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11近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和罗马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通史版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11近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和罗马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11近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和罗马含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单元过关检测(十一)考试时间:40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1(2022福建厦门高二期末)梭伦改革后,庇西特拉图通过武力夺取政权,建立僭主政治,积极开展工商业,坚决镇压氏族贵族,并将逃亡贵族的土地分配给农民。由此可见()A中断了政治民主化的历史潮流B解决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C客观上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D成为了僭主政治的始作俑者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僭主统治期间,继续开展工商业,在政治、经济上打击氏族贵族,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利益,有利于民主政治开展,C项正确,A项错误。奴隶主阶级和奴隶的矛盾并没有解决,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庇西特拉图是第一位僭主,
2、D项错误。2(2022山西省高三高考前适应性考试)古代雅典的梭伦为了开展雅典的手工业,允许外邦人获得雅典的公民权;而到了伯利克里时期却规定:“其父母皆为雅典人者,始能为雅典人。这一变化说明古代雅典()A手工业获得较大的开展B人地矛盾日益锋利C公民权利意识逐渐强化D民主政治走向鼎盛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雅典在梭伦时期允许外邦人获得雅典的公民权,而伯利克里时期不允许外邦人成为雅典公民,这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建立后,公民的权利意识逐渐强化,应选C项。A、B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中伯利克里时期限制外邦人成为公民,并不是民主政治走向鼎盛的表现,排除D项。3(2022南宁市高三适应性考试)雅典城邦直接参与
3、戏剧公演活动的部署,如主持演出、监督观众和管理戏剧比赛等;政府官员还任命三个雅典最富有的人为悲剧合唱队队长,作为参赛剧目的主要赞助人。伯利克里时代,甚至发放津贴鼓励公民观剧。雅典城邦的这些做法意在()A提高城邦公民的公共意识B提升公民的文化水平C加强对社会显贵的经济控制D缓解严重的贫富差异答案A解析鼓励公民在城邦事务中承担一定的责任,有利于增强城邦公民的公共意识,应选A项。材料中做法能够增强公民的集体荣誉感但这种做法的目的不是提升其文化水平,排除B项;材料中鼓励显贵承担城邦角色旨在鼓励其参政而不是对其进行经济控制,排除C项;发放公职津贴等的目的在于鼓励人们参与城邦事务,对于缓解贫富差异的作用是
4、十分微弱的,排除D项。4(2022湖南衡阳一中月考)公元前5世纪中期的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曾对陪审员、五百人议会议员和执政官等给予公职津贴,惟掌握大权的将军仍无公职津贴,且非抽签担任,系选举而来。据此推知,雅典()A平民政治沦为暴民政治B精英治国与公民政治并存C分权制衡体制日益完善D工商业阶层占据城邦要职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雅典曾对陪审员、五百人议会议员和执政官等给予公职津贴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保证所有公民尤其是低等级公民能积极参与国家政治事务,保障直接民主政治的实现;根据材料“惟掌握大权的将军仍无公职津贴,且非抽签担任,系选举而来并结合所学可知,将军的选任是精英政治的表达,综上所述
5、,这说明雅典精英政治与公民政治并存,B项正确。A、C、D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5(2022昆明市高三摸底调研)梅因指出:“古代罗马的本地人自认为是因为血统而结合在一起的,他们反对外国人主张平等权利,认为这是对他们生来固有权利的一种篡夺。罗马法中改变了这一理念的是()A习惯法 B万民法C公民法 D?查士丁尼民法大会?答案B解析材料中“古代罗马的本地人自认为是因为血统而结合在一起的,他们反对外国人主张平等权利,意在强调本地公民的权益,而万民法是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应选B项。6(2022福州市高三第一学期质量抽测)在?罗马史?中,作者经常用“罗马人破坏和约“元老院撕毁和约“(因此)
6、遭到可耻的失败等诸如此类的语句做标题。这反映了作者()A改革贵族政治的要求 B维护城邦独立的愿望C尊重契约规那么的意识 D客观记述历史的史德答案C解析材料中?罗马史?的作者反对破坏和约的行为,这表达了其尊重契约规那么的意识,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作者尊重契约规那么的意识,不是其改革贵族政治的要求,故A项错误;B项在材料中无从表达,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作者对破坏和约行为的态度,不是客观记述历史的史德,故D项错误。7(2022辽宁五校协作体上学期高三联模)罗马法学家尤里安在就罗马法的某项内容做出解释时曾举例说:“没有人疑心,如果我在我的土地上播种了你的小麦,收获物及出卖收获物的价金将是我的。这反映
7、了罗马法()A法律体系建设已日趋完备B强调维护土地贵族的权利C保护私有财产所有权不力D物权保护之规定更加完善答案D解析材料“我在我的土地上播种了你的小麦,收获物及出卖收获物的价金将是我的反映了罗马法对物权归属的规定,故D项正确。材料只是反映了罗马法关于物权保护的一些规定,不能由此得出法律体系建设已日趋完备,故A项错误;材料仅仅是一个阐释物权的例子,并不能由此得出B、C两项结论,故排除。8(2022济南市高三模拟)中世纪初期,罗马法长期处于衰落状态,“教会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法庭中都有法律的效力。从12世纪开始,西欧各国对罗马法展开了广泛的研究,“无论国主或市民,都从成长着的法
8、学家等级中找到了强大的支持,罗马法被重新发现。据此可推知()A罗马法开始成为资产阶级反教会的工具B?圣经?与罗马法具同等法律效力C罗马法复兴适应了商品经济开展的需要D?圣经?遭到新兴社会阶层的抛弃答案C解析材料说明,12世纪初,西欧出现研究罗马法的热潮,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西欧的法律状况同商品经济开展和社会生活极不适应,而罗马法是资本主义社会以前调整商品生产者关系的最完备法律,因此西欧各国对罗马法进行研究,应选C项。结合所学可知,14世纪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2世纪还没有资产阶级,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中世纪初期,?圣经?词句具有法律效力,而罗马法衰落,二者不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排除B项;材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史 2022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单元 过关 检测 11 近代 西方 文明 源头 古代 希腊 罗马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