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华侨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华侨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华侨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华侨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相对原子量:H 1 C12 O 16 N14 Cl 35.5一、选择题(此题包括22小题,每题2分,共4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以下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B.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D.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燃烧假设等闲【答案】A【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详解】A、梅须逊雪三分白
2、,雪却输梅一段香的意思是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B、爆竹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煤炭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高温煅烧石灰石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钙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2.以下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 )A. 酸性氧化物:CO2、NO、SO2、H2OB. 碱性氧化物:Na2O、CaO、Mn2O7、Na2O2C. 碱:NaOH、KOH、Ba(OH)2、NH3H2OD. 铵盐:NH4Cl、NH4NO3、 (NH4)2
3、SO4、CO (NH2)2【答案】C【解析】【详解】A、CO2、SO2是酸性氧化物;H2O、NO是不成盐氧化物,故A错误;B、Na2O、CaO是碱性氧化物,Mn2O7是酸性氧化物,Na2O2是过氧化物,故B错误;C、NaOH、KOH、Ba(OH)2、NH3H2O在溶液中电离出来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符合碱的概念,故C正确;D、NH4Cl、NH4NO3、(NH4)2SO4是铵盐;CO(NH2)2是尿素属于有机化合物,故D错误;应选C。3.以下物质能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是( )A. 铜丝B. 熔融的氯化钠C. 氨水D. 蔗糖【答案】B【解析】【详解】A铜丝能导电,属于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
4、解质,故A错误;B熔融的氯化钠能导电,由于能完全电离而导电,故为电解质,且为强电解质,故B正确;C氨水属于能导电的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D蔗糖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故为非电解质,故D错误;应选B。【点睛】此题考查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理解概念是解答的关键。此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电解质导电的条件是溶于水或在熔化状态下的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4.判断以下有关化学根本概念的依据正确的选项是( )A. 酸:在水溶液里电离出阳离子全部为H+的化合物B. 纯洁物与混合物:是否仅含有一种元素C.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区分依据是水溶液是否导电D. 溶液
5、与胶体:本质区别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答案】A【解析】【详解】A、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化合物为酸,故A正确;B、纯洁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称为纯洁物。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称为混合物。所以纯洁物、混合物与是否仅含一种元素没有必然的关系。比方:O2和O3混合在一起,虽然只含一种元素,但仍是混合物;H2SO4含三种元素,但由于是一种物质,故仍是纯洁物,故B错误;C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是根据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区分的,如碳酸钙在水中不能导电,但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因此碳酸钙属于电解质,故C错误;D溶液与胶体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溶液中的分散质
6、粒子直径小于1nm,胶体的胶粒直径在1nm100nm,故D错误;应选A。5.化学与生活,社会开展息息相关,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B. “曾青(硫酸铜)涂铁,铁赤色如铜过程中发生了置换反响C. 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因被氧化而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或硅胶D. 用菜籽油浸泡辣椒涉及萃取知识【答案】C【解析】【详解】A烟云雾属于气溶胶,胶体都具有丁达尔效应,故A正确;B铁赤色如铜,说明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响生成了铜,为置换反响,故B正确;C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因被氧化而变质,应参加复原性物质,生石灰硅胶具有吸水性,不具有复原性,可以
7、用于食品枯燥,故C错误;D有机物易溶于有机溶剂,用菜籽油浸泡辣椒涉及萃取知识,故D正确;应选C。6.以下关于氧化物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酸性氧化物均可跟碱反响B. 酸性氧化物在常温常压下均为气态C. 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D. 不能跟酸反响的氧化物一定能跟碱反响【答案】A【解析】【详解】A、酸性氧化物是与碱反响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均可以跟碱反响,故A正确;B、酸性氧化物可以是气体、固体,如SiO2,Mn2O7等为固体,故B错误;C、金属氧化物有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过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等,如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故A错误;D、不成盐氧化物既不能与酸反响也不能与碱反响,如NO
8、,故D错误;应选A。【点睛】此题考查氧化物的分类。此题的易错点为C,注意一些金属氧化物的特殊性,如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Mn2O7为酸性氧化物和过氧化钠为过氧化物等。7.某同学要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物质,使相连物质间能发生反响,不相连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响。你认为“五连环中有空缺的一环应填入的物质是()A. 硫酸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氧化钙【答案】C【解析】【分析】据题意可知应填入的物质既能与NaOH溶液反响,又能与C反响,但不能与Fe、稀盐酸反响,据此解答。【详解】据题意可知应填入的物质既能与NaOH溶液反响,又能与C反响,但不能与Fe、稀盐酸反响,那么A. 硫酸与铁、氢氧化钠均反响,与碳不
9、反响,A错误;B. 氧气与铁和碳均反响,与二氧化碳不反响,B错误;C.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碳均反响,与铁和稀盐酸均不反响,C正确;D. 氧化钙与碳不反响,与稀盐酸反响,D错误。答案选C。8.以下关于化学实验中“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蒸馏时先点燃酒精灯,再通冷凝水蒸馏时先加热,再加沸石实验室制取某气体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复原CuO实验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酒精灯加热分液时,先倒出上层液体,再放出下层液体分液时,先翻开分液漏斗上口的塞子,后翻开分液漏斗的旋塞A. B. C. D. 【答案】D【解析】蒸馏时先通冷凝水,再点燃酒精灯;蒸馏时先加沸石,再加热;分液时,先从下口放出下层液体
10、,再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故D正确。9.完成以下实验所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都正确的选项是()A. 别离植物油和氯化钠溶液选用B. 除去氯化钠晶体中混有的KNO3晶体选用C. 别离四氯化碳中的溴单质选用D. 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气体选用【答案】A【解析】【详解】A植物油和氯化钠溶液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别离,故A正确;B除去氯化钠晶体中混有的KNO3晶体,可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别离,故B错误;C别离CCl4中的Br2应用蒸馏的方法,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故C错误;D除去CO2气体中的HCl气体,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气,不能用NaOH溶液,因二者都与NaOH反响,故D错误;应选A。10.以
11、下关于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BaSO4溶于水不导电,是非电解质B. 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C. 石墨能够导电,但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 熔融Na2O能导电而固体Na2O不能导电,所以熔融Na2O是电解质,固体Na2O是非电解质【答案】C【解析】【详解】A. BaSO4难溶于水,但熔化状态能电离,是电解质,故A错误;B. 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但不是本身电离,所以NH3、CO2均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C. 石墨能够导电,属于单质,所以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正确;D. 熔融Na2O能导电而固体Na2O不能导电,熔
12、融Na2O含有能自由移动的离子,固体Na2O没有能自由移动的离子,但不管是否是熔化状态,Na2O都是电解质,故D错误;应选C。11.某2 mol固体A在一定温度下完全分解,产物都是气体。分解反响式为:2A=B+2C+3D,假设测得生成的混合气体与氢气的密度比值为15,那么固体A的摩尔质量为 A. 30 g/molB. 45 g/molC. 90 g/molD. 氢气密度未知,无法求得【答案】C【解析】【详解】同温同压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测得生成的混合气体的密度在相同条件下是氢气的15倍,可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氢气的15倍,即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2g/mol1
13、5=30g/mol,反响前后的总质量不变,反响前A的物质的量是反响后的,那么A的摩尔质量为:30g/mol3=90g/mol,应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物质的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明确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内容为解此题关键。此题的难点是正确理解气体的密度和相对分子质量间的关系。12.在自来水蒸馏实验中,以下操作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在蒸馏烧瓶中盛满自来水,并放入几粒沸石B. 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入蒸馏烧瓶中液面以下C. 冷水从冷凝器上口入,下口出D. 取少量收集到的液体滴入硝酸银和稀硝酸,无明显现象【答案】D【解析】【详解】A蒸馏烧瓶中不可盛满自来水,液体应该不超过容积的,故A错误;B
14、温度计测量的是蒸汽的温度,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B错误;C冷凝器中冷却水流向应为下口进水,上口出水,故C错误;D蒸馏水中没有氯离子,所以不会与硝酸银反响生成氯化银沉淀,故D正确。应选D。【点睛】解题时注意蒸馏实验的原理,温度计的位置和冷凝水的流向。此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13.标准状况下,有6.72L CH4,3.011023个HCl,13.6g H2S ,0.2mol NH3,那么以下四种气体的关系表示正确的选项是A. 体积:B. 密度:C. 质量:D. 氢原子数:【答案】C【解析】【详解】6.72LCH4物质的量为=0.3mol,3.011023个HCl分子的物质
15、的量为=0.5mol,13.6gH2S的物质的量为=0.4mol,0.2molNH3。A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体积:,故A错误;B各物质的摩尔质量分别为CH4为16g/mol,HCl为36.5g/mol,H2S为34g/mol,NH3为17g/mol,相同条件下,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所以密度,故B错误;C各物质的质量分别为CH4为0.3mol16g/mol=4.8g,HCl为0.5mol36.5g/mol=33.25g,H2S13.6g,NH3为0.2mol17g/mol=3.4g,所以质量,故C正确;D各物质中H原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CH4为0.3mol4=1.
16、2mol,HCl为0.5mol,H2S为0.4mol2=0.8mol,NH3为0.2mol3=0.6mol,所以氢原子个数,故D错误;应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明确物质的量的有关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关系并灵活运用是解此题关键。此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密度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14.以下有关离子检验实验结论不正确的选项是 A. 向某溶液中参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lB. 向某溶液中参加烧碱溶液,加热,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石蕊试纸变蓝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H4C. 某固体焰色反响呈黄色,那么不一定存在钠盐D. 向某溶液中参加盐酸酸化的氯化
17、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答案】D【解析】【详解】A、AgCl不溶于硝酸,溶液中参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可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l,故A正确;B、向某溶液中参加NaOH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一定为氨气,原溶液中一定存在铵离子,故B正确;C、某固体焰色反响呈黄色,那么不一定存在钠盐,可能是氧化钠、氢氧化钠,故C正确;D、盐酸酸化以及参加氯化钡,引入氯离子,可能生成AgCl沉淀,应先参加盐酸酸化,再参加氯化钡检验,故D错误;应选D。【点睛】易错点D,注意把握相关物质的性质以及实验的严密性。15.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18、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其物质的量必然相等B. 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氧气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然相等C. 1 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 L氧气的质量小D. 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物质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答案】B【解析】【详解】A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相同体积的气体,其物质的量相等,但如果是液体或固体,气体摩尔体积对其不适用,其密度不一定相等导致其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B根据N=nNA知,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那么分子数一定相等,故B正确;C温度和压强未知,那么气体摩尔体积未知,那么无法确定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根据m=nM知,二者的质量无法比拟,故C错误;D如为固体或液体,
19、那么等体积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那么其分子数也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应选B。16.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是化学计算的根底,以下与“物质的量相关的计算正确的选项是()A. 现有CO、CO2、O3三种气体,它们分别都含有1 mol O,那么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1B. 28 g CO和22.4 L CO2中含有碳原子数一定相等C. 标准状况下,11.2 L 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16 g,那么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32D. a g Cl2中有b个氯原子,那么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数值可表示为【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原子守恒知,三种气体CO、CO2、O3分别都含有1molO,那么三种气体
20、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0.5mol、mol,所以三种气体物质的量之比=1mol:0.5mol:mol=6:3:2,故A错误;B气体摩尔体积受温度和压强影响,温度和压强未知,无法确定气体摩尔体积,导致无法计算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所以无法比拟二者中C原子个数是否相等,故B错误;C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那么该气体摩尔质量是32g/mol,故C错误;Dag氯气的物质的量=mol,每个氯分子中含有2个氯原子,所以氯分子个数为0.5b,因此NA=/mol,故D正确;应选D。【点睛】此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注意气体摩尔体积适用范围及适用条件。此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公式的灵活应用。17. 以下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泉州市 永春 华侨 中学 2022 学年 高一化学 上学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