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跟踪检测评估12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新人教版.doc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跟踪检测评估12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跟踪检测评估12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新人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跟踪检测评估12兴旺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2022重庆杨家坪中学高三月考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提到,商民族虽已从事农业,但在商朝五百多年的历史中,迁都的次数在六次以上,而且甲骨文上有经常狩猎的记载。材料中作者旨在强调()A商朝游牧习俗浓厚 B商朝贵族经常狩猎C商朝都城一直不固定 D商朝统治者不重视农耕22022山西太原二模秦汉时期,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宋期间,漕运逐渐转变为由东南而西北;元、明、清三朝,漕运那么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而至北。古代漕运线路的变化()A适应了经济格局的变化B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C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开展 D影响了
2、对外贸易的开展3?吕氏春秋任地?中说“上田弃亩(把低地做成高垄和低沟,利用沟间排水,高垄播种),下田弃圳(把高地做成高垄和低沟,利用沟间播种,高垄挡风)。由此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A代田法已经出现 B注重精耕细作C水利灌溉兴旺 D耕地面积增加42022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班阶段测试六以下图为全国出土的不同时期铁农具数量比照示意图。图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农业生产不断进步 B铁制农具广泛应用C社会局势渐趋稳定 D小农经济逐步壮大5宋代圩田开辟尤为突出,例如江南鉴湖分隶会稽、山阴两县,北宋初年有27户农家盗湖为田,到英宗时,达80余户,围湖达700余顷,到南宋时鉴湖湖田达2 300余顷。这说明
3、当时()A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B自耕农经济遭到严重破坏C南方生产力水平的提高D商品经济开展影响了农业62022广东肇庆模拟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我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甚至有些地方只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由此可知,当时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抑商观念发生改变C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D区域经济繁荣开展7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构如以下图所示,这反映出此时江南的()A经营更趋市场化 B减少犁耕依赖C生产日趋专业化 D注重精耕细作8明朝政府曾将业主土地登记造册,并对地块统一编号,标明
4、行政区名称及业主姓名、土地坐落、面积、四至等,同时记载有土地买卖与分割事项。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农民随意迁徙 B保证国家财政收入C完善地方行政区划 D削弱地主经济势力92022四川内江二模商周时期的工匠采用“泥范铸造法来铸造青铜器,包括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工艺制成。这一方法()A说明青铜铸造工艺已经领先世界B是科学理论指导生产实践的产物C凝聚着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智慧D反映了农业生产工具的精湛工艺102022山东济宁一模?史记货殖列传?载,战国晚期“邯郸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鲁人俗俭啬,而曹邴氏尤甚,以铁冶
5、起,富致巨万。这反映出当时冶铁业()A对生产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B成为有一定实力的独立生产部门C是社会下层百姓致富的主要途径D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稳定112022广西百校高三联考据清代?苏州织造局志?记载:“顺治三年,奉旨遣工部侍郎陈有明、满洲官尚志等织造苏、杭。(陈)有明管总织局,(尚)志管织染局。总织局有机房196间,铺机450张,绣缎房5间,染作房5间。由此可见,当时()A丝织品产地与出口地一致B手工纺织生产区域扩大C丝绸纺织技术进步明显D江南地区丝织业繁荣12?农政全书?卷三十五记载:“今之搅车(棉花去籽工具),以一人当三人矣,所见句容式,一人可当四人,太仓式两人可当八人。材料说
6、明明朝()A私营手工业规模已超过官营手工业B纺织原料呈现出多样化C工具的改良大大提高棉纺织业效率D资本主义萌芽开展缓慢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在农业技术、粮食产量等方面,明清农业较之前代的开展相对有限,但农作物品种的增多,多种经营方式的推广,那么是比拟突出的成就。自明朝中期起,高产作物玉米、番薯(地瓜)、马铃薯(土豆)自海外传入中国,它们不仅单位亩产量大,而且适应性强,不与五谷争地,旱地、山地等处皆可种植,因此得到广泛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对土地造成的压力。烟草、花生等也大致于同时引进。明清时期,棉、麻、桑、茶、甘蔗、
7、蔬菜、果木等的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材料二中国的南方人习惯于吃稻米,北方人那么以粟、麦为主,采用新的粮食果腹,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被迫的过程。中国人采用美洲的高产粮食作物,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原产稻、粟、麦等粮食的缺乏;而美洲粮食作物在进入18世纪之后的快速推广,也正是因为中国人口在成倍增长。玉米、番薯等作物的传播路径,与当时的移民路向大体一致,主要是从人口稠密的大河下游的三角洲地区,向大河中游和上游逐渐推进。美洲作物的传入与推广,对于提高粮食产量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们虽然也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但总体上始终处于补充的地位,人们仍然以稻
8、、麦等为主要粮食。摘编自楼宇烈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时期农作物种植的特点及原因。(1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明清时期农作物种植状况产生的影响。(9分)14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春秋战国公元前338年,苏秦对秦惠王说:“(秦国)田肥美,民殷富,沃野千里,蓄积饶多,此所谓天府(关中平原)。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秦汉时期?史记?记载:“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楚越之地(指江南地区)地广人希(稀)无积聚而多贫。在当时我国经济开展格局中,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跟踪 检测 评估 12 发达 古代 农业 手工业 进步 新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