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废水防治措施可行性论证.doc
《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废水防治措施可行性论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废水防治措施可行性论证.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废水防治措施可行性论证1.1施工期废水防治措施可行性论证(1)施工要尽量求得土石方工程的平衡,无法平衡的多余土石方可以暂存于备料场供填埋垃圾时作为覆土使用。应减少弃土,作好各项排水、截水、防止水土流失的设计,作好必要的防护坡,防止水土流入低洼地积存。(2)在施工中,应合理安排施工计划、施工程序,协调好各施工步骤,雨天尽量减少地面开挖,并争取土料随挖随运,以避免受到降雨的直接冲刷,在大雨时,还应采取应急措施,尽量用覆盖物覆盖新开挖的陡坡,防止冲刷和坍塌。(3)在道路施工场地,争取作到土料随填随压,不留松土。(4)在施工现场需要构筑相应的集水沉砂池和排水沟,以收集地表径流和施工过程
2、产生的泥浆水、废水和污水,施工废水经过沉砂、除渣和隔油等预处理后排入渗滤液调蓄池,经处理后回喷垃圾堆体,自然蒸发。(5)对于不布设设施的空地,施工期间及时种树、草皮及绿化。1.2运营期废水防治措施可行性论证(1) 垃圾运输渗滤液收集措施垃圾运输过程中,由于垃圾本身含水量较大(主要是夏季),运输过程即会产生渗滤液,在此过程应采取措施,防止运输过程中渗滤液沿路漏洒,污染沿线环境。为此工程设计采用全封闭的特种车辆,车内防渗严密,渗滤液不会流失,运输车辆进场后,在卸载垃圾的同时,也一同把车内积存的渗滤液倾倒至填埋场,因此垃圾运输过程渗滤液不会对沿线环境造成影响。(2)渗滤液污染治理措施针对垃圾填埋场产
3、生的垃圾渗滤液,设计拟采取天然防渗层、帷幕灌浆方法进行防渗和渗滤液处理措施控制渗滤液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环境的影响。1)渗滤液防渗措施可行性分析 相关标准要求项目有关防渗系统的相关标准要求见表1.1-2。表1.1-2 防渗系统相关标准要求标准名称相关要求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16889-2008)1、如果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7cm/s,且粘土防渗衬层的厚度不小于2m,可采用天然粘土防渗层;2、如果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5cm/s,且厚度不小于2m,可采用单层人工合成材料防渗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下应具有厚度不小于0.75m,且其被压实后的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7cm/s天
4、然粘土防渗层;3、如果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不小于10-5cm/s,或者天然基层且厚度小于2m,可采用双层人工合成材料防渗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下应具有厚度不小于0.75m,且其被压实后的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7cm/s天然粘土防渗层。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填埋场地基具有天然黏土类衬里或改性粘土类衬里,而且其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7cm/s,场底及四壁衬里厚度不小于2米,可以不建人工防渗设施。项目所在区域地质情况根据钻孔揭露,在勘探最大深度15m范围内,揭露拟建场区地层岩性自上而下依次为人工填土和下伏基岩组成,地基土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1、人工填土,冲填土:该
5、土层整个场地均有分布,为人工填埋,场区北部拟建管理区以建筑垃圾为主,南部以生活垃圾为主,填埋时间短,稍湿,结构松散-稍密,力学性质差。总厚度0.512m左右,北部较厚,向南逐渐变薄。2、强风化花岗岩:该层场地均有分布,青灰色、黑灰色,强风化,呈碎石状,石质较硬,裂隙间夹杂泥土及少量植被根系,该层清除后,其下部岩体构造层节理和构造节理裂隙清晰,岩体呈块状,力学强度高,风化成碎屑,角砾状,顶板埋深0.512.0m,厚度24m,局部未揭穿该层。3、中风化花岗岩:该层场地均有分布,青灰色、黑灰色,中风化,呈短柱状,石质较硬,其下部岩体构造层节理和构造节理裂隙清晰,岩体呈块状,力学强度高,抗风化性强,厚
6、度较大,该层未揭穿。试验结果表明,强风化花岗岩和中风化花岗岩渗透系数分别为1.2310-41.02310-5cm/s和1.13210-75.32610-7cm/s。其中中风化花岗岩基本满足天然防渗材料的要求。防渗方法垃圾填埋场的人工防渗措施一般有垂直防渗、水平防渗、水平防渗和垂直防渗相结合等三大类。垂直防渗是指防渗层竖向布置,防止垃圾渗滤液向四周横向渗透污染地下水。如果填埋场区为一相对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可以用垂直防渗。垂直防渗施工简便,投资较省,最适合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使用。通常只需在场区的地下水径流通道出口处设置垂直防渗工程(如防渗墙、防渗板和注浆帷幕等)来阻拦渗滤液向下游渗漏,污染地下水。
7、本期工程继续沿用一期采取的防渗措施,即天然防渗层+帷幕灌浆方法。(2) 渗滤液处理工艺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渗滤液处理规模为50t/d,设计渗滤液处理工艺采用“混凝沉淀+两级DTRO”工艺处理,设计渗滤液处理出水水质满足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渗滤液处理工艺流程及水量平衡见图1.1-1。根据现场水质情况,两级DTRO产水率大概在70-75%之间,暂按75%来进行计算。吸污车运至市污水处理厂图1.1-1 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流程及物料平衡图工艺流程简述:本项目渗滤液处理工艺系统可分为以下几个处理系统:1、预处理系统; 2、两级DTRO处理系统;3、浓缩液处理系统;4、污泥处理系统;5、清水达标排放
8、系统等。1、预处理系统填埋场内的渗滤液经收集进入调节池,调节池内设置渗滤液提升泵,提升泵将渗滤液送至混凝沉淀系统进行预处理,混凝沉淀中的混凝反应池设置搅拌机。在进入混凝沉淀池前设置PAC加药系统,现有调节池内渗滤液PH值为1.4呈现碱性,通过混凝沉淀系统将废水中的大部分悬浮物、部分难降解有机物去除,并可以去除原水中部分硬度。2、两级DTRO处理系统两级DTRO处理系统包括砂滤器、芯式过滤器、两级DTRO系统、清水脱气塔等。砂滤器过滤精度为50m,可将渗滤液50m以上的悬浮物截留,芯式过滤器过滤精度为10m,可将渗滤液10m以上的胶体截留,减少DTRO膜污染。两级DTRO系统采用串并形式设计,一
9、级DTRO膜机组产水进入二级DTRO膜机组进行再处理,产生的浓缩液排至浓缩液池,二级DTRO膜机组产水进入清水脱气塔进行脱气处理,脱气后的清水排至产水池,二级DTRO膜机组浓缩液回流至一级DTRO膜机组前的缓冲罐,与渗滤液混合后进入一级DTRO膜机组一并进行处理。 3、浓缩液处理系统一级DTRO处理系统产生的浓缩液排至浓缩液池(2m2m3.5m),浓缩液通过螺杆泵回灌至填埋库区垃圾堆体表面布置的回灌井中。浓缩液处理系统包括浓缩液池、回灌设施、回灌井等。4、污泥处理系统现场混凝沉淀池产生量约为3m3/d,将通过排泥管道(DN100,HDPE管)自流进入现场已有的浓缩液池(2m2m3.5m)内,随
10、浓缩液一起回灌到垃圾填埋场。5、清水处理系统本项目出水水质要求达到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处理后渗滤液由吸污车运至污水处理厂。6、工艺单元去除效果预测表1.1-2 工艺单元去除率预测表工艺单元项 目CODcr(mg/l)BOD5(mg/l)NH3-N(mg/l)TN(mg/l)SS(mg/l)预处理系统进水22000120002004001200出水1760010800200360360去除率20%10%10%70.0%两级DTRO进水1760010800200360360出水8025203010去除率99.5%99.8%90.0%91.7%97.2%排放要求100302540307、工艺方
11、案设计本项目内容包括混凝沉淀系统、两级DTRO系统、浓缩液处理系统、污泥处理系统和清水处理系统等。渗滤液处理整体平面布置图如下图1.1-2所示:新增一座两级DTRO一体化处理车间及一套混凝沉淀系统,两级DTRO一体化处理车间内分布有移动车载式两级DTRO处理车土建基础和管沟、酸罐车间、中控室、电控室、化验室和药剂存储间;并建有一套混凝沉淀系统,中间水池,产水池和浓缩液池,外加一套PAC加药系统。设备电源系统利用现有已有的变压器房提供一体化处理间内设备电源两级DTRO处理车间平面布置图如下图1.1-2所示。a、混凝沉淀系统渗滤液在未加混凝剂之前,水中的胶体和细小悬浮颗粒的本身质量很轻,受水的分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活 垃圾处理 工程 废水 防治 措施 可行性 论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