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总供给理论.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八章 总供给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 总供给理论.ppt(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10/30,1,第八章 总供给理论,教学重点: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原因的四个模型;总需求冲击和总供给冲击给总产量带来的波动及其调整;菲利普斯曲线。教学难点:附加预期的总供给曲线;长期、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2019/10/30,2,第八章 总供给理论,教学目的:对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原因作进一步解释:在短期总供给曲线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宏观经济的波动和长期调整;考察菲利普斯曲线。教学要求:理解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原因的四个模型;掌握总需求冲击和总供给冲击给总产量带来的波动及其调整;理解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及长期、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2019/10/30,3,第
2、一节 总供给模型,本节介绍四种主要的总供给模型,各模型的出发点不同,但得到的结果类似,那就是短期内总供给曲线不是垂直的,而是一条向上倾斜的直线。,2019/10/30,4,一、工资粘性模型工资粘性(Stickiness)是指工资在短期内变动的缓慢性。很多经济学家利用名义工资粘性解释总供给曲线向上倾斜的原因。名义工资粘性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长期劳动合同的存在。 W = w * Pe W/ P = w * ( Pe / P) L = Ld (W/P) Y = F (K, L),2019/10/30,5,W/P,W/P1,W/P2,O,L1,L2,L,L=L(W/P),d,Y,Y2,Y1,(a) 劳动需
3、求,O,L1,L2,L,Y=F(L,),P,P2,P1,O,Y1,Y2,Y,Y=+(PP),(b) 生产函数,(c) 总供给曲线,图9.1 工资粘性模型,2019/10/30,6,图9.1描述了总供给曲线的推导过程。 总供给方程:Y = + ( P-Pe ) 0它表明当价格水平偏离它的预期值时,实际工资就不等于有充分就业水平确定的目标值,实际总产出就会偏离充分就业的总产出。只有当价格水平等与它的预期值时,实际工资等于均衡工资,实际总产出就等于充分就业的总产出。,2019/10/30,7,二、价格粘性模型价格粘性是指价格在短期内变动的缓慢性。价格粘性模型是指由于产品价格不能迅速调整,在这个价格水
4、平上企业可能无法销售出所有的产品,这时劳动力需求曲线将随着经济周期而移动,从而使实际工资变动能表现出某种顺周期性。对名义价格粘性产生的原因有许多解释,如菜单成本和近似理性行为,这将在第十一章作详细分析。,2019/10/30,8,为分析价格粘性对总供给的影响,先考虑单个企业的定价决策过程,然后对所有企业进行加总,得到总供给曲线。假定产品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垄断企业依据产品的成本来制定价格,产品成本主要取决于两个宏观经济变量,一般物价水平P和收入水平Y,两者的提高都会导致企业产品价格的上升,如图9.2所示。,2019/10/30,9,P,P2,P1,O,Q2,Q1,Q,MC2,MC1,D,MR,
5、P,P2,P1,O,Q2,Q1,Q,MC,D2,MR2,D1,MR1,(a)物价上升,(b)收入上升,图9.2 企业最优价格的决定因素,2019/10/30,10,产品价格灵活变动企业的产品价格由下式决定:,p = P + ( Y ) , 0 反映了收入水平变动对企业定价影响程度的大小。这一等式表明:产品利润最大化的最优价格取决于价格水平P和总收入和潜在收入的差额( Y )。,2019/10/30,11,另一类产品价格具有粘性的企业的产品价格由下式决定: p = Pe + ( Ye Ye ) , 0Pe是企业对未来物价水平和生产成本的预期值, Ye 、 Ye 分别是企业预期实际国民收入和预期潜
6、在国民收入。为简化起见,假定这些企业的预期实际国民收入和预期潜在国民收入相等。则产品价格就等于: p = Pe,2019/10/30,12,把上述两类企业的产品价格进行加权平均,就能得到总的物价水平: P = Pe + (1-) P +( Y ) 变形后得: P = Pe + (1-)/( Y )这说明价格水平取决于预期的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水平,随着两者的提高而提高。,2019/10/30,13,将上式再做变形得:Y = +/ (1-) (P Pe )令 (1-)= ,就可得到与工资粘性模型相同的总供给方程: 总供给方程:Y = + ( P - Pe ) 由此得到与工资粘性模型相同的结论:产出
7、(国民收入)的波动,即产出偏离它的潜在水平与未预期到的价格水平有关。,2019/10/30,14,三、工人错觉模型模型的中心假定是企业和工人并不具有相同的信息,工人有时会混淆实际工资和名义工资。 Ld = Ld (W/P) Ls = Ls (W /Pe) (W / Pe) = (W/P) * (P/ Pe) 工人预期实际工资 = 实际工资*工人错觉,2019/10/30,15,(P/Pe)就是工人对价格变动产生的错觉。当(P/Pe) = 1时。工人对价格预期正确;当(P/Pe) 1时,工人对价格预期低于实际价格水平; 当(P/Pe) 1时,工人对价格预期高于实际价格水平。 Ls = Ls (W
8、/P) * (P/Pe) ,2019/10/30,16,将劳动的需求和供给曲线绘到同一坐标轴内就得到劳动市场的均衡模型, 如图9.3 所示:,W/P,(W/P)*,O,L*,L,P/P1,L=L(W/P),图9.3 劳动市场的均衡,2019/10/30,17,如果工人预期的价格水平与实际价格水平相等,即(P/Pe) = 1,则E点就是长期均衡点。如果工人预期的价格水平大于实际价格水平,即(P/Pe) 1,则劳动力市场的均衡点就会从E点沿着劳动需求曲线朝左上方移动;如果工人预期的价格水平小于实际价格水平,即(P/Pe) 1,则劳动力市场的均衡点就会从E点沿着劳动需求曲线朝右下方移动。这样,工人错
9、觉就导致了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偏离充分就业的水平。,2019/10/30,18,假定实际价格水平P超过了预期价格水平Pe如图9.4 所示。,W/P,(W/P)1,(W/P)2,O,L1,L2,L,Ld,Ls1,Ls2,图9.4 未预期到的价格水平上升,2019/10/30,19,(P/P e)的上升使Ls1向右移至Ls2。而企业比工人拥有更多的信息,仍按照劳动力的边际产量来雇用工人,劳动的需求曲线保持不变。因此,当劳动力供给曲线Ls1向右移至Ls2时,实际工资由(W/P)1下降到(W/P)2,劳动力的均衡就业量由L1提高到L2,产出水平也有相应提高。类似地,当价格水平低于预期水平,劳动力供给曲线将
10、向左移动,实际工资将要上升,而就业和产量将会下降。把价格变动与产量变动的关系用数学表达时表达出来,我们再次得到同样的总供给曲线:Y = + ( P-Pe ) 由于工人错觉的存在,未预期到的价格水平波动导致产出(国民收入)的波动,即产出偏离它的潜在水平。,2019/10/30,20,四、不完全信息模型此模型假定经济行为人掌握的信息是不完全的,这一假定将价格水平的运动和企业的供给决策联系起来。代表性企业的供给曲线: Yi = (Pi Pe) + Yi 企业产量 = 常数*(企业价格总价格水平)+ 企业潜在产量,2019/10/30,21,根据微观经济学,企业只有当自己产品价格相对于别的产品价格上升
11、时才会增加生产。但当信息不完全时,企业就不知道总价格水平,它只能对此进行猜测。 Yi = (Pi Pe) + Yi Pe是企业对价格水平的预期。,2019/10/30,22,整个经济的总供给曲线:Y = n (P Pe) +P = Pe时,经济的实际产出正好等于潜在产量;P Pe时,经济的实际产出大于潜在产量,经济就处于过热状态;P Pe时,经济的实际产出小于潜在产量,经济就处于衰退期。这种以信息为基础的总供给模型的最初研究,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卢卡斯进行的,所得到的价格和产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通常被称为卢卡斯总供给曲线。若令上式n=, 则我们再次得到非常熟悉的总供给曲线: Y = + ( P-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 总供给 理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