。B项,比较异同是将新学概念与原有概念,或者将并列概
11、念、对立概念、近似且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分析、比较,既找出它们各自的本质特征或不同点,又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或相同点。C项,领悟主题是通过精要论述或提示本质的提问,顿悟所学内容的主题,做到情和理的融合,并激励学生将这些认识转化为指导思想行为的准则,达到陶冶学生个性和培养学生品德的目的。12 单选题 某教师讲授“光合作用”一节时,通过调整科学家的出场顺序:亚里士多德一海尔蒙特一瑟讷比埃一普利斯特利一英格豪斯一萨克斯,将光合作用知识点与发现史进行合理整合,以故事的形式强化科学家的榜样作用,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的本质。这一教学设计的教育价值包括()。帮助学生认识光合作用的发现是许多科学家智慧的结晶
12、和不懈努力的结果帮助学生认识科学发现是一个不断发展和纠正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科学实验要实事求是,精确记录实验数据让学生意识到实验探究能力是科学家独有的技能A.B.C.D.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科学的本质包括以下几点:定量化,指科学依赖于定量化的工作、精确的测量;观察与实验,指科学家研究过程中要进行实验和严格细致的观察;人们在研究自然界的过程中对预期的要求,而预期常常是根据假设做出的,要经得住实验的检验;在自我更正的过程中积累,即科学研究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被修改或纠正;科学过程,即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以及他们在思考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运用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三项正确。探究技能是一组具有广泛迁
13、移力的适合多种学科和科学家的工作性质的能力,错误。综上所述,B项正确。13 简答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5所示的生态系统。水体中有藻类植物、水蚤、鲤鱼、腐生细菌等。水蚤以藻类植物为食,鲤鱼以水蚤和藻类植物为食。图6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据图分析问题。问题:(1)要维持图5所示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将装置放在温度适宜和有光照的地方。由于某种因素使得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但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有水平,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_。(2)图6中甲对应的生物是图5中的_。图6中的_对应的生物是图5中的鲤鱼。(3)图6的甲一丁中碳的流动形式是_。(4)图6中漏画了一个箭头,
14、该箭头是_(用箭头和图中文字表示)。 参考解析:(1)(负)反馈调节(2)藻类植物;丙(3)(含碳)有机物(4)甲环境中CO2(1)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能够维持稳定性,其基础是(负)反馈调节。(2)图6中甲是生产者,对应图5中的藻类植物;乙是初级消费者,以藻类植物为食,应为水蚤;丙是初级消费者或次级消费者,以水蚤和藻类植物为食,应为鲤鱼;丁是分解者。图5中的鲤鱼对应图6中的丙。(3)图6的甲(生产者)丁(分解者)中碳的流动形式是含碳有机物。(4)图6中甲(生产者)到无机环境的箭头漏掉了。14 简答题金鱼藻是一种高等沉水植物,有关研究结果如图所示(图中净光合速率是指实际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
15、差,以每克鲜重每小时释放O2的微摩尔数表示)。问题:(1)该研究探讨了_对金鱼藻的影响,其中,因变量是_。(6分)(2)该研究中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的光照强度为_lx。在黑暗中,金鱼藻的呼吸速率是_(每克鲜重每小时消耗氧气)。(6分)(3)该研究中净光合速率随pH变化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3分) 参考解析:(1)光照强度、CO2浓度和pH;净光合速率(或每克鲜重每小时释放O2的微摩尔数)(2)125103;8molg-1h-1(3)pH能通过影响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作用强度(1)四个图像中,横坐标表示的是自变量,分别为光照强度、NaHCO3浓度(反映的是CO2浓度)和pH,纵坐
16、标表示的是因变量,均是净光合速率,可见该研究探讨的是光照强度、CO2浓度和pH对金鱼藻光合速率的影响。(2)从b图可以看出,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的光照强度为l25103 lx。从图a可以看出,在光照强度为0 lx时(即黑暗中),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此时金鱼藻的呼吸速率是8molg-1h-1。(3)光合作用的进行需要有关酶的参与,而酶的活性受pH影响。如图d所示,在低于最适pH的范围内,随着pH的增大,酶的活性升高,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增大;在高于最适pH的范围内,随着pH的增大,酶的活性降低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减小。15 简答题下表中列出了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8、9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
17、酶切位点。请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一个图8所示的质粒经Sma切割前后,分别含有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2)用图中的质粒和外源DNA构建重组质粒,不能使用Sma 切割,原因是_。(3)与只使用EcoR 相比较,使用BamH 和Hind两种限制酶同时处理质粒、外源DNA的优点在于可以防止_。(4)为了获取重组质粒,将切割后的质粒与目的基因片段混合,并加入_酶。(5)重组质粒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_。 参考解析:(I)0.2(2)Sma 会破坏质粒的抗性基因和外源DNA中的目的基因(3)质粒和目的基因的自身环化(4)DNA连接(5)鉴别和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1)质粒为环状DNA分子,在切
18、割前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被Sma 切割后成为一条DNA链,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2)Sma 酶切点位点分别位于质粒的抗生素抗性基因区域和外源DNA的目的基因区域,如果用Sma 进行酶切,将会破坏质粒的抗性基因和外源DNA中的目的基因。(3)使用BamH 和Hind两种限制酶同时处理质粒、外源DNA,质粒和外源DNA两端将含有两种不同的黏性末端,可以防止质粒和目的基因的自身环化。(4)DNA连接酶能够将两个DNA片段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5)重组质粒中的抗性基因可作为标记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筛选出来。16 简答题材料:在“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节,某教师通过如下材料来考查学生
19、的概念掌握情况。自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以来,青蒿素衍生物一直作为最有效、无并发症的疟疾联合用药。对疟疾感染者采用青蒿素联合疗法的三天周期治疗过程中,疟原虫清除速度出现缓慢迹象,青蒿素抗药性出现了,这又使得全世界陷入一片恐慌之中!不过,前段时间屠呦呦团队又传出好消息,“青蒿素抗药性”难题已经被攻克!有同学根据这一材料联想到“病原体”“变异”等关键词。回答问题:根据上述材料,你还能联想到哪些与此相关的生物学关键词?(学生有可能还会提到“免疫”。教师需提示学生疟疾是会反复发作的,并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将这些关键词制作成概念图。(1)利用上述材料可以考查学生对哪些知识主题的掌握情况。(10分)(2)从学生
20、的角度分析教师设计该材料的意图。(10分) 参考解析:(1)利用这则材料可以考查的知识主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传染病: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作传染病。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条件。传染病的预防措施:预防措施应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人手,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为可遗传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就不会遗传给后代,这种变异为不可遗传变异。基因、DNA和染色体: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
21、应的DNA片段;DNA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呈链状结构;染色体主要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自然选择: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答出前三个即可得满分】(2)教师设计该材料有以下意图:考查学生概念掌握情况。通过材料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找出与材料相关的知识点,可以考查学生对新旧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将新旧知识之间建立合理的联系。构建学生的知识网络。概念图的制作有利于学生对已有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性整合,有利于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要求学生建立概念图属于开放性要求,这种要求可以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广泛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实现
2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目标。案例中的材料并不是简单的试题,而是生物学最新的研究进展。学生通过学习科学家的事迹,培养热爱生物、热爱学习的良好品德,树立为人类做贡献的伟大理想。通过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从而实现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目标。17 简答题材料:教学“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时,在放录像之前,教师让学生猜想白细胞是怎样进行吞噬的。引起学生的丰富想象,进行发散性思维。学生推想出了五六个方案,而哪一方案是正确的呢?这时再演示录像,就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解决了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的矛盾,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变单纯知识传授为智力开发,给学生以丰富想
23、象的天地,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原本一节课的内容,现在30分钟内就能完成,还可以用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这节课相关的内容,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问题:(1)分析材料中运用的教学媒体的类型及其优点与不足。(8分)(2)选择教学媒体的主要依据是什么?(12分) 参考解析:(1)教学媒体一般分为非投影视觉媒体、投影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觉媒体、综合媒体,而材料中体现出来的是综合媒体。材料中运用的教学媒体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优点:使用计算机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色彩、音响、动画、图形和图像能够增加真实性,并能够使练习、实验、模拟等教学活动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对学生行为高速的个别化反应,能产生高比率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 资格证 考试 生物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初级中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