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三基试题.doc
《急诊三基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诊三基试题.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名解:1.单纯扩散:脂容性的小分子物质从细胞膜的高浓度一测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2.动作电位:细胞受到刺激而兴奋时,细胞膜在原来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迅速而短暂的可向周围扩布的电位波动。3.成分输血:把人血中的各种不同成分,如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和血浆分别制备成高纯度或高浓度的制品,在输给病人,以适应不同病人对输血的不同要求,输血治疗已经由原来的输全血发展成成分输血。4.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射血分数=搏出量*100%/心室舒张末期容积。5.相对不应期:3期膜电位复极过程中,在膜电位为-60到-80MV的这段期间,若给予心肌细胞一个阈刺激,仍不能产生新的6.
2、动作电位;但如果给予一个阈上刺激则可能产生一次新的动作电位。基础代谢指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所谓基础状态指满足以下条件的一种状态:清晨、静卧、未作肌肉活动,前夜睡眠良好,测定时无精神紧张;测定前至少禁食12H;室温保持在20-25度;体温正常。这种状态下,体内能量的消耗只用于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能量代谢比较稳定,所以把这种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称为基础代谢率。7.基础代谢:指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所谓基础状态指满足以下条件的一种状态:清晨、静卧、未作肌肉活动,前夜睡眠良好,测定时无精神紧张;测定前至少禁食12H;室温保持在20-25度;体温正常。这种状态下,体内能量的消耗只用于维持基本的生
3、命活动,能量代谢比较稳定。8.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9.血浆清楚率:指肾脏在单位时间内能将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的某种物质完全清除,这个被清楚了某物质的血浆毫升数就是该物质的血浆清除率。10.视野:单眼固定地注视前方一点时所能看到的范围。视野检查有助于诊断视神经、视传导径路和视网膜的病变。11.妊娠:新个体产生的过程,包括受精、着床、妊娠的维持、胎儿的生长及分娩。问答1.动作电位指细胞受到刺激而兴奋时,细胞膜在原来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迅速而短暂的可向周围扩布的电位波动。电位的产生过程:神经纤维和肌细胞在安静状态时,其膜的静息电位约为-70到-90MV。
4、当它们受到一次阈刺激时,膜内原来存在的负电荷将迅速消失,并进而变成正电位,即膜内电位由原来的-70到-90MV变成+20到+40MV的水平,由原来的内负外正变成内正外负,这样整个膜内外电位变化的幅度为90-130MV,构成了动作电位的上升支。上升支中零位线以上的部分称为超射,但是由刺激引起的这种膜内外电位的倒转只是暂时的,很快就出现了膜内电位的下降,由正值的减小发展到膜内出现刺激前原有的负电位状态,这就构成了动作电位的下降支。动作电位的特点:1)有“全或无”现象。单一神经或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刺激若达不到阈值,不会产生动错电位。刺激一旦达到阈值,就会爆发动作电位。动作电位一旦产生,
5、其大小和形状不再随着刺激的强弱和传导距离的远近而改变。2)有不应期,由于绝对不应期的存在,动作电位不可能发生融合。2.调节血管舒张活动的体液因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血管紧张素原在肾素的作用下水解,产生血管紧张素。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作用下,血管紧张素转换为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在氨基肽酶A的作用下,成为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不具有活性。血管紧张素与血管紧张素受体结合,引起相应的生理效应,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可使全身微动脉,动脉血压升高,是已知最强的缩血管活性物质之一。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1)肾上腺素可与a和b两列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肾上腺素使总外周阻力降低,脉搏压变大,压力感受性反射对
6、心脏的作用不能抵消肾上腺素对心脏的直接作用,故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2)去甲肾上腺素主要与血管的a1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也可和心肌b1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但和血管平滑肌的b2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的能力较弱。去甲肾上腺素可使全身血管广泛收缩,动脉血压升高。血管升压素:血管升压素在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合成。在肾集合管可促进水的重吸收,故又称为抗利尿激素。血管升压素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相应受体,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是已知的最强的缩血管物质之一。在完整机体中,血浆中血管升压素浓度升高时首先出现抗利尿效应;只有当其血浆浓度明显高于正常时,才引起血压升高。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细胞可以生成并释放
7、若干种血管活性物质,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或收缩。(1)血管内皮生成的舒血管物质:内皮细胞合成前列环素使血管舒张。内皮生成内皮舒张因子(EDRF),化学结构是一氧化氮(NO),可使血管平滑肌内的鸟苷酸环化酶激活,cGMP浓度升高,游离Ca离子的浓度降低,故血管舒张。(2)血管内皮生成的缩血管物质:血管内皮细胞也可产生多种缩血管物质,称为内皮缩血管因子(EDCF)。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激肽释放酶是体内一类蛋白酶,可使蛋白质底物激肽解为激肽。激肽具有舒血管红星,可参与血压和局部组织血流的调节。心房钠尿肽:是由心房肌细胞合成和释放的一类多肽。当心房壁受到牵拉时,可使心房肌细胞释放心房钠尿肽,其作用可使血
8、管舒张。3.氧离曲线是反映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与血液O2张力(分压)的关系曲线。由于血红蛋白的变构效应,氧解离曲线不是一条直线,而呈S形。氧离曲线可分为三段:(1)曲线的上段坡度小,表明在这个范围内分压有较大的变化时血氧饱和度变化不大。当血氧分压下降到7.98kPa(60mmHg)时血氧饱和度仍能达到90%,它能为机体提供足够的摄氧量。(2)曲线的中段坡度较大。在这个范围内氧分压稍有下降,血氧饱和度就下降很多,因而能释放出大量的氧。(3)曲线下段坡度为中等,下段的坡度比中段小,但比上段大。当组织活动增强时,对氧的利用加速,组织液的氧分压降低到1.99kPa(15mmHg),此时可促使痒合血红蛋白的
9、进一步解离,以满足组织活动增强时对氧的需要。4.胰岛素的生物学作用:对糖代谢的调节: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加速葡萄糖合成为糖原,贮存在肝和肌肉中,并抑制糖异生,促进葡萄糖转变为脂肪酸,贮存于脂肪组织,导致血糖水平下降。胰岛素缺乏时,血糖浓度升高,如超过肾糖阈,尿中将出现糖,引起糖尿病。对脂肪带别的调节:胰岛素促进肝合成脂肪酸,然后转运到脂肪细胞贮存。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脂肪细胞也能合成少量脂肪酸。胰岛素还促进葡萄糖进入脂肪细胞,除了用于合成少量的脂肪酸。胰岛素还促进葡萄糖进入脂肪细胞,除了合成脂肪酸外,还可转化为a磷酸甘油,脂肪酸与a磷酸甘油形成甘油三酯,贮存与脂肪细胞中,同
10、时,胰岛素还一直脂肪酶的火星,减少脂肪分解。胰岛素缺乏时,出现脂肪代谢紊乱,脂肪分解增强 ,血脂升高,加速脂肪酸在肝内氧化,生成大量酮体,以致引起酮血症与酸中毒。对蛋白质代谢的调节:胰岛素促进蛋白质合成,其作用可在蛋白质合成的各个环节上1)促进氨基酸通过膜的转运进入细胞。2)可使细胞核的复制和转录过程加快,增加DNA和RNA的生成。3)作用于核糖体,加速翻译过程,促进蛋白质合成;另外,胰岛素还可一直蛋白质分解和肝糖异生。5.肾脏的泌尿功能在机体排泄功能中的作用:(1)排除机体的大部分代谢终产物以及进入人体的异物。(2)调节细胞外液量和血液的渗透压。(3)保留体液中重要电解质。(4)排出过剩的电
11、解质,尤其是氢离子。第二章名解:1.渗透压:当水和溶液用透析膜隔开时,由于溶液含有一定数目的溶质微粒,对水产生一定的吸引力,这种对水的吸引力称为渗透压。2.高渗性缺水:水和钠虽同时缺失,但缺水多于缺钠,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3.容量失调:是制体液量的等渗性减少或增加,而仅引起细胞外液量改变。4.水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称为水肿。5.血液的pH:只表示血液中H离子浓度的指标。6.缺氧:当组织得不到充足的氧,或不能充分利用氧时,组织的代谢、机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异常变化,这一兵力过程称为缺氧。7.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8.
12、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许多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严重的病理生理状态和并发症,是一种获得性出血性综合征。其特征是凝血功能亢进,微血管内广泛的微血栓形成导致消耗性低凝和继发性纤溶亢进等病理变化。表现为出血、休克、器官功能损害和血管内溶血等。9.心源性休克:只指由各种心脏原因引起的急性心功能衰竭致心输出量显著降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器官组织灌注减少而致的休克,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心包填塞、严重心律时常、严重瓣膜病变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在原无心肺疾患的病人因急性弥散性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以致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而发生的急性呼吸衰竭,常见于休克、创伤、败血症、过量输液、体外循环术和
13、氧中毒等。10.肝功能性肾衰竭:指严重肝病患者兵法的肾衰竭,其肾脏本身无器质性兵变,但肾血流减少,肾小球滤国率降低,肾小管功能正常。11.尿毒症:是急慢性肾衰竭最严重的结算,除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和肾脏内分泌功能失调外,还有内源性毒性物质蓄积而引起的一系列自身中毒症状,称为尿毒症。问答:1.水肿的发病机制:(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1)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2)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3)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4)淋巴回流受阻。(2)体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引起钠、水潴留:1)肾小球滤过率下降;2)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3)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加。2.低张性缺氧的特点:(1)动
14、脉血氧分压、氧饱和度和氧含量都降低,静脉血氧分压、氧饱和度和氧含量亦随之降低。(2)动脉血和静脉血氧容量正常。如果由于慢性缺氧,可使单位容积血液内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增多,氧容量增加。(3)动脉血氧差接近正常。如果PAO2太低,动脉血与组织氧分压差明显变小,血氧弥散到组织内减少,可使动静脉血氧差降低。(4)除血氧变化外,根据肺泡通气量,PaO2有不同变化,例如:严重的肺气功能障碍,CO2排除少,PaCO2升高,如果过度换气,CO2排出多,则PaCO2降低。3.代谢性酸中毒主要引起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和呼吸的代偿性增强。(1)心血管系统: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能产生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
15、心收力降低以及血管对儿茶酚胺的反映性降低。(2)中枢神经系统:代谢性酸中毒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代谢障碍,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昏迷,最后可因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麻痹而死亡,其发生机制与酸中毒时谷氨酸脱羟酶火星增强,使抑制性神经介质r-氨基丁酸生成增多,酸中毒还会影响氧化磷酸化,导致ATP生成减少,脑组织能量供应不足。4.休克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1)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休克病因。(2)扩容:各种休克都存在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导致组织器官的灌注不足。补充血容量可提高心输出量,改善组织器官的灌注。扩容应及时,采取“需多少,补多少“的原则,充分扩容。同时可监测中心静脉压和肺毛细管契压,以判断补液情况。
16、扩容还需根据血液流变学障碍的情况,选择输血、晶体液或胶体液。(3)纠酸:休克发展过程中,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酸中毒,酸中毒时H离子和Ca离子的竞争作用影响血管平滑肌和心肌的收缩力,应根据酸中毒的程度及时纠酸.(4)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1)扩血管药物的选择:对于低排高阻型休克,或使用血管收缩药物血管告诉痉挛的患者以及休克晚期体内儿茶酚胺过多的病人,可使用血管扩张剂。2)缩血管药物的选择:对于过敏性休克和神经源性休克以及高排低阻型休克,可使用缩血管药物。5.DIC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1)预防去除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是防治DIC的根本措施。如控制感染、清除坏死组织、纠正休克、恰当处置产科意外等。(
17、2)改善微循环:DIC常在微循环障碍的基础上发生。DIC发生后又可加重休克。有效改善微循环是中断恶性循环的极为重要措施。包括补充血容量以增加微循环血流量,解除微血管痉挛,降低血黏度,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3)重建凝血纤溶间的动态平衡:DIC的发生首先是血液凝固性增高,而后才是纤溶系统过度激活,使血液凝固性降低。故在治疗上应1)以抗凝为主,即使在后期纤溶为主的DIC病人也不宜单独使用抗纤溶药物,否则可导致病情恶化;2)适时补充凝血物质,和抗纤溶治疗。(4)其他:1)溶栓:炼激酶、尿激酶溶解县委蛋白微血栓,改善微循环。2)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前列腺素E等。3)中医重要:丹参、川芎等。第
18、五章名解:1.心肺复苏术:即初级复苏是呼吸、循环骤停时的现场急救措施,以人工呼吸代替病人的自主呼吸,以心脏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的自主搏动,一般都缺乏复苏设备和技术条件。主要任务是迅速有效的恢复生命器官的血液灌流和供氧。步骤归纳为ABC。2.休克: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有效循环血量明显下降,组织器官灌注量急剧减少,导致以组织细胞缺氧以及器官功能障碍为病理生理特点的临床综合征。3.低渗性缺水:水和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少于少于失钠,故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呈低渗状态。临床表现随缺钠的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常见症状有头晕、视觉模糊、软弱无力、脉搏细速、起立时容易晕倒等。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
19、4.低钾血症:血清钾的正常值为3.55.5mmol/L.低于3.5mmol/L称为低钾血症。血钾在3.13.5mmol/L者为轻度低钾血症;2.53.0mmol/L者称为中度低钾血症;2.5mmol/L者为重度低钾血症。表现为四肢肌、躯干和呼吸肌软弱无力。可有软瘫、键反射减退或消失。腹胀、便秘和肠麻痹等,可发生各种心律失常及房室、室内传导阻滞等。5.氮平衡:24h氮平衡是反映蛋白质是处于合成代谢还是分解代谢的直接指标。正氮平衡说明合成代谢大于分解代谢,负氮平衡说明合成代谢小于分解代谢。6.肠外营养(PN):即经静脉营养,营养液经中心或外周静脉直接输入体内,而不经过胃肠道,其优点是可给予成分安全
20、,氮和热量都很高的营养素,营养支持效率高。但长期胃肠外营养会损害肠道黏膜屏障的功能,可引起肠源性感染,且操作复杂,容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7.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在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等急性危重病情况下。导致多器官或系统同时或序贯出现功能障碍或衰竭,这一临床过程称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8.肠内营养(EN):具有符合生理,操作简单,使用安全,价格低廉,能维护肠道屏障功能和酶系统的功能,能促进胃肠动力学恢复的优点,但肠内营养必须依赖正常的胃肠道消化功能。9.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于许多疾病的基础上。由致病因素激活凝血系统,导致全身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被大量消耗并继发舷溶亢进
21、,引起全身出血的综合征。最常见的四大症状是出血,休克,微血栓栓塞,微血管病溶血。问答1.心搏呼吸周停患者复苏最终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神经系统功能得到恢复。必须重视以脑复苏为重点的长程生命支持。全身支持疗法:维持循环状态稳定,维持呼吸道的通畅和充分供氧,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注意肾功能状态,预防感染,营养支持。脑保护:A改善脑组织的血液灌注:提高脑组织的血流灌注压是改善脑组织血液灌注的关键。B 减轻脑水肿及降低颅压。C亚低温治疗:目前多采用冰帽,大动脉处放置冰袋,或使用冰毯。体温下降至3334度左右,对于减轻脑缺血损伤有很好的疗效,而且副作用也较小。若体温下降后患者寒战,使耗氧量增加
22、,可适当应用冬眠药物,但须注意防止血压降低和呼吸抑制。D高压氧治疗。E改善脑代谢药物:可选用细胞色素C,三磷酸腺酐(ATP),胞二磷胆碱等。F保护脑细胞药物:可选用脑活素,纳蠃酮,自由基清除剂。维生素E维生素C和辅酶Q10,钙离子拮抗剂等。G 莨石类药物:可选用山莨石碱,东莨石碱。H铁螯合剂。2.休克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有效循环血量明显下降,组织器官灌注良急剧减少,导致以组织细胞缺氧以及器官功能衰竭为病理生理特点的临床综合征。休克的分类很多,最常用的是个根据其发病原因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丢失大量血液,血浆,水和电解质。感染性休克:包括内毒素休克和败血症休克(脓毒性休克)。见
23、于大叶性肺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腹膜炎,败血症等。心源性休克: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竭,急性心肌炎。心包填塞,严重心率失常,严重瓣膜病变等。神经源性休克:如排尿性,咳嗽性晕厥,颅内肿瘤,脊髓空洞症,脊髓损伤,脊髓肿瘤,格林巴利综合征等。过敏性休克:药物(如青霉素)造影剂(如碘化物),疫苗,血清制品,食物等。3.血钾高于6mmol/l即表明处于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的状态,必须进行快速有效的治疗。治疗原则和顺序如下:停止钾继续进入体内,逆转高钾对心肌的直接毒性作用,驱使钾由细胞外进入细胞内,清除体内过量的钾离子,处理原发疾病和改善肾功能。停止钾继续进入体内:停给一切带有钾的药物或液体,尽量不吃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急诊 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