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试题库及其答案完美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试题库及其答案完美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试题库及其答案完美版.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问答题参考答案1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根底条件是什么?答:混凝土和钢筋协同工作的条件是:1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产生良好的粘结力,使两者结合为整体;2钢筋与混凝土两者之间线膨胀系数几乎一样,两者之间不会发生相对的温度变形使粘结力遭到破坏;3设置一定厚度混凝土保护层;4钢筋在混凝土中有可靠的锚固。2什么叫混凝土徐变?混凝土徐变对构造有什么影响?答:在不变的应力长期持续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随时间而缓慢增长的现象称为混凝土的徐变。徐变对钢筋混凝土构造的影响既有有利方面又有不利方面。有利影响,在某种情况下,徐变有利于防止构造物裂缝形成;有利于构造或构件的力重分布,减少应力集中现象及减少温度应力等。不利
2、影响,由于混凝土的徐变使构件变形增大;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徐变会导致预应力损失;徐变使受弯和偏心受压构件的受压区变形加大,故而使受弯构件挠度增加,使偏压构件的附加偏心距增大而导致构件承载力的降低。3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是如何组成的?答:试验说明,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或者抗滑移力,由四局部组成:1化学胶结力:混凝土中的水泥凝胶体在钢筋外表产生的化学粘着力或吸附力,来源于浇注时水泥浆体向钢筋外表氧化层的渗透和养护过程中水泥晶体的生长和硬化,取决于水泥的性质和钢筋外表的粗糙程度。当钢筋受力后变形,发生局部滑移后,粘着力就丧失了。2摩擦力:混凝土收缩后,将钢筋紧紧地握裹住而产生的力,当钢筋和
3、混凝土产生相对滑移时,在钢筋和混凝土界面上将产生摩擦力。它取决于混凝土发生收缩、荷载和反力等对钢筋的径向压应力、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粗糙程度等。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挤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那么摩擦力越大。3机械咬合力:钢筋外表凹凸不平与混凝土产生的机械咬合作用而产生的力,即混凝土对钢筋外表斜向压力的纵向分力,取决于混凝土的抗剪强度。变形钢筋的横肋会产生这种咬合力,它的咬合作用往往很大,是变形钢筋粘结力的主要来源,是锚固作用的主要成份。4钢筋端部的锚固力:一般是用在钢筋端部弯钩、弯折,在锚固区焊接钢筋、短角钢等机械作用来维持锚固力。各种粘结力中,化学胶结力较小;光面钢筋以摩擦力为主;变形钢筋以机械
4、咬合力为主。4.轴心受压构件设计时,纵向受力钢筋和箍筋的作用分别是什么?答:纵筋的作用:与混凝土共同承受压力,提高构件与截面受压承载力;提高构件的变形能力,改善受压破坏的脆性;承受可能产生的偏心弯矩、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引起的拉应力;减少混凝土的徐变变形。横向箍筋的作用:防止纵向钢筋受力后压屈和固定纵向钢筋位置;改善构件破坏的脆性;当采用密排箍筋时还能约束核芯混凝土,提高其极限变形值。5.对受压构件中纵向钢筋的直径和根数有何构造要求?对箍筋的直径和间距又有何构造要求?答:纵向受力钢筋直径d不宜小于12mm,通常在12mm32mm围选用。矩形截面的钢筋根数不应小于4根,圆形截面的钢筋根数不宜少于
5、8根,不应小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净距不应小于50mm,最大净距不宜大于300mm。其对水平浇筑的预制柱,其纵向钢筋的最小净距为上部纵向受力钢筋水平方向不应小于30mm和1.5d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下部纵向钢筋水平方向不应小于25mm和d。上下接头处,对纵向钢筋和箍筋各有哪些构造要求?6.进展螺旋筋柱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时,有哪些限制条件?为什么要作出这些限制条件?答:凡属以下条件的,不能按螺旋筋柱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 当l0/b12时,此时因长细比拟大,有可能因纵向弯曲引起螺旋箍筋不起作用; 如果因混凝土保护层退出工作引起构件承载力降低的幅度大于因核芯混凝土强度提高而使构件承载力增加的幅度
6、, 当间接钢筋换算截面面积Ass0小于纵筋全部截面面积的25%时,可以认为间接钢筋配置得过少,套箍作用的效果不明显。7.简述轴心受拉构件的受力过程和破坏过程?答:第阶段加载到开裂前 此阶段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应力与应变大致成正比。在这一阶段末,混凝土拉应变到达极限拉应变,裂缝即将产生。第阶段混凝土开裂后至钢筋屈服前 裂缝产生后,混凝土不再承受拉力,所有的拉力均由钢筋来承当,这种应力间的调整称为截面上的应力重分布。第阶段是构件的正常使用阶段,此时构件受到的使用荷载大约为构件破坏时荷载的50%70%,构件的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是以此阶段为依据的。第阶段钢筋屈服到构件破坏当加载到达某点时,某一截面
7、处的个别钢筋首先到达屈服,裂缝迅速开展,这时荷载稍稍增加,甚至不增加都会导致截面上的钢筋全部到达屈服即荷载到达屈服荷载Ny时。评判轴心受拉破坏的标准并不是构件拉断,而是钢筋屈服。正截面强度计算是以此阶段为依据的。8受弯构件适筋梁从开场加荷至破坏,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各个阶段是哪种极限状态的计算依据?答:适筋受弯构件正截面工作分为三个阶段。第阶段荷载较小,梁根本上处于弹性工作阶段,随着荷载增加,弯矩加大,拉区边缘纤维混凝土表现出一定塑性性质。第阶段弯矩超过开裂弯矩Mcrsh,梁出现裂缝,裂缝截面的混凝土退出工作,拉力由纵向受拉钢筋承当,随着弯矩的增加,受压区混凝土也表现出塑
8、性性质,当梁处于第阶段末a时,受拉钢筋开场屈服。第阶段钢筋屈服后,梁的刚度迅速下降,挠度急剧增大,中和轴不断上升,受压区高度不断减小。受拉钢筋应力不再增加,经过一个塑性转动构成,压区混凝土被压碎,构件丧失承载力。第阶段末的极限状态可作为其抗裂度计算的依据。第阶段可作为构件在使用阶段裂缝宽度和挠度计算的依据。第阶段末的极限状态可作为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的依据。9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有哪几种破坏形式?其破坏特征有何不同?答: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有适筋破坏、超筋破坏、少筋破坏。梁配筋适中会发生适筋破坏。受拉钢筋首先屈服,钢筋应力保持不变而产生显著的塑性伸长,受压区边缘混凝土的应变到达极
9、限压应变,混凝土压碎,构件破坏。梁破坏前,挠度较大,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有明显的破坏预兆,属于塑性破坏。梁配筋过多会发生超筋破坏。破坏时压区混凝土被压坏,而拉区钢筋应力尚未到达屈服强度。破坏前梁的挠度及截面曲率曲线没有明显的转折点,拉区的裂缝宽度较小,破坏是突然的,没有明显预兆,属于脆性破坏,称为超筋破坏。梁配筋过少会发生少筋破坏。拉区混凝土一旦开裂,受拉钢筋即到达屈服,并迅速经历整个流幅而进入强化阶段,梁即断裂,破坏很突然,无明显预兆,故属于脆性破坏。10什么叫最小配筋率?它是如何确定的?在计算中作用是什么?答:最小配筋率是指,当梁的配筋率很小,梁拉区开裂后,钢筋应力趋近于屈服强度,这时的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钢筋混凝土 结构设计 原理 试试 题库 及其 答案 完美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