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专用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卷七遗传的分子基础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
《广西专用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卷七遗传的分子基础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专用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卷七遗传的分子基础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单元质检卷七遗传的分子根底(时间:45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72分)1.(2022广东中山一中高三二联)以下有关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只能别离出S型活细菌B.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能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能将无毒的R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活细菌C.在培养R型活细菌的培养基中分别参加S型细菌的蛋白质、多糖,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中不会出现S型活细菌的菌落D.艾弗里等将DNA和蛋白质等分开,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答案:A解析
2、: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能别离出R型活细菌和S型活细菌。2.生物兴趣小组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以下有关分析错误的选项是()A.理论上,沉淀物b中不应具有放射性B.沉淀物b中放射性的上下,与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C.假设沉淀物b中有放射性,说明过程培养时间过长D.上述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答案:C解析: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经过离心后分布在上清液中。因此理论上,沉淀物b中不应具有放射性,A项正确。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细胞外的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别离。假设搅拌不充
3、分,会导致沉淀物b中放射性增强,因此b中放射性的上下与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与过程中培养时间的长短无关,B项正确,C项错误。上述实验过程只能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仅凭该实验还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项正确。3.(2022福建龙岩高三期末质检)假设生物体内的DNA分子中(G+C)/(A+T)=a,(A+C)/(G+T)=b,以下关于两个比值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a值越大,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B.DNA分子的一条单链及其互补链中,a值相同C.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b值不同D.经半保存复制得到的DNA分子,b值等于1答案:C解析:G与C之间有3个氢键相连,
4、A与T之间有2个氢键相连,a值越大,G+C含量越多,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A项正确;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即(G+C)/(A+T)=a,那么在每条单链中(G+C)/(A+T)=a,B项正确;DNA分子中非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等于1,(A+C)/(G+T)=1,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b值相同,C项错误,D项正确。4.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那么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A.32.9%7.1%B.17.1%32.9%C.18.7%1.3%D.31.3%18.7%答案:
5、D解析:G和C占全部碱基的35.8%,那么A和T占全部碱基的64.2%,两条互补链的碱基总数相同,而且A和T的总数相同,那么每条链之中的(A+T)都占该链的64.2%,同理(G+C)在每条链中都占35.8%。一条链中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那么A与G分别占31.3%和18.7%,因为A与T互补、C与G互补,所以此链中A与G的含量,就是其互补链中T与C的含量。5.(2022湖北武汉5月模拟)现基因M共含有碱基p个,腺嘌呤q个,具有如右图所示的平面结构。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基因M共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1.5p-q)个氢键B.图中a可以代表基因M,基因M的等位
6、基因m可以用b表示C.基因M的双螺旋结构中,脱氧核糖和磷脂交替排列在外侧,构成根本骨架D.基因M和它的等位基因m含有的碱基数可以不相等答案:D解析:基因M的每一条链有1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因此基因M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氢键数为2q+31/2(p-2q)=1.5p-q,A项错误;基因是由2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图中a和b共同组成基因M,因此基因M的等位基因m不能用b表示,B项错误;DNA双螺旋结构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根本骨架,C项错误;等位基因是基因突变产生的,而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少或替换,因此基因M和它的等位基因m的碱基数或排列顺序可以不同,D项正确。6
7、.以下图为真核细胞细胞核中某基因的结构及变化示意图(基因突变仅涉及图中1对碱基改变)。以下相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该基因1链中相邻碱基之间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B.基因突变导致新基因中(A+T)/(G+C)的值减小而(A+G)/(T+C)的值增大C.RNA聚合酶进入细胞核参加转录过程,能催化核糖核苷酸形成mRNAD.基因复制过程中1链和2链均为模板,复制后形成的两个基因中遗传信息相同答案:B解析:基因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A项正确;图示基因突变时AT碱基对被GC碱基对替换,新基因中(A+T)/(G+C)的值减小,但(A+G)/(T+C)的值不变
8、,B项错误;RNA聚合酶在细胞核中参与转录过程,C项正确;DNA复制时两条母链均为模板,复制形成的两个基因相同,D项正确。7.裂谷热是由裂谷热病毒(含有单链RNA)引起的,经蚊类媒介或接触传播的急性病毒性人畜共患病。以下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与裂谷热病毒的遗传物质相比,人体细胞的遗传物质中特有的物质是胸腺嘧啶和核糖B.裂谷热病毒的基因和人的基因的本质都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人体细胞能为裂谷热病毒的繁殖提供模板、原料和能量等D.裂谷热病毒侵染进入人体后,在内环境中不会发生增殖答案:D解析:人体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而裂谷热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二者相比,前者特有的物质是胸腺嘧啶和
9、脱氧核糖,A项错误;裂谷热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因此其基因的本质不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项错误;人体细胞能为裂谷热病毒的繁殖提供原料和能量等,而遗传物质的模板是裂谷热病毒自身具有的,C项错误;裂谷热病毒只能生活在活细胞内,其侵入机体后,在内环境中不会发生增殖,D项正确。8.某长度为1 000个碱基对的双链环状DNA分子,其中含腺嘌呤300个。该DNA分子复制时,1链首先被断开形成3、5端,接着5端与2链发生别离,随后DNA分子以2链为模板,通过滚动从1链的3端开始延伸子链,同时还以别离出来的5端单链为模板合成另一条子链,其过程如以下图所示。以下关于该过程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1链
10、中的碱基数目多于2链B.该过程是从2个起点同时进行的C.复制过程中两条链分别作模板,边解旋边复制D.假设该DNA连续复制3次,那么第三次共需鸟嘌呤4 900 个答案:C解析:环状双链DNA分子的2条链的碱基是互补配对的,所以1链和2链均含1000个碱基,A项错误;该DNA分子的复制起始于断口处,由于只有一处断开,故只有1个复制起点,B项错误;断开后两条链分别作模板,边解旋边复制,C项正确;该DNA分子含腺嘌呤300个,所以胸腺嘧啶也为300个,那么鸟嘌呤有700个,第三次复制新合成4个DNA,那么第三次复制时共需鸟嘌呤7004=2800(个),D项错误。9.(2022全国卷)生物体内的DNA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 专用 2022 高考 生物 一轮 复习 单元 质检 遗传 分子 基础 解析 新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