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22年高考生物考前增分专项练辑综合模拟卷一含解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浙江专用2022年高考生物考前增分专项练辑综合模拟卷一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2022年高考生物考前增分专项练辑综合模拟卷一含解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综合模拟卷(一)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关于叶绿体内光合色素的描述,正确的是()A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体内各种色素的比例保持不变B叶绿素a吸收的光能可在类囊体膜上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C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光合色素是叶绿素aD叶绿素呈绿色是因为它大量吸收绿光,几乎不吸收其他颜色的光答案B解析植物生长过
2、程中,叶绿体内各种色素的比例是改变的,如叶片衰老后,叶绿素的含量降低,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升高,A项错误;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光合色素是胡萝卜素,C项错误;叶绿素呈绿色是因为它吸收绿光最少,大量的绿光被反射,D项错误。2下列关于中心法则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DNA复制是染色体形成两条染色单体的过程B转录产物RNA必须在细胞核中经加工成熟后,才用于蛋白质合成C劳氏肉瘤病毒能以RNA为模板反向合成DNA,这也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D间隙期的细胞内DNA含量明显上升答案C解析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内不存在染色体,A项错误;真核生物核基因的转录产物RNA必须在细胞核中经加工成熟后,才用于蛋白质合成,
3、原核细胞是边转录边翻译,B项错误;间隙期是指G1期、G2期,DNA含量不变,合成期(S期)细胞中的DNA才会复制,DNA含量加倍,D项错误。3成熟植物液泡膜上有转运钙离子或氢离子的载体蛋白,这些载体蛋白将钙离子或氢离子运进液泡时需消耗能量(ATP)。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液泡膜两测钙离子和氢离子的浓度都将趋于相等B钙离子进入液泡时,细胞内ATP含量会明显下降C该植物细胞内腺苷三磷酸均生成于原生质层内部D成熟植物细胞内载体蛋白的合成与无膜细胞器无关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钙离子和氢离子进入液泡的转运方式为主动转运,而主动转运不会引起液泡膜两侧钙离子和氢离子浓度趋于相等,A项错误;细胞内A
4、TP含量少而稳定,即ATP含量不会因主动转运的消耗而明显下降,B项错误;植物的原生质层是由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细胞溶胶、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属于细胞质,在这些场所均可合成腺苷三磷酸(ATP),C项正确;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而核糖体无膜结构,D项错误。4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空间结构多样,血红蛋白像一个表面光滑的球B蛋白质需通过主动转运的方式进出细胞C鸟的羽毛和人的指甲主要是同一种蛋白质组成的D蛋白质变性后结构被破坏,与双缩脲试剂不再发生紫色反应答案C解析血红蛋白像一个表面粗糙的球,A项错误;蛋白质是一种大分子化合物,不能够通过主动转运进出细胞,B项错
5、误;鸟的羽毛和人的指甲主要是同一种蛋白质(角蛋白)组成的,C项正确;蛋白质变性只是破坏了空间结构,肽键未断裂,仍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项错误。5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雄激素具有增强代谢率,影响人的行为等功能B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生长激素的分泌没有反馈调节C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D激素只能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的原因是激素被特异性运输到靶细胞或靶器官答案A解析雄激素具有增强代谢率,影响人的行为等功能,A项正确;各种激素均存在反馈调节,B项错误;激素不具有生物催化作用,C项错误;由于只有靶细胞或靶器官才具有与激素相匹配的受体,所以激素只能作用于
6、靶细胞或靶器官,D项错误。6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癌细胞的染色体结构与正常细胞相比可能存在差异B癌细胞可在适宜条件下无限增殖C癌细胞表面因存在过多的粘连蛋白而容易发生转移D某些病毒可能导致正常细胞发生异常分化答案C解析癌变可以由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等因素导致,A项正确;癌细胞最大的特点是在适宜条件下无限增殖,B项正确;癌细胞表面的粘连蛋白很少或缺失,因此容易发生转移,C项错误;癌变是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而某些病毒可能成为致癌因素,D项正确。7如图是某研究小组在探究不同条件对淀粉酶活性影响时绘制的曲线(15号试管的pH或温度逐渐升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探究温度对该酶活
7、性的影响,可用本尼迪特试剂来检测B若探究pH对该酶活性的影响,则酸性条件会干扰2号试管的结果C若探究pH对该酶活性的影响,再将5号试管条件改为3号的条件,则淀粉水解时间变短D若探究温度对该酶活性的影响,2、4号试管中酶催化速率相同的原因相同答案B解析用本尼迪特试剂鉴定还原糖时需水浴加热,而加热会影响酶活性,对实验有干扰,A项错误;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易分解,因此酸性条件会干扰2号试管的结果,B项正确;5号试管条件下酶的空间结构发生了不可逆的改变,因此再降低pH(改为3号试管条件)酶活性也不能恢复,C项错误;若探究温度对该酶活性的影响,相对最适温度来说,2号试管温度较低,酶活性受抑制,而4号试管温度
8、较高,此时酶的空间结构改变导致酶活性降低,因此两试管中酶催化速率相同的原因不同,D项错误。8在生物学相关的很多实验中都用到了显微镜,以下关于显微镜的叙述,正确的是()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实验需使用显微镜,且可观察到橙黄色的油脂分布在细胞内和细胞间B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间期细胞可以看到核仁和松散状态的染色质C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无需染色就能看到液泡周围不均匀分布的叶绿体D科学家研究质膜时,在电镜下看到的两条线是脂双层外面的两层蛋白质答案A解析染色质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B项错误;洋葱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C项错误;科学家研究质膜时,在
9、电镜下看到的两条线是质膜中的两层磷脂分子,D项错误。9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不含32P的大肠杆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由大肠杆菌的DNA编码B亲代噬菌体DNA连续复制3次产生的DNA中,含32P的DNA占1/8C合成子代噬菌体DNA的原料来自大肠杆菌D噬菌体DNA与大肠杆菌DNA的(AC)/(TG)的值不同答案C解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是在亲代噬菌体DNA的指导下表达的结果,A项错误;亲代噬菌体DNA连续复制3次产生的DNA中,有2个噬菌体含32P,含32P的DNA占1/4,B项错误;合成子代噬菌体DNA的原料来自大肠杆菌,C项正确;噬菌体DNA与大肠杆菌DNA都是双链
10、的,AT,CG,(AC)/(TG)的值都等于1,D项错误。10.科研工作者为研究不同生根剂对紫叶紫薇扦插的影响,研究了2种生根剂在不同浓度下处理不同时间对扦插枝条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0mgL1NAA浸泡3h处理会抑制扦插枝条生根B2种生根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率的影响均具有两重性CABT组随溶液浓度升高,对扦插枝条生根率的促进作用增强DNAA组随溶液浓度升高,对扦插枝条生根率的抑制作用增强答案C解析图示表明各实验组处理均会促进扦插枝条生根,A项错误;2种生根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率的影响均具有促进作用,B项错误;图中ABT组随着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对扦插枝
11、条生根率的促进作用增强,C项正确;NAA组随着溶液浓度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促进作用逐渐减弱,D项错误。11科研人员对某草原一种野生动物的种群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图线,如图所示。有关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物的种群增长曲线呈“J”形B死亡率逐渐增加的原因是受资源、空间及其他生物的制约C要合理地利用该动物资源,应将该种群的密度控制在d点时的水平Db点时,种群增长率最快,种群达到环境最大容纳量答案B解析“J”形增长曲线的种群增长率不变,而图中种群增长率先增加后减少为0,该生物的种群增长曲线呈“S”形,A项错误;由于资源、空间及其他生物的制约,使得死亡率逐渐增加,
12、B项正确;要合理地利用该动物资源,应将该种群的密度控制在b点时的水平,此时种群增长率最大,C项错误;d点时,种群增长率为0,种群达到环境最大容纳量,D项错误。12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2期和M期。放线菌素D可通过与DNA结合以阻碍RNA聚合酶与DNA的结合,抑制RNA的合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放线菌素D能作用于G1期细胞,使其不能进入S期B正常条件下G2期细胞中每条染色质(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核DNA含量已增加一倍C正常条件下,部分M期细胞中染色体排列在纺锤体的中央D秋水仙素通过抑制M期着丝粒分裂引起染色体加倍答案D解析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不能抑制着丝粒分裂。13如图是
13、某基因型为TtRr的动物睾丸内细胞进行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假定不发生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A处于AF段的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处于FI段的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B若该动物产生基因组成为Ttr的配子,则分裂异常发生在FG段C同一精原细胞分裂形成的细胞在HI段基因型不同,分别是TR和trDAF段所对应的细胞无同源染色体,FG段所对应的细胞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答案B解析由题图可知,AF段是有丝分裂,FI段是减数分裂,其中HI段是M。处于AF段的细胞是精原细胞,处于FI段的细胞包括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等,A项错误;该动物产生Ttr的异常配子,说明等位基因未分离
14、,异常发生在M,即FG段,B项正确;HI段是M,等位基因已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中,但是每个次级精母细胞应该含两个相同的基因,所以基因型应为TTRR、ttrr或TTrr、ttRR,C项错误;AF段是有丝分裂,有同源染色体,D项错误。14.(2019浙江新高考研究联盟联考)如图为某二倍体动物体内一个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分裂结束后将产生两种不同的精细胞B若该细胞取自某动物的卵巢,则其名称为第二极体C该细胞产生了变异,其变异来源于基因重组D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正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答案A解析若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则该细胞分裂
15、产生的两个精细胞中,一个含有a基因,一个不含a基因,A项正确;若该细胞取自某动物的卵巢,则其名称为第一极体,B项错误;该细胞产生的变异是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易位,其变异来源为染色体结构变异,C项错误;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D项错误。15(2019浙江绿色联盟联考)如图表示种群中1和2两个指标的变化(假设后续趋势不变),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相对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1表示种群的增长率,则该种群呈逻辑斯谛增长B若2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则该种群不存在K值C若1和2分别表示两个不同种群的数量,则P时刻种群密度相同D若1和2分别表示某
16、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则P时刻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答案B解析呈逻辑斯谛增长的种群增长率是逐渐下降的,若1表示种群的增长率,则该种群不会呈逻辑斯谛增长,A项错误;若2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该种群呈现指数增长,不存在K值,B项正确;若1和2分别表示两个不同种群的数量,则P时刻两种群数量相同,但种群密度不一定相同,C项错误;若1和2分别表示某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则P时刻之后该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将会减少,P时刻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D项错误。16抗体是一种由效应B细胞分泌,存在于脊椎动物的血浆等体液中,以及某些细胞的细胞膜表面,具有防御作用的物质。下列关于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
17、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有的可成为膜蛋白B能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原未必来自病原体C有抗体参与的免疫反应不一定都利于稳态的维持D人体内不同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不同是因为基因组成不同答案D解析从题干信息可知,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有的会结合到某些细胞的细胞膜表面,即成为该细胞的膜蛋白(抗原的受体),A项正确;自身产生的抗体有时也会攻击自身的正常结构或物质,比如自身免疫疾病,B项正确;在体液免疫中,抗原、抗体结合后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巨噬细胞吞噬消化,对机体有利,但在过敏反应中,往往会引起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C项正确;人体内的不同效应B细胞含有的基因相同,抗体的不同主要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项错
18、误。17下图是利用某植物(基因型为AaBb)产生的花粉进行单倍体育种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花粉植株A植株BA过程通常使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作用时期为有丝分裂间期B植株A的基因型为aaBB的可能性为1/4C过程是植物组织培养,此过程需一定量的植物激素D植株A高度不育,说明生殖细胞不具有全能性答案C解析秋水仙素作用于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形成,A项错误;AaBb植株生成的花粉基因型为:1AB1Ab1ab1aB,故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单倍体植株A的基因型为1AB1Ab1ab1aB,为aaBB的可能性为0,B项错误;花粉细胞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形成单倍体,需一定量的植物激素,C项正确;花粉细胞培养为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专用 2022 年高 生物 考前 专项 综合 模拟 卷一含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