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2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强化提能作业5地壳的运动规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22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强化提能作业5地壳的运动规律.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强化提能作业5地壳的运动规律时间:45分钟总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2022重庆市重庆二诊)古汾河经图中古河道向南经闻喜附近流入涑水后进入黄河,现汾河经M河段向西流入黄河,涑水河成为间歇性季节河流。古河道随之废弃,现成为同蒲铁路的通道。根据图文材料,完成12题。1图中乙地质构造最可能是(D)A背斜B向斜C地堑D地垒解析:乙地为涑水河和汾河的分水岭,地势高。结合教材知识“汾河谷地为地堑,可以判断图中乙地质构造最可能是地垒,D项正确。2导致汾河改道的原因最可能是(B)AM河段的溯源侵蚀作用B地壳运动改变地势起伏C汾河洪水破坏河流堤坝D修建铁路导致河流改道解析:根据材料“古汾河
2、经图中古河道向南经闻喜附近流入涑水后进入黄河,现汾河经M河段向西流入黄河,可以判断由于地壳运动导致甲地质构造下降,乙地质构造上升,改变了地势,使现汾河经M河段向西流入黄河,而原河道废弃,B项正确。(2022北京四中高三期中)地幔中的岩浆在某个固定位置上具有强烈上升的趋势,称之为“热点。当板块移动且板块上某处的薄弱点经过热点时,岩浆会沿板块的薄弱点上升并可能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这种火山称为热点火山。随着板块移动,热点火山在板块外表留下一连串火山锥,在海洋那么形成火山岛。图甲是某海区的海底地形示意图、图乙为火山岛和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据此完成35题。3据图推断,甲图中的热点位置与乙图所示阶段的地
3、形对应正确的选项是(D)A阶段 B阶段C阶段 D阶段解析:甲图中距今时间最长对应阶段;距今时间最新对应阶段;可推断出对应阶段; 对应阶段,D项正确。4以下时段板块移动平均速度最慢的是(A)A距今100120百万年B距今120140百万年C距今140160百万年D距今160180百万年解析:由图可以看出,距今100120百万年间距最短,说明其单位时间内移动的速度最慢,A项正确。5由岛链的分布可知,此板块的移动方向为(B)A先往正北再往西北B先往正南再往东南C先往西北再往正北D先往东南再往正南解析:由图示距今年限走向图可以判断岛链南北方向距今时间长,往西北方向距今时间近;即最先形成的岛屿在最南,说
4、明板块移动是正南;后来形成的岛屿往西北方向,说明板块移动方向是由西北向东南;即板块的移动方向为先往正南再往东南,B项正确。(2022河南省高三练习)以下图示意浙江兰溪某喀斯特溶洞断面。该溶洞具有明显的分层结构,在不同高度分布着三层水平溶洞,水平溶洞存在规模差异。据此完成68题。6目前空间规模持续扩大最显著的是(C)A BC D解析:读图可知处的溶洞处在初期发育阶段且该处地势较低,大量地下水可聚集到此,因此溶蚀作用较强;、处的溶洞目前规模已经较大且该处地形坡度较大水体不易积存,水体溶蚀作用较弱,后续扩张速度放缓;是地下河道而不是溶洞,因此可知目前空间规模持续扩大最显著的是,C项正确。7该地下河水
5、量最大的时期为(A)A形成时期 B形成时期C形成时期 D形成时期解析:读图可知形成时期,溶洞规模最大,因此该时期该地下河水量可能最大。8推测该溶洞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D)A持续下降 B持续上升C间歇性下降 D间歇性上升解析:读图可知该区域的溶洞从右向左依次降低呈阶梯状分布,可知这种溶洞阶地是由于地壳间歇性上升形成的。(2022河南名校联盟高三2月联考)鸟取沙丘位于日本鸟取县东部沿海(如以下图所示),东西长约16千米,南北宽约 2千米。沙丘中有巨大的凹地,有时充盈淡水,一簇簇不知名的植物顽强生长着,形成片片“迷你绿洲。随着日本政府的重视,人们开始保护“沙丘,需要每年整治除去“迷你绿洲。据此完成
6、911题。9与鸟取沙丘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是(C)A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C海水沉积 D流水沉积解析:鸟取沙丘属于海岸沙丘,其形成主要是受海水沉积和风力搬运沉积共同作用的结果。C项正确。10“迷你绿洲的出现可以(A)A降低风速进而减轻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B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出现沙暴C促进风沙流挟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D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解析:“迷你绿洲为地表植被,其拦截了风沙流中的沙尘,进而减轻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A对;植被出现产生的阻挡作用,降低了风沙流的挟沙能力,增加风沙堆积,不易形成沙暴,B、C、D项错误。11被整治除去的“迷你绿洲,其再次出现的时间最可能开始于(D)A3
7、月 B6月C9月 D12月解析:由题可知,鸟取沙丘中的植被最可能为草地。鸟取沙丘位于日本西海岸,受海洋影响大,冬季气温也不低,随着水分条件改善,被整治除去的“迷你绿洲可能于冬季开始恢复,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共46分)12(2022广西桂林市崇左市高三联考)(22分)根据图文材料,答复以下问题。A是一个古老的沙漠,沙丘广布,滨海气温多为1016 之间,内陆边缘地区可能超过30 。源于山脉岩石的细沙和粉尘含有丰富的铁,经氧化后变成红色,形成众多红色沙丘。该沙漠除了几个城镇外,几乎杳无人烟,但独特的地貌与动植物资源,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摄影爱好者,以下图为A沙漠位置图和沙丘景观图。(1)分析A被
8、称为“凉快的沙漠的原因。(8分) (2)分析A沙漠有众多红色沙丘的原因。(8分)(3)你是否赞同在该沙漠设立摄影基地?请说明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答案:(1)A处于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地带,降水少;海岸线平直,受海洋影响小,降水少,寒流流经,降温减湿;盛行离岸风,冷海水上泛,降温。(2)原因:岩石风化作用显著,多细沙和粉尘,沙丘物质来源丰富;盛行东南风,有搬运、堆积沙丘的动力;地势低平,堆积空间大;历史悠久,积累时间长,沙丘众多;沙子含有丰富的铁,经氧化后变成红色。(3)赞同。有独特的地貌和动植物资源;滨海沙漠气候较凉爽;沙漠中有小镇分
9、布,可利用根底设施;知名度高,摄影需求量大;可为当地人提供就业时机;促进相关产业的开展,促进经济开展。不赞同。气候条件恶劣;沙漠广布,容易迷路;缺乏淡水等必要的资源;餐饮、住宿等根底设施落后;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不文明的行为可能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解析:第(1)题,审读题目得知,题目要求解读A地气温较低的原因,影响气温的因素包括纬度、大气环流、地形、海陆位置、洋流等。根据A所在纬度位置得知,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炎热枯燥,形成沙漠。位于信风带背风坡,盛行离岸风,表层海水远离,深层冷水上泛,气温较低。区域内海岸线平直,水汽难以深入,且受本格拉寒流影响,降温减湿。第(2)题,考查
10、地貌的形成过程,沙丘主要是外力作用形成的,关键点是解析沙丘的物质和动力条件,附带阐析“红色由来即可。从材料得知,区域内降水少,炎热枯燥,风化作用显著,沙丘物质来源丰富。加上区域内东南信风盛行,具有形成沙丘的动力条件。从堆积环境看,区域内地势平坦,加上发育历史长,泥沙堆积环境好,易于形成大面积沙丘。材料得知区域内细沙富含铁,易氧化变成红色,所以区域内有众多红色沙丘。第(3)题,此题为开放性试题,需说明态度并阐述理由。赞同沙漠地区开设摄影基地,可从其区域内拍摄资源丰富、带来较大经济效益说明理由。不赞同角度可从拍摄条件恶劣、拍摄根底设施落后、带来生态环境破坏等阐述理由。13(2022河北省石家庄市质
11、量检测)(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以下各题。“曲峡是指形成于山地中的曲流峡谷,多是由古平原面上的曲流发育而成。在太行山区,从南向北分布数条河流。这些河流流经的太行山主脉地区,是“曲峡分布密集区。左以下图示意太行山区典型“曲峡分布地段,右以下图示意太行山某“曲峡景观。(1)从气候角度分析太行山区河流的典型水文特征。(8分) (2)描述太行山“曲峡的形成过程。(8分) (3)说明太行山“曲峡给当地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8分)答案:(1)太行山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明显,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降水集中于夏季,河流汛期以夏汛为主;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下,河流有结冰期。(2)第一阶段,地质时期太行山地区地势平缓,河流侧蚀作用明显,曲流发育;第二阶段,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作用增强,但保存了曲流的形态,逐渐演变成“曲峡。(3)有利影响:“曲峡景观独特,利于开展旅游业;水能资源丰富,利于筑坝发电。不利影响:“曲峡地区山高坡陡,不利于开展耕作业;山高谷深,交通不便。解析:第(1)题,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从河流的水量大小,水位变化、结冰期、含沙量、汛期等方面分析。结合太行山区温带季风气候的气温和降水的特点,进行分析。第(2)题,一方面从“曲即河流为何弯曲角度分析,另一方面从“峡即峡谷,也就是从河流下切角度分析。第(3)题,影响分为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因此该题需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