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推进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哲学思考.doc
《正确推进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哲学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确推进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哲学思考.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正确推进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哲学思考课堂教学改革,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永恒的话题。推进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实质上就是要使教学真正做到育人为本,全面落实“三维”教学目标,根据思想政治课和高中学生的特点,按照学生认知规律、能力培养规律和思想道德教育规律实施教学,把思想政治课真正上成“思想政治课”。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要做到“三个回归”回归育人、回归规律、回归思想政治课的本质。正确推进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必须从规律和本质的高度思考问题,防止形式主义;多一些辩证思维,少一些简单化和片面性,使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扎实推进。本文拟从哲学的角度,对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进行思考。一、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既
2、要正确定位,又要防止缺位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但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教学过程是教与学有机统一、相互作用的过程。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对我们正确处理教学中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正确定位并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作用,防止教学误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教师要正确定位,找准教学工作的着力点。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其作用是通过对事物内部矛盾的影响实现的,即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从教育的终极价值来看,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教师(外因)教的意义归根到底体现在对学生(内因)学的有效指导和积极促进上。学生
3、作为具有独立性的个体,对外界的影响要进行自主分析、判断和选择,而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经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和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恩格斯语)。因此,教师必须摆正位置,正确定位,从以“教”为中心转到以“学”为中心,树立“以学生为本”、“教为学服务”的观念,把一切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使受教育者发生变化上,以学生的发展为最终检验标准,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创设情景、引导点拨、激励评价,主要是导学、助学、督学、评学,决不能包办代替。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努力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主动学习的促进者、合作学习的参与者、探究学习的指导者
4、、正确价值方向的引导者,力求把教学过程变成师生之间交往与合作、交流与沟通,教学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2教师要防止缺位,发挥强有力的引导作用。唯物辩证法承认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但并不排斥外因的作用。正如农作物的生长绝不能离开阳光、水分、温度这些外部要素一样,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必要条件。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的活动,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学生高效率的学习和健康成长,离不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要注意克服目前课堂教学中借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预习、交流展示、探究辩论,代替教师强有力的引导,甚至以学生“讲”代替教师“讲”,导致课堂教学效率
5、低下的“放羊式”的不良倾向。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教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鲜明的观点和正确的价值选择影响学生。3教师要自警自省,精心实施有效教学。深刻认识外因的作用,我们还必须看到,外因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在性质上有加速和延缓之分,在程度上有大小之别。有的教师对教材研究不透彻、抓不住问题的本质,教学设计思路不清、教学过程推进不顺畅,教学素材过于繁杂、针对性不强,等等,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更有甚者,出现了“你不讲我还明白,你越讲我越糊涂”的现象。作为教师要以此警醒自己,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能否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促进的程度如何,以及如何更好
6、地发挥教师教对学生学的促进作用。教师要深入研究课标、研究教材、研究时事、研究学情,不断提升专业素养,精心设计教学,形成最优教学方案,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明确基本思路,防止教学误区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人的认识是一个在实践的基础上发挥思考的作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把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使之得到修正和完善的过程。思想政治课的道理是社会某一领域或整个世界的一般规律,属于理性认识。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注重从生活中选择贴近学生、触动学生心灵世界的案例,创设教学情境,并用情境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通过师生互动、合作
7、探究的路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获取、发现原理、观点、价值标准;设计具有运用性、实践性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的回归中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进行价值选择和判断,并见之于行为实践。这符合人们认识的基本规律,符合中学生阅历浅、缺乏丰富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感性知识的实际情况,应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遵循。在这里,需要注意以下四个问题。1防止情景设置泛化。新教材的着眼点不是知识和技能的简单给予,而是把形成知识的过程的体验、把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放到了突出的位置,提供案例、问题和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体验、去选择、去解决。有的教师,以“理性认识离不开感性认识”为由,所有的结论都要通过探究活动这一过程来完成,加之
8、情景材料选择不精,针对性不强,缺乏必要的整合、筛选和精心设计,使学生陷入材料的堆积中,课堂变得“丰富却肤浅”。这样做既没有必要,也没有实施的可能。这实际上是低估了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已有基础,也是课堂教学缺乏统筹安排的表现。2重视概念和原理提升总结。理性认识是必须用概念、判断的形式才能作出准确表述的。列举社会生活中的实例也不能代替对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重要观点的准确表述。感性材料只是起导入的作用,它们的作用是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观点,而不能代替对概念、观点的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课的教育不能停留在实例上,最后还是要达到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方面的基本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正确 推进 思想 政治课 教学改革 哲学 思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