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2022-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广东省汕头市2022-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汕头市2022-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广东省汕头市2022-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局部共有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1.以下图为考古发现的商代文字 以上考古文物说明,商代 A. 文字书写载体多种多样B. 甲骨最正确文字书写材料C. 社会生活日益丰富多彩D. 迷信鬼神思想非常严重【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不能直接等同于商代文字,甲骨文是指它的载体是甲骨,而金文是因为铸造或刻写在青铜器上而得名。材料内容表达了字数最长的商代金文、商代印章、商代玉璋上的朱书文字,可以推知商代文字的载体有甲骨、青铜器、玉器、骨器等,说明商代文字载体多种多样,故A选项正确;材料内容表达了商代金
2、文、商代印章、玉器上的文字等,没有表达甲骨是最正确文字书写材料,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表达了商代文字书写载体的多样,无法表达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表达了文字的书写载体,没有表达迷信鬼神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2.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公布推恩令,三十多年后20个诸侯国中,除6国未分封外,其余14国,王子封侯者已达165人。这说明实行推恩令 A. 反而壮大了地方诸侯势力B. 分化削弱了各诸侯国势力C. 消耗时间长效果却不显著D. 得到各诸侯王的大力拥护【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推恩令是汉武帝为了稳固中央集权而公布的一项重要政令。这项政令要求诸侯王将自己
3、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后来根据这项政令,诸侯国被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其具体方法是,让诸侯王各分为假设干国,使诸侯王的子孙依次分享封土,地尽为止,封土广阔而子孙少的人,就虚建国号,待其子孙生后分封。推恩令是在以前的各诸侯所管辖的区域只由其长子继承,改为由诸侯王的长子,次子,三子共同继承,因此出现材料中“14国,王子封侯者已达165人,表达了分化削弱了各诸侯国势力,故B选项正确;根据材料“除6国未分封外,其余14国,王子封侯者已达165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推恩令让诸侯王各分为假设干国,使诸侯王的子孙依次分享封土,地尽为止,封土广阔而子孙少的人,就虚建国号,待其子孙生后分封,因此材
4、料表达了削弱各诸侯国势力,而不是壮大,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表达了通过推恩令削弱地方各诸侯势力,没有表达消耗时间长效果却不显著的内容,故C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内容“除6国未分封外,其余14国,王子封侯者已达165人表达了通过推恩令削弱地方各诸侯势力,而不是表达得到各诸侯王的大力拥护的信息,故D选项错误。3.唐贞观初年,因山河形势之便,分全国为十道,开元二十一年(723年)增为十五道,置采访处置使(职名),职掌与汉武帝所设置的十三部刺史略同。由此可知,唐代设置“道的目的是 A. 加强全国各地交通往来B. 削弱藩镇长官的军事势力C. 强化对地方官吏的监察D. 进一步分割地方行政区域【答案】C【解
5、析】【详解】根据材料“分全国为十道,开元二十一年(723年)增为十五道“ 置采访处置使(职名),职掌与汉武帝所设置的十三部刺史略同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采访处置使与西汉时期的刺史略同,刺史是西汉时期设置的监察地方的官员,因此唐贞观初年到开元二十一年增设道,并且设置采访处置使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察力度,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道是唐朝监察区,而与交通无关,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表达了唐贞观初年到开元二十一年间设置的道数量增加,设置监察地方的官员,没有表达削弱藩镇的问题,并且藩镇是在唐朝安史之乱后逐渐形成,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表达了唐朝道的数量增加,设
6、置了监察地方的官员,主要是为了强化对地方官吏的监察,没有表达分割地方行政区域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4.下表是宋代各朝户口数及每户平均口数简表年代户数口数每户平均口数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10723695218300042.04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12917221290921852.25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12211713249693001.45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19715555443649492.25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20882438467347842.24据此可推断,当时A. 小家庭观念盛行B. 人口衰减严重C. 小农经济遭破坏D. 人口隐瞒严重【答案】D【解
7、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表达了宋朝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到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期间户口数量和人口数量都迅速增加,但每户平均人口数量却增加不明显,说明当时人口隐瞒情况严重,故D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表达了宋代不同时期户口数及每户平均口数的情况,小家庭观念不是材料数据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数据可知,宋代各历史时期户数和人口数量是增长的,而不是衰减,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表达了宋代各时期户数和口数的情况,无法得出小农经济遭到破坏的结论,故C选项错误。5.地主,古语中多指当地的主人或土地神,唐代以后用来指田地的主人。近代,地主那么特指那些依靠出租土地剥削农民为生的人。
8、地主一词内涵的演变反映了 A. 历史结论随社会性质而变化B. 历史事实因时代变迁而变化C. 历史解释受阶级立场的影响D. 历史认识受时代背景的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内容主要反映了中国对“地主一词含义的演变过程,从古语中地神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唐代皇帝是最大的地主,地主指的是对田地的主人,而到反帝反封的近代,地主成为压迫农民的剥削阶级,说明地主一词内涵的演变反映了历史认识受时代背景的影响,故D选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主一词内涵的演变反映了历史认识受时代背景影响的问题,材料并非强调社会性质的变化,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历史事实不会因时代变迁而变化,故B选项与
9、史实不符;材料内容通过地主一词演变历程主要反映了历史认识受时代背景影响的问题,而没有强调受阶级立场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6.1909年,一个署名“兰陵忧患生的人写了多那么咏叹,涉及报馆、高楼、电灯、银行、纸烟、打球房、马路、洋车等。这反映了,当时A. 新生活方式对传统的冲击B. 近代民族工业较快开展C. 封建陈规陋俗逐渐被破除D. 民主科学思想广为传播【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近代西方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逐渐传入中国,对传统社会生活造成冲击,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表达近代民族工业开展的信息;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表达封建陈规陋习的破除;D选项错误,使民主科
10、学思想得到传播的是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7.中共二大党章规定,在农村、工厂、铁路、矿山、兵营、学校等机关应该设立基层党组织,而国民党一大党章规定其基层党组织设置在乡镇层级。由此可知,与国民党相比,中国共产党A. 更重视建立民主统一战线B. 更重视开展革命武装斗争C. 更善于发动广阔人民群众D. 更善于开展城市工人运动【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在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中国共产党将根基扎在最基层的群众之中,更有利于直接组织和发动广阔人民群众,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比较的是国共两党自身的党组织建设情况,与建立民主统一战线无关;B选项错误
11、,材料并未表达中共开展革命武装斗争的内容,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是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比较两者开展城市工人运动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8.新文化运动早期,西方被国人当成一个绝对的、不容置疑的、唯一可能的行为标准来接受。1919年后,中国人民那么从盲目崇拜西方的心理中苏醒过来。促成这一转变的是A. 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广泛兴起B.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C. 一战及其不合理的战后安排D. 民主共和制在中国确立【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非正义性质及战后巴黎和会对中国收回国家主权合理要求的拒绝,使国人从憧憬兴奋到
12、失望幻灭,局部精英转而停止了对欧美文明的亦步亦趋,寻求另一种形式的国际化以俄为师,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国民大革命运动开始于1924年,与材料时间不符;B选项错误,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是这一转变的影响,不是促成这一转变的原因;D选项错误,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3月公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法律形式确立民主共和政体。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9.以下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采取的土地革命政策。 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A. 封建生产关系具有顽固性B.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C. 渐进式土地改革的合理性D. 近代以来民族危机的加深【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
13、,1927-1937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阶级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因而共产党实行“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政策。1937-1946年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为了最大限度的团结各阶级抗日,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稳固和扩大,共产党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1946-1949年,阶级矛盾又成为社会主要矛盾,共产党制定?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彻底平分土地,消灭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制定土地政策的主要依据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表达的是土地政策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现实的需求进行改变,并未表达封建生产关系的顽固性;C
14、选项错误,材料表达的是土地政策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现实的需求进行改变,并非呈现渐进式开展,也并未论述其是否合理;D选项错误,近代以来民族危机持续加深,与土地政策的变动无关。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0.表:1949年我国居民受教育情况(单位:万)大学毕业生18.5中学毕业生400小学毕业生7000文盲人数(占总人口80%)43200就业年龄人口总数34000总人口数54000 上表说明,当时开展人民教育的当务之急是A. 保障人民受教育权B. 开展扫盲教育C. 实行科教兴国战略D. 开展高等教育【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我国居民中文盲人数占总人数的80%,所以,当
15、时开展人民教育的当务之急是开展扫盲教育,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尚未明确提出公民的“受教育权,在1954年宪法中才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与材料时间不符;C选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是在1995年;D选项错误,此时期的开展人民教育的当务之急是开展扫盲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知识,而不是开展高等教育。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1.从1952年到1954年,新中国逐渐形成了被称为“和平统一战线的对外政策,并将“扩大和平中立趋势“推广和平中立地带的目标首先落实到中国的周边地区。实行这一政策主要因为 A. 新中国周边平安形势比
16、较严峻B. 社会主义阵营力量不断壮大C. 中苏签订了友好合作同盟条约D.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重大胜利【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平统一战线的对外政策“扩大和平中立趋势“落实到中国的周边地区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指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提出的背景主要是在这时期中国与苏联关系恶化,并与美国尚未建交,急需周边国家支持。中印两国在近代都遭受到列强的侵略,国家主权、领土主权被肆意践踏;国家独立后面临稳固新政权、恢复和开展经济的重要任务,故A选项正确;根据材料“推广和平中立地带的目标首先落实到中国的周边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指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
17、那么,与社会主义阵营力量是否壮大无关,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指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而不是中苏友好合作同盟条约,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是在1956年,故D选项与材料无关。12.20世纪80年代,中国外贸加速增长,向国外借款额增加,旅游业也敞开了国门,甚至同意外国以合资和其他方式直接在中国进行投资。这说明,当时中国 A.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发生动摇B. 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 与外国资本和市场的依存度提高D.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遇到严重困难【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中国外贸加速增长,向国外借款额增加
18、,旅游业也敞开了国门“同意外国以合资和其他方式直接在中国进行投资等信息可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中国与外国之间的联系加强,说明这时期的中国与外国资本和市场的依存度提高,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三大改造完成后一直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地位,没有发生动摇,故A选项说法有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于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世纪80年代还没有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材料主要表达了这时期中国与外国资本和市场的依赖程度提高,没有表达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容,故B选项错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中外贸易增加,进一步对外开放有利于中国经济
19、的开展,而不是表达中国经济建设遇到严重困难,故D选项错误。13.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指出:“全体希腊人在血缘和语言方面是有亲属关系的,诸神的神殿和奉献牺牲的仪式是共通的,而生活习惯也是相同的。希罗多德的话说明,古希腊 A. 人文精神并非思想文化主流B. 制度的差异并未阻碍文化认同C. 民主政治促进了城邦的交流D. 宗教信仰有利于打破城邦自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全体希腊人在血缘和语言方面是有亲属关系的“诸神的神殿和奉献牺牲的仪式是共通的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体希腊有雅典为代表的民主政治体制的城邦政治,也有斯巴达为代表的专制体制城邦政治,但全希腊“在血缘和语言方面是有亲属关系
20、的说明古希腊制度的差异并未阻碍文化的认同,故B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文精神指的是强调人的作用,注重人的价值,材料内容没有表达人文精神,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表达了全希腊人共同的文化认同,没有强调民主政治的作用,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到宗教信仰的信息,无法得出宗教信仰有利于打破城邦自治的结论,故D选项错误。14.早在公元6世纪,罗马法就已经形成了法人制度、物权制度、不告不理原那么、契约自由、占有、代理、不当得利、过失责任等制度、原那么、概念和术语。这反映了,罗马法 A. 竭力维护贵族的利益B. 旨在推动帝国扩张C. 有利于维护共和体制D. 重视调节社会生活【答案】D【解析】【
21、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人制度指的是能够像独立的自然人一样,独立承当债务、买卖等民间活动的组织;物权制度指的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和他物权。因此根据材料“罗马法就已经形成了法人制度、物权制度、不告不理原那么、契约自由、占有、代理、不当得利、过失责任等制度等内容可知,罗马法注重调节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故D选项正确;材料内容表达了罗马法注重调节社会生活,没有表达竭力维护贵族的利益,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罗马法就已经形成了法人制度、物权制度、不告不理原那么可知,罗马法注重调节社会生活中的关系,并非以推动帝国扩张为目的,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
22、元前27年罗马帝国取代了共和体制,故C选项错误。15.西欧的某个时期,有人曾愤愤地写道:几年来,每一个人都看到,所有劳动人民,包括面包师傅、梳毛工、高利贷者、银钱兑换商和各种各样的恶棍怎样变成了骑士。该现象反映了西欧 A. 社会形态正处于变革中B. 无产阶级革命开始兴起C. 封建君主专制日益强化D. 人文主义思想逐渐普及【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所有劳动人民,包括面包师傅、梳毛工、高利贷者、银钱兑换商和各种各样的恶棍怎样变成了骑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时期一些普通人的地位在上升,而昔日的骑士地位在下降,这与当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开展而社会形态正处于变革的状态直接有关,故A选项正确;材料内容
23、主要表达了一些普通人的地位逐渐上升,没有表达无产阶级革命开始兴起的问题,故B选项解读材料有误;材料内容表达了普通人的地位逐渐上升,而骑士地位逐渐下降的现象,没有具体表达封建专制体制的开展状态,并且骑士阶层代表的是封建主义的利益,因此材料不能表达封建君主专制日益强化,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文主义指的是强调人的作用和价值的思想,材料内容没有表达人文主义的思想,故D选项错误。16.1617世纪,荷兰人创造了银行票据和支票来解决不同地区的商人使用不同货币的问题,又创立了世界上最早、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金融市场体系来解决商贸开展的投融资等问题。据此可知,当时荷兰金融业兴起的背景是 A. 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汕头市 2022 学年 历史 学期 期末考试 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