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doc
《浅议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议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运用方法 问题教学法是根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主要是通过教师的“问”来引导学生在问题中学会思考、自主学习,掌握相关物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多方面的能力。问题教学法的运用,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提高了高中物理教学的质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一、问题教学法的概念界定 什么是问题教学法?简而言之,问题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教材中的知识要点以问题的方式展现出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要点,提高学生探究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体现了一种让学生主动参与的理念,体
2、现了学生是课堂主体的教育观念,这种教学方法与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不谋而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与探索的平台。 二、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的原则 问题教学法不能随心所欲地运用,它必须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情况。如果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滥用问题教学法,就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问题教学法在运用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原则,在原则指引下使问题教学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紧扣教学知识点原则 在高中物理课堂中运用问题教学法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点、理解知识点。那么,运用问题教学法的首要原则就是提出的问题应紧扣教学知识点。问题的设置是为教学服务的,脱离了教学知识
3、点的问题就是无效的。例如,上海教育出版社高一物理“质点、位移、时间”一节的教学重点之一是理解质点、位移和时间的概念。在学习“质点”内容时,要在导入环节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开展教学,并要求学生认真思考以下问题:(1)从教材的插图中你能找到哪些关于机械运动的内容?(2)仔细想一想,这样做能否知道汽车的运动方向?(3)从插图中你还观察到了哪些与我们教学有关的内容?(4)你认为很多汽车都看不到的原因是什么?这几个问题都是围绕质点、位移、时间这三个知识点而提出的,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真正地理解什么叫质点、位移、时间,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这样的提问就是有效的。同样是上面的教
4、学内容,我曾听其他教师在课堂上提出这样的问题:(1)我们在初中已学过一些匀速直线运动的知识,你还记得哪些内容?(2)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什么?(3)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是什么?运用旧知识来做教学导入,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但如果旧知识不能为新知识服务,便是无用的。这几个问题都是围绕旧知识而进行的,教师让学生讨论十多分钟也没有引入知识点。本课的重点是理解质点、位移、时间的概念,而不是复习匀速直线运动。很显然,这位教师的做法就本末倒置了,没有紧扣教学知识点而提问,这样的提问是无效的。因此,问题教学法的运用应紧扣教学知识点。 2.遵循问题层次性原则 每名学生的物理学习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与水平也不同。有的
5、学生物理基础好,其学习水平就高;有的学生物理基础差,其学习水平就低。因此,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这个层次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的层次性;另一方面是所提问题的层次性。在以往教学中,教师总是抱怨学生“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问题都解答不出来。”不管通过什么方式进行引导,学生就是不理解知识点。其原因是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提出的问题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去甚远。学生因缺乏相应的学习经验,而无法理解问题的意思,也就无法解决问题。仍以“质点”为例,如“研究一支粉笔被抛出去后它的整个运动轨迹是怎样的”,这支粉笔可以看作质点。”该问题涉及质点的判断条件内容。如果提问的对象是学习能
6、力强的学生,他们自然能很快地回答出来,但如果是学习能力差的学生,他们就回答不出来了。 由此说明,在运用问题教学法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提出有层次的问题。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可以提问一些基础知识,而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灵活问题。例如,在学习“生活中常见的力”中“弹力”的问题时,我提出了以下问题:(1)什么叫作弹力?(2)压力、重力、支持力都是弹力,这个说法正确吗?(3)你能举出一些生活中有关“弹力”的例子吗?这些问题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3.注重问题预设与生成原则 问题预设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设计要提出的问题。问题生成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开展探究
7、问题的一个过程。从学生角度所捕获的问题往往比教师预设的问题更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点。在以往教学中,不少教师只注重了问题的预设而忽视了问题的生成。其实问题的预设和生成是统一的,开展问题教学既需要问题的预设也需要问题的生成,两者是互补的关系。为了让学生主动地参与问题生成,教师可以创设良好的生成氛围,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敢于提出问题。教师可以给课堂“留白”,为学生提供提问的机会,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问题设计,激励学生自己生成问题。例如,在学习“超重与失重”内容时,我在引入环节播放了一段我国宇航员景海鹏等人在神舟九号上的生活视频,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开始议论纷纷,这时我引出了失重的概念,并提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问题 教学法 高中物理 教学 中的 运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