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2022届高三生物6月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福建省厦门市2022届高三生物6月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厦门市2022届高三生物6月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福建省厦门市2022届高三生物6月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以下关于酵母菌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只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CO2B. 与乳酸菌最大的区别是有核膜C. DNA的复制只发生在细胞核中D. 拟核区域有一个环状的DNA分子【答案】B【解析】【分析】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即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属于兼性厌氧型菌。【详解】A、酵母菌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也可以产生二氧化碳,A错误;B、酵母菌是真核生物,乳酸菌是原核生物,所以最大的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B正确;C、DNA的复制也可以发生在线粒体中,C错误;D、酵母菌有细胞核,没有拟核,D错误。应选B。2.癌细
2、胞中耐药基因MDR1指导合成的P-糖蛋白P-gp可利用ATP将化疗药物转运至细胞外,MDR1基因高度表达会使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抗性增强。以下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A. P-gp转运化疗药物的方式属于协助扩散B. 提高癌细胞P-gp的活性为癌症治疗开辟了新途径C. P-gp表达量低的癌细胞内,化疗药物的浓度明显降低D. 化疗后肿瘤组织中MDR1基因高度表达的癌细胞的比例提高【答案】D【解析】【分析】癌细胞中耐药基因MDR1指导合成的P-糖蛋白P-gp可利用ATP将化疗药物转运至细胞外,说明需要消耗能量。MDR1是癌细胞中的耐药基因,MDR1基因高度表达会使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抗性增强。【详解】A、P-
3、gp转运化疗药物需要消耗能量,不属于协助扩散,A错误;B、提高癌细胞P-gp的活性即提高了癌细胞的抗药性,不利于癌症的治疗,B错误;C、P-gp表达量低的癌细胞内,化疗药物的浓度明显升高,C错误;D、化疗药物会对癌细胞起到选择作用,MDR1基因高度表达会使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抗性增强,那么化疗后肿瘤组织中MDR1基因高度表达的癌细胞的比例会提高,D正确。应选D。3.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35S或32P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保温、搅拌、离心后,检测并计算不同搅拌时长下,上清液放射性强度与初始强度的比值及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结果如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被侵染细
4、菌的存活率接近100%,说明细菌绝大局部未被裂解B. 上清液的32P放射性强度约为初始值的30%,是由于操作过程中搅拌不充分造成的C. 上清液的35S放射性强度约为初始值的80%,说明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未别离D. 图中的实验结果可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答案】A【解析】【分析】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1标记噬菌体:先分别用含35S和32P的细菌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标记的大肠杆菌分别培养噬菌体,从而得到被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2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搅拌的目的: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别离,离心的目的: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而离心管
5、的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含放射性的原因:保温时间过长或保温时间过段;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含放射性的原因:搅拌不充分;3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详解】A、细菌裂解后会死亡,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接近100%,说明细菌绝大局部未被裂解,A正确;B、上清液的32P放射性强度约为初始值的30%,是由于侵染时间过长或过短,B错误;C、上清液的35S放射性强度约为初始值的80%,说明搅拌不充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大肠杆菌未别离,C错误;D、本实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错误。应选A。4.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属于单链+RN
6、A病毒,该病毒的+RNA能直接作为翻译的模板合成RNA复制酶。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中含有密码子B. RNA复制酶也可由宿主细胞的DNA指导合成C. 该病毒翻译过程所需的rRNA、tRNA均由+RNA转录形成D. +R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合成的RNA可直接作为子代病毒的遗传物质【答案】A【解析】【分析】中心法那么的主要内容:DNA是自身复制的模板,DNA通过转录作用将遗传信息传递给RNA,最后RNA通过翻译作用将遗传信息表达成蛋白质。中心法那么的补充:1、在某种情况下,RNA可以像DNA一样进行复制;2、遗传信息从RNA流向DNA的逆转录过程。【详解】A、题中该病毒的+R
7、NA能直接作为翻译的模板,因此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中含有密码子 ,A正确;B、题中显示RNA复制酶的合成是由病毒RNA直接指导合成的,B错误;C、该病毒翻译过程所需的rRNA、tRNA均由宿主细胞提供,C错误; D、+R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合成的RNA需要再经过复制合成的+RNA,可直接作为子代病毒的遗传物质,D错误。应选A。5.以下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植物激素均由基因直接控制合成B. 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C. 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均具有两重性D. 生长素在芽尖由向光侧往背光侧运输属于极性运输【答案】B【解析】【分析】1.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
8、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2.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为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敏感程度表现为根芽茎。【详解】A、基因能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植物激素中的生长素是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响可转变成生长素,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由此可见,生长素的合成是由基因间接控制的,A错误; B、由分析可知,植物激素是传递信息的分子,不直接参与
9、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B正确;C、生长素对植物生长调节具有两重性,但不是所有的植物激素都具有两重性,C错误;D、生长素在芽尖由向光侧往背光侧运输不属于极性运输,D错误。应选B。6.科研工作者为了预测某草原鼠害的发生情况,用标志重捕法对该草原1公顷范围内的田鼠数量进行调查,发现在调查的第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5%。以下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A. 田鼠种群增长的模型可构建为Nt=N0,其中为115B. 当田鼠种群数量到达K/2时,是防治鼠害的最正确时期C. 标志重捕法还可用于调查草原群落的物种丰富度D. 标记后放回的田鼠更难被再次捕捉,会使调查结果偏大【答案】D【解析】【分析】1.“J型增长曲线:在
10、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的增长率不变数量会连续增长.2.“S型增长曲线:在自然界中,环境条件是有限的,因此,种群不可能按照“J型曲线无限增长。3.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通常用样方法。而许多动物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常用标志重捕法法来调查他们的种群密度。具体操作为: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局部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详解】A、田鼠种群增长的模型可构建为Nt=N0,其中为1.015,此时田鼠种群表现为“J型增长,A错误;B、当田鼠种群数量到达K/2时,此时田
11、鼠种群增长率到达最大,因此不是防治鼠害的最正确时期,防止鼠害的最正确时期是种群数量到达K/2之前的某时期,而且越早防治越好,B错误;C、通常可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原群落物种丰富度,C错误;D、标记后放回的田鼠更难被再次捕捉,从而导致第二次捕获的田鼠中被标记的数目偏小,因此会使调查结果偏大,D正确。应选D。二、非选择题:一必考题:7.科研人员探究高温和高浓度CO2对黄瓜光合作用的影响,局部实验数据如下。请答复:1乙组叶绿素含量随时间推移而_,引起_速率下降,供应暗反响的_物质缺乏,净光合速率下降,导致乙组黄瓜的产量较低。2丙组的净光合速率比乙组的高,其原因是:叶绿素含量增加,增强了对光能的吸收、转化
12、和利用能力;_。3研究说明,适当增强CO2浓度可在高温季节提高温室黄瓜的产量。以下哪些措施能提高温室中CO2浓度?_。A及时除草除虫B施放干冰C将沼气燃烧后的气体通入温室大棚D增大昼夜温差E合理使用农家肥F增强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答案】 (1). 下降/减少 (2). 光反响 (3). H和ATP (4). CO2浓度更高,为暗反响提供了更多的原料底物反响物,提高了暗反响速率 (5). BCE【解析】【分析】分析第一个图,对照组随着时间的推移叶绿素的含量根本不变,乙组随着时间的推移叶绿素含量逐渐减少,丙组随着时间的推移叶绿素的含量逐渐增加;分析第二个图,丙组的净光合速率对照组乙组,说明叶绿
13、素含量、温度、CO2浓度会影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详解】1分析图像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乙组叶绿素的含量下降,引起光反响速率下降,光反响产生的H和ATP减少,供应暗反响的H和ATP缺乏,净光合速率下降,导致乙组黄瓜的产量较低。2丙组的叶绿素含量和CO2浓度比乙组高,叶绿素含量增加,增强了对光能的吸收、转化和利用能力;CO2浓度更高,为暗反响提供了更多的原料底物反响物,提高了暗反响速率,所以丙组的净光合速率比乙组高。3提高温室中CO2浓度的措施有施放干冰、将沼气燃烧后的气体通入温室大棚、合理使用农家肥;及时除草除虫与增大CO2浓度无关,增大昼夜温差与温度有关,增强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与光照强度
14、有关,应选BCE。【点睛】此题结合图示主要考察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意在强化学生对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的理解与运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对各组数据进行比拟分析。8.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害儿童健康的传染病,曾经在我国广泛流行。1957年,我国医学科学家顾方舟临危受命带着团队研制脊灰疫苗并制成“糖丸。一粒小小的“糖丸护佑了几代中国人的生命健康使中国进入了无脊髓灰质炎时代。2022年5月,顾方舟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并于2022年5月中选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请答复:1脊灰病毒主要侵染脊髓灰质前角,从反射弧的结构上看,该病毒损伤的是_,使_填图中数字支配的肌
15、肉逐渐萎缩,导致婴幼儿患小儿麻痹症乃至死亡。2脊灰病毒减毒后制成的“糖丸中含有_填“抗原或“抗体,接种后可激发机体产生_免疫。3婴儿在2月龄时初次接种脊灰疫苗,而后需在3月龄、4月龄及4周岁时复种疫苗。屡次接种的目的是_。【答案】 (1). 神经中枢 (2). (3). 抗原 (4). 特异性或:体液/细胞/体液和细胞 (5). 能使机体产生记忆细胞,还能促进记忆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和浆细胞并分泌抗体,使机体长久保持特异性免疫能力【解析】【分析】反射弧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局部。病毒侵入机体后可以导致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同时产生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厦门市 2022 届高三 生物 第二次 质量 检测 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