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教学实践的调查与思考.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导学案教学实践的调查与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学案教学实践的调查与思考.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导学案教学实践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的反馈分析了学生对导学案教学的认识,结合教学实践和问卷调查提出了对导学案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导学案教学 调查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197-02 导学案是教师编制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学习方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教师有针对性地编制个性化的、更加贴近学生学情的导学案,可以使教学形式多样、灵活性强。导学案教学强调学生课前预习和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启发,更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近年来导学案教学成为很多学校首推的教学
2、模式之一。那么,学生对导学案教学的认识如何?导学案教学的实施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一、学生眼中的导学案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导学案的实践者,他们的感受是最真实的,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对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态度,我们对高一至高三的450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对导学案教学模式持肯定的态度。认为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材料”(占69%),“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占80%);现在的导学案比以前的学案“好用”(占58%),“按照导学案设计的程序和步骤不用老师也能学习了”(占55%),“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占74%);使用导学案后“我会学习了”(占58%)。可见我们所用的导学案促
3、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改变了学生的思维习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调查也反映出学力不同的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由于相当一部分导学案需要学生课前预习、查阅资料等,52%的学生觉得使用导学案后课外作业量增加了,表现出对使用导学案的不适应;部分学生认为“导学案即练习题”(占26%),“使用导学案后课堂教学与学习效率没太大关系”(占23%),“使用的导学案增加负担”(占6%),说明在导学案的使用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控制习题题量及难度,注意对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调查中,学生对导学案内容的设计提出了建议,归纳如下: (1)注重基础,突出联系 以填空、简答、对比等形式呈现易学、易错、易
4、混淆的基础知识,突出新旧知识间的前后联系,便于温故知新; (2)突出主线,强化导学 把握好知识的重、难点,设计好问题情境,问题设计突出“以导为主”的探究学习思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考虑知识呈现的方法和层次,能将所授知识分类整理,分解难点,能帮助理解归纳,联想迁移,串联复习,便于学生举一反三,而不是知识的简单罗列。 (3)精选习题,把握难度 注意试题呈现的层次,不把导学案作为习题案,注重知识点与习题相结合,易错题要分栏列出,疑、难点应详细讲解。习题宜精不宜多,导学案的最后要有典型的能力提高题等。 综合学生的建议,可概括为知识点、考点把握要准,难度、题量要适中,重、难点要突出,既要便于自主学习
5、,也要体现前后知识的迁移及系统性等。 二、对导学案教学实践的思考 导学案教学模式在我校实施过程中,倡导“多元互动,凸现主体”的课堂模式,强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合我们的实践过程和学生的调查问卷结果,导学案教学模式的优势和效果是明显的,我们认为导学案教学模式值得推广。但是,几个方面也值得注意。 1.要正确处理好导学案教学中的预习内容与作业量关系 导学案提倡课前预习。实践证明,课前预习能够使学生明确课程内容的重难点、课堂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师教学的设计思路。良好的预习方式和思维能使学生在课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导学案 教学 实践 调查 思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