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上杭县第一中学等六校2022-2022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福建省上杭县第一中学等六校2022-2022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上杭县第一中学等六校2022-2022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福建省上杭县第一中学等六校2022-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一、选择题以下图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5000米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开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图示沿海地区降水少的原因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 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沿海寒流的减湿作用 沿海暖流的增温作用A. B. C. D. 2. 推断图示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主要来源是A. 雨水和河水B. 地下水和湖水C. 冰雪融水和地下水D. 季节性积雪融水和河水3. 如考虑运输本钱,在以下国家中,该区域的芦笋首先应销往A.
2、美国B. 日本C. 澳大利亚D. 法国【答案】1. A 2. C 3. A【解析】此题组以南美洲西部沿海局部地区为背景,设置三道试题,涉及影响降水的因素、农业水源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1题详解】根据地理位置判断,该区域位于南美洲西部南半球低纬度沿海地区。该地区位于东南信风带,等高线显示该地东侧为高山,该区域为东南信风的背风坡,且东南风由陆地吹来海洋,降水稀少。该地纬度偏低,副热带高气压带很难移到此处。该地沿海有秘鲁寒流流经,降温减湿,导致降水减少。因此选项、符合题意,选项、不符合题意。应选A。【2题详解】题中文字信息显示,该地降水稀少年降水量约50mm,因此排除雨水水源
3、;题中图文信息显示,该地东侧高山,可能有较丰富的冰雪融水;当地纬度低且芦笋生长期气温较高,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可能性较小;冰雪融水经下渗成为地下水,或注入河流成为河水, 这两种水体均可能成为芦笋种植的水源;因气候干旱,当地湖泊较少,大局部湖泊为咸水湖,因此排除湖水水源。C正确,ABD错误。应选C。【3题详解】从地理位置上看,该区域位于南美洲西部南半球低纬度沿海地区,选项中的四个国家,美国离该地最近,运输本钱最低。应选A。洞里萨湖位于湄公河下游平原,其水文特征深受湄公河的影响。下面左图示意洞里萨湖主湖区与洪泛区湖水含沙量和湖水多年平均体积的季节变化。下面右图示意湄公河流域局部地区及洞里萨湖位置。
4、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 洞里萨湖A. 雨季湖水含沙量增大B. 热季湖泊水位最低C. 旱季主湖区输沙量减小D. 凉季洪泛区面积最大5. 影响洞里萨湖4月含沙量大的主要原因是A. 湖面风较大、流域降水多B. 湖水流速快、流域降水少C. 湖水流速慢、湖泊水位低D. 湖面风较大、湖泊水位低6. 假设在湄公河R处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将导致洞里萨湖A. 生物多样性增加B. 水温年际变化减小C. 洪泛区面积缩小D. 泥沙淤积总量增多【答案】4. B 5. D 6. C【解析】此题组以洞里萨湖为背景,设置三道试题,涉及洞里萨湖的水文特征及原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4题详解】湄公
5、河流域一般5-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11月至次年2月为凉季,35月热季。图中信息显示,雨季时,主湖区湖水含沙量呈下降趋势;热季时,湖水多年平均体积最小,说明湖泊水位最低,B正确;旱季前期11月至次年2月,湖水体积下降速度较均匀,说明湖泊输出的水量较均匀,而主湖区湖水含沙量有降有升,因此输沙量有变大也有变小;洪泛区面积最大时期应出现在湖水体积最大时期10月,不会出现在凉季。应选B。【5题详解】4月为流域的旱季,降水少,排除选项A。此时湖水体积最小且变化小,湖水水位最低,更新流动速度慢,排除选项B。此时湖泊水位低、湖水流速慢,流速慢泥沙容易沉积,因此这不是含沙量大的原因,排除选项C
6、。此时湖泊水位低,水浅,4月盛行较强劲的东北季风,湖面风浪大,容易搅动湖底泥沙,所以含沙量大,选项D符合题意。应选D。【6题详解】在湄公河R处修建大型水利工程,会影响下游地区包括洞里萨湖的鱼类洄游繁殖,破坏生物多样性,A错误;该工程对洞里萨湖水温影响不大,B错误;该工程在洪水期时可以拦蓄局部洪水,使得洞里萨湖水位下降,从而使洪泛区面积缩小,C正确;该工程可拦截局部泥沙,使得湄公河注入洞里萨湖的泥沙有所减少,从而导致洞里萨湖泥沙淤积总量减少,D错误。应选C。以下图为世界某大洲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单位: 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以下各题。7. 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 纬度位置B. 海陆
7、差异C. 地形起伏D. 洋流性质8. 图中西南沿海地区海岸线曲折, 多幽深的峡湾, 与其形成原因相似的是A. 贝加尔湖B. 东非大裂谷C. 喀斯特溶洞D. 冰川 U 型谷【答案】7. B 8. D【解析】【7题详解】由纬度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越向南气温越低,因此甲地气温大于25,乙地气温小于20,甲地气温高于乙地。甲地深居内陆,乙在沿海,内陆气温大于沿海,由此可判断出当时为夏季。海洋比热容大,夏季升温慢, 陆地比热容小,夏季升温快,因此甲的气温高于乙地主要是受海陆差异的影响,故B正确。读图可知,甲、乙两地纬度相同,故A错误。甲、乙都在潘帕斯草原上,地势差异小,故C错误。流经乙附近的洋流为巴西
8、暖流,对沿岸的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但乙气温却比甲要低,说明主要不是受洋的影响,故D错误。【8题详解】峡湾主要是冰川侵蚀而成,故D正确。贝加尔湖是地壳断裂下陷而成的构造湖;东非大裂谷位于生长边界,因板块张裂而成;喀斯特溶洞是因流水的化学溶蚀而成。故A、B、C错误。【点睛】第一小题解答的关键是通过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判定季节。第二小题较简单,属根底题目。剑麻喜高温多雨的高坡环境,有“绿色金子之称,广泛运用在运输、渔业、石油、冶金 等各种行业。以下图所示地区是它的原产地,目前这里的产量仍很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 据图示信息判断,注入大西洋的河流比注入太平洋的河流A. 流量季节变化大B. 流量大C.
9、 平均流速快D. 流程短10. 导致该区域剑麻产量大最主要原因是A. 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B. 土地面积广,地价低C. 距兴旺国家近,市场广阔D. 大型飞机的出现,交通条件改善【答案】9. B 10. C【解析】此题组以中美洲局部地区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涉及区域河流特征、农业区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9题详解】根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势特征判断,该区域东部受赤道低气压带或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受地形抬升影响,全年降水丰富,而西部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降水多,冬季位于东北信风背风坡,降水稀少。由此推断,与注入太平洋的河流相比,注入大西洋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比小,流量
10、大,A错误,B正确。图中分水岭海拔最高的山脊线东侧等高线稀疏,坡度较小,平均流速慢,C错误。分水岭的位置偏西,东侧河流的流程较长,D错误。应选B。【10题详解】文字信息显示,剑麻广泛运用在运输、渔业、石油、冶金等各种行业,市场需求量较大,市场的需求量往往决定农业的规模和产量。该区域离美国近,市场广阔,促使当地大力开展剑麻种植,产量大,选项C符合题意。当地气候干旱,人口稀少;当地荒漠广布,适宜种植地区不广;剑麻附加值低、运输量大,不适宜飞机运输。因此选项A、B、D不符合题意。应选C。以下图为“大陆西岸西风风速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 图中中纬度地区西风A. 风速纬度差异北半球比南半球小B
11、. 风速北半球比南半球大C. 最大风速冬夏变率北半球比南半球小D. 纬度范围北半球比南半球广12. 造成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强弱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 北半球海面狭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B. 南半球海面宽广,海面温度偏高C. 南半球海面宽广,气压带根本上呈带状分布D. 北半球海面狭窄,季节性上下气压系统缺少【答案】11. A 12. C【解析】此题组以大陆西岸西风风速分布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描述信息的能力,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11题详解】图中显示,两图中风速随纬度变化曲线起伏幅度,北半球都比南半球小,因此选项A描述正确。图中显示,中纬度地区西风北半球风速都比南半球小
12、,选项B描述不正确。图中显示,最大风速冬夏变率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选项C描述不正确。右图显示,北半球中纬西风的纬度范围北半球比南半球小,选项D描述不正确。应选A。【12题详解】北半球陆地面积较大,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南半球海面宽广,海面温度冬季偏高,夏季偏低;北半球海面只是相对南半球较少,并不狭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导致季节性上下气压系统交替出现。因此选项A、B、D不符合题意。南半球海面宽广,气压带根本上呈带状分布,对西风的阻挡作用弱,西风较强,因此选项C符合题意。应选C。图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 该地区有许多大河,但航运价值不高,其
13、主要原因是河流结冰期较长 河流流向与主要货流方向不一致河流沿岸人烟稀少、资源匮乏 内河航运量小,运费高A. B. C. D. 14. 20世纪后期以来,该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北部A. 人口密度低B. 市场广阔C. 交通改善D. 新资源开发【答案】13. A 14. D【解析】此题组以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涉及河流航运价值、人口迁移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13题详解】西伯利亚地区纬度高,冬季寒冷而漫长,河流结冰期长,通航时间较短,影响河流的航运价值;图中显示河流主要由南向北流,而俄罗斯的资源主要从东向西运输,制成品在
14、图示地区主要是从西向东运输,因此河流流向与主要货流方向不一致,导致河流航运价值不高。选项、符合题意。图中显示,西伯利亚地区河流沿岸的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内河航运运量大,且运费低廉。选项、不符合题意。应选A。【14题详解】北部人口密度低,但居住环境较恶劣,因此北部人口密度低不是人口由南向北迁移的主要原因,A错误;市场广阔对产业具有吸引力,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不明显,且北部人口经济密度小,市场也不广阔,B错误;交通改善可以促进人口迁移,但不是人口向北迁移的主要动力,C错误;图中显示,北部开发了油田和气田,当地经济的开展对人口迁移具有较强的拉力,因此新资源开发是该地区人口由南向北迁移的主要动力,
15、D正确。应选D。以下图为世界某区域,K城海拔1048米。这里的印第安人发现冬季常出现一种神奇的气流,能使厚达10厘米左右的积雪在一天之内融化,因此称之为“吃雪者。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 “吃雪者形成的原因是A. 暖流流经增温B. 反气旋气流下沉增温C. 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D. 暖锋过境增温16. 当流经K城的河流进入主汛期时,居住在K城附近的人们最可能开展的活动是A. 东去种麦B. 西山牧羊C. 南下踏青D. 北山滑雪【答案】15. C 16. B【解析】【分析】此题组以北美西部局部地区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涉及地形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河流汛期判断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
16、题的能力。【15题详解】题中文字信息显示,“吃雪者出现在冬季、是一种气流、温度较高,图中信息说明,K城位于河流分水岭以东山脉东坡,位于中纬西风带,综合两种信息分析,“吃雪者就是西风向东越过山脉下沉增温后的气流。应选C。【16题详解】题中图文信息说明,K城位于高山东侧的山地高原海拔1048米,当地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高山的冰雪融水,河流夏季进入主汛期。小麦为春播或秋播,排除选项A。夏季气温高,西边高山草场水草肥美,适合放羊,选项B符合题意。踏青一般在春节,滑雪一般在冬季,排除选项C、D。应选B。【点睛】焚风是由于空气作绝热下沉运动时,因温度升高湿度降低而形成的一种干热风。当气流越过高山后下沉时,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上杭县 第一 中学 2022 学年 地理 学期 期中 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