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爬天都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爬天都峰(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爬天都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讲读全文,教育学生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发奋向上的勇气和力量,培养他们从小不怕困难的品格。教学过程:如:天都峰:是黄“七十二峰中的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约有1.5公里长,坡度在70度之上,最险处近乎于90度。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地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1934年才修凿了石凳,增设了铁索。解放后又修凿了1000多级石阶。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脊。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二、围绕课题,质疑。1谁爬天都峰2怎样爬天都峰3在爬天都峰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4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三、带着问题学习课文。1了
2、解大意: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主要写谁爬天都峰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本文主要写了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主要写我和老爷爷。2理清思路:小组讨论,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天都峰之前的情景1-5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是写爬天都峰之中的事6-7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天都峰之后的对话8-10自然段3抓住山峰险势,通过朗读,理解“我的心理。4抓住“奋力而攀,通过朗读体会登峰之艰难。“我奋力向峰顶爬去。“奋力读时要加强语气,读出充分鼓起劲来,尽所有的力量爬。“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爬呀爬,爬山是何等的不容易。“终于是奋力的结果,还能
3、表现出“我们经过巨大努力之后爬上了天都峰的快慰心情。把带点词的语气读出来,从而体会到:要攀登顶峰,必须奋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到达目的。5抓住“互相道谢,通过讨论,明白登山成功之理。同桌交流,谈谈自己对“我及爷爷说的话的理解。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这句话肯定了“我爬山的勇气对老爷爷行为的影响。“居然是说老爷爷能爬上天都峰是出乎意料,根本没有想到的。通过交流,由此得出他们都是在对方的鼓舞下,爬上顶峰的。6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爸爸的话。1自己动手画出爸爸说的话,认真读一读,“汲取是什么意思吸取2爸爸说的话“真有意思你怎么理解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却能相互鼓励,
4、相互学习。3爸爸为什么说这句话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才能取得进步。四、总结全文在日常生活中,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要善于从别人身上获取力量,增添勇气,把事情办好。设计理念一、说教材今天我为大家说的是 爬天都峰 。这是学生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学习的课文,通过本组教学,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中年级的语文学习,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因此这一组教材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段语文教学的接口处,而这篇课文是第3篇精读课文,所以它在本单元是举足轻重的。课文是按事情开展的顺序写的,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
5、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这篇课文分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学生字词,检查评议,书写生字。认知目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想感情。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读课文。情感目标:教育学生学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重点、难点:体会句子,能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二、说教法运用针对教学内容,我打算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形象思维训练。从图中理解体会,教师通过“教、扶、放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以情景教学法激发兴趣,使其乐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三、说学法脑动心到,心口一致。合作交流,疑难共解。四、说教学环节一引入课题,分析题眼2朗读课文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把文章分为三局部。二品释词语,明白道理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一局部,小组讨论:天都峰有什么特点找出句子读一读。3、自读第三局部,自由讨论:老爷爷为什么要谢我,我为什么要谢老爷爷“居然是什么意思如果用上别的词语效果一样吗果然、突然、突然并分角色读“老爷爷和我的对话。齐读爸爸的话,品析“汲取是什么意思你从爸爸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善于从别人的身上吸取力量4、拓展学习:想一想,假设你在爬天都峰,请把你在“爬天都峰中的感受介绍给大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