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上册)第二组教材内容:本组教材课文分别是古诗两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其中前三篇是讲读课文,第四篇是阅读课文。在课文结束后还附有“词语盘点”和“语文园地”。教材分析: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把握事物的特征、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联系的主要手段。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选择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在进行本组教学时,既要在学习课文时仔细体会课文的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还要在课后认真观察周围事物,学习写观察日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不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
2、好习惯。教学时数:15课时古诗两首:2课时爬山虎的脚:2课时蟋蟀的住宅:2课时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1课时语文园地:6课时(含作文)测试:2课时课 题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1 学习题西林壁,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熟读古诗, 正确读写本课生字新词。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了解诗句大意感悟诗的情感。教学重点熟读古诗并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教学难点初步感悟诗的情感。教学准备字典、课件、本课相关资料教学方法讲读法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修订栏预习1借助词典查出自己不认识的字。2搜集本课相关资料。导入同学们,你们了解大诗人苏轼吗?以前学过他的诗吗?课前老师布置了预习,让你们搜集作
3、者资料,现在请你们把搜集好的资料交流交流,学生展示搜集到的资料老师归纳。教学过程一、播放课件了解本课相关内容:1题壁诗:是古代诗歌中的瑰宝,历史悠久始于两汉,南北朝时渐多,至唐代,题壁诗骤增,开始形成一种风气。题壁诗盛行,是因为雕版印刷能力有限,大量诗歌不能刻印出来,于是题壁就成了诗人“发表”作品的途径之一。2庐山:也称匡山,在江西省北部,耸立与鄱阳湖畔、长江之滨。相传在周朝时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结庐为舍,由此而得名,自古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称。3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这首诗是他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庐山景
4、色秀美,但作者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山感受。二、学习古诗:1认识生字:缘、庐、峰。2. 释题:题西林壁,题:书写。题目的意思是: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的诗。3理解诗句:(1)学习1、2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2)讨论句意:从正面看形成岭,从侧面看形成峰,从远近高低各个不同角度去观察,都会看到不同的景象。(3)把握朗读重音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4)学习3、4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5)讨论句意:不识:不认识,看不清。缘:因为。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
5、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6)指名说全诗意思三、想意境,悟诗情1放庐山幻灯片,让学生想象当时意境,领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联系生活试讲3、4句诗的含义。2引伸: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个事物。3提问:我们评价一个同学时,应该怎样看?是只看他缺点,以此评价他呢?还是只看他优点呢?引导学生说出看问题要从不同角度看。意思讲明白即可。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情。1.播放课文朗读,学生模仿。2学生模仿录音自由朗读。小结题西林壁把庐山特色浓缩成绝句,概括贴切,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我们还从
6、中获得启示。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业布置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教学后记课 题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 学习游山西村,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2.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积累古诗名句。教学难点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教学准备关于本课作者资料教学方法 以读为主,自主学习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修订栏预习搜集本课相关资料。 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作品,谁还能记得这首诗的名字是什么?学生回答:题西林壁。很好,那么,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宋代诗
7、人陆游的作品:游山西村。教学过程一、 出示作者资料:陆游,南宋著名诗人,字务观,号放翁,今浙江绍兴人。他的诗歌总的主题是抗金复国同情劳苦人民。游山西村于乾道二年春作于阴山。山西村是绍兴鉴湖附近的一个村。二、 初读古诗,认识生字词。1.豚:读tn.不能多写一撇。注意“豚”在本课的意思是“猪”不能理解成:“海豚”。“疑”比较难写要看清楚。2. 读诗,整体感知三学习古诗:1自由读,教师指导检查读诗情况. 2在老师检查的基础上个别读. 3组内读,并在组内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的诗意的。莫:不要。浑:水不清,污浊;本文指酒不清澈。4.重点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山重水复:一座山连着一座山
8、,一条条溪水接着一条条溪水。比喻作者走过了很多路。 柳暗花明:指柳色葱郁,鲜花明媚。本句的意思是:走过一座座青山,经过一条条溪水怀疑前面没有路了,突然又看见一个柳色葱郁,鲜花明媚的村庄,不由得使人喜出望外。5.提问:你有哪些字还不太清楚具体意思? 三,再读诗,感语交流:1.仔细读诗,试着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自己的感受.2.学习先抑后扬的写法:山重水复疑无路抑柳暗花明又一村扬4.感情读诗,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感受,并能用连贯,正确的语言表述. 四,熟读成诵采取小组竞赛,组内竞赛等不同方式背诵五,检查反馈检查背诵情况:个人感情背诵组内背诵小组竞赛等不同形式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
9、宋代诗人陆游的古诗游山西村,感受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板书设计 腊酒浑游山西村 好客、热情 足鸡豚作业布置背诵古诗教学后记课 题爬山虎的脚教学目标1. 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新词。2. 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教学重点正确读写本课新词,了解爬山虎的特点。教学难点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教学准备学生课外观察爬山虎,采集爬山虎实物。教学方法 观察法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修订栏预习课外观察爬山虎 ,寻找爬山虎实物。导入、猜谜语:()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丝瓜)()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葡萄)我们要是种丝
10、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项什么工作?(搭架子。不搭架子,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导语:同学们知道了,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爬山虎呢,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爬山虎的脚。教学过程一、了解本课相关资料:1.了解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他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倾注了毕生的精力。作品有叶圣陶集。2.了解爬山虎:葡萄科植物,夏季开花,花小,黄绿色,浆果紫黑色。常攀援在墙壁或岩石上,也称“常青藤”“地锦”他性情随和,适应性强,喜阴、耐干旱,在一般土壤中都能生长。3课堂交流:谈一谈自
11、己观察到的爬山虎。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字形指导:“均、匀”字形相似,但读音和意义完全不同。“重叠”的“重”是多音字在这里读chng. “叠”字型比较复杂,要仔细观察写准确。2字音指导:“触着墙”的“着”是多音字这里读zho三、学习课文:1.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爬山虎实物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a、脚的位置; b、脚的形状; c、颜色2、书上是怎样写的呢?让学生找出写脚的句子读一读。(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2、根据你们观察和学习,请画出爬山虎的
12、脚,看谁画得最好。3、这一段哪一个词说明作者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观察?(注意)让学生理解(注意)一词这一词也可以理解为“仔细地看”或“留神”等学生容易理解的词来理解作者注意观察的习惯。因为作者注意观察了,所以把爬山虎脚的写得这么具体。 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以及颜色,下节课我们将主要学习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板书设计爬 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反面山 特点 样子:像像(细丝)虎 颜色:嫩红(灰色)作业布置熟度课文,书写本课生字。教学后记课 题爬山虎的脚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2. 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教学重点通过对词句
13、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的。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教学准备爬山虎实物教学方法 观察法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修订栏预习导入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初步学习了课文,知道了爬山虎脚的位置、样子、颜色,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看看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教学过程一、自读课文回忆爬山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二、学习课文,看看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1.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自己分组学习,看哪一些同学学得认真,学得更快。(老师巡视)a、找出爬山虎爬的句子来;b、找出爬的动作词;2谁来告诉老师你们学懂了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其它学生
14、补充,教师充分表扬)3哪一组的同学能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怎么爬的吗?你们同意他的这种爬法吗?(抽表演得不同的同学演示)4你们想知道究竟怎么爬的吗?看大屏幕演示,学生可根据演示说出怎么爬。5你们知道答案了吗?谁正确?(长一只脚,巴住墙,再长出另一只脚,再巴住墙,它要不停的向上爬,就要不断的长出新脚来,所以叶圣陶爷爷说,“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6它是不是只往上爬的?你怎么知道的?它不只往上爬,还往左爬,右爬,爬满整个墙,所以才有叶圣陶爷爷在第二自然段中所描写的“一阵风吹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的很”。 7提问: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能爬,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又怎么样呢?三、学习第五自然段。1
15、. 读第五段思考: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能爬,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又怎么样呢?2.学完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自由说)(没触着墙的脚萎了,触着墙的牢固,脚与墙有密切关系。)3课文哪一个自然段还说明了这种关系呢?(第一自然段)作者运用了首尾照应的方法,使文章的结构显得更加完整,把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读一读。(男、女分开读)四、发散思维。1学了这课,你知道了些什么?2你要向叶圣陶爷爷学习什么?(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3生活中,还有哪些与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学生自由谈论说出:葡萄、冬瓜、牵牛花)说说你它们的特点,好吗?(学生说)4你们喜欢植物吗?说说你喜欢的植物的特点好吗?(学生说)小结这节课通过
16、学习我们知道了爬山虎是一种绿色的攀缘植物,它有很强的生命力。还知道了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对于周围的事物要留心观察,会发现自然界中许多有趣的东西。板书设计爬 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反面山 特点 样子:像像(细丝)虎 颜色:嫩红(灰色)的脚 爬 : 触巴拉、贴(牢固) 作业布置完成课后习题教学后记课 题蟋蟀的住宅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词语。2、朗读课文,了解蟋蟀及蟋蟀住宅的样子。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了解蟋蟀及蟋蟀住宅的样子。教学难点通过学习了解蟋蟀这种昆虫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及人们喜欢蟋蟀的原因。教学准备本课相关资料 学生课外观察并收集
17、蟋蟀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修订栏预习搜集作者资料,课外观察蟋蟀。导入同学们你们认识蟋蟀吗?同学回答。对,这是它的大名,小名叫什么?(蛐蛐)“蟋蟀”两个字怎么写,老师忘了,谁来写一写?(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来写,其余学生观察)小家伙虽小,但人缘特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领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蟋蟀的住宅教学过程一、了解作者: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他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喜爱昆虫。他十分勤勉,自学了高等数学,并考取了大学教授的资格。二、再读课文,找出生词,讨论。1、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生词,写在黑板上。隐蔽、弃去、慎重、挖掘、搜索、
18、骤雨、粗糙、简朴、干燥、耐烦、宽敞。2、讨论词义。联系课文,学生理解哪个词义就请他讲哪个词,老师重点指导学习“随遇而安”。(1)随遇而安,从字面看是什么意思?字面意思是随便找个地方就安顿下来。课文中指适应周围的环境,不论环境如何都能满足。(2)课文中谁喜欢“随遇而安”,从哪儿看出来的?谁不喜欢“随遇而安”,从哪儿看出的?课文中写到别的昆虫都是随遇而安,而蟋蟀却不同,它不愿意利用现成的洞穴,而是慎重地选择地址,自己一点一点地挖掘。3、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蟋蟀有什么特点?(蟋蟀和别的昆虫不一样,不肯随遇而安。他很勤劳所以,它很有名,人们喜欢它。)三、初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样子。1、蟋蟀的住宅是什么
19、样的?读课文,用“”画出有关句子。(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回答)2、讨论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蟋蟀的住宅。(在课题的右边画出蟋蟀的住宅,直观、形象)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一二段,认识论蟋蟀这种昆虫的特点,了解了蟋蟀住宅的样子。板书设计出名原因住宅特点住宅建造作业布置熟读课文,书写本科生字词。教学后记课 题蟋蟀的住宅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2、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教学重点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修建的经过,学习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教学难点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二 单元 教案
限制150内