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土壤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能够反映其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我国古代用青、红、黄、白、黑五色来描述我国五个方位的土壤。读图,完成以下各题。1. 我国古代按照土壤颜色划分的五个区域 A. 与实际土壤类型分布一致B. 边界具有确定性C. 区域之间有明显差异D. 区域内部无差异2. 从青到黄再到白,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 热量条件变化B. 水分条件变化C. 地势上下差异D. 农业类型差异3. 我国南方地区也有黑土分布,其主要形成于 A. 横断山区的高山草甸B. 南岭山区的阔叶林带C. 云
2、贵地区的喀斯特盆地D. 闽江流域的河漫滩平原【答案】1. C 2. B 3. A【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区域和土壤,学生要掌握区域的根本特征,熟悉土壤分布和形成条件。土壤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它能够反映其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表达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不同纬度地区热量不同,微生物分解腐殖质的速度不同,使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不同,导致土壤的性状出现差异。【1题详解】在我国根据地域环境不同,土壤一般分为砖红壤、赤红壤、红壤和黄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寒棕壤、褐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黑垆土、荒漠土、草甸土及漠土。我国古代按照土壤颜色划分的五个区域与实际土壤类型分布不一致,A错;土壤之间有过渡地带
3、,边界不确定,B错;区域内部有自己的特征,区域之间有明显差异,C对;区域内部也有差异,差异是绝对的,D错。【2题详解】从青到黄再到白,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是水分条件变化导致植被的差异,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B对;热量条件变化、地势上下差异和农业类型差异不是主要原因,ACD错。【3题详解】黑土一般是因为区域热量条件差,有机质不易分解而在土壤中形成大量腐殖质形成,南方地区有黑土分布,应考虑海拔较高、热量条件较差的地区,应选A。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灾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 如果想快速及时地掌握森林火灾的受灾面积,最应该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
4、地理信息系统B. 遥感C. 全球定位系统D. 数字地球5. 要想估测森林火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应该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 地理信息系统B. 遥感C. 全球定位系统D. 数字地球【答案】4. B 5. A【解析】【4题详解】分析、评估和预测主要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故A项错误;遥感技术可以迅速获取“面的信息,可用于植被资源调查、作物产量估测、病虫害预测等方面,故B项正确;全球定位系统具有全方位、全天候、全时段、高精度的卫星导航系统,故C项错误;“数字地球就是数字化的地球,是一个地球的数字模型,故D项错误。【5题详解】分析、评估和预测主要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故A项正确;遥感技
5、术可用于植被资源调查、作物产量估测、病虫害预测等方面,故B项错误;全球定位系统具有全方位、全天候、全时段、高精度的卫星导航系统,故C项错误;“数字地球就是数字化的地球,是一个地球的数字模型,故D项错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里描写的蒙古大草原,令人心驰神往,然而今天的内蒙古大草原已经大大退化,很多地方产生了沙漠化的象。据此完成以下问题。6. 近几十年来,内蒙古大草原退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A. 气候异常B. 全球变暖C. 过度放牧D. 虫害、鼠害增多7. 防治内蒙古草原退化的有效措施是A. 植树造林,扩大绿地面积B. 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C. 加快工业化进程,提高
6、经济效益D. 大力开展畜牧业生产【答案】6. C 7. B【解析】6题详解】结合题干,近几十年来,是短时间的变化,主要考虑人为原因,故A、B项错误;由于人口数量的增加,草地放牧牲畜密度过大,超出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行为,故C项正确,D项错误。应选C。【7题详解】考查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开展。内蒙古位于半干旱地区,水源缺乏,不适合植树造林,故A项错误;应该退耕还草,种草增加草地的面积,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故B项正确;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开展要适应,加快工业化进程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故C项错误;大力开展畜牧业会导致草场面积减少,不利于区域环境的恢复,故D项错误。应选B。鱼鳞坑工程是在山坡
7、上挖掘有一定蓄水容量、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坑内蓄水,植树造林,减少坡面侵蚀,因俯视形状看超来像鱼的鳞片一样,所以叫鱼鳞坑,右图是坡面径流侵蚀强度与坡度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以下各题。8. 该工程的主要作用是拦截坡面径流,沉淀泥沙 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弱风力增加水域面积,开展渔业 保证植物成活率,营造森林A. B. C. D. 9. 工程建成后对坡下河流的影响是A. 含沙量减小B. 河床抬升加快C. 径流量增加D. 径流季节变化变大【答案】8. D 9. A【解析】【8题详解】由材料分析可知,鱼鳞坑主要分布在山坡上,一方面可以拦截坡面径流,沉淀泥沙,减少水土流失,另一方面鱼鳞坑
8、具有一定蓄水能力,在坑内栽树,可保土、保水、保肥。从而保证植物成活率,营造森林。因此正确,故答案选D项。【9题详解】由上题分析可知,鱼鳞坑可以拦截地表径流,沉淀泥沙,因此减少了坡下河流的含沙量,A正确;进入河流的泥沙减少,河床抬升减慢,B错误;上游地表径流被拦截,进入河流的水量减少,径流量减少,C错误;丰水期进入河流的水量减少,减小了丰水期的水量,从而舍得河流的季节变化减小,D错误。故答案选A。以下图反映近二十年来我国木地板行业布局重心转移的情况,读图,答复以下各题。10. a地区开展木地板行业的最有利条件是( )A. a地区市场广阔B. a地区原料丰富C. a地区交通便利D. a地区技术先进
9、11. 由于某大事件的影响,国家出台了对b地森林保护的政策,从而使木地板行业布局重心从b地移出。推测该事件可能为( )A. 南方地区的雪灾B. 西南地区的地震C. 长江流域大洪水D. 长江三角洲萎缩【答案】10. B 11. C【解析】试题分析:【10题详解】读图,a地区位于我国东北,有我国最大的林区东北林区,原料丰富,B对。东北地区地广人稀,本地市场没有优势,A错。交通方面、技术方面与北京、上海相比,东北没有优势,C、D错。【11题详解】南方地区主要在亚热带,发生雪灾的可能性小,A错。西南地区的地震,不会导致出台森林保护政策,森林与地震无关,B错。森林有调蓄径流,修养水源的能力,破坏植被可能
10、导致长江流域大洪水,C对。植被破坏,河流泥沙含量大,长江三角洲增长,D错。考点:工业的区位因素,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读以下两个区域略图,答复以下各题。12. 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有A. 夏季高温多雨B. 城市化水平高C. 水资源丰富D. 重化工业基地13. 针对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两区域目前采取的共同措施有A. 植树造林,保持水土B. 大力开展新兴产业C. 完善交通,建设水运网D. 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答案】12. D 13. B【解析】【12题详解】两区域分别是山西省、德国鲁尔区,共同的特征有都是重化工业基地,D对。鲁尔区终年温和湿润,A错。山西省城市化水平低,水资源缺乏,B、C错。【13题详
11、解】两区域都以重化工业为主,突出的环境问题是环境污染严重,两区域目前采取的共同措施有大力开展新兴产业,B对。鲁尔区地势平坦,水土流失问题少,A错。鲁尔区有完善的交通,便利的水运网,C错。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包括煤化工,不能减轻环境污染,D错。【点睛】两区域都以重化工业为主,突出的环境问题是环境污染严重,两区域目前采取的共同措施有大力开展新兴产业。读图,答复以下问题。14. 影响甲国向日葵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 光照B. 水源C. 热量D. 土壤15. 图中沼泽地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冬春季节凌汛,容易泛滥 纬度较高,蒸发较弱 距海较近,降水丰富A. B. C. D. 【答
12、案】14. C 15. A【解析】此题组考查学生根底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以及图文信息的获取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农业的区位因素分析以及沼泽形成的条件,需要结合到根底知识,抓住图中关键信息分析答题。【14题详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该区是俄罗斯,纬度较高,热量条件缺乏,故影响该国向日葵分布的主导因素是热量,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15题详解】图中沼泽分布在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区,地势地平,纬度较高,蒸发较弱,河流在冬春季节凌汛,容易泛滥,虽然距北冰洋较近,但由于北冰洋气温低,蒸发较弱,输送到该地区的水汽并不多,降水稀少,结合选项,A正确,其余选项错误。黑杨是一种生长在河岸、河湾的喜光、喜湿、不耐干旱
13、和盐碱的乔木。具有木质纤维长、生长速度快、轮伐期短的特点,却有着“湿地抽水机的称号。20世纪80年代,欧美黑杨作为造纸用林引种到洞庭湖区,巅峰时期,整个洞庭湖保护区内黑杨种植面积到达39万亩。在2022年12月,洞庭湖黑杨被大量砍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 统计说明,湖北省20世纪50年代共有湖泊1052个,而目前只剩下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第二。使洞庭湖退居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围湖造田上游水土流失严重蒸发和下渗引水灌溉A. B. C. D. 17. 20世纪80年代,洞庭湖大量种植黑杨后 A. 生物多样性增多B. 洲滩湿地旱化加速C. 河道
14、泄洪能力增强D. 土壤腐殖质增多18. 针对当前洞庭湖黑杨产业的开展,当地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 迅速恢复黑杨面积,保护黑杨造纸用林B. 开展黑杨木材深加工,促进周边地区经济增收C. 推广黑杨林下养殖,积极开展多种经营D. 控制黑杨的种植面积,引种水土要求低的速生林【答案】16. A 17. B 18. D【解析】【分析】该组题主要考查湿地的开发与保护。【16题详解】围湖造田是洞庭湖面积萎缩的主要因素;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泥沙在湖泊淤积,也会导致湖泊面积减小;洞庭湖为湿润区,蒸发和下渗对于湖泊面积影响很小;该地为湿润区,需要引水灌溉有限,对湖泊的影响很小。故A正确。【17题详解】由材料可知,黑杨
15、被称为“湿地抽水机,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大,大量种植黑杨会加速河湖沿岸洲滩湿地的旱化;让湖岸周边其他植物得不到充分的光照和养分,破坏了原有湖泊及沿岸鱼类繁育场所和鸟类栖息地,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大量种植黑杨,洪水季节阻碍行洪,影响防汛;黑杨大量吸收湿地水分和养分,其他草本植物无法生长,草本根系减少,土壤腐殖质逐渐减少,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故B正确。【18题详解】由材料“欧美黑杨作为造纸用林引种到洞庭湖区可知,洞庭湖地区已形成以黑杨为原料的造纸产业,应寻求经济、生态可持续开展的平衡点。黑杨林对水、土需求量较大,严重抑制了其他植物尤其是草本植物的生长,破坏了当地生物的多样性,所以应控制黑杨种植面积,积
16、极引种新的对水、土要求较低的造纸用速生林,保护洞庭湖沿岸的生物多样性,故D正确。【点睛】洞庭湖面积的减小,其产生的原因是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主要是人为因素,如上游山区乱砍滥伐森林,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加,在湖泊淤积;湖区周围围湖造田,侵占湖泊。读“北纬30附近三个三角洲位置示意图,答复21-22题。19. 关于三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特征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 三条河流的汛期在时间上不一致B. 三地的气候特点相似C. 三地地势低平,土壤肥沃D. 三地的植被类型相同20. 关于以上三角洲人文地理特征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 灌溉水源是三地农业开展的决定性因素B. 三地生产的主要农
17、作物都有棉花C. 三条河流两岸都曾是世界古文明的发源地D. 三地都有本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区【答案】19. C 20. B【解析】【19题详解】图中三角洲分别为尼罗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三地气候类型不同,但是汛期都在夏季,植被类型不同,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所以此题选择C选项。【20题详解】埃及有长绒棉;长江三角洲种植棉花,密西西比河流域种植棉花。所以此题选择B选项。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以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1. 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B. 大气环境C. 地
18、形因素D. 海陆分布22. 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根本一致的指标 A. 10积温B. 日照时数C. 太阳辐射量D. 年降水量【答案】21. C 22. A【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等值线的有关问题。【21题详解】由题意可知,光热水越丰富,气候生产潜力越大。读图可知,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比同纬度其它地区的光热条件优越,说明不是纬度因素导致的;本地区大局部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风来自东南,从海洋上带来降水,故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不是受大气环流的影响;甲地区为平原,两侧为山地,平原地区比山地高原地区光热条件好,甲地区等值线向数值低的方向弯曲;距海远近使降水由东南向西北减少,甲处
19、等值线向北凸出不是受海陆分布的影响。故该题C选项正确。22题详解】在东北地区,随纬度升高和地形变化,10积温降低,其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根本一致;此地区日照时数与太阳辐射量南北相差不大;年降水量大体为从东南向西北减少,与图中玉米气候生产潜力变化规律不符。故A正确。【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能掌握等值线分布的一般规律,并结合当地的区域实际综合分析,难度一般。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南方水网地区设置了“禁养区、“限养区。福建、浙江、广东等地猪场拆迁潮涌现,许多养猪大企业纷纷向东北等地迁移,出现了“南猪北养的局面。据此完成以下各题。23. 东北吸引大型养猪企业北迁的最主要优势是(
20、 )A. 劳动力本钱低B. 接近市场C. 交通便利D. 饲料原料丰富24. 与南方相比,东北利于养猪产业开展的自然条件是( )A. 气候寒冷,猪瘟等疫情较少B. 河流湖泊众多,利于排污C. 草场广阔,利于大规模放养D. 森林资源丰富,政策扶持【答案】23. D 24. A【解析】此题考查农业区位。东北地区是我国商品粮基地,作物秸秆充足,吸引大型养猪企业北迁的最主要优势是饲料原料丰富。与南方相比,东北气候寒冷,猪瘟等疫情较少。【23题详解】养猪业不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力本钱低不是吸引企业迁入的主要原因,A错;猪市场在全国,不是本地,市场、交通便利不是吸引企业迁入的主要原因,B、C错;东北地区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省 白城市 第一 中学 2022 学年 地理 学期 期中 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