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自律╲t 教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审美自律╲t 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美自律╲t 教案.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审美自律 教案吴春南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审美自律”的内涵,即美术风格发展的逻辑和艺术家对个人风格和形式美的追求;2了解中国书法和文人画的一些主要观念和发展线索;3了解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印象派的主要观念和风格。教学重点与难点1美术作品中的纯形式因素;2美术风格发展过程中的继承和创新。教具与学具教具:幻灯机、幻灯片、实物投影仪、画册或者多媒体播放工具。学具:笔记本(或者作业纸,教师可以参考前几课的内容,按照比较鉴赏法的思路来设计)、笔。教学过程第1课时1导入:欣赏王羲之的兰亭序。(教师简单介绍作品的背景和艺术特色。最好能介绍一下这篇文章的具体内容,这样更能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教材给出的
2、图片比较清楚,如果仔细看,其中的字都能辨认。)2完成第一个“思考与交流”:教师总结:这是大书法家王羲之在他著名的书法作品兰亭序中所写的一些“之”字。不过他可不是刻意写出来的,为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7页第二段的内容。注意:教师可以提出要求:能否找到每个“之”字的原始位置。如果把这些字在作品中的位置交换一下,会不会影响全篇的效果?3学生思考并回答。4教师总结。指出,这篇作品是即兴写下来的,当时的情绪和感受自然而然地流露在其中;正因为如此,它是不可重复的。它的创作仅仅是为了把自己当时的感受表现出来,是一种相对纯粹的自我娱乐和情感抒发,没有外在的目的。5教师展示作品:郭熙的早春图和米友仁的潇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审美自律t 教案 审美 自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