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阳高一中2022-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大同市阳高一中2022-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一.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山西省大同市阳高一中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月考一高 一 历 史一、客观题每题2.5分,共75分1唐代诗人杜甫在?望岳?中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诗句。诗中“齐鲁的出现是源于西周的分封制。受封于“鲁的是哪一类 ()A王室子弟B功臣C商代贵族D诸侯2公元前 782 年,周幽王即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那么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说明 ()A周幽王荒淫无道,诸侯联合起兵反叛B分封制下,小宗有随时朝贡大宗的义务C分封制下,各诸侯对周王承当军事义务D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大国争霸频繁3商纣王,名辛。历史记载:帝乙死,欲立长子启。众臣反对,认为
2、虽启与辛为同母,但生启时其母是妃,而生辛时已是后,故启不能立。遂少子辛为帝。对此判断不正确的选项是 ()A商纣王即位违背了嫡长子继承制B商末已推崇嫡长子继承制C表达了古代“立子以贵不以长D商代已有父死子继制度4“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份的区别很是敏感,从古代起,女儿都是嫁到别家去,儿子那么将媳妇娶进自己家里。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表达了宗法制等级森严及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特点B.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权力的分配C.宗法制的形成有利于宗族的团结及内部的稳定D.表达了大宗和小宗的关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5杜牧在?阿房
3、宫赋?中写道“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并且秦灭六国之后,继续实行移民措施,将六国富豪迁往蜀地。秦统一六国后这样做的主要政治目的是 ()A满足皇帝的私欲B加强对六国故地的控制C强化君主的权力D彰显皇帝的权威6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 ()A.分封制和郡县制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皇帝制D.世袭制和行省制7?史记?记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天子至尊,皇权至上B皇位世袭,君权神授C收藏玉玺,皇帝喜好 D皇帝防范丞相擅权8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形成了“中央郡县乡亭里什伍户的国家治
4、理体系。这一体系有利于 ()稳定中央政府的赋税来源 保障政令畅通和征发兵役削弱郡县长官的行政权 促进农民的自由流动ABCD9?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拟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B确定了后世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10汉武帝特意从身份卑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担任侍中、常侍、给事中等职,让他们能够出入宫禁参议要政,皇帝亲自任命和直接指挥的高级将领如卫青、霍去病等也参与机要。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 ()
5、A选拔道德学问优异的人才B改变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C削弱诸侯王对中央的威胁D适应还击匈奴的军事需要11汉代中央机构中的九卿更多是办理皇室内廷事务的家务官,到了唐代,六部尚书明显成为管理国家政务的机构。这种变化反映了 ()A皇权的显著削弱B中央集权的强化 C政治制度的成熟D选官制度的成熟12唐初继承隋朝制,“故尚书省上承君相,下行中外百司,为全国行政之总枢纽,为政令之制颁而节制之机关,非实地执行之机关也。材料说明唐朝初期尚书省 ()A总理朝政,成为三省的核心B为全国政务执行机关C与中书、门下地位平等D与中书、门下相互牵制13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
6、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说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D、君主不应实行专制统治14唐朝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公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决议,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材料说明 ()A政事堂是最高决策和议事机构B中书门下拥有最高立法权C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D三省体制对皇权有一定制约15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是 ()A.文官任知州B.设三司使C.设枢密使D.施行将兵法16宋代的
7、军政要务和人事任免,君主常以“内降“内批“中旨“御笔等形式直接处理,“除授不归中书。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 ()A中枢体系中的相权被大大削弱B政治生活具有重文轻武的倾向C中央决策层已经初具内阁制雏形D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17“司本是唐代尚书六部下面的官名,但唐代自安史乱后,往往因财政困难,甚至有宰相自兼司职的。宋又变成政府财政权专落在司的手里,独立设置“三司机构。三司的设置 ()A只是为了分割宰相权力B政府职能发生了一些转变C调和了皇权和相权的矛盾D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18“省这一名称起源甚早,最初是官署名,如中书省、尚书省等,设在宫禁之中。元朝时,在全国重要地带设立行中书省,作为中央行政机关中
8、书省在外地的代理机构,亦简称为省。据此推断,行省的设置 ()A适应了加强皇权的需要B表达了国家权力中心的变化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破解了“藩镇割据难题19元朝“河南江北行省那么合淮水南北为一;中书省直辖地区却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兼有山西高原、华北平原和山东丘陵三种不同的地理区域;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对上述关于行省制度材料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A.表达了元朝统治者实行省界犬牙交错,以北制南的治国理念B.使地方享有更充分的军事行政管理权C.借鉴了秦汉时期的地方管理方法D.表达了肥瘠搭配的划界原那么20读下表,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时期秦汉魏晋南北
9、朝宋金元明淸高层政区州路行省布政使司统县政区郡郡州州路、府,州府、直隶州/ 州府、直隶州县级政区县县县县县县州、县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D. 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鈒的主体21以下关于明代内阁制度的评述,正确的选项是 ()在明初殿阁大学士的根底上开展起来 明宣宗后地位日益提高是位居六部之上的中央决策机构 对皇权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A、B、C、D、22明代君臣冲突剧烈,官员经常锋利地批评皇帝所为,敢于自请辞官,还屡次群体性的直接上朝抗争;皇帝好用廷杖,许多官员因建言而死于杖下。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统治阶级
10、的政治腐败B丞相制度被废除C三纲五常受到了批判D商品经济的开展23纵观明代,经常发生皇帝不理政务,甚至二十年不上朝的事情。但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国家机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这是因为 ()A宦官专权 B内阁的作用 C六部掌握实权 D军机处的设置24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开始,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由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皇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C
11、、内阁制度日渐成熟D、丞相权力日益被分割25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 ()A.汉朝的刺史 B.宋朝的通判 C.明朝的内阁 D.清期的军机处26理解历史线索与认识历史规律是历史学科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依据以下图选官的标准、对象和古代政治,空格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最恰当的是 ()A.世卿世禄 B.才能道德 C.文化文章 D.门阀地位27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材料反映了 ()A世官制的沿革 B科举制兴起的背景 C察举制的弊端 D门第成为选才标准28. 中
12、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演变过程。以下描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B.金榜高悬姓字真,清楚折得一枝春C.龙生龙,凤生凤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29曹操父子建立的曹魏政权,在改革选官制度时,采取了不少抑制、打击世族势力的措施,随着世家大族势力的不断开展,曹魏政权又设置了由世家大族出身的中正官去掌握地方选举。这说明曹魏实施的九品中正制 ()A在执行过程中标准发生了变化B相对于察举制具有历史进步性C在事实上不能选拔出有用之才D有缓和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意图30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
13、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A.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的改革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D.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根底二、主观题共25分31.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25分材料一 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观过,议论兴革, 凡上之达下,曰诏,曰诰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题,曰奏皆审署中康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那么挨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明史职官一?材料二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专制,这一说法,
14、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材料三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假设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吕思勉?中国制度史?材料四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国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右承、左承、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 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根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局部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
15、点与历史作用?1材料一中什么人协助朱元璋处理奏章?这那么材料反映了明朝皇权的什么特点?2分2结合所学知识,能证实材料二的观点的是哪两个机构?指出这两个机构的地位。8分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结合实际说明科举制度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8分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为什么说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根本策略。7分高一历史阶段测试1答案:1-5 ACACB 6-10 AAABB 11-15 CAADA 16-20 ABCAC21-25 CBBBD 26-30 BCBDB31、25分1殿阁大学士1分君主专制空前强化1分2明朝废丞相、设内阁2分;清朝设军机处2分。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参谋的内侍机构2分。军机处实际上是清朝的最高行政机构2分。3进步性:限制了徇私舞弊的生发;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恃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 (答出两点即可)4分借鉴价值: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观念;人才鼓励机制。(答出两点即可)4分4行省拥有大权,但受中央节制;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集体议事;中央寄局部权力于行省,借行省集权中央;局部地方由中书省直接管理。答出三点即可6分策略:分散权力,权力制衡。1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