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药物治疗.doc
《心律失常药物治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律失常药物治疗.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病症,其临床意义与是否需要治疗应结合病人的全面情况来决定。尽管心律失常的非药物疗法进展巨大,尤其是射频消融和ICD的使用所获取的成就,但抗心律失常药物仍是治疗大多数心律失常的主要手段。治疗观念已由消除由心律失常引起的症状转变为降低死亡率为治疗目的。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1 自律性增强:正常自律性为4相除极,由钠离子内流形成,把这种离子流称为起搏电流If,超极化激活If。正常自律性增强的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其易损环节在4相除极,阻滞If、Ica-L、激活IK-Ach可纠正之。2 异常自律性:膜电位降低情况下的自律性异常,产生
2、的心律失常有异位房性心动过速、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室性心动过速。其易损环节是最大舒张期电位降低,故应激活K+通道,增强Na+-K+泵,阻断Ica-L、抑制INa。3 早期后除极(EAD)由EAD所致的心律失常有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其易损环节是APD延长,故应停用延长APD药物,应用受体激动剂,增加心率,增加细胞外K+,用Ca2+、Na+阻滞剂等。4 延迟后除极(DAD)由DAD所致的心律失常有:洋地黄过量所致的早搏、心动过速,其易损环节是钙负荷,参与DAD的离子流有ICa-L、INa/Ca。故用钙、钠阻滞剂,增加IK外流均可抑制DAD。5 折返 (1)钠离子依赖折返:具有长的应
3、激间歇,易损环节在传导,可用INa阻断剂;具有短的应激间歇,易损环节在有效不应期,可用K+阻滞剂。(2)钙通道依赖折返:传导和应激性是其易损环节,可用ICa-L阻滞剂。6 往返运动 由传导纤维纵向分离所致,易损环节为 Na+依赖激动和Ca2+依赖激动,前者用INa阻断剂,后者用ICa-L阻断剂。7 平行心律 具传入和传出阻滞的自律性增强。易损环节在4相除极,若舒张期电位较高,则阻断If。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是一个复杂的课题,自1968年Papp提出最早的分类以来,随之又有数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得分类问世,其中以Vaughham Williams的分类最具权威性,近来,随着分子生
4、物技术的发展,对心律失常及药物作用机制的新观点、新理论的涌现,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不断问世,对Vaugham Williams分类提出不同意见,又形成了Sicilian Gambit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方法,在此分别阐述两种分类方法及其特点。Vaugham Williams分类:Vaugham Williams分类将抗心律失常药物分为四类,此外,依照药物对复极的不同影响,将I类再分三个亚类:IA、IB、IC(见下表)分类药理作用代表药物I类A延长复极,延长动作电位时限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丙吡胺B加速复极,缩短动作电位时限利多卡因、美西律、苯妥英钠、妥卡胺、莫雷西嗪C减慢除极,对复极无影响氟
5、卡尼、英卡尼、氯卡胺、普罗帕酮II类b受体阻滞剂非选择性:普萘洛尔、噻吗心安、索他洛尔b1受体阻滞剂选择性: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III类延迟动作电位复极胺碘酮、溴苄胺、索他洛尔IV类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硝苯吡啶所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反映对药理学的理解以及对心律失常机制和药物作用易损环节的理解程度。Vaugham Williams分类的不足在于:(1)分类过于简化,不能表达一种药物具有多种作用,如胺碘酮,为III类药,但兼具I、II、IV类作用,I、III类药物均可延长动作电位时间。(2)分类标准不统一,不同类或同类亚类均有不同的作用机制。(3)分类中未包括受体通道的激动剂
6、,而某些激动剂可通过受体或通道的激动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4)分类不完善,未包括a受体阻滞剂、胆碱能激动剂、洋地黄、腺苷等药物。(5)分类(不包括II类)仅考虑到正常离体心肌组织的电生理特点,未考虑到药物对受损或病态心肌组织可有不同的电生理作用。(分类没有反映对不同类型心律失常如何选用最合理有效的药物,不利于临床指导治疗。Sicilian gambit抗心律失常药物新分类及评价Sicilian Gambit药物分类法产生于CAST试验结果后举行的一次会议,该分类名称起源部分是由于初始会议的地点,部分来自对药物分类提供新方法本身。Sicilian Gambit的分类方法,首先要识别、归类心律失常
7、机制,就目前而言,有些能做到,有些尚难做到。第二要归类易损环节(vulnerable parameters),即心律失常发病的电生理特性中药物可起作用的最敏感部位。第三考虑药物作用的靶点(包括通道、受体、离子泵),选择最有可能影响易损环节的靶点,最后药物将改变这一靶点,可见这一分类是综合性的,且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为未来药物治疗指明了方向。但Sicilian Gambit分类亦有不足之处;首先,临床上许多心律失常的机制可能是推断性的,加之临床心律失常机制并不都是具体的,难以具体分类;也有一种心律失常由多种机制所致,也可以由复合机制引起,如室性心动过速可有延迟后除极和在其后除极所致的触发活动诱发
8、,但随后由折返维持,故新的药物分类法在临床应用上仍然受限。然而,Sicilian Gambit方法为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掌握心律失常和药物作用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应用临床上心律失常可按发作时心率的快慢,分为快速性和缓慢性两大类,据此抗心律失常药又可分抗快速心律失常药和抗缓慢心律失常药两大类,而一般讨论的抗心律失常药分类均是指抗快速心律失常药而言,本节将重点根据Vaugham Williams分类介绍抗快速心律失常药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I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阻滞快通道Na+流入细胞内,从而使0相的除极速度减慢和动作电位上升
9、支的幅度降低,并使阈电位水平升高,故可减慢冲动的传导速度,并使心房肌、浦肯野纤维和心室肌的兴奋性和自律性降低。I类药中包括药物较多,对起源于心房或心室的由折返或自律性增高所致的心律失常均非常有效。根据对特殊传导系统组织的作用,对心室不应期的作用以及对复极影响的不同,分IA、IB、IC三个亚类。(一)IA类药物 可明显降低0相动作电位上升速率,延长动作电位时限和有效不应期,故可使冲动在心肌组织内的传导速度减慢,降低自律性。心电图可显示PR间期及QT间期延长,QRS波增宽,代表药物为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丙吡胺。1奎尼丁(quinidine)(1)药理作用:基本作用为阻断钠通道,适度抑制Na+内流
10、,达到减慢冲动在心肌组织内的传导,延缓心肌的复极化,降低自律性的作用,此外,还可通过自主神经而发挥间接作用。(2)临床应用:奎尼丁属于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和预防均有良好效果。被用于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的药物复律中,其成功率为6585,并且对复律后的窦性心律的维持作用也较好。国外研究表明,长效奎尼丁0.6-0.8g,每日2次,心房颤动转复率为43,大剂量4.8gd,转复率为62。在电复律成功患者中,用奎尼丁组在312个月内维持窦律的百分比显著高于不用药的对照组。此外,奎尼丁对预激综合征所致的房颤亦有治疗作用,可使PR间期延长,控制严重、甚至致命性的快速心室率。然而,由于
11、其毒副作用较大,现已不作为临床治疗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奎尼丁口服时,先服0.10.28,观察12h,如无恶心、耳鸣、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再按病情所需用药。对心房颤动每2小时1次,每次0.20.4g,连续5次,45d未转复,说明本药无效,不再增加剂量和用药时间,可试用电复律。对慢性房颤者,可先用洋地黄控制心室率,休息时80-89bpm以下,再用奎尼丁。由于奎尼丁的毒副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为减少其使用量,可加用异搏定。目前,随着电复律技术的发展已减少了对奎尼丁的应用剂量及用药时间,在奎尼丁应用二、三天不能转复者加用电转复。如奎尼丁使房颤转复,宜以复律有效的剂量维持57d,渐减量至不出现早搏
12、的最小剂量,每天的维持量通常为0.20.4gd。室上性心动过速用量与房颤相同。(3)不良反应:约有13患者应用奎尼丁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多见于用药早期。久用后,有耳鸣失听,视觉障碍等金鸡钠反应及发热,血小板减少等过敏反应。奎尼丁的心脏毒性较为严重,治疗浓度可致心室内传导减慢(QT间期延长),高浓度可致窦房阻滞,房室阻滞,在传导阻滞情况下浦肯野纤维出现异常自律性可致室性心动过速。严重者发生奎尼丁晕劂或猝死。奎尼丁晕厥发生率为0.54.4,发作前可先有频发室性早搏,继以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最后出现心室颤动。此种情况最多见于开始服药的34天内或大剂量药物
13、治疗下,其发生与QT间期明显延长有关,QT间期延长25有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的高度危险,尤其当伴有心动过缓时,更易诱发。此外,低血钾也可加重QT间期的延长和导致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故在应用中,尤其在服药的最初三天应监测QT间期和血钾浓度的变化,出现下列情况应立即停药:心率60bpm;收缩压25;T波幅度降低,出现双峰;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对奎尼丁晕厥的处理除立即停药外,可给予镁盐、异丙肾上腺素或临时心脏起搏(频率在100110bpm)治疗。2二氢奎尼丁(d!hydroqunidine) 是奎尼丁的同类药物,区别在于其化学结构中的乙烯基链是闭合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证实其与奎尼丁有同样的抗心律
14、失常作用。二氢奎尼丁与奎尼丁的心血管及电药理特性相类似,但由于二氢奎尼丁与心脏的结合部位主要是在微粒体内,而奎尼丁则在细胞核内,故二者的作用不尽一致。主要差别为两种药随剂量及刺激频率增加均使QRS时限延长,但二氢奎尼丁较奎尼丁更明显;高浓度时,二氢奎尼丁抑制动作电位速度的作用大于奎尼丁;奎尼丁延长3位相的作用大于二氢奎尼丁;由于二氢奎尼丁在膜电位较低时,抑制INa+同时增加Ca2+内流,在膜电位较高时,抑制IK同时增加INa电流,故诱发早期后除极的作用小于奎尼丁,也是其致心律失常作用较小的原因。二氢奎尼丁的药代动力学及临床应用与奎尼丁基本一致,但其毒副作用较低,加之缓释剂的出现方便用药,为临床
15、提供了一种广谱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3普鲁卡因酰胺普鲁卡因酰胺(procainamide)是从1951年开始临床应用的与奎尼丁相似的抗心律失常药物。(1) 药理作用:普鲁卡因酰胺的直接电生理作用类似于奎尼丁。临床应用:同奎尼丁一样,普鲁卡因酰胺对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均有效。但最常用于室性心律失常,对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的有效率分别为90%和70%,对于其他药物无效的室性心律失常,有效率可达74%,对电生理诱发的室速的疗效为96%。对急性心肌梗塞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如利多卡因无效时,可用普鲁因酰胺静脉注射。但对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疗效不肯定,故应避免使用。普鲁卡因酰胺可口服、静脉注射
16、,少用肌内注射。口服常用量250500g, 每日4次。也可首剂1g,然后用每4小时500mg,每日总量一般以100mg于20ml25%葡萄糖液静脉缓慢推注5min,每5min一次,最大剂量为1g,亦可用1g稀释于5%葡萄糖液100ml内1h滴完。24h内总量不超过2g,最大剂量15mg/kg,口服尤其静脉用药大剂量时,应密切监测血压、心电及心率的变化。药代动力学:口服生物利用度为70%90%,血浆峰值时间是3090min。有效血药浓度48 g/ ml,在肝肾功能正常的人半衰期为35h,40%经肝脏代谢,60%由肾脏排出。充血性心力衰竭可使半衰期延长达6 h,严重肾脏疾病可达1020 h。不良反
17、应及注意事项:常见的有恶心、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胃肠胃道反应,大多可耐受,也可有荨疹、皮肤瘙痒等。大剂量可产生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如眩晕、幻觉、抑郁等,较少见的有肌肉震颤、无力、发热、贫血、淋巴结肿大等。长期应用可出现红斑狼疮样反应,表现为关节痛、发热、皮疹、胸腔或心包积液等,应立即停药,但仅出现抗核抗体阳性者(50%70%)可不停药;也可诱发粒细胞减少,常与剂量有关。因此不主张长期用本药治疗。普鲁卡因酰胺对心血管系统的不良作用较奎尼丁轻,一般剂量对血压无影响,也不减慢心率,静脉注射速度过快或剂量过大可致血压下降,甚至虚脱,过量可致房室阻滞和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5丙吡胺 丙吡胺(双异丙吡胺、吡
18、二丙胺、达舒平、异脉停,是一种强效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其抗心律失常作用于1961年最先报导,1967年用于临床。药理作用:丙吡胺通过阻断快钠通道,减慢心房、心室肌的传导,可延长动作电位时间,可延长房室结、希氏束、浦肯野纤维的不应期,消除冲动折返。并对房室旁路的逆向传导、前向传导不应期均延长,尤以逆向传导明显。并有研究证实,丙吡胺延长心肌正常细胞的电位时间较非缺血心肌细胞明显,故可降低不应期的离散度,有益于纠正和预防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丙吡胺可延长QTc间期,但不如奎尼丁明显。具有负性肌力作用,对有心功能不全者心肌收缩功能的抑制作用尤其明显。临床应用:可有效地控制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的有效率为
19、75%87%,室性心动过速为30%50%。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静脉注射有效率为58%78%,且对其他药物不能控制时也有效。此外,丙吡胺可有效地控制倾斜试验所诱发的血管抑制性晕厥的发作。其机制可能与其对心室的负性肌力作用、破坏反射的触发作用有关。口服剂量100200mg,每日34次,无效时可增加剂量,每日最大剂量不宜超过1600 mg,亦可先以负荷量200400 mg,继以150 mg,每日34次。肝、肾功能不全时可减量100 mg,每6 h一次。静脉给药2 mg/kg,不少于5min注完,一般不超过150 mg,静脉滴注维持量2030 mg/h,总量不超过800mg/d。药代动力
20、学:生物利用度为85%,血浆峰浓度时间为2 h,半衰期4.48.2 h,有效血浆浓度为34 mg/ml,达到5.5 mg/ml时便可出现中毒现象。本药在肝脏代谢,约50%原药由肾脏排出,故肾功能障碍时半衰期明显延长,但心力衰竭时影响不大。对心血管的作用主要为负性肌力和低血压,长期口服可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心功能正常者其发生率5%16%,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其发生率高达50%,丙吡胺也可引起扭转性室性心功过速的发生。6缓脉灵 缓脉灵(阿义马林)是1931年由蛇根草衍化的生物碱,1956年由Woodward 合成,其特性与奎尼丁相似,但副作用较少。药理作用:缓脉灵抑制窦房结的自律性,使其恢复时间延长,
21、对于心房、心室、浦肯野纤维具有膜抑制作用,使Vmax速度、幅度降低,传导速度减慢,使心房、心室的动作电位时限延长,抑制传导。对心房、房室结、希氏一浦肯野系统均有明显作用。可延长房室旁路不应期,可消除心室预激现象。临床应用:口服可有效抑制各种原因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静脉注射对80%-90%的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功过速有效,但效果缓慢,对利多卡因和普鲁卡因酰胺未能控制的室性心律失常有疗效。口服50100mg,每日34次。静脉注射50mg稀释后25min注射完,治疗心动过速需半小时后重给上述剂量,药量不超过lmgkg,或150300mg稀释后静脉滴注68h。药代动力学:口服吸收迅速,12h起作用,持续5
22、6h。静脉注射立即起作用,电生理效益短暂,仅45min。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可有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眩晕、耳鸣、全身乏力和血压下降等,个别病人出现粒细胞减少症及淤胆症,缓脉灵的中毒现象与用量大小、心脏情况及肾功能密切相关,故应用时要注意用量不宜过大,注射速度不宜快。中毒时嗜睡、昏迷,出现房室阻滞,QRS增宽,甚至心室停搏、电机械分离。(二)IB类药物 这类药物能轻度降低0相上升最大速度,可使冲动传导减慢,在特定条件下能促进传导,也能抑制4相Na+内流,降低自律性。可促进K+外流,从而缩短QT间期。1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1idocaine)是一种局部麻醉药物,于1950年在局部麻醉及心导
23、管检查时发现其可治疗室性心律失常,而成为抗心律失常药物。药理作用:利多卡因对心脏的直接作用是抑制Na+内流,促进K+外流,对浦肯野系统发生影响,对其他部位心肌组织及自主神经均无作用。治疗浓度(25gm1)的利多卡因能降低浦肯野纤维和心室肌的正常和异常自律性,大剂量可抑制窦房结的自律性。其机制由于使4相时K+外流,使舒张期除极坡度降低,但这一作用在低血K时受到限制。利多卡因对传导速度的影响较复杂,治疗浓度对希氏一浦肯野系统的传导速度无影响,但在细胞外K浓度较高时则能减慢传导,血液偏酸性时可增强其减慢传导的作用,利多卡因明显抑制缺血心室肌的兴奋性和传导性,其机制与心肌缺血细胞外K+浓度高而血液偏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律失常 药物 治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