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22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吉林省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22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22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吉林省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22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要判断某一白羊白色对黑色是显性是不是纯合子,最好的方法是 A. 让其与杂合体交配B. 让其与纯合体交配C. 让其与隐性纯合体测交D. 让其与显性纯合体杂交【答案】C【解析】【分析】要判断某一具有显性性状的动物是不是纯合子,实际上是判断该动物的基因型,最好的方法是采取测交方案,即让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相交。假设后代无性状别离,那么待测个体为纯合子;假设后代有性状别离,那么待测个体为杂合子。【详解】依题意可知:白色对黑色是显性,如相关的基因用A和a表示,那么某一白羊的基因型为AA或Aa,即该白羊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假
2、设该白羊为纯合子,那么与其交配的个体无论是杂合体Aa还是纯合体AA或aa,后代全为白羊。假设该白羊为杂合子,让其与杂合体Aa交配,后代有1/4的概率出现黑羊aa;让其与隐性纯合体aa测交,后代有1/2的概率出现黑羊;让其与显性纯合体AA杂交,后代全为白羊。综上分析,要判断某一白羊是不是纯合子的最好的方法是:让其与隐性纯合体测交,假设后代均为白羊,那么该个体为纯合子,假设后代出现黑羊,那么该个体为杂合子,A、B、D均错误,C正确。【点睛】测交是与隐性纯合子交配。由于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所以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可反映出待测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进而可确定待测个体的基
3、因型。2.让杂合子Aa连续自交两代,那么第三代中杂合子占比例为A. 1/2B. 1/4C. 1/8D. 1/16【答案】B【解析】【分析】此题涉及到的一对等位基因A和a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别离定律,据此可推知Aa连续自交两代所得子代第三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详解】让杂合子Aa连续自交两代,其结果如下。可见,第三代中杂合子Aa占比例为1/4,B正确,A、C、D均错误。3.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A. 产生新基因B. 形成生殖隔离C. 出现新性状D. 出现地理隔离【答案】B【解析】【分析】梳理隔离与物种形成的关系及新物种形成的过程,然后根据题干信息进行解答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生殖隔
4、离一旦形成就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详解】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生殖隔离一旦出现,标志着新物种形成应选B。4.某种生物甲植株的基因型是YyRr,甲与乙植株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他们的杂交后代表现型比值是3:3:1:1,那么乙的基因型是A. YyRrB. yyrrC. Yyrr或yyRrD. YyRR【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学会采用逐对分析法进行分析,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假设干个别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别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详解】甲豌豆YyRr与乙豌豆杂交,
5、其后代四种表现型的比例是3:3:1:1而3:3:1:1可以分解成3:11:1,说明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中,有一对为杂合子自交,另一对属于测交类型,所以乙豌豆的基因型为Yyrr或yyRr,故C正确。5.F2的别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l与纯隐性个体间进行测交,得到的别离比将分别为 A. 13,121和 31B. 13,41和13C. 12l,4l 和31D. 31,31和l4【答案】A【解析】【分析】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实验的杂交子二代的表现型比例为9:3:3:1。根据F2的别离比分别是9:7,9:6:1和15:1,推测亲本的杂交类型,从而判断F1与纯合隐性个体测交后代的性状别离比
6、。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生物性状时,F2中出现的表现型异常比例分析:112:3:1即9A_B_+3A_bb:3aaB_:1aabb或9A_B_+3aaB_:3A_bb:1aabb29:6:1即9A_B_:3A_bb+3aaB_:1aabb39:3:4即9A_B_:3A_bb:3aaB_+1aabb或9A_B_:3aaB_:3A_bb+1aabb413:3即9A_B_+3A_bb+1aabb:3aaB_或9A_B_+3aaB_+1aabb:3A_bb515:1即9A_B_+3A_bb+3aaB_:1aabb69:7即9A_B_:3A_bb+3aaB_+1aabb【详解】F2的别离比为9:7时,说明
7、生物的基因型为9A_B_:3A_bb+3aaB_+1aabb,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别离比分别是1A_B_:1A_bb+1aaB_+1aabb=1:3;F2的别离比为9:6:1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9A_B_:3A_bb+3aaB_:1aabb,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别离比分别是1A_B_:1A_bb+1aaB_:1aabb=1:2:1;F2的别离比为15:1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9A_B_+3A_bb+3aaB_:1aabb,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别离比分别是1A_B_+1A_bb+1aaB_:1aabb=3:1。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
8、误。6.小麦毛颖D对光颖d为显性,抗锈R对感锈r为显性,这两对相对性状是自由组合的。用表现型为毛颖抗锈和光颖抗锈的小麦杂交,子代表现型有:毛颖抗锈、毛颖感锈、光颖抗锈、光颖感锈四种,比例接近于3:1:3:1。那么亲本的基因型为A. DdRr,ddRRB. DdRr,DdrrC. ddRr,ddRrD. DdRr,ddRr【答案】D【解析】【分析】表现型为毛颖抗锈和光颖抗锈的小麦杂交,子代表现型有:毛颖抗锈、毛颖感锈、光颖抗锈、光颖感锈四种,比例接近于是3:1:3:1,子代中抗锈:感锈=3:1;,子代中毛颖:光颖=1:1,由此可推断亲本的基因型。【详解】单独分析抗锈和感锈病这一对相对性状,子代中
9、抗锈:感锈=3:1,说明亲本都是杂合子,即亲本的基因型均为Rr;单独分析毛颖和光颖这一对相对性状,子代中毛颖:光颖=1:1,属于测交类型,那么亲本的基因型为Dddd,综合以上可知亲本的基因型是ddRr和DdRr,应选D。7.图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某个时期的模式图。以下有关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 该过程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B. 配对后的染色体将进行复制C. 只有同源染色体才能配对D. 配对后形成的每个四分体含有4个DNA分子【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详解】通过分析可知,该过程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A正确
10、;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将进行复制,B错误;只有同源染色体才能配对,C正确;配对后形成的每个四分体含有4个DNA分子,D正确;应选B。8.关于以下图遗传图解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表达在图中的B. A与a在同源染色体上对应的位置相同C. 假设子代有3种表现型那么说明A对a为完全显性D. 过程有A与a的别离,但不存在A与A的别离【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为Aa的自交,后代基因型别离比是AA:Aa:aa=1:2:1;分析杂交实验过程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为受精作用。【详解】A、图示只有一对等位基因,所以不能表达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图中的表示受精
11、作用,A错误;B、A与a属于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控制着相对性状,B正确;C、假设子代有3种表现型,那么A对a为不完全显性,即AA、Aa、aa的表现型不同,C错误;D、过程为减数分裂,其中A与a和A与A的别离分别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错误。应选:B。9.农民用某种杀虫剂消灭棉铃虫,开始使用时效果不错,但长期使用效果越来越差。造成这种情况最可能的原因是 A. 该杀虫剂的药效不稳定B. 少数抗药性强的棉铃虫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C. 棉铃虫经过长期努力,适应了有该杀虫剂的环境D. 杀虫剂使棉铃虫的基因产生了抗药性变异【答案】B【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现代生
12、物进化理论的根本观点的认知、理解和掌握情况,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详解】棉铃虫的种群中存在不定向的变异,有的个体抗药性强,有的个体抗药性弱或不具有抗药性,杀虫剂的使用起到了选择作用,淘汰了种群中本来就存在的抗药性弱或不具有抗药性的个体,而使得抗药性强的棉铃虫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经过逐代选择,抗药性变异的特性得以逐代积累加强,导致杀虫剂的效果越来越差,并不是这种杀虫剂的药效不稳定或者是棉铃虫因经过长期努力而适应了有该杀虫剂的环境,A、C错误,B正确;棉铃虫种群本身就存在着抗药性的个体,不是长期使用杀虫剂后,杀虫剂使棉铃虫的基因产生了抗药性变异,D错误。10.以下关于科学研究方法及技术的表达正
13、确的选项是A. 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 萨顿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和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C. 孟德尔利用类比推理法得出了遗传学两大定律D. 沃森、克里克构建出DNA分子结构的数学模型【答案】A【解析】【分析】孟德尔与摩尔根的实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都是假说-演绎法。萨顿将看不见的基因与看得见的染色体的行为进行类比,即利用类比推理法,根据其惊人的一致性,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数学方程式、坐标曲线图等都是数学模型的具体表达,而物理模型是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详解】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A正确;萨顿利用类比推
14、理法,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B错误;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得出了遗传学两大定律,即别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沃森、克里克构建出DNA分子结构的物理模型,D错误。11.以下关于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决定的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表现正常的夫妇,性染色体上也可能携带致病基因B. 男性患者的后代中,子女各有1/2患病C. 女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都患病,儿子都正常D. 患者双亲必有一方是患者,人群中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答案】D【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
15、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详解】表现正常的夫妇,妻子和丈夫都不携带致病基因,A错误;男性患者的后代中,子女都患病,B错误;女性患者假设是纯合子,那么后代子女都患病,假设是杂合子,子女都有1/2的可能性患病,C错误;因为是显性遗传病故患者双亲必有一方是患者,人群中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D正确。【点睛】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的特点是: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是患者。12.以下有关性染色体及伴性遗传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B. 果蝇X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别离定律C. 生物体的每个染色体组中都含有性染色体D. 位于人类性染
16、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答案】D【解析】【分析】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雄性个体含有两条异型性染色体,雌性动物含有两条同型性染色体。减数分裂时,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随着性染色体的别离而分开。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总是随着性染色体遗传给后代,表现为和性别相关联。【详解】雄配子中1/2含X染色体、1/2含Y染色体,A错误;果蝇X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别离定律,B错误;不含有性染色体的生物如豌豆等的染色体组中不含有性染色体,C错误;位于人类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D正确。应选D。【点睛】此题考查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积累,因为此类题目考查的范围比拟广
17、,需要考生记住一些特例进行判断,例如C选项,学习的过程中可能过多的注意了性染色体决定性别,实际上很多生物没有性染色体,例如豌豆。13.噬菌体在增殖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A. 噬菌体的核苷酸和氨基酸B. 噬菌体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C. 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D. 噬菌体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核苷酸【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要求学生识记噬菌体的结构,明确噬菌体为DNA病毒,不能独立生存;识记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注入,合成子代所需的原料均来自细菌。【详解】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需在宿主细胞中增殖合成子代噬菌体DNA和蛋白质的原料-核苷酸和氨基酸都来自细菌,因此选C。
18、【点睛】噬菌体是DNA病毒,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其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中独立生存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14.以下各项中,不能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实的是 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NA是遗传物质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考查对教材使实验的理解。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的设计思路是:把组成细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分开,单独的直接的研究每一种物质的作用。【详解】S型细菌的蛋白质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培养基没有出现S型细菌的菌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S型细菌的DNA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培养基出
19、现了S型细菌的菌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不能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也没有研究DNA与染色体的关系。所以选D。【点睛】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有两个,一个是格里菲斯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中含有一种转化因子,将R型细菌转化成了S型细菌;另一个是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DNA)是遗传物质,证实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15.某植物种群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该种群的A和a基因频率分别是A. 55%、45%B. 45%、55%C. 50%、50%D. 30%、20%【答案】A【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基因频率的概念和对概念的理解并进行相关计算的能力。【详解
20、】某植物种群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那么Aa基因型个体占50%,所以A基因的频率=AA基因型频率+1/2Aa基因型频率=30%+1/250%=55%,同理,a基因的频率=45%,应选A。【点睛】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16.以下图是DNA分子的局部组成示意图。以下有关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 A. 图中有2种碱基,有2个游离磷酸基团B. 从主链上看,两条单链反向平行C. 图中的代表的是脱氧核糖D. 如果是腺嘌呤,那么是尿嘧啶【答案】D【解析】【分析】此题考查DNA分子的平面结
21、构,旨在考查学生对DNA分子的平面结构特点的熟练识记,并学会分析DNA分子平面结构图、识别各局部的名称及结构特点。 分析题图:图示为DNA分子的局部组成示意图,其中、为磷酸,、为脱氧核糖,、为含氮碱基;图中含有四个脱氧核苷酸,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DNA分子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那么的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根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并且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那么。【详解】分析题图可知,图中含有四个脱氧核苷酸,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与人教版教材P49页DNA分子的平面结构模式图比拟可知,从碱基的形
22、态看,四个脱氧核苷酸上的四个碱基是两种,分别是与形态相同的,是腺嘌呤A,与形态相同的,是胸腺嘧啶T,A正确;从主链上的脱氧核糖来看,两条单链反向平行,B正确;图中的代表的是DNA中的五碳糖即脱氧核糖,C正确;由题图中的形状看,是腺嘌呤A,而与之互补配对的碱基是胸腺嘧啶T,D错误;故错误的选D。【点睛】解答此题的难点在于容易无视组成DNA的四种碱基的性状。17.当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C+G=0.8时,在整个DNA分子中这种比例是 A. 1.6B. 0.8C. 0.5D. 0.2【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那么,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省 长春市 田家 实验 中学 2022 年高 生物 学期 期末考试 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