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化学解题思路与技巧.doc





《浅谈高中化学解题思路与技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高中化学解题思路与技巧.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例谈守恒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例谈守恒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化学计算及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为例以化学计算及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为例 余杭中学 梅淇淇 311121【摘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守恒思想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的思想,在化学计算、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等高考热门内容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用守恒法解答化学问题不仅能大大缩减解题步骤,简化解题过程,减少运算过程中所消耗的时间,还能有效降低解题难度,达到快速、准确解题的效果。本文笔者以化学计算和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为例,探讨守恒法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关键词】守恒法 化学计算 离子浓度一、紧扣守恒条件,抓住初末状态一、紧扣守恒条件,抓住初末状态
2、以化学计算为例以化学计算为例化学计算是高中化学学科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高中生比较头痛的一种类型,化学计算类题目在高考以及化学竞赛考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观察近年来各类大大小小的考试题目,笔者发现很多计算都是要求学生以快速准确的方法来解决,而不是按照常规呆板的方法规规矩矩的计算。而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解决此类问题,守恒法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其特点是抓住有关变化的始态和终态,忽略中间过程,利用其中某种不变量建立关系式,从而简化思路,快速解题。下面本文就结合几道例题对此方法进行详细论述。1 1、质量守恒(或原子守恒)、质量守恒(或原子守恒)解析:本题涉及到原固体氢氧化钾(含杂质)与盐酸的反应
3、及过量盐酸与中和液氢氧化钾的反应,假如按以往的解题方法按部就班的计算结果,过程会很复杂,若通过写方程式来解答,一来耗时较多,二来出错率较高,因此本题可用流程图来解答。以始态终态法思路: 将未发生反应时作为始态,即含有杂质的氢氧化钾固体,将所有反应结束时作为终态,最终得到的为 KCl 固体。通过对已知条件的细致分析,根据初末状态可得,在整个过程中不变的量是氯元素,由题可得氯元素全部是来自于所加入的盐酸。那么,根据氯元素守恒可知,n(KCl)=n(HCl)=0.05L3molL=0.15mol,所以 m(KCl)=0.15mol74.5gmol=11.175g。所以正确答案是 C。例 2:现有一定
4、量的 Cu 和 Fe2O3组成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 2molL1的盐酸溶液 150mL,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加入 KSCN 无血红色出现若用过量的 CO 在高温下还原原混合物,固体质量减少为()A1.6 gB2.4 gC3.2 gD4.8 g解析:本题考查混合物计算,解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溶液中氯化亚铁、氯化铜的物质的量关系,然后抓住其中不变量,利用守恒思想,就能快速准确的解答。根据题意,向一定质量的 Cu 和 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 300mL 2mol/L 的 HCl 溶液恰好完全溶解后,再向其中加入 KSCN 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说明溶液中没有铁离子,所以最终溶液中溶质为 FeCl2、C
5、uCl2。由于本题涉及到的方程式比较多,反应较为复杂,为了节省时间并且明确思路,可以通过物质转化的流程图来辅助计算。具体流程如下:由题可知,混合物用过量的 CO 发生反应:Fe2O3+3CO2Fe+3CO2,固体减少质量等于 Fe2O3中氧元素的质量,因此只要得到原混合物中氧化铁的质量即可解答本题。简化流程图,观察可得铁元素与氯离子有一定联系,虽然氯元素最终以 FeCl2、CuCl2的形式存在,但在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最终溶液的组成都是由 FeCl3转化而来的,而 FeCl3是由 HCl 和 Fe2O3反应得到,因此,可通过氯元素守恒得到氧化铁的质量:n(FeCl3)=n(HCl)=2molL1
6、0.15L=0.1mol31 31n(Fe2O3)= n(FeCl3)=0.05mol固体减少的质量就等于 Fe2O3中氧元素的质量,所有 m(减少)=0.05mol316g/mol=2.4g。所以答案选 B。本题考查了混合物中各元素间的关系式,充分利用原子守恒,可快速解题。从题中信息可得,往所得溶液中加 KSCN 溶液,无红色出现,说明溶液中无 Fe3+,所以最终状态溶液中的溶质为 Fe(NO3)2。反应流程如下:最终铁元素以 Fe(NO3)2的形式存在。用足量氢气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说明氢气能使铁全部还原出来,从化学反应质量守恒的角度看,Fe(NO3)2中的铁的物质的量与氢气还原后得到的
7、铁的物质的量相同。而 Fe(NO3)2又可以根据稀硝酸的量来计算:n(HNO3)=0.15L4 molL-1=0.6mol,n(NO)=0.1molmol/4 .2224. 2LL所以最终溶液中的硝酸根的量为 0.5moln(Fe)=n(Fe(NO3)2)=0.25mol,所以最终得到铁为 0.25mol,答案选 B。2 2、电子守恒、电子守恒电子守恒法主要是针对氧化还原反应。无论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还是原电池或电解池,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一定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这就是电子守恒规律。分析:根据题意可将题中的反应过程表示如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初末的物质状态判断,
8、整个反应只有铜和氧气化合价在变化。反应过程中 Cu 的失去电子被 O2所得,HNO3在反应前后价态相同,N 元素在整个过程中最终没有变价。因此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规律得出:n(Cu)2=n(O2)4,n(Cu)=2n(O2)=0.15mol。14 .22 68. 12molLL然后加氢氧化钠溶液时发生 Cu2+2OH=Cu(OH)2,所以 n(OH)=2n(Cu2+),因此 V(NaOH)=0.06L=60mL。1515. 02 )()(Lmolmol NaOHcNaOHn解析:本题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很多,如果通过方程式来计算分解后的产物与氯气的量,会显得十分复杂,并且错误率高。本题中
9、 KMnO4 中的锰元素为 + 7 价,分解后得到含锰化合物和氧气,锰化合物的还原产物都是+2 价的锰离子,因此利用这一点,本题就可以利用初末状态得失电子守恒的思路求解。以下是思路流程:由以上流程图可清晰得出,整个过程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由最初的高锰酸钾得到最终的氧气,氯气和氯化锰三种产物。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得失电子守恒规律,KMnO4 中 Mn 得到的电子总数,等于KMnO4中 O 失去的电子总数与浓盐酸中氯离子失去电子变为氯气的失电子总数之和。根据题意可得:6.32gKMnO4 的物质的量 n(KMnO4 )=mol/g158g32. 6=0.04mol,n(O2 )=0.005mol。最终
10、高锰mol/4 .22112. 0LL酸钾中+7 价的锰元素全部变为+2 价的锰,总共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n(得电子 )=0.045=0.2mol,失去电子的为氧元素和氯离子,即 n(失电子 )=n( O2 ) 4e- + n( Cl2 ) 2e-,根据得失电子守恒:n(得电子)= n( O2 ) 4e- + n( Cl2 ) 2e-0.2mol = 0.005 mol 4e- + n( Cl2 ) 2e-n( Cl2 )=0.09mol V( Cl2 ) = n Vm = 0.09 mol 22.4 L/mol = 2.016 L,答案选 C。在化学计算题中,守恒法是极其重要的一种解题方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高中化学 解题 思路 技巧 技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