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题库检测试题D卷-附答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0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题库检测试题D卷-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题库检测试题D卷-附答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2020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题库检测试题D卷 附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幼儿园的( )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A.智育B.美育C.体育D.品德教育2、儿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是( )。A.家庭B.托儿所C.幼儿园D.学前班3
2、、儿童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是在( )。A.2-3S岁B.4岁C.5岁D.7岁4、2岁前婴儿直觉行动式的思维使得其动作具有一些特点,以下错误的表述是( )。A.动作有试误性B.动作无计划性C.精细动作发展迟缓D.动作停止思维停止5、在幼儿的交往关系类型中,被拒绝型的幼儿主要表现出( )。A.社会交往的积极性很差B.既漂亮又聪明,总是得到教师的特殊关照,鹤立鸡群C.长相难看衣着陈旧,不爱干净D.精力充沛,社会交往积极性很高,常有攻击行为6、在学龄前期,( )儿童的性别角色的教育对儿童的智力发展和性格发展是有益的。A.强化B.适当淡化C.不考虑D.以上说法都不对7、当孩子看到桌子上有个香蕉,所
3、说地话中直接体现“知觉”活动地是( )。A“真香”B“我要吃”C“这有个香蕉”D“这是什么” 8、从对幼儿活动干预地角度,下列不属于幼儿园教育活动地类型( )。A游戏活动B自由活动C活动区活动D集体活动 9、“清高孤傲,自命不凡”的性格,最容易在( )亲子关系的家庭中出现。A.民主型B.专制型C.独断型D.放任型10、小明亲眼目睹欺负弱小朋友的同学经常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和处罚,而那些爱护弱小同学的则受到大家的喜爱,久而久之,小明也变成了一个乐于助人的孩子.这种学习属于( )。A.亲历学习B.观察学习C.迁移学习D.试误学习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什么是依恋?依
4、恋有哪几种类型?2、简述我国幼儿园工作应坚持的原则?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1、请论述幼儿的思维与幼儿的活动之间的关系,并说明如何创设活动的环境。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材料分析: 在一次语言活动中,某教师给幼儿讲“小猫钓鱼”的故事。为了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教师利用活动玩具“猫”和“鱼”作为教具。她一边绘声绘色地讲解故事的情节,一边演示活动的教具,同时伴随相关的轻音乐。 假如你旁听了这节课,请用感知觉规律理论对这次活动进行分析、评价。2、材料分析: 在开展“烧烤店”游戏前,大一班的李老师加班加点为幼儿准备了烧烤架、烧烤夹,以及
5、各种逼真的“鱼丸”“香肠”等食材:大二班王老师没有直接投放材料,而是与幼儿商量,并支持他们自己去寻找、搜集所需材料,幼儿游戏情景分别见图1(大一班)和图2(大二班)。问题: (1)哪位教师的做法更恰当? (2)请分别对两位教师的做法进行评析。 五、活动设计(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活动设计: 围绕帮水宝宝搬家的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同小班活动方案。要求写明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第 4 页 共 4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D2、A,家庭是儿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3、B4、C5、D,在幼儿的交往关系类型中,被拒绝型的幼儿主要表现出
6、以下特点:精力充沛,社会交往积极性很高,常有攻击行为。故选D。6、B适当淡化幼儿的性别角色和行为,对儿童智力发展和形成男女双性化性格是有利的。7、【答案】C【解析】A,“真香”体现地是想象,B,“我要吃”体现地是需要,D,“这是什么”体现地是思维.8、【答案】A【解析】游戏活动是根据幼儿一日生活地环节地活动类型,还包括生活教育活动,教学活动.9、D10、B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答案如下: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尽管所有的婴儿都存在着依恋行为,但由于儿童和依恋对象的交往程度、质量不同,儿童的依恋存在不同的类型。一般认为,
7、儿童的依恋行为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回避型。母亲在场或不在场对这类儿童影响不大。母亲离开时,儿童并无特别紧张或忧虑的表现。母亲回来了,儿童往往也不予理会,有时也会欢迎母亲的到来,但只是暂时的,接近一下又走开了。这类儿童接受陌生人的安慰和接受母亲的安慰一样。2、反抗型。这类儿童遇到母亲要离开之前,总显得很警惕,有点大惊小怪。如果母亲要离开他,他就会表现极度的反抗,但是与母亲在一起时,又无法把母亲作为他安全探究的基地。这类儿童见到母亲回来时就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 亲接触,甚至还有点发怒的样子。 3、安全型。这类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地玩弄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比较 积极,并不总
8、是偎依在母亲身旁。但是母亲离开时,探索性行为会受影响,明显地表 现出一种苦恼和焦急。当母亲又回来时,他们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很快又平 静下来,继续做游戏。三种类型中,安全型是较好的依恋类型。2、答案如下:1、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2、尊重学前儿童,简历平等的师幼关系的原则。3、保教结合的原则。4、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5、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原则。6、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7、充分利用儿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1、答案如下:人的思维与人的实践活动分不开,幼儿的思维发展更是如此。幼儿的思维是在同周围现实相互作用的
9、活动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幼儿的各种活动,一方面,要针对幼儿思维的特点去组织幼儿的活动;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思维。(1)幼儿概括能力的发展特征与幼儿的活动。幼儿思维概括能力的发展主要处于形象概括的水平。幼儿的概括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概括的内容比较贫乏;概括的特征很多是外部的、非本质的;概括不准确,概括的内涵不精确,只反映事物的表面特征,概括的外延不适当,往往过宽或过窄。幼儿不易掌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在实际教育活动中,应该理解幼儿概括能力的发展特点,尽可能为幼儿提供易于理解的概念,在实际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概括能力。(2)问题情境与幼儿思维的发展。思维总是由于出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 2020 国家 教师资格 考试 知识 能力 幼儿 题库 检测 试题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