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能力检测试题B卷-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能力检测试题B卷-含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姓名 班级 学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能力检测试题B卷 含答案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凯尔曼认为,态度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_ 认同和_ 。2、根据创造程度不同,把随意想象分为_和_。3、气质的动力特征主要指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_和心理活动的_。4、人的能力形成和发展,主要是_因素和_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5、气质是_现象,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的_基础。6、
2、沙赫特的情绪三因素说把情绪产生归之于三个因素的相互作用:_、_和认知因素。7、根据注意有无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不同,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_ 和_。8、动机具有引发、_和_的功能。9、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有:提出问题、_、_和验证假设。10、高级神经过程的基本特征是神经过程的强度、神经过程的_和神经过程的_。 二、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某大学生既想自主创业,但同时又不想耽误学习,这属于动机冲突中的( )A.趋避冲突B.双趋冲突C.双避冲突D.双重趋避冲突 2、( )对性格形成有直接影响。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自我教育3、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 )A.精神
3、分析B.行为主义C.认知D.人本主义 4、心理辅导员把来访者的主要言谈、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再反馈给来访者的技术是( )A.简述语意技术B.澄清C.提问D.具体化 5、心理现象分为(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理6、引起动机的内在心理条件是( )A.感觉B.思维C.需要D.性格7、人的个性结构的核心成分是( )A.性格B.气质C.能力D.兴趣8、在人性的叙述中,认为人是理性的,是善良的和值得尊重的是( )A.认知主义B.行为主义C.人本主义D.存在主义 9、在非对抗性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之产
4、生一致性,称为( )A.从众B.顺从C.暗示D.模仿10、智力分布呈常态分布就是指( )A.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上没有明显的个别差异B.智力中等的人占多数C.智力超常的人占多数D.智力低常的人占多数11、学生能做到“一题多解”的思维活动是( )A.再现思维B.集中思维C.发散思维D.抽象思维12、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是( )A.有意想象B.随意想象C.创造想象D.再造想象13、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是( )A.社会促进B.社会抑制C.社会进步D.社会退步14、气质类型在社会上评价是( )A.都是好的B.都是坏的C.有好有坏D.无好坏之分15、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
5、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 )A.不可遏制型B.活泼型C.安静型D.抑郁型16、每次看见“月晕”就要刮风,“潮湿”就要下雨,即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结论,这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 )A.抽象性B.概括性C.间接性D.情境性17、因素说认为品德构成的要素是道德行为和( )A.道德认识B.道德意识C.道德意志D.道德情感18、“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了心理是( )A.脑的机能B.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C.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D.来自客观现实19、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20、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表
6、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 )A.感觉、知觉和记忆B.知、情、意过程C.需要、动机和世界观D.能力、气质和性格 三、名词解释(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1、创造思维:2、性格的意志特征:3、情景记忆:4、B型人格:5、倒摄记忆:6、性格的态度特征:7、错觉:8、感觉: 四、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 )潜移默化是指有意识记的结果。2、( )气质无好坏之分,而性格有好坏之分。3、( )虚幻的想象是不受现实制约的。4、( )在复习时把相似的材料放在一起进行,复习效果会更好。5、( )不管想象的内容如何荒诞,但它们的组成部分还是取材于客观现实,因此想象是我们
7、知觉的翻版或重复。6、( )所谓“潜移默化”,就是指影响通过有意识记而接受。7、( )心境是一种持久而微弱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散性,有时心境的产生是没有原因的。8、(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明的是气质的稳定性特征。9、( )在复习时把相似的材料放在一起进行,复习效果会更好。10、( )情绪是人和动物都有的。 五、简答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1、性格与气质的关系。2、有哪些动机理论?请分别叙述之。3、观察力的培养。4、什么是动机?动机产生的条件有哪些?5、简述注意的品质。6、创造性思维具有哪些特征? 六、论述题(共1小题,每题10分,共10分)1、什么是问题解决,举例分析影响问题解决
8、的因素?第 6 页 共 6 页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服从 内化2、再造想象 创造想象3、稳定性 指向性4、遗传 环境5、心理 生理6、环境因素 生理因素7、有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8、指引 激励9、明确问题 提出假设10、平衡性 灵活性二、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B2、A3、A4、A5、A6、C7、A8、C9、C10、B 11、C12、D13、B14、D15、C16、B17、B18、B19、D20、D三、名词解释(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1、创造思维:是指运用新颖、独特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产生新思想、新假设、新原理的思维。2、性格的
9、意志特征:是指人在自觉条件自己行为方式与控制水平、目标明确程度以及在处理紧急问题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3、情景记忆:是指个人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或情景为内容的记忆。4、B型人格:系一种典型的中庸性格。其特点是:不争强好胜,不贪图名利;不前不后,甘居中游;血液中儿茶酚胺含量较低,不易患高血压、冠心病等。此种性格者有的接近A型或C型性格,经过环境影响或自我信念改变亦可发生一定程度的性格改变。5、倒摄记忆:是指后学习与记忆的材料对先学习与记忆材料的保持与回忆的干扰。6、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指人在对现实的稳定态度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它是性格特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7、错觉:
10、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8、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四、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错2、对3、错4、错5、错6、错7、错8、对9、错10、对五、简答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1、区别:(1)两者的生理基础不同。气质是以人的神经活动的特性组成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为生理基础的心理特征,而性格的生理基础是神经类型的特点与后天形成的暂时性神经联系的“合金”。(2)在稳定性方面的不同。由于气质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因此比较稳定,即使变化其过程也比较困难和缓慢;而性格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由后天的生活实践决定,因此也具有稳定
11、性的特征,但相对于气质而言,变化较易,较快。(3)在评价方面的不同。由于气质决定于一个人的生理特点,所以不能进行好坏评价,而人的性格受社会所制约,因此始终具有社会评价的意义,有好、坏、美、丑之分。联系:(1)就气质和性格的影响来看,特定的气质类型可以有力地促进某些性格特征的形成和发展。(2)由于性格在个性中居于核心地位,因此,性格对气质具有更大的、更深的影响。首先,人的气质的动力特征;其次,由于实践的要求和人的态度及行为方式的作用,性格可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改造气质,且在良好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各种气质类型的人都可成为具有积极的性格特征的人。2、本能理论:它认为人的活动与行为是先天就内在安排好
12、的。驱力理论:它强调驱力在个体行为激起中的作用,认为动机是由驱力、习惯和诱因共同决定的。诱因理论:动机的诱因论转向外部,强调外界诱因在个体行为激起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关注外界刺激、奖赏、目标等如何引导个体行为的发生。认知失调理论:人的认知、包括思想、信仰和态度等的不一致会产生动机。不一致导致人减少或消除某种不一致的行为,也就是说人的社会认知过程是一个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动态过程。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是指个体认知到如何应付具体情境的能力。自我效能判断在动机的确定与维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个体对目标的实现有高的自我效能判断时,就会保持高的动机;缺少有关目标进展的信息或低的自我效能认知都会使人
13、放弃努力。3、(1)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目的性使观察成功的前提。有了明确的目的,就不至于在观察时盲目行事或被其他与目的无关的现象干扰。(2)观察的成功主要依赖一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俗话说“谁知道的最多,谁看的就最多”。(3)观察应当有顺序、有系统的进行,这样才能看到事物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关系,而不至于遗留某些重要的特征。(4)要设法让更多的感觉器官参与认识事物的活动。观察要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事物的不同性质往往从不同方面体现出来。(5)观察时要有思维的参与。在观察时思维必须同步进行,如果忽视了观察时的思考,就难以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更不可能得出科学的论断。4、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
14、动,使活动朝着某个目标产生行为的内在动力。动机的产生必须具有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的共同作用,内在条件是人的需要,动机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当需要在强度上达到一定水平,并且有满足需要的对象存在时,就引起动机。外在条件是能够满足需要的事物诱因,它是引起动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诱因可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5、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觉察到客体的数量。“一目十行”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其标志是在某一段时间内注意的高度集中,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注意的稳定性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指注意维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人在感受同一事物时,注意很难长时间地
15、保持固定不变。广义:指注意维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虽然人接触的对象或行动有所变化,但人对整个活动的注意却保持不变。如完成做作业的任务活动。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注意的转移,指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有目的地、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另一活动上。如课与课间的转移。6、答:1、既需要发散思维,又需要集中思维;2、创造性思维没有现成的答案;3、迷恋和目的指向性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特征;4、灵感状态;5、创造性思维需要创造性相象的参与。六、论述题(共1小题,每题10分,共10分)1、问题解决指一系列有目的指向性的认知操作过程。运用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叫创造性问题解决;运用现有方法解决问题的叫常规性问题解决。问题解决过程一般经历四个阶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知觉情境,知觉情境越简单、明显,有关条件越容易感知,问题越容易解决;情境较复杂、隐匿时,问题就不易解决;定势这种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它突出地表现在“功能固着”上;动机和情绪状态,耶克斯多得逊定律表明,问题解决者应保持适中的动机激奋水平;个性差异,如性格特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