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医接骨疗法治疗指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彝医接骨疗法治疗指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彝医接骨疗法治疗指南.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彝医接骨疗法治疗指南彝医接骨疗法是用彝医的技术手法和药物,来固定、治疗骨折或脱位,使骨折或脱位部位复位、愈合的一种治疗方法。一、适应证1、中彝医适应证:骨折病。2、西医适应疾病:骨折、脱位。二、治疗方法1、用物准备(1) 外敷彝药:乳香、没药、自然铜、土鳖虫、续断、杜仲、儿茶、地龙等各适量,研细末,用鸡蛋清或其他溶剂调成糊状备用;或用彝药鲜品捣细备用。(2) 必备用品:柳枝、树枝,也可用医院通用夹板,纱布,布条或绷带。2、手法复位:用彝医接骨手法,使脱位或骨折断端复位,做到对位对线,可用手摸、眼看、尺测等方法测量。有条件可行X片复查确认。3、外敷彝药:将准备好的外敷彝药均匀敷在患处周围,上下各
2、超过10厘米,用纱布将药包紧。4、固定:用柳枝、树枝,或医用夹板将患肢固定(固定方法几乎与西医的夹板固定相同)。5、内服药物:桃仁、红花、当归、白芍、川芎、熟地、牛膝、丹参、杜仲、续断、元胡、桑枝、骨碎补等各适量,根据病情组方用药。6、换药:1-2天换药一次,2周为一个疗程。7、功能锻炼:在复位、敷药、固定后,要注意患肢功能的锻炼,并密切观察疗效及异常情况。8、疗效评价(1) 治愈:骨折对线满意,骨折已骨性愈合,断端无压痛,功能恢复。(2) 好转:骨折对线满意或欠佳,骨折处有骨痂形成,功能未完全恢复。(3) 未愈:骨折不愈合或明显畸形愈合,功能障碍。二、注意事项1、用手法复位、固定,只适合单纯性、闭合性骨折。开放型、复杂性骨折,用现代医学方法进行清创和复位后,再配合彝医接骨疗法,效果会更好。2、在手法复位、固定后,要密切观察患肢远端的循环和功能恢复情况。3、所外敷的药物一定要捣细,并均匀铺平。4、固定时,要松紧适中。三、禁忌证1、若骨折面有创口,则不宜使用剧毒药物。2、大面积创伤合并严重感染,及休克患者禁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接骨 疗法 治疗 指南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