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常用器皿包扎与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doc
《实验一 常用器皿包扎与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一 常用器皿包扎与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实验一 常用器皿包扎与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一、实验目的1 学会常用器皿包扎方法2 学习和掌握配制培养基的一般方法和步骤3 学会实验室灭菌锅的使用方法二、常用器具和仪器试管(test tube),德汉氏小管(Durham tube),玻璃吸管(glass pipette),吸器,微量加样器(micropipette),吸嘴(tip),培养皿(petri dish),三角瓶(erlenmeyer flask),接种铲(inoculating shovel),玻璃涂布器(glass spreader),接种环(inoculating loop),接种钩(inoculating hook),接种针( i
2、noculating needle),小塑料离心管(Eppendorf tube),滴瓶(dropper bottle),双层瓶(double bottle),酒精灯(alcohol burner),煤气喷头(coal gas sprinkler head),试剂瓶,量筒,烧杯,温度计,石棉网,漏斗,烘箱,卧式灭菌锅,手提式灭菌锅,无菌操作台/室,过滤除菌设备,厌氧操作设备,小型发酵罐,离心机,培养箱/摇床,冷冻干燥机,蒸馏水器,超声波清洗仪,磁力搅拌器。三、玻璃器皿的包装1、培养皿的包装方法一:用旧报纸密密包紧,一般以5-8套培养皿作一包。包好后用干热或湿热灭菌(见无菌操作技术)。方法二:将
3、培养皿放入金属(不锈钢)筒内,干热灭菌。金属筒配有盖子,内部还有一个可以放培养皿的带底框架。框架可以从筒内提出,以便装取培养皿。包好的培养皿金属筒和内部的框架塑料培养皿架2、吸管的包装准备好干燥的吸管,在粗头端塞入一小段棉花,以免使用时将杂菌吹入或不慎将微生物吸出。将吸管尖端斜放在旧报纸的近左端,与报纸成45角,左端多余的一段覆折在尖头上,再将整根吸管卷入报纸,右端多余的报纸打个小结。 包好的吸管再用一张大报纸包好,干热灭菌。或一起装入专用吸管筒进行灭菌。 如果一次可以用完,也可以将吸管直接装入筒内。尖端向内,使用时将筒平放在桌面上,手持粗端抽出。3、试管和三角瓶的包装 试管管口和三角瓶瓶口塞
4、以棉花塞或泡膜塑料塞,然后在外面用两层报纸包好,并用细线扎紧。若用铝箔更好,可以不用线扎。进行干热或湿热灭菌。4、棉塞的制作: 棉塞的作用主要是防止杂菌污染和保证通气良好,所以好的棉塞应该形状、大小和松紧与试管口或三角瓶口完全适合。 加塞时,棉塞长度的1/3在管口(瓶口)外,2/3在内。 一般用纤维长的棉花做塞子,不用脱脂棉,因为脱脂棉易吸水变湿,造成污染。 此外,液体培养中还经常用到通气塞,即8层纱布重叠而成,或在两层纱布间均匀铺一层棉花作成。四、玻璃器皿的清洗新玻璃器皿:用2 %盐酸浸泡数小时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使用过的玻璃器皿:试管、培养皿、三角瓶等:用瓶刷沾去污粉等洗涤剂刷洗,再用自来
5、水冲洗干净;装有固体培养基的器皿应先将其刮去,然后洗涤;玻璃吸管:使用后投入有自来水的大量筒或标本缸内,以免干燥后不易清洗,再集中用自来水冲洗。载玻片和盖玻片:滴加过香柏油的玻片要先用软纸沾二甲苯擦去油,在肥皂水中煮沸5-10 min,用软布或脱脂棉擦拭后用自来水冲洗。然后在稀洗液中浸泡2 h,再用自来水和蒸馏水冲洗晾干后浸于95 %乙醇中备用。注意:带菌的器皿在洗涤前用 2 %煤酚皂溶液或 0.25 %新洁尔灭溶液等消毒液内浸泡 24 h或煮沸 30 min,再洗涤;带病原菌的培养物先进行高压蒸灭菌,然后倒去培养物,再洗涤。五、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一 常用器皿包扎与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 实验 常用 器皿 包扎 培养基 配制 灭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