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ppt
《高考语文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ppt(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1 了解诗歌的表技技巧和设题方式了解诗歌的表技技巧和设题方式 2 2 掌握诗歌表达技巧题的一般解题掌握诗歌表达技巧题的一般解题步骤步骤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表达技巧1 1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2 2 描写手法描写手法3 3 抒情手法抒情手法4 4 篇章结构篇章结构0101、 比兴比兴0202、比喻比喻0303、拟人拟人0404、对偶对偶0505、对比对比0606、用典用典0707、双关双关:谐音双关:谐音双关0808、夸张夸张0909、叠字、叠字1010、互文、互文11 11、 反问反问 设问设问1212、反语、反语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抒情手法抒情手法一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二 间接抒情:1 借景抒情触景生
2、情 融情入景 情景交融2借事抒情即事感怀3托物言志托物寓理4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咏史言志 借古鉴今借古抒怀怀古伤今5用典抒情描写手法描写手法1 1、 衬托:正衬衬托:正衬 / / 烘托烘托 反衬反衬2 2、反衬反衬:以动衬静:以动衬静 以声衬寂以声衬寂 以明衬暗以明衬暗 以乐景衬哀情以乐景衬哀情3 3、虚实结合、虚实结合 / / 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4 4、对比、对比5 5、白描、白描6 6、细节描写、细节描写7 7、直接描写与侧面描写、直接描写与侧面描写( (如:以对方写自己如:以对方写自己) )8 8、侧面描写:如视觉、触觉、听觉、嗅觉、侧面描写:如视觉、触觉、听觉、嗅觉9 9、侧面虚写、侧面
3、虚写 / / 曲写曲写:如以对方写自己(委婉含蓄)如以对方写自己(委婉含蓄)写景手法:写景手法:衬托衬托渲染层次安排运用修辞联想想象渲染层次安排运用修辞联想想象 色彩搭配诗中有画色彩搭配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画中有诗 诗画结合诗画结合 近景远景近景远景动静结合动静结合 明暗结合虚实结合明暗结合虚实结合 点面结合点面结合 工笔细描工笔细描粗笔勾勒粗笔勾勒 乐景写哀乐景写哀 哀景写乐哀景写乐篇章结构1 1 首句标目首句标目2 2 卒章显志卒章显志3 3 首尾呼应首尾呼应4 4 总分结合总分结合5 5 伏笔照应伏笔照应6 6 铺垫过渡铺垫过渡(一一)修辞的巧用)修辞的巧用 在众多的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有以
4、下几种:在众多的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有以下几种: 1比喻比喻 兰溪棹歌(戴叔伦)兰溪棹歌(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析析】“如眉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 【析析】诗人没有说怎样惜别,却把这种诗人没有说怎样惜别,却把这种感情转移到蜡烛身上,蜡烛无情,尚且感情转移到蜡烛
5、身上,蜡烛无情,尚且替人垂泪,何况人乎?替人垂泪,何况人乎?2拟人拟人 赠别二首(其二)赠别二首(其二)(唐(唐杜牧)杜牧) 多情却以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多情却以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3、对比对比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运用对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
6、彰,给人深刻印象。深刻印象。如高适如高适燕歌行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美人帐下犹歌舞。”以战士死在沙场与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色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揭将帅纵情声色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揭露深刻。露深刻。 再如李白的再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两幅画面:一幅是越王大败吴国,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两幅画面:一幅是越王大败吴国,凯旋而归,战士们个个脱下战袍,换上了凯旋而归,战士们个个脱下战袍,换上了“锦衣锦衣”,向国人炫耀
7、他们的战功,宫女们个个打扮得花儿一向国人炫耀他们的战功,宫女们个个打扮得花儿一般,在宫殿里恣情欢乐;另一幅则是般,在宫殿里恣情欢乐;另一幅则是“只今惟有鹧只今惟有鹧鸪飞鸪飞”现在只有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现在只有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昔日的胜利、热闹早已烟消云散。诗篇将昔飞去,昔日的胜利、热闹早已烟消云散。诗篇将昔日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日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抒发了盛衰无常之感。对比手法的运用突的对比,抒发了盛衰无常之感。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主题,发人深思。出了主题,发人深思。对比对比 柳柳(李商隐)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
8、肠天。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注注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析析】前两句写春日之柳追逐东风,在繁花似锦的前两句写春日之柳追逐东风,在繁花似锦的 春日,在热闹非凡的乐游苑的舞筵上,与舞女翩翩春日,在热闹非凡的乐游苑的舞筵上,与舞女翩翩起舞;后两句写秋日之
9、柳,清秋斜阳,秋蝉哀鸣,起舞;后两句写秋日之柳,清秋斜阳,秋蝉哀鸣,何等萧条凄凉。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出秋日之柳的何等萧条凄凉。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出秋日之柳的衰落,表现出作者对秋日之柳的悲叹之情。衰落,表现出作者对秋日之柳的悲叹之情。4双关双关 竹枝词(唐竹枝词(唐刘禹锡)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析析】“晴晴”与与“情情”同音,是双关。这是作者用同音,是双关。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从前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
10、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男子在对她唱歌言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男子在对她唱歌言情,但传情的含蓄,给女方获得的印象是情,但传情的含蓄,给女方获得的印象是“道是无道是无情却有情情却有情”。(二二)表现手法的恰当运用)表现手法的恰当运用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1直抒胸臆直抒胸臆 示儿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2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借景抒情(寓情
11、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 以景衬情、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融情入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等)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喜景衬喜情,哀景衬哀情喜景衬喜情,哀景衬哀情“情乐则景乐,情哀则景哀”,诗人的高妙之处就是把情融入景中,通过景传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做到情景的交融。如: 登高(唐登高(唐杜甫)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析析】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苍凉的秋景诗的前四
12、句描绘了一幅苍凉的秋景哀景:急风震撼高哀景:急风震撼高天发出怒号的声音,猿猴哀鸣,渚清沙白,飞鸟之影映入寒渚,天发出怒号的声音,猿猴哀鸣,渚清沙白,飞鸟之影映入寒渚,木叶纷纷凋落,江水奔腾涌流,一片深秋的凄清之色。为下文四木叶纷纷凋落,江水奔腾涌流,一片深秋的凄清之色。为下文四句渲染了浓浓的愁意,水到渠成地抒情作了很好的铺垫。下文四句渲染了浓浓的愁意,水到渠成地抒情作了很好的铺垫。下文四句叙事抒情句叙事抒情哀情:交织着对国运艰难的关注,对沦落他乡不哀情:交织着对国运艰难的关注,对沦落他乡不胜的感伤胜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 以乐景写哀情,更见其哀。 王昌龄王昌龄闺怨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
13、,春日凝妆上翠楼。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析析】这首诗题作这首诗题作闺怨闺怨,有,有“怨怨”必有必有“愁愁”。诗的开头却。诗的开头却出其不意地从题意的反面入手,独辟蹊径,以退为进用反说起笔,出其不意地从题意的反面入手,独辟蹊径,以退为进用反说起笔,说这位与丈夫阔别、独处深闺的少妇,似乎已经习惯了躲在这与世说这位与丈夫阔别、独处深闺的少妇,似乎已经习惯了躲在这与世隔绝的封闭式的小圈子里,反而精神麻痹、已隔绝的封闭式的小圈子里,反而精神麻痹、已“不知愁不知愁”了。当她了。当她“春日凝妆上翠楼春日凝妆上翠楼”之后,之后,“忽见
14、陌上杨柳色忽见陌上杨柳色”,明显地感到了良,明显地感到了良辰美景的巨大诱惑力,触景生情,油然而生出青春难再、红颜易年辰美景的巨大诱惑力,触景生情,油然而生出青春难再、红颜易年的闺怨之情:悔不该让夫从军以求功名,却辜负了这番良辰美景。的闺怨之情:悔不该让夫从军以求功名,却辜负了这番良辰美景。一个一个“悔悔”字道出了这位少妇的字道出了这位少妇的“闺怨闺怨”浓愁。先说春色撩拔得少浓愁。先说春色撩拔得少妇春心荡漾而妇春心荡漾而“不知愁不知愁”,以乐景起笔,反衬出愁怨,以反起强化,以乐景起笔,反衬出愁怨,以反起强化题旨,使得行文波澜起伏,跌宕生姿,更令醒目。总之,这首诗不题旨,使得行文波澜起伏,跌宕生姿
15、,更令醒目。总之,这首诗不说别而别情自露,不言愁而愁绪倍增,表现了高超的艺术手法。说别而别情自露,不言愁而愁绪倍增,表现了高超的艺术手法。3托物言志托物言志 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胸怀心志的一种艺术手法,又叫感物抒怀。 墨墨 梅梅 王冕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析析】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作者要像梅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守。4、渲染、渲染概念:指对
16、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概念:指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例:例:“风急天高猿啸哀,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杜甫登高登高) 渲染苍凉的秋江景象,抒发了渲染苍凉的秋江景象,抒发了诗人的羁旅愁思与迟暮之感。诗人的羁旅愁思与迟暮之感。5、虚实结合虚实结合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
17、;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未知为虚等等。虚实结合虚实结合 【析析】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写虚的离愁别绪。下阙写虚, ,通过写通过写“行人行人”想象想象妻子凭栏远望,思念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行人”的愁苦之象,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踏莎行踏莎行(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
18、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如柳永如柳永雨霖铃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
19、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词中词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设想设想别后的情景: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别后的情景: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想像中别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想像中别后的凄凉景象倍增眼前断人肠的离愁。诗歌中,后的凄凉景象倍增眼前断人肠的离愁。诗歌中,“实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虚虚”是想象的情景。二者互相联系,互相渗透转是想象的情景。二者互相联系,互
20、相渗透转化,可以达到虚实相生的境界,丰富诗中的意象,化,可以达到虚实相生的境界,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 6、白描、白描概念:指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概念:指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形象的一种描烘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写方法。 例:例:如北朝民歌如北朝民歌敕勒川敕勒川中中“天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对草原景象的白描,显得简洁就是对草原景象的白描,显得简洁有风骨,写出了草原的壮美,点染有风骨,写出了草原的壮美,点染出牧民的生活。出牧民的生活。7
21、、衬托、衬托概念:概念: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手法。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物,称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托一事物,称反衬。(1)正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 我情”。(2)反衬,反衬,有以动衬静,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有以乐景衬哀情, 绝句(杜甫)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以江碧衬鸟翎的
22、白,碧与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与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光的红艳,青与红相互斗丽。一个光的红艳,青与红相互斗丽。一个“逾逾”字,将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托而逾显其白;一个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托而逾显其白;一个“欲欲”字,则以拟人化赋花朵以动态,使之摇曳而多姿。字,则以拟人化赋花朵以动态,使之摇曳而多姿。看来诗人是运用了多种技巧来描写这幅令人赏心看来诗人是运用了多种技巧来描写这幅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画。然而诗人的旨意不在此,而在后悦目的风景画。然而诗人的旨意不在此,而在后面两句:面两句:“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今春今春”之景不可谓不美,但之景不可谓不
23、美,但“看又过看又过”包含着时光流逝,包含着时光流逝,归期遥遥,远春景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反而归期遥遥,远春景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这样看来全诗更主要的技巧勾起了漂泊的感伤。这样看来全诗更主要的技巧是以乐景衬哀情,极写春景之美,更能衬出归心是以乐景衬哀情,极写春景之美,更能衬出归心的殷切和乡思之深。的殷切和乡思之深。 望江南望江南 李煜李煜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是旧时游上苑,车如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是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以后写的一首词。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以后写的一首词。这首词通篇不对当时的处境作正面
24、描写,而是写这首词通篇不对当时的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写梦境,写梦中游上苑的热闹景象和梦境,写梦中游上苑的热闹景象和“花月正春花月正春风风”的美好景色。为什么这样写?是用梦境来的美好景色。为什么这样写?是用梦境来反衬现实。梦境写得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反衬现实。梦境写得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越显浓重,对昔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便越悲哀越显浓重,对昔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便越显得今日处境的凄凉,显得今日处境的凄凉,“恨恨”的含意便表达得的含意便表达得越充分。越充分。 谢亭送别谢亭送别 许浑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日暮酒醒人已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语文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高考 语文 鉴赏 诗歌 表达 技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