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9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了解字典的用途,掌握基本的查字典的方法,逐步养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书的良好习惯。2、指导学生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初步养成主动识字、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勤于查字典的习惯及主动识字的习惯,学会学习。教学准备:小黑板、实物投影、字典、字卡。教学时间 : 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上学期你养成了哪些好的学习习惯?2、本学期还要重点培养两个学习习惯,其中一个为勤查字典(板书)。二、指导看图1、看第一页上面的插图,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说说图上画了什么?2、师述:我们已经是二年级的学生了,知道了多读课外书的
2、好处,可是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我们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3、仔细看上面的小图:图上的老师在向我们推荐什么?( )4、看下面两副图上画了什么?他们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字典呢?5、从整体入手,仔细看下面的小图,完整地说说图上学生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6、先按从上到下、再按从左到右的顺序看图,说说同学们在干什么?7、看第二页图,说说还有哪些情况下我们经常用到字典的?8、谈谈你平时是如何使用字典的?三、总结板书,进行练习1、说说新学期里自己准备怎样培养自己勤于查字典的习惯?(小组交流)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一、简介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鲁迅先生吗?他曾经给一位小学生写过一封信,信中有一部分内容就让他多读书。读
3、书就如同采蜜,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师述:你读懂这句话了吗? 这句话就告诉我们,乐于课外阅读对于一个人的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他才能获得课堂上所学不到的知识。在课外阅读中我们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我们的字典朋友,可是如果不认识的字太多的话,那就肯定会影响我们的阅读效率了。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看书。二、指导看图1、看第3页上面第一幅图,从照片上你看出了什么?2、第2、3幅图画了什么?3、他们通过什么途径识字呢?4、看下面第一幅图,同学们在干什么?(津津有味地聚在一起看图识字)5、看下面第二幅图,两位同学在干什么?(津津有味地在大街上看铺名识字)三、小结:图上的同学挑选适合自己的
4、,自己喜爱的方法识字。字识的多了,阅读课外书籍、报刊也就方便多了,这样就可以从中学到许多课本里没有的知识,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大有好处。四、讨论1、 你想读课外书吗,有什么困难?(大家交流解决。)2、谈谈你平常读了哪些课外书?有什么收获?3、今后你打算用什么方法主动识字?4、布置一个月后进行识字比赛。(分“个人奖”和“小组奖”)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识字1教学目标德育目标: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智育目标:学会本课9个生字,其小田字格上的1个生字只识不认识“手字旁”;理解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重点、难点认识9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教学准备:生
5、字卡片、投影片。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揭题导人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二、初步看图,读韵文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的是哪些传统节日的活动,人们在这些节日里做些什么。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三、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1出示第一幅图,观察说话。(1)小朋友,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全家人围在一起在干什么?相机出示词卡:饺子(2)过春节了,亲朋好友互相拜访表示节日的祝贺,这叫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拜年2出示第二幅图,观察说话。(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清明节)(2)老师介绍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民间习惯在这
6、天扫墓。(3)清明节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碑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扫墓。相机出示词卡(4)清明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踏青。相机出示词卡四、指名读生字词,齐读生字词五、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看看挂图,想想字义。六、教师检查自学情况,并加以指导1认读生字,正音。如:“扫”的声母是平舌音,不要与翘舌音混淆;“饺子”中的后一个字读轻声。2用“饺、扫、墓”扩词。七、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了有哪两个传统节日?( )春节,民间风俗是什么?( )清明节呢?( )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2按“扫、拜、墓”的笔顺书空。二、继续看图
7、学习生字词1出示第三幅图,观察说话。(1)人们正在干什么?这是什么传统节日?(2)端午节这天,人们除了喜欢赛龙舟,还喜欢吃什么?2出示第四幅图,观察说话。(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你知道吗?(2)中秋节这一天,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干什么?(3)同学们看图上的人都相聚在一起了,这就叫“团圆”。(4)学生借助拼音读以上生字词。(5)指名认读、正音。如:“粽子、月饼”中的后一个字读轻声。3小结:刚才我们学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有哪两个传统节日?( )端午节,民间风俗是什么?( )中秋节呢?( )三、指导读韵文多种形式练读,读出节日的欢乐。范读、自由读、互读、齐读。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识字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
8、生字,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词语。3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教学重难点认识8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旅游胜地的材料,一组一张小情境图和一套生字卡片。2教师准备大教学挂图和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师生谈话,导入新课春暖花开,阳光明媚,正是踏青旅游的好时节,你想向小朋友们推荐哪一个旅游胜地呢?为什么?请说一说。二、借助拼音,自主识字1学生借助拼音认读词语。2同
9、桌互读,相互正音。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词语。三、创设情境,学习韵文1学习第一组词串。(1)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就让我们走进山水如画的桂林去看看吧。(2)我们的轮船已缓缓驶入漓江,让我们站在船头看一看这美丽的风光,你看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3)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碧水“、“秀峰”、“倒影”等词语。2学习第二组词串。(1)船,沿着漓江缓缓前行。听,远处传来了什么?(2)我们循声望去,你看到了什么?(3)出示“对歌”、“椿树”、“壮乡”等词语。 3学习第三组词串。(1)走出多姿多彩的壮乡,听完悦耳嘹亮的对歌,轮船渐渐驶近连绵起伏的青山。你们感觉这些山怎么样?(2)假如要你给它们起个
10、名字,你会起个什么名字呢?为什么?(3)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象鼻”、“骆驼”、“笔架”等词语。 4学习第四组词串。(1)(出示课文插图。)你们看,绿莹莹的江面上一位渔民正撑着竹筏。(2)竹筏上,站着一只鸬鹚,(观看鸬鹚捉鱼的课件。)它正注视着水面,随时准备捕捉水里游动的鱼儿。 5回归整体。桂林之行即将结束,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走过的旅程,(读学过的词串。)你最留恋的是什么呢?为什么?(学生自由说。)青山、绿水、竹筏、鸬鹚漓江真像一幅美丽的水彩画,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漓江真可称为百里画廊哪!(出示“画廊”,学生读。)四、 齐读韵文,小结本课板书设计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二、指
11、导诵读,读中感梧1整个漓江,好像一条百里画廊,充满着诗情画意,老师很想读一读。2学生边看图,边读词,读出美感。多种读法交替,读后师生评价。三、看图贴词卡,练习说话1愉快的旅行结束了,你都见到了什么?小组先说一说。2小组合作将这些词语贴在对应的图下面,贴好后,轻声读一读。3把学生完成的情境图贴在黑板上,再次齐读。4根据图意,用卡片上的词语练习说话。四、字形分析,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碧、峰、影、鼻、骆、驼、架、廊。(1)读一读。(2)说一说用什么方法来记住。2学习写字。(1)观察、讨论:在这些字中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提出来讨论、交流。(2)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重点抓住“鼻”这个字指导。)学生描
12、红。(3)教师行间巡视,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五、课间延伸,实践活动水如碧玉,清澈见底;山是奇峰,挺拔秀丽,不去旅游真是可惜。请小组互相合作设计一幅广告画和相应的广告词,把桂林的美景好好夸一夸,让别人听了见了就想去,看哪个小组设计得好。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识字3教学目标德育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智育目标:1学会奉课12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新词。2比较“木禾”、“竹艹”两组容易混淆的偏旁,看图读熟与此相关的词语。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2.区别形近偏旁。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13、、投影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前面两课和这一课都是看图读韵文识字,而本课还通过形近偏旁的比较来识字。二、初步看图,读韵文1观察书上的图,看一看图上画了哪些事物。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三、出示表(一),复习“木字旁”、“禾字旁”1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1)“木”的古文字像什么?(2)复习“木字旁”。教师范读带木字旁的生字。指名读、齐读。(3)“禾”的古文字像什么? (4)复习“禾字旁”。教师范读带禾字旁的生字。指名读、齐读。四、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出示挂图,学习生字词。1这些是什么树?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2你们知道松树、柏树和别的树有什么不一样吗?
14、3春天到了农民伯伯把什么插在田里?4秋天到了,秧苗长大成熟结出果实,远远望去,金灿灿的一片,好喜人的景象啊!那金灿灿的一大片是什么呢?5“秧苗”、“稻谷”这些地里长的农作物叫什么呢? 五、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六、教师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读、齐读。2用“柳”、“椅”、“秧”扩词。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2听写生字。3检查听写情况。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了哪些事物。2自由读韵文,要求:读准字音。三、出示表(二),复习“竹字头”、“草字头”1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四、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出示挂图,学习生字词。
15、1这些都是竹制品,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2中国的老年人最喜欢喝什么?3有一种水果外面有许多硬刺,但口味非常好,酸甜好吃,你知道这种水果的名称是什么吗?4有一种春天开的花,叶子是淡绿色的,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香味,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五、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偏旁的名称是什么?( )为什么都是竹字头?( )第二组偏旁的名称是什么?( )为什么都是草字头?( )板书设计第三课时一、复习检查听写词语,检测效果。二、指导读韵文1按要求归类读。 2多种形式练读。三、辨析两组形近偏旁1做找朋友游戏。2教歌诀:“禾字旁表示庄稼,木字旁表示树木。爸爸下田去插秧苗,爷爷上山去栽松树。”“草字头表
16、示花草,竹字头与竹子有关。窗台上放着两盆花草,墙壁上挂着一只竹篮。”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识字4教学目标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认真的好习惯。智育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比较“日目”、“冫氵”两组容易混淆的偏旁,看图读熟与此相关的词语。教学重难点:认识井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向称。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形近偏旁的比较识字,板书课题。二、初步看图,读韵文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三、出示表(一),复习“日字旁”、“目字旁”观察
17、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四、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 五、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1指名读、齐读。2正音:”晒、准”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2听写生字。3检查听写情况。 二、出示表(二),复习“两点水”、“三点水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 三、出示挂图,继续学习生字词1企鹅生活在南极,你们知道那儿的天气怎样?2从图上什么地方看出南极非常寒冷? 3南京有一座大桥在全国都非常有名,这就是南京长江大桥,你们知道长江大桥横跨在什么上面吗4长江是我国第大河,那我国第二大河是什么河呢? 5长江的水最后流人哪个海?教师简介“东海”。五、教师小结我们
18、学习了这节课的生字,第一组生字的偏旁为什么是两点水旁?( )第二组生字的偏旁为什么是三点水旁?( ) 板书设计第三课时一、复习检查1听写生词。2及时反馈。二、指导读韵文1按要求归类读,(1)哪些词语与太阳有关?(2)哪些词语与眼睛有关?(3)哪些词语与冰有关? (4)哪些词语与水有关? 2多种形式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三、辨析两组形近偏旁1做找朋友游戏。2教歇诀:“目字旁表示眼睛,目字旁与太阳有关。瞄准射击要用眼睛,晾晒衣服要在晴天。”“三点水是水的变形,两点水与冰冻有关:江河湖海离不开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练习一教学目标1学习部首查字法,掌握根据不同情况提取部首的
19、方法。2培养学生遇到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能通过查字典来解决的能力。3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部首查字法,掌握提取部首的方法。难点:会从一个字的多个义项中选择正确的义项。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每组一张作业纸教学过程一、激趣揭题二、学习新知1掌握提取部首的方法。2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找汉字。3学习选择正确义项。三、巩固拓展1小组合作填写作业纸。2全班交流。3评出优胜小组。四、课外延伸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知道这些字在诗句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3初步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
20、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识字、朗读、背诵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小朋友们,现在正是春天,天气暖和,百花齐放,人们心情舒畅。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古代诗人为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而写的两首诗。二、教学春雨1板书诗题:春雨2解题:这首诗是唐朝大诗人杜甫写的节选其中的前四句,说的是春雨的特点。3教师范读一遍,领读两遍。4看图导读,结合学习生字。原诗有八句,这里(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看图说出春雨细密、滋润万物、催开百花等特点。诗人是怎样来写这春雨的呢?(2)指名读诗句。(3)出示生字卡片,学习生字。乃:n6i,鼻音。共两画,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撇”。这里“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二 年级 语文 下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