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谈教学中情感教育浅谈教学中情感教育江苏省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 吴资芳摘要:教育的宗旨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能力的训练,而且也是情感的体验。新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为情感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教师实施情感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数学教学;情感教育;心理体验 一、实施情感教育的意义 1教育的宗旨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项权威调查表明,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感悟到数学的魅力和无穷奥秘的并不多。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能力的训练,而且也是情感的体验。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环境,在学生获得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
2、同时,使他们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也得到充分的发展。 2新的世纪,新的挑战 现代的社会,人们工作节奏加快,各行各业竞争日趋激烈,为使数学成为学生未来发展、生存的有力工具,数学教育就必须培养人的更内在的、更深刻的东西,这就是数学素质。数学情感正是数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3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 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相互作用的,它们共同组成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对学习活动施加重大影响。所以,学生的数学情感对数学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甚至影响着数学学习的成败。 二、实验教材为情感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数学教材是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
3、载体,是学生获取知识、体验数学价值、形成数学情感和能力的主要来源。 1让学生欣赏数学的内在美 数学情感的产生来自于对数学本身内在美的追求。数学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既具有科学真理,又具有美的特质。数学的图形、结构、布局和形式因素无不体现数学之美。如果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是美的,而不是枯燥的运算,不是无休止的问题、问题、还是问题,就会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持久的、执著的追求。比如,数学最基本的语言是文字语言、图像语言和符号语言。罗素说过,“什么是数学,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当学生看到长长的语言文字化作简洁直观的符号后,他们会感到如果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那么数学符号的组合则谱成了体操进行曲。 新版的实验教材
4、十分重视符号化思想。从一年级开始使用“”符号;学习周长、面积、运算定律时,把计算方法概括成字母表示等等。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展示符号的简洁美,让学生在比较中感悟。数学中的美还有许多,比如说思维有序的秩序美,排列有法的规律美,数量关系中的统一美等,在教材中随处可见,就看教师怎样挖掘,怎样使用,使其发挥作用,感动学生了。学习平面图形的时候,可以引进“黄金分割”,让学生查找资料弄清什么是“黄金分割”;比较“黄金分割”与普通图形给人视觉上的差异,甚至可以选择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让学生用“黄金分割”来解释画面带给人的美感。 2让学生感受获取数学知识的趣味美 “学数学好玩”,这是在数学家大会上唱响的至
5、理名言。哲学家康德指出:“兴趣是任何思想情感都具有的能力,兴趣滋养着促进施展思想情感能力的条件。”兴趣不是自发产生的,是学生在不断地获得发现的快乐之后产生的情绪体验,所以教师要创设情景,使学生发现数学的趣味美,不断地积累积极的情感体验。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求知识的火种。用数学知识的自身趣味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情感,已不是老师“创设”出的情趣,而是学生自身的感受。 实验教材从外在和内在两方面作了很大的改进。如外在的卡通画、漫画、图片、表格;内在的素材选取既有现实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具有开放性的问题、有时代气息的问题,也有思考空间的预留问题,等等。这种变化有
6、利于学生情感的激发,使之形成乐学、好学的内在动力。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先生曾说过,喜欢和好奇比什么都重要。 3让学生探索数学的价值美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个体生来就有探究和创造的本能。但是,这种本能只是一种发展的条件。个体的创造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来看,都不是这种本能的产物,而是后天社会生活的结果。学生探究的欲望、创造性的发展有赖于学校的教育。“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制创造精神的力量”。关键是看有无创造性生长的土壤。数学作为全世界都通用的学科,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数学渗透在建筑和技术中,渗透在经济和国家管理中,可以说数学铸造了整个世界。只有让学生感到这就是数学的特点和
7、优点,才能使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来。比如几可学来源于土地的测量,数与计算来源于人们对数量认识的需要,在实验教材中有一些有关数的发展的故事,向学生展示古代人们是怎样认识数的,数是怎样演变过来的,甲骨文上的记数方法、结绳记数等等。学生应该了解这些数学知识,认识数学的意义和价值。这样的数学学习是满足素质教育要求的数学学习,它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价值观的形成和自信心、责任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学生会因为数学学习而更深刻地感受生活、感受数学内在的魅力。 4让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体验美 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结构。”所谓
8、结构就是指“基本的、统一的观点,或是一般的、基本的原理”。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变化。要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仔细地研读教材。实验教材的许多内容需要用心揣摩才能领悟。比如教材中“人民币的认识”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特点,而学校的教学环境,由于时间、地点的限制,很难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已往采用一些虚拟手段,将班级假想成为一个超市,形成一个购物场所,再提供一些人民币的图片让孩子尝试购物。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让数学贴近了学生,走进了生活。然而毕竟是假想的,自然是牵强的。为什么不采取数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逆向思维,将来源于生活的人民币,放回生活中去
9、,让孩子们走向社会的大课堂,通过体验主动获取鲜活的知识,真正体验生活中的数学,体验数学中的生活呢? 这种方式适应了儿童喜欢自主参与、探索体验的心理。它使学生获得了学习原型的动机,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内在需求,使学生有机会真正地去体验数学。 三、教师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实施者 1教师要端正教育观念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投人情感教育时,要爱护每一个学生,尤其要注重爱护学习成绩偏差的学生,让每一名学生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美好情感的体验,形成不同水平的良性循环,逐步达到共同发展。 2教师要注重情感投入 事实上,情感的投入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投人。只有学生主动投入情感才
10、能在学习过程中调整自己的兴趣、愿望等,使学习心理过程向积极方面转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更应该注重情感的投入,以情感培养情感,实现师生双向互动,共同发展。 3教师要依据规律进行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认识规律组织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思维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培养学生的成就感。要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学生良好的性格、情绪、意志品质的培养。特别是应该加强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意志的自觉性、坚持性、自制性和果断性,形成情感的稳定性。
11、5教师要及时更新知识结构 实验教材在内容上的更新,增加了许多反映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进展和时代性较强的内容。相比之下,教师知识结构老化的现象就显得十分突出了。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地学习,及时更新知识结构。要求教师平时就要注意通过报刊、互联网、电视媒体、集中进修和培训、参加研讨会等各种渠道不断地学习,掌握一些现代信息技术知识,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做好学科之间的沟通与综合。 美国心理学界的最新观点认为,观测一个人能否成功的主要指标不是智商,而是情商(在心理学中又把它称为非智力个人素质),在人生成功的诸多要素中智力因素只占 20,而控制情绪的能力等非智力因素却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愿望和热情,在学习态度上则表现为积极主动。因此,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必须注重情感教育,使学生对数学的积极的情感趋于持久和稳定,并在数学学习中形成良性的循环,为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受益终身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