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原因仅供参考.doc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原因仅供参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原因仅供参考.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原因仅供参考欢迎阅读七、八十年代提前了2至3岁。尤其是近年来,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日益增多。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应从研究其违法犯罪原因着手,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原因进行了初探。一、我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概况1、2000年以来,我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数占总违法犯罪人数的比例逐年提高,其中男性占大多数,本地人员比例较大,大部分为社会闲散人员,15周岁至18周岁年龄段居多,且呈现年龄逐年下降的趋势。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文化结构为文盲和小学占比例最大,初中文化次之,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最少。其中违犯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占55%60%,涉嫌犯罪的占
2、40%45%,采取暴力手段侵财或侵权的犯罪比较突出。2、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特点:一是结伙性强,共同和团伙犯罪突出。二是手段富于暴力性,趋于智能化。三是重新犯罪率较高。四是动机和目的具有很大的盲动性,情绪化倾向明显,突发性强。五是针对的对象大多为陌生人,且以年龄相仿者居多。六是实施地的选择不具特定性,随机选择地点。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观原因1、未成年人好奇心强,辨别是非能力差,交友不慎。未成年人对一切都感到新奇,对自己不了解的现象,不理解的问题都表现出十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由于他们社会经验不足,认识能力尚未发展成熟,判断是非能力差,容易受暗示而模仿,自觉不自觉地受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交
3、到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受他们的影响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例如景宁少年吴某,在我区某饭馆打工,平时喜欢上网,在网吧认识了几个有盗窃前科的少年,与他们交往密切,在他们的影响和引诱下,从小偷小摸发展到抢劫中、小学生的自行车,收取保护费等,一步步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2、未成年人法制观念淡薄。在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中,文化水平低,道德观念差,法律意识淡薄是共性问题。法的意识在他们头脑中几乎全无,因为是法盲,分不清违法犯罪行为的界限,往往在行动中我行我素,不计后果,甚至犯了严重罪行还全然不知。3、受好逸恶劳思想的侵蚀,盲目攀比,追求高消费。未成年人大多无视自己的经济条件,经常出入歌厅、酒店,抽好烟,喝名酒,
4、穿高级服装,以吃喝玩乐为最大追求,以高消费显示自己的派头。这些人一旦手头拮据,便实施盗窃、抢劫,有些女孩子甚至出卖自己的肉体。例如我市某旅游学校高一女生某,其父母都在台州做生意,每月寄给她的生活费远远不够她出入歌厅、酒店和购买高级服装的消费,我们在一次对宾馆的检查中抓到她*后,问她为什么这样做时,她的回答竟是那客人答应给她买一套衣服。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客观原因1、家庭原因。家庭做为社会的细胞,是未成年人一生中经历的第一个场所,是他们进入社会的起点。在未成年人社会化过程中,家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不良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不健全的人格形成具有原发性的影响。据调查,以下几种家庭环境最易造成未成年
5、人违法犯罪:离异型家庭。家庭的残缺,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催化剂”。父母的离异不仅对孩子的心灵是个极大的打击,而且使孩子在思想上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在生活上得不到照顾,很容易形成孤僻、冷漠、自卑等不良性格和反叛心理,他们在家里得不到爱和精神生活的满足,往往会向外寻求精神支持和寄托。这样,由于他们心理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在不良环境的影响和坏人的教唆、引诱下,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过渡溺爱、放任自流型家庭。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率在逐年升高,因为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往往对子女采取的是一种百依百顺、对其所犯错误包庇等态度,有些家长对子女的一切行为举止采取不加干涉的态度,放任自流。在这种家庭里成长的孩
6、子,从小养成了自私任性、好逸恶劳、骄横霸道的行为习惯,极易形成冷酷的、自傲、目空一切、玩世不恭的不良性格。由于缺乏父母的指导和监督,并且他们自身缺乏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在社会上各种不良因素的诱导和影响下,很容易形成犯罪心理,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粗暴教育型家庭。与溺爱相反,有些家长迷信“棍棒之下出孝子”的古训,走上了另一个极端。这些家长发现孩子犯了错误之后,无视子女正常的自尊和独立的人格,对他们动辄非打即骂。这样,无意中给孩子提供了学习的榜样,使他们形成残忍、粗暴、好斗的性格,形成暴力解决问题的观念。另一方面,家长的粗暴行为引发、强化了孩子的逆反心理,与父母情绪对立,互不信任。他们在心理上与父
7、母为敌,离开家庭,到社会上去找小兄弟以取得“同情”、“温暖”,这种情况下极易在别有用心的人的教唆和引诱下走上犯罪的道路。父母外出经商,长期撒手不管型家庭。有些家长只顾自己做生意,在外地一待好几年,而孩子却扔给祖父母或者学校,自己长期撒手不管。这样的孩子放学之后无人管教,长期跟一些社会上的不良朋友混在一起,受他们的影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例如温州少年徐某,父母长期在非洲经商,把他一个人寄养在丽水的祖母家里,而年迈的祖母根本管不了他,以致徐某每天都和一些社会上的不良青少年混在一起,他们没钱花了就一起到学校敲诈一些中、小学生的钱,或偷自行车买掉,甚至还发展到抢劫学生的财物。家长行为不端型家庭。父母
8、的言谈举止、态度等对未成年人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未成年人好奇心强,可塑性大,善于模仿,但其分辨是非、控制自己意志的能力较弱,所以父母若有赌博、酗酒、盗窃、*嫖娼等不良行为,都会给子女以暗示的影响,并使他们模仿大人的不良行为行事,在其心灵中孕育下违法犯罪的种子。过于贫困型家庭。由于父母双方无工作或都下岗,家庭条件过于贫困,易使孩子在同龄人中产生自卑感,很容易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和敌视社会的心理,为了满足自己从家庭中无法得到的物质欲望,他们往往会铤而走险。2、社会原因。一是现代城市社会,文化传播呈现多元化局面,传统的电影、戏剧发展呈平缓甚至下降趋势,代之而起的电视、录像、VCD、DVD、歌厅、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未成年人 违法犯罪 原因 仅供参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