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阿左旗高级中学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一语文班级_考号_姓名_提示:1. 试卷总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 本试卷共11页,答题卡和答题纸为单独两页。 3. 请将试题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请仔细审题,认真思考,标准书写,尽力作答,祝考试成功!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知人论世最早见于?孟子万章下?。孟子所谓的“知人论世,其本义是指“交友之道。后经文论家的开展,“知人论世成为一种论文的方法,即“知人论世法,是一种要理解文本必须先了解作者为人及其所处时代的论文方法。“知人是指鉴赏作品时必须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
2、状况及写作动机等信息;“论世是指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特征去考察作品的内容。“知人论世是广为人知、影响深远的传统诗歌鉴赏方法,其根本的原那么是:分析理解和评价诗歌,必须将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以及作家的生平遭际等与作品联系起来。清人黄子云认为,在吟咏之时,应先揣知作者当时所处境遇,然后以“我之心,求无象于窅冥恍惚之间。同时清人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也提出,不了解古人生活的时代,不可妄论古人的文辞,知其世,而不知古人的身处,也不可以遽论其文。王国维也认为,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那么古人之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由此看来,在教学古代诗歌的过程中,必要的背景简介不可少。在高中语文课
3、堂,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通过持续的背景简介,帮助学生建构文学史的框架,这样学生就会在文学常识积累中逐渐拥有高瞻远瞩、触类旁通的文学鉴赏智慧和能力。鲁迅在评论陶渊明时曾说,陶渊明固然写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寄兴田园的篇章,却也写过“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等愤世嫉俗的悲壮之歌,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同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朱熹也曾评论说,陶渊明的诗,众人皆说是平淡,但据我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不易发觉,露出其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的人,又如何写得出这样言语的诗句。综上所述,没有对作者及其时代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而是任意取舍,必定会影响到对其诗作的理
4、解。唐代诗人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首诗外表上写一位新嫁娘精心打扮自己等待天亮见公婆时的忐忑不安,心理描绘惟妙惟肖,其人呼之欲出。而诗人的本意却是以此为喻,委婉试探自己的诗作合不合主考大人的评判标准。“洞房昨夜停红烛喜举进士也,“待晓堂前拜舅姑将见主考大人也,“妆罢低声问夫婿以所作之诗请教于张籍也,“画眉深浅入时无能否获主司之赏识也。张籍自是心领神会,于是用同样的手法做了巧妙的答复,?酬朱庆馀?:“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前两句是说朱庆馀德才兼备,文质彬彬,自知文章写得好,但是还不够自
5、信;后两句张籍对其作了肯定的答复,同时流露出对朱庆馀的赞赏之情。不了解诗人这些进献、酬和文字背后的交往,就无法理解作诗的本意。“知人论世对古诗文教学和文学作品鉴赏,对更深刻、更透彻的全面了解作家的创作本意和思想情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摘编自王美智?知人论世与古代诗歌鉴赏?)1. 以下关于“知人论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 “知人论世语出?孟子?,本义是指交友之道,后逐渐开展成为一种要理解文本必须先了解作者为人及其所处时代的论文方法,即孟子的“知人论世法。 B. “知人是指对作者的身世、经历、写作动机等作了解;“论世是指考察文学作品内容要考虑作者所处的时代。 C.
6、 “知人论世就是要联系作家的生平遭际、思想为人和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等,来理解和评价诗歌。 D. “知人论世作为传统诗歌鉴赏方法,广为人知,影响深远,对古诗文教学和文学作品鉴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以下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 清人黄子云、章学诚的论述,从正反两面比照论证了评论诗文必须先了解作者的身世处境和时代背景。 B. 王国维运用假设论证法指出,如果已经做到了知人论世,还不能正确解读诗歌,这样的读者是没有的。C. 鲁迅和朱熹对陶渊明的评论,都指出其只具有平淡的特点,有力地论证了知人论世的必要。D. 朱庆馀和张籍的献酬诗,极富生活气息,看似写闺情,实那
7、么另有深意,以此论证了知人论世的重要性。3. 根据原文内容,以下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 只要有了文学常识的积累,拥有高瞻远瞩、触类旁通的文学鉴赏能力,就一定能构建起文学史的框架。 B. 如果对作品任意取舍,不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作者及其时代,就可能会影响到对其作品的理解。 C. 如果不用“知人论世进行赏析,那么?近试上张水部?一诗很可能被看成闺情诗。 D. 高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作品相关背景知识的深入了解和正确把握。二、实用类文本阅读共18分诗文大家余光中学富五车的人可以妙趣横生吗?儒雅冷静的人可以豪情万丈吗?矮小的人可以巨大吗?水火可以同源吗?可以。余光中就
8、是这样一组奇妙的矛盾。身高不过五尺三寸,体重缺乏50公斤,散文家思果却形容他“全身每一钱都是脑,大女婿私下戏称他为“小巨人。女儿姗姗说:“父亲那种外敛而内溢的个性,似乎一座冰封的火山,只有在笔端引爆才平安。平时谨言慎行,自律甚严,写作时宛如苦行僧,不烟不酒,只要一杯红茶或普洱苦茶。他的生活,距离清教徒可能不远,他是那种随时保持冷静的人。他说他的书房非常斯巴达,并非艺术之宫、象牙之塔,而是苦练之地;又说他的书桌是缪斯接生的手术台。这样潜心苦读的人,却也是极端浪漫的。他看花事,总是“看到绝望才离开。他追逐美景,神魂颠倒,思果曾目睹他“为了追捕淡水河堤上日落前的片刻景致,赶着开车前去,神魂都贯注进去
9、了,口中还喃喃有词,有些恍惚,怪不得他诗思那么妙。他是个唯美主义者,对于美的人、事、物,品味十分敏感,他的耳目所接,常成妙谛,美不胜收。他自称是“艺术的多妻主义者。梁锡华说他“平常是冷静明澈像一泓秋水的人物。杨牧早年就以“冷静文明一词来形容他,但是他热情起来,可以和朋友畅谈深宵,心情一好,就妙语如珠,让人应接不暇。不过,据黄国彬的观察,“在一般的场合,余光中说话不多,碰见话不投机的人,更常常正襟危坐,态度颇为严肃,完全遵守荀子的忠告可是,一旦置身于可与言的朋友之间,他就会慷慨地翻开话匣,展现里面的珠玑了。余光中在?娓娓与喋喋?一文中曾说,“朋友之间无所用心的闲谈,如果两人的识见相当,而又彼此欣
10、赏,那真是最快意的事了真正的知己,就算是脉脉相对,无声也胜似有声。所以在宴会上,不幸和俗人相邻而坐,偏偏对方又喋喋不休,诗人就会“恨不得他突然被鱼刺梗住。西班牙哲人桑塔耶纳说:“雄辩滔滔是民主的艺术,清谈娓娓的艺术却属于贵族。余光中向往的显然是品位上的贵族的娓娓了。余光中的字典里似乎没有“马虎两个字,不管他做什么,即使是娱乐,都要全神贯注。他不懂为什么有人能够一面听音乐,一面读书。在余家,平常是听不到音乐的。他说:“为了对音乐家的尊敬,听音乐就该正襟危坐,聚精会神。所谓“背景音乐在余家是不受欢送的。以此类推,余光中做任何事情,都保持同样的态度。姗姗说:“爸爸是不容许有错误的人。文章不能出错,生
11、活不能出错,品德不能出错。他是个完美主义者。余光中,这位诗文大家,有一天,中国亦以他的名字为荣。4. 以下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 余光中既儒雅冷静又豪情万丈,身材矮小又是文学巨人,作者认为这在余光中身上就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矛盾体,感到无法理解。B. 余光中说他的书房是苦练之地,书桌是缪斯接生的手术台,是因为他以苦行僧般的状态写作,并创作出大量的作品。C. 余光中的女儿姗姗与父亲朝夕相处,所以非常了解父亲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对余光中的评价也是非常精确到位的。D. “有一天,中国亦将以他的名字为荣,说明了余光中的自信和傲气,他相信自己将来会成为一位创作最为丰富的文学大师。
12、E. 余光中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是个唯美主义者,也是个完美主义者。5. 在黄国彬的眼中,余光中是怎样与人交往谈话的?从中可以看出余光中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6分_6. 有人认为余光中是个完美主义者,也有人认为余光中是个不合时宜的书生气十足的人,你怎样看?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看法和并分析理由。7分_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5分一文言文阅读共24分阅读下面三段文言文,完成710题。(一)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假设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假设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13、,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假设不阙秦,将焉取之?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节选自必修一?左传知之武退秦师?)(二)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节选自必修一?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三)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
14、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假设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节选自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7. 以下对文段(三)加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 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 B. 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 / C. 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
15、而去/何移之速也/ D. 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8. 以下对(一)(二)文段中相关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 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B.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了战国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 C. 陛下:“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 D
16、. 蛮夷:古代泛指华夏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蛮和东夷。多数情况下,蛮夷戎狄统称蛮夷或四夷。这里指遥远地区。9. 以下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 烛之武和荆轲都是令人尊敬的爱国者的形象,烛之武是一个才华横溢、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荆轲是一个英勇无畏的悲剧英雄。 B. 烛之武很懂得攻心战术,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很容易说服对方。 C.?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秦伯是一个明白事理,善于接受他人意见的君王形象。?荆轲刺秦王?中的秦王,是一个色厉内荏,外强中干的暴君形象。 D. 烛之武能成功,是因为他虑事周全,巧舌如簧,并以武力威逼,致使秦师吓退。荆轲刺秦王失败的原因是虑事
17、不周、被亲近人陷害和因秦武阳“色变振恐而给荆轲带来的内心慌乱。10.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1)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假设不阙秦,将焉取之?5分_ (2)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5分_ (3) 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假设是乎?5分_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11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答复以下问题。遣兴杜甫我今日夜忧,诸弟各异方。不知死与生,何况道路长。避寇一分散,饥寒永相望。岂无柴门归,欲出畏虎狼。仰看云中雁,禽鸟亦有行。11. 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 首句的“忧字总领全诗,其余各句或叙事或议论,都在抒发诗人内心的忧伤。B.
18、“何况道路长是说诗人与家乡因为距离远而不能归乡,思乡之情、难归之悲溢于言表。C.“岂无两句说明诗人虽有家可归,但因“虎狼当道而回家无望的无奈心情。D. 末尾两句写诗人仰观天空中飞翔的大雁,透露出想让大雁为分散的兄弟捎信的愿望。E. 本诗通过抒写诗人自己在乱世中对亲情的特殊感受,来反映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12.诗的第一句就说:“我今日夜忧。诗人日夜忧的有哪些呢?请结合诗句作简要概括。6分_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13. 补出以下名篇名句中的空缺局部:(1). 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由此而流泪叹息的名句是,。(2). 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以鸟、鱼作比,抒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蒙古 阿拉善左旗 高级中学 2022 学年 语文 学期 期末考试 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